。整个系统涉及车模机械结构调整、传感器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控制算法和策略优化等多个方面。为了提高智能赛车的行驶速度和可靠性,对比了不同方 案的优缺点,并结合Labview 仿真平台进行了大量底层和上层测试,最终确定 了现有的系统结构和各项控制参数。
上传时间: 2017-07-19
上传用户:zhangyigenius
该系统由主控制器、测温电路、显示电路及控制电路四大部分组成, 芯片使用了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和美国DALLAS公司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本文针对AT89S52单片机的性能和工作原理做了简单介绍;同时对测量范围在-55~+125℃之间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做了详细介绍。对软、硬件的各个模块,逐步分析设计,画出各模块流程图。经过反复的模拟运行、调试,最终实现系统功能。 该系统可应用于粮食仓储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空调系统的温度检测和生产过程监控等领域。
上传时间: 2017-08-10
上传用户:gyq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戴维宁定理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功率的测量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doc
上传时间: 2017-09-02
上传用户:maizezhen
本代码及文件是获取控制系统的delphi工程文件
上传时间: 2017-09-03
上传用户:athjac
基于单片机的LED点阵图文显示控制这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资料,欢迎下载,希望对您有帮助!
上传时间: 2021-12-07
上传用户:
电机控制电路Protel工程电路原理图及PCB文件
上传时间: 2022-02-26
上传用户:
本文所研究的课题为电磁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章介绍了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原理,系统预设功能要求及具体实现方案,分析了系统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设计的整个过程,最终研制出一款功能完备、人机交互友好、工作稳定、性能优良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该系统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包括主工作电路,IGBT驱动电路,同步电路和功率整定电路,锅具检测电路,电源电路,各种保护电路及主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具体包括上电延时保护IGBT,整流桥输出过压保护,IGBT集电极过压保护,市电过压、欠压保护,负荷电流过大保护,IGBT过温保护,锅底过温保护。主控制电路采用三星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调节PWM信号占空比控制输出功率。系统主要实现了功率控制、定时/预约、无锅检测、暂停、异常报警(无锅报警、市电过压/欠压报警、负荷电流过大报警、IGBT温度传感器失效报警、IGBT温度过高报警、锅底温度传感器失效报警、锅底温度过高报警)等功能,设置了6个按键可供用户操控,配置的液晶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系统当前状态信息。 该系统控制软件设计部分,依据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把系统预设功能需求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然后分别设计了各功能模块的软件,最终完成了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包括功率自动调节匹配,锅具自动检测,定时控制,预约时间到自动开机,异常自动保护报警,液晶屏实时显示系统状态信息。经过反复对系统软硬件联调,测试系统性能,结果表明本控制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摘要:介绍了一套基于PLC及步进电机控制的自动喷涂机。该系统基于西门子PLC和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器控制,使用西门子操作员面板为人机界面,实现了发动机内壁涂层的自动喷涂,改善了涂层的均匀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挥发性气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伤害。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43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用移位寄存器制作步进电机驱动电路.pdf2. 电子设计大赛点阵电子显示屏(A题)20页 0.2M.pdf3. C语言求鞍点.docx4.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ppt5. 巧用8051单片机的奇偶校验位.pdf6. 8.8LED点阵字库软件.rar7. 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pdf8. 51汇编指令表.xls9.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8051+Proteus仿真.pdf10. 初学者很实用的51单片机35个源程序案例.rar11. MEGA16单片机用TC1定时器制作的秒表.rar12. wnbond 51 timer tool.exe13. 电阻并联计算器(计算电阻的小软件).exe14. 51单片机串行口初值计算器.exe15. 汉字LED点阵显示.doc16. 电动车跷跷板.zip17. keil C51 UV2调试命令(中文版).pdf18. 心电图程序.rar19. 串口通讯(查询方式)实验成功.rar20. PCB器件示意图.pdf21. 基于AVR单片机的木材含水率测试系统设计.pdf22. 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全集.doc23. 51单片机教程.rar24. 