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除尘控制器的设计:介绍通用控制仪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阐述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功能特点。该产品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 除尘器;通用控制仪;单片机;系统设计 Abstract: The hardware structure and the software desig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performance index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system are expounded. It has comp rehensive functions, high reliability and good app lication.Key words: dust catcher; universal controller; microcontroller; system design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ming52900
介绍了P89C51RA 单片机的性能和特点,设计了智能广播系统控制器。详细分析了该型号单片机ISP 功能,实现了智能广播系统控制器的在系统升级。通过串口通信对PC 主机命令进行接收并解析,实现对广播设备和广播分区的控制。系统成功地进行了系统调试,经长期运行表明,该系统结构简洁,运行稳定可靠,性价比高。关键词:控制器;智能广播系统;P89C51RA;ISP;串口通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智能广播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系统中的综合应用,是在原有广播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计算机系统和控制器实现广播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广播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程序化自动广播;广播分区预设;无人职守全自动运行;支持多种广播模式。智能广播系统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广播节目制作和播放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为广播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节目来源。智能广播系统将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小各类学校和部分企、事业单位。智能广播系统主要由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控制器和原有广播体系构成。控制器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连接计算机系统和原有广播体系的桥梁作用,实现对计算机发出的各种控制指令的解释和执行,因此,智能广播系统控制器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和稳定地运行。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P89C51RA 的智能广播系统控制器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上传时间: 2014-01-07
上传用户:mengmeng444425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性能51 内核网络微控制器的串口至以太网接口转换器的设计方案,采用网络单片机DS80C410,利用集成的MAC 通过以太网收发器与以太网相连,借助TINI SDK 软件开发包通过Java编程实现串口和以太网之间的数据通讯。串口至以太网接口转换器使得带有RS232/422/485 通讯接口的设备和以太网服务器进行数据流传输,通过以太网服务器对串口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互联网硬件和软件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电气设备、仪器仪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逐渐走向网络化。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与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以太网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成为互联网链接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以太网一般都基于TCP/IP协议,使得整个网络只有一种互联通讯协议,满足控制系统各个层次的要求,而且易于和Internet实现无缝连接。现今大多数现场设备通过串口与外界通讯,甚至串口是它们与外界通讯的唯一通道,串口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对设备上网能力的不断需求,使得如何实现串口到以太网的转换显得尤为重要。DS80C410利用集成的MAC通过物理层器件与以太网相连,借助TINI SDK软件开发包可以轻松实现串口至以太网的接口转换。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a296386173
