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系列ARMCortexM3微控制器原理与实践
标签: ARMCortexM3 STM 32 微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7-22
上传用户:希酱大魔王
模电基础之波形发生电路 本教程网上收集的,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大家边学边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验证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ason1990
1992年5月,JoeMitola首次明确提出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软件无线电将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单元连接构成硬件平台,通过软件加载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端到端重配置技术是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使通信系统不仅具有重配置的能力,还能提供一体化的重配置管理架构,实现联合无线资源管理和网络规划。端到端重配置技术已经成为软件无线电的发展趋势。 宽带无线接入(BWA,BroadbandWirelessAccess)是当前通信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WiMax和WiFi是BWA中最热门的两个技术,所以本文选择了IEEE802.16-2004与IEEE802.11a,设计了基于其物理层标准的可重配置OFDM基带系统。它们均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本文研究了IEEE802.16-2004与IEEE802.11a物理层标准,结合Altera公司提供的FPGA开发工具QuartusⅡ、Mentor公司仿真工具ModelsimSE6.0,完成了基于IEEE802.16-2004及IEEE802.11a的可重配置OFDM基带系统的FPGA设计。该设计中,对FPGA进行重新配置,实现了802.16-2004与802.11a两种技术的完全重配置;通过选择不同的参数来调用不同子模块,实现802.16-2004与802.11a内部不同调制技术的局部重配置。该可重配置基带系统核心的FFT/IFFT。模块采用基4按频率抽取及Cordic算法,消除乘法运算,有利于FPGA实现;在802.16-2004系统中,选取了基于前导序列的符号同步算法,在FPGA中实现。最后使用开发软件、综合软件以及仿真软件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并给出了系统的性能指标。
上传时间: 2013-05-19
上传用户:branblackson
基于FPGA的UHF多协议RFID基带信号处理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2404
[红外线热释电与超声波遥控电路,人邮出版社,2003.7] 本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红外线传感器和红外遥控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五种类型的电路结构,介绍了数种典型的红外线传感器的实际应用电路;第二部分介绍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热释电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多个实际应用电路,介绍了它在照明节能、安全防护、防盗报警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第三部分介绍了声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声控电路的工作原理,通过实例介绍了各类声传感器在节能灯、超声探测和防盗报警等方面的应用。 此部分为第1-78页。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lht618
GPS软件接收机基带处理算法研究与FPGA实现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afeiafei309
用基于9S12X的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势控制方法。
上传时间: 2013-07-25
上传用户:hainan_256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能量采集终端。以流行的AT91RM9200 为核心,操作系统采用ARM-LINUX2.4.20 系统,多进程设计,各进程模块并发运行,可极大的提高系统效率。相对于其他同类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y_jiadeyi
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航电数据处理系统的发展概况,设计了一款集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及传输于一体的航电处理系统。文章首先深入研究了自适应滤波器原理,分析了LMS算法性能,着重从影响算法性能的因素入手,通过分析仿真,改进...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wuyuying
近几年来,OFDM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根据这项新技术,很多相关协议被提出来。其中WiMax代表空中接口满足IEEE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IEEE标准在2004年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PHY),即802.16d协议。该协议规定数据传输采用突发模式,调制方式采用OFDM技术,传输速率较高且实现方便、成本低廉,已经成为首先推广应用的商业化标准。本文对IEEE802.16d OFDM系统物理层进行了研究,并在XILINX公司的Virtexpro II芯片上实现了基带算法。 ⑴探讨了OFDM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根据IEEE802.16d OFDM系统的物理层发送端流程搭建了基带仿真链路,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了OFDM系统在有无循环前缀(CP)、多径数目不同等情况下的性能变化。由于同步算法和信道估计算法计算量都很大,为了找到适合采用FPGA实现的算法,分析了同步误差和不同信道估计算法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并结合计算量的大小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同步算法,以及得出了LS信道估计算法最适合802.16d系统的结论。 ⑵完成了基带发射机和接收机的FPGA硬件电路实现。为了使系统的时钟频率更高,采用了流水线的结构。设计中采用编写Verilog程序和使用IP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了新的联合同步算法,并且通过简化结构,避免了信道估计算法中的繁琐除法。利用ISE9.2i和Modelsim6.Oc软件平台对程序进行设计、综合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和MATLAB软件计算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采用16位数据总线可达到理想的精度。 ⑶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对基带系统进行了验证。通过串口通信从功能上表明该系统确实可行。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hangyigen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