合工大--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资料.rar25. msp430f149 datasheet.pdf26. ds1302时钟.rar27. MSP430反汇编.exe28. TI省级电赛题.rar29. 单片机设计存档.rar30. 温湿度传感器DHT11.doc31. 生命沙漏核心算法.rar32. 基于P89V51RD2单片机LED点阵显示屏的实现.zip33. 基于DMA控制器的UART串行通信设计.zip34. 智能对线仪源代码.doc35. 基于C8051F单片机的便携式采集终端的设计.zip36. 一种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电路的设计.pdf37. 上海交大SpeedStar技术报告_智能小车.pdf38. 基于BASIC Stamp核心设计温度记录系统.zip39. C陷阱与缺陷.pdf40. STC单片机波特率计算器.rar41. PC104对OV7670寄存器的读写.zip42. 超易单片机入门(小学生都能看得懂的PIC教程).doc43. C51汉字解决方案.rar44. MSP430单片机在PTN产品中的应用.zip45. 中文点阵字库的使用方法.rar46. 数码管引脚图.doc47. 单片机系统指纹模块的使用.pdf48. 单片机毕业论文 一些设计.rar49. 情景三 中断和定时器的应用.ppt50. 单片机与RD-D型微打使用说明.PDF51. 2012年MCU技术交流大会.pdf52. 单片机外围电路扩展.ppt53. 单片机基础.pdf54. 有报警功能的密码开关.zip55. 心形流水灯程序.rar56. 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doc57. 精简型mcu 的两个介绍.pdf58. 抢答器电路+程序.rar59. 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第二版)part01.pdf60. 点阵资料.pdf61.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认知.ppt62. proteus仿真元件库元件名称.doc63. USB转串口驱动程序.rar64. 红外遥控的单片机解码.pdf65. 汇编指令大全+很全的汇编指令.pdf66. 新手学单片机,前期所有实验汇总(汇编语言).rar67. C8051F340单片机开发板学习.rar68. 数码表(汇编).rar69. 轻松学数字电路.doc70. 单片机延时计算小程序.exe71. 基本电子概念.doc72. 51单片机开发入门与典型实例.rar73. 12864图形液晶显示模块与51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pdf74. 交通灯的单片机控制.doc75. 计程车计价毕业设计.rar76. ARM芯片 POP文本显示器 编程软件 下载!.exe77. 430单片机的设计.doc78. 简单交通灯.zip79. USB转TTL原理图.pdf80. 利用触键唤醒中断完成外部中断.rar81. ADC0808 Basic.zip82. 单片机实验箱使用手册—删节版.doc83. 步进电机汽车仪表.pdf84. 可控电子时钟程序.doc85. AU6331方案SD卡读卡器电路原理图.rar86. MB9BF50中文外设手册.pdf87. 七段LED显示驱动码查询器.zip88. 54-74HC全系列高速CMOS速查手册.rar89. AVR单片机C语言开发入门指导(1).pdf90. 51串行通信例程.rar91. 低功耗设计综述.rar92. 用VB编写上位机实例.doc93. 51单片机汇编指令周期表.doc94. 计数器程序.doc95. labview串口.pdf96. S3C44B0X-datasheet.pdf97. 51单片机编程.docx98. Keil C51语言使用技巧及实战.pdf99. 谭浩强c语言.exe100. C51初级红板-PL2303.pdf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eeworm
无刷直流电动机利用电子换相器代替了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电刷和换向器,不但具有直流电机的调速性能,而且体积小、效率高,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不但可以克服有位置传感器的诸多弊端,而且还进一步拓展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领域。近些年来,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课题紧扣研究热点,以方波无刷直流电动机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套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TMS320LF2407ADSP芯片作为控制核心,运用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原理和预定位与升频升压相结合的启动方法,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为了提高系统的调速性能,控制方法采用了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 首先,本文研究了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仿真模型。接着,给出了系统总体的设计方案,对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反电动势过零点及其相位补偿原理、启动、单神经元PID转速控制器以及PWM产生电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然后,根据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和系统功能要求,进行软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主要进行了DSP最小系统、电流和转子位置检测电路、IR2130驱动电路等方面电路的设计。在软件设计中,主要设计出了主程序和A/D中断程序。其中,主程序包括DSP系统设置、变量初始化、电机正反转选择、电机启动、速度计算及显示等方面程序;A/D中断程序包括反电动势计算、换相时刻计算、电流转速调节子程序等方面程序。 最后,经实验结果表明,电机启动快速、稳定,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同时,该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07-08
上传用户: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