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的简易定时报警器。要求根据设定的初始值(1-59秒)进行倒计时,当计时到0时数码管闪烁“00”(以1Hz闪烁),按键功能如下:(1)设定键:在倒计时模式时,按下此键后停止倒计时,进入设置状态;如果已经处于设置状态则此键无效。(2)增一键:在设置状态时,每按一次递增键,初始值的数字增1。(3)递一键:在设置状态时,每按一次递减键,初始值的数字减1。(4)确认键:在设置状态时,按下此键后,单片机按照新的初始值进行倒计时及显示倒计时的数字。如果已经处于计时状态则此键无效。3.1.2 模块1:系统设计(1)任务分析与整体设计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需要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计时功能:要实现计时功能则需要使用定时器来计时,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初始值来控制溢出中断的时间间隔,再利用一个变量记录定时器溢出的次数,达到定时1秒中的功能。然后,当计时每到1秒钟后,倒计时的计数器减1。当倒计时计数器到0时,触发另一个标志变量,进入闪烁状态。显示功能:显示倒计时的数字要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将数字拆成“十位”和“个位”动态扫描显示。如果处于闪烁状态,则可以不需要动态扫描显示,只需要控制共阴极数码管的位控线,实现数码管的灭和亮。键盘扫描和运行模式的切换:主程序在初始化一些变量和寄存器之后,需要不断循环地读取键盘的状态和动态扫描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数字。根据键盘的按键值实现设置状态、计时状态的切换。 (2)单片机型号及所需外围器件型号,单片机硬件电路原理图选用MCS-51系列AT89S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选择两个四联的共阴极数码管组成8位显示模块,由于AT89S51单片机驱动能力有限,采用两片74HC244实现总线的驱动,一个74HC244完成位控线的控制和驱动,另一个74HC244完成数码管的7段码输出,在输出口上各串联一个100欧姆的电阻对7段数码管限流。由于键盘数量不多,选择独立式按键与P1口连接作为四个按键输入。没有键按下时P1.0-P1.3为高电平,当有键按下时,P1.0-P1.3相应管脚为低电平。电路原理图如图3-1所示。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曹云鹏
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交通灯管理的基本工作原理。2. 熟悉8253计数器/定时器、8259A中断控制器和8255A并行接口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3. 掌握多位LED显示的方法。 二、 实验内容与要求设计一个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器。1.基本要求: 1) 东西和南北方向各有一组红,黄,绿灯用于指挥交通,红,黄,绿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5s,5s,20s。2) 当有紧急情况(如消防车)时,两个方向均为红灯亮,计时停止,当特殊情况结束后,控制器恢复原来状态,正常工作。3) 一组数码管,以倒计时方式显示两个方向允许通行或禁止通行的时间。2.提高部分:1) 实时修改交通灯的持续时间。2) 根据不同时段对主要交通方向的信号进行调整。3) 可以使用LCD显示提示信息。 三、实验报告要求 1.设计目的和内容 2.总体设计 3.硬件设计:原理图(接线图)及简要说明 4.软件设计框图及程序清单 5.设计结果和体会(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四、总体设计交通灯的工作过程如下:设十字路口的1、3为南,北方向,2、4为东西方向,初始态为4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1、3路口的绿灯亮,2、4路口的红灯亮,1、3路口方向通车,2个路口的LED数码管开始倒计时25秒。延迟20秒后,1、3路口的绿灯熄灭,而1,3路口的黄灯开始闪烁(1HZ)。闪烁5次后,1、3路口的红灯亮,同时2、4路口的绿灯亮,2、4路口方向开始通车,2个路口的LED数码管重新开始倒计时25秒。延迟20秒时间后,2、4路口的绿灯熄灭,而黄灯开始闪烁。闪烁5次后,再切换到1、3路口方向。之后,重复上述过程。当有紧急情况时,2个方向都红灯亮,倒计时停止,车辆禁止通行,当紧急情况结束后,控制器恢复以前的状态继续工作。 在设计中采用6个发光二极管来模拟2个路口的黄红绿灯,每个路口用2个数码管来显示通行或禁止剩余的时间。紧急情况用一个单脉冲发生单元申请中断来模拟,紧急情况结束后,再发一个中断来恢复以前的状态。 根据前面的介绍,本设计硬件由定时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紧急中断模块组成。定时模块采用硬件定时和软件定时相结合的方法,用8253定时/计数器定时100ms,再用软件计时实现所需的定时。发光二极管模块由8255控制发光二极管来实现。数码管显示模块由实验平台上的LED显示模块实现。紧急中断模块是由单脉冲发生单元和8279中断控制器组成。 程序主要是由定时子程序、发光二极管显示子程序、数码管显示子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组成。包括对8253、8255以及8259等可编程器件的编程。 五、硬件设计 本课题的设计可通过实验平台上的一些功能模块电路组成,由于各模块电路内部已经连接,用户在使用时只要设计模块间电路的连接,因此,硬件电路的设计及实现相对简单。完整系统的硬件连接如图1所示。硬件电路由定时模块、发光二极管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紧急中断模块组成。 定时模块是由8253的计数器0来实现定时100ms。Clk0接实验平台分频电路输出Q6,f=46875hz。GATE0接8255的PA0,由8255输出来控制计数器的起停。OUT0接8259的IRQ2,定时完成申请中断,进入中断服务程序。 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由8255输出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8255输出为低电平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就点亮,否则就熄灭。8255的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交通灯的对应关系如下:L7 L6 L5 L2 L1 L0PC7 PC6 PC5 PC2 PC1 PC013红灯 13黄灯 13绿灯 24红灯 24黄灯 24绿灯 实验平台上提供一组六个LED数码管。插孔CS1用于数码管段选的输出选通,插孔CS2用于数码管位选信号的输出选通。本设计用4个数码管来倒计时。 紧急中断模块是由单脉冲发生单元和8259中断控制器,单脉冲发生单元主要用来请求中断,然后做出紧急情况处理。
标签: 交通灯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10-07
上传用户:小小小熊
家电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调整压力越来越大,原始设备制造商们(OEM)为了面对这一挑战,必须在满足电磁兼容性的条件下,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由于强调成本控制,为防止由电源和信号线的瞬变所产生的电器故障而实施必要的瞬态免疫保护,对于家电设计者来说变得更具挑战性。由于传统的电源设计和电磁干扰(EMI)控制措施为节约成本让路,家电设计者必须开发出新的技术来满足不断调整的电磁兼容(EMC)需求。本应用笔记探讨了瞬态电气干扰对嵌入式微控制器(MCU)的影响,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为电快速瞬变(EFT)、静电放电(ESD)以及其它电源线或信号线的短时瞬变提供低成本的保护措施。虽然这种探讨是主要针对家电制造商,但是也适用于消费电子、工业以及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 低成本的基于MCU 的嵌入式应用特别容易受到ESD 和EFT 影响降低性能。即使是运行在较低时钟频率下的微控制器,通常对快速上升时间瞬变也很敏感。这种敏感性归咎于所使用的工艺技术。如今针对低成本8/16位的MCU的半导体工艺技术所实现的晶体管栅极长度在0.65 μm~0.25 μm范围内。此范围内的栅极长度能产生和响应上升时间在次纳秒范围内(或超过300 MHz 的等同带宽)的信号。因此, MCU 能够响应进入其引脚的ESD 或EFT 信号。除上述工艺技术之外, MCU 在ESD 或EFT 事件中的性能还会受到IC 设计及其封装、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MCU 上运行的软件、系统设计以及ESD 或EFT 波形特征的影响。各因素的相对影响(强调对最大影响的贡献)如图1 所示。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Jerry_Chow
单线LIN局部互连网络总线采用的是一个新的标准。在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它使用更低价的解决方案补充了类似CAN 的高端汽车总线的不足,这篇文章讲述了在现有的Philips 80C51 微控制器上是如何实现LIN 总线的。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xjy441694216
自制一台ATMEL 89系列FLASH单片机编程器学习单片机最有用的恐怕是编程器和仿真机,一台商品化的编程器至少要几百元,仿真机价格更高,往往让初学者难以选择。这里介绍的一款国外电子网站推出的廉价51编程器,能够读写最常用的12种51单片机,自己动手装配一台,既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廉价地装备一台多用编程器,无论是学习单片机或业余时间搞开发,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笔者按照资料自制了一台,十分好用,不敢独享。特编译了全部制作资料介绍给大家。这个编程器硬件使用标准的TTL系列器件而没有使用特殊元件。它连接在计算机的并行端口,对PC的并口没有特殊要求,所以配置很低的计算机也能用这个编程器。Atmel Flash 系列单片机是当前最流行的单片机,易于擦写,不象OTP芯片容易造成浪费。特别是89系列单片机与大家熟悉的INTEL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这个编程器支持的单片机主要是Atmel flash系列。支持的器件: 这个编程器支持以下ATMEL单片机AT89C51,AT89C52,AT89C55,AT89S51,AT89S52,AT89S53,AT89C51RC,AT89C55WD,AT89S8252,AT89C1051U,AT89C2051,AT89C4051注意:20脚的单片机需要一个简单的适配器。(图 2 ) 硬件: 图1显示了这个FLASH 编程器的电路图,编程器和标准的计算机并口连接。电路图中的U2是用于控制计算机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流,U4 锁存低位地址字节 ,U5 锁存高位地址字节 ,U3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给被编程的单片机。IC U1用于产生编程脉冲给单片机.当U7提供编程电压给控制器时,电源部分用U8产生逻辑5v供给。IC U6用于产生5V或6.5V VDD 电源电压给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bakdesec
家电制造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调整压力越来越大,原始设备制造商们(OEM)为了面对这一挑战,必须在满足电磁兼容性的条件下,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由于强调成本控制,为防止由电源和信号线的瞬变所产生的电器故障而实施必要的瞬态免疫保护,对于家电设计者来说变得更具挑战性。由于传统的电源设计和电磁干扰(EMI)控制措施为节约成本让路,家电设计者必须开发出新的技术来满足不断调整的电磁兼容(EMC)需求。本应用笔记探讨了瞬态电气干扰对嵌入式微控制器(MCU)的影响,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为电快速瞬变(EFT)、静电放电(ESD)以及其它电源线或信号线的短时瞬变提供低成本的保护措施。虽然这种探讨是主要针对家电制造商,但是也适用于消费电子、工业以及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csgcd001
通用的多电源总线,如VME、VXI 和PCI 总线,都可提供功率有限的3.3V、5V 和±12V(或±24V)电源,如果在这些系统中添加设备(如插卡等),则需要额外的3.3V或5V电源,这个电源通常由负载较轻的-12V电源提供。图1 电路,将-12V 电压升压到15.3V(相对于-12V 电压),进而得到3.3V 的电源电压,输出电流可达300mA。Q2 将3.3V 电压转换成适当的电压(-10.75V)反馈给IC1 的FB 引脚,PWM 升压控制器可提供1W 的输出功率,转换效率为83%。整个电路大约占6.25Cm2的线路板尺寸,适用于依靠台式PC机电源供电,需要提供1W输出功率的应用,这种应用中,由于-12V总线电压限制在1.2W以内,因此需要保证高于83%的转换效率。由于限流电阻(RSENSE)将峰值电流限制在120mA,N 沟道MOSFET(Q1)可选用廉价的逻辑电平驱动型场效应管,R1、R2 设置输出电压(3.3V 或5V)。IC1 平衡端(Pin5)的反馈电压高于PGND引脚(Pin7)1.25V,因此:VFB = -12V + 1.25V = - 10.75V选择电阻R1后,可确定:I2 = 1.25V / R1 = 1.25V / 12.1kΩ = 103μA可由下式确定R2:R2 = (VOUT - VBE)/ I2 =(3.3V - 0.7V)/ 103μA = 25.2 kΩ图1 中,IC1 的开关频率允许通过外部电阻设置,频率范围为100kHz 至500kHz,有利于RF、数据采集模块等产品的设计。当选择较高的开关频率时,能够保证较高的转换效率,并可选用较小的电感和电容。为避免电流倒流,可在电路中增加一个与R1串联的二极管。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jixi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