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应用笔记描述了stm32硬件实现特性如电源提供,时钟管理,重置控制,启动模式的设置和调试管理。
上传时间: 2013-06-29
上传用户:mhp0114
·【原 书 名】 VxWorks Programmers Guide 【原出版社】 Wind River Systems 【作 者】[美]Wind River [同作者作品] 【译 者】 王金刚[同译者作品] 高伟 苏琪 丁大尉 姜平 【丛 书 名】 VxWorks开发人员指南丛书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传时间: 2013-06-08
上传用户:shus521
德州仪器 (TI) Bluetooth® 低耗能 (BLE) 软件开发套件包括使用 CC2540 片上系统开发单模 BLE 应用所需的所有软件。它包括带最新 BLE 协议堆栈(支持多个连接)的对象代码、涵盖多种含源代码配置文件的样本项目和应用程序、BTool 以及一个用于测试 BLE 应用的 Windows PC 应用程序。除了软件外,该套件还包含文档,其中包括开发人员指南和 BLE API 指南。
上传时间: 2013-06-08
上传用户:shuiyuehen1987
内容提要: PIC系列微控制器系统扩展技术,PIC系列微控制器应用开发及常用工具有介绍, MPLAB集成开发环境IDE软件的介绍,PIC系列微控制器的应用实例! 《PIC系列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实例》 pdf 窦振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为《PIC系列单片机原理和程序设计》的姊妹篇,介绍当前单片机世界中异军突起的美国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单片机的应用设计技术和应用实例。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并行的各种串行存储器、接口电路、人机对话通道、中断系统、IC总线串行通信等系统扩展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及其常用工具、集成开发环境MPLAB软件包和十分有实用价值的典型应用实例。应用实例有交流数字电压表、电力周波表、闪光报警器、移动式客房控制器、不间断电源UPS控制器、均匀分布随机数程序、4阶IIR数字滤波器程序、快速傅里叶变换程序、即热式电热水器模糊逻辑温控器、汉字热敏微型打印机等。书中给出了大部分应用实例的硬件电路、程序流程图以及汇编语言源程序。这些内容是作者近几年业部分开发工作的实践总结,有一些就是实际批量生产产品的提练和推广。 本书内容丰富而实用,语言逻辑性强,通俗流畅,易学易懂;适于广大从事单片机开发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也可作大学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各种单片机应用、毕业设计的参考用书,以及培训班的教材。
上传时间: 2013-12-29
上传用户:yt1993410
首次介绍EPSON公司EOC88系列8位单片机的技术书籍。全书对近十种单片机的多功能接口、应用及其开发技术作了系统及详细地阐述:包括CPU及其指令、工作方式与存储器扩展,各类定时/计数器,声音发生器,LCD驱动控制器,串行口及红外收发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A/D、D/A转换器,SVD电路及其操作流程;在应用中介绍了交通管理IC卡读写器、电子门锁及高档股票机等;最后对EOC88系列单片机的开发工具与开发技术作了详细地描述。<br>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也是从事单片机应用与开发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参考资料。 第一章EOC88系列单片机CPU结构及其指令系统 1.1单片机概述 1.2EOC88系列单片机CPU结构 1.2.1运算器与寄存器结构 1.2.2CPU工作方式单片机工作方式 1.3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 1.3.1程序存储器 1.3.2数据存储器 1.3.3存储器映象I/O寻址 1.4CPU操作及其时序 1.4.1时序发生器与总线控制 1.4.2单片机的操作时序 1.5总线方式及其扩展 1.5.1总线方式 1.5.2单片机总线扩展 1.5.3系统控制与总线控制 1.6单片机指令系统 1.6.1单片机寻址方式 1.6.2指令格式 1.6.3指令系统 第二章EOC88系列单征机制接口技术 2.1电源 2.2初始化复位 2.3接口电路及其操作 2.3.1系统控制器与总线控制 2.3.2振荡电路及其操作 2.3.3监测定时器 2.3.4输入口 2.3.5输出口 2.3.6I/O口 2.3.7串行口 2.3.8红外通讯接口 2.3.9时钟计时器 2.3.10秒表计时器 2.3.11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2.3.12LCD驱动器与控制器 2.3.13声音发生器 2.3.14模拟比较器 2.3.15模拟比较器 2.3.16A/D转换器 2.3.17D/A转换器 2.3.18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2.3.19中断系统 第三章应用 3.1电子门锁 3.1.1电子门锁 3.1.2EOC88104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3.1.3程序流程 3.2手持式"交通卡"读写器 3.2.1结构 3.2.2操作流程与编程注意事项 3.3高档股票信息机 3.3.1性能 3.3.2EOC88系列单片机开发系统组成及开发过程 第四章系统组成概述 4.1系统组成概述 4.2主计算机位置 4.3硬件开发工具概述 4.3.1内电路仿真器 4.3.2外围电路板 4.3.3内电路仿真器操作软件在Windows上的安装 4.4软件开发工具 4.4.1EOC88系列"结构汇编器"软件包 4.4.2EOC88XXX开发工具软件包 4.5开发过程概述 4.6汇编语言源文件的编制 4.6.1EOC88系列单片机 4.6.2伪指令 4.6.3宏指令 4.6.4条件汇编 4.6.5输出表格控制 4.7各软件工具在开发过程中的使用 4.7.1结构预处理器 4.7.2交叉汇编器 4.7.3连接器 4.7.4连接命令参数文件的生成 4.7.5二进制/十六进制转换器 4.7.6符号信息生成器 4.7.7符号表文件生成器 4.7.8程序未使用区填充器 4.7.9功能选择生成器 4.7.10掩模数据检查器 4.7.11批处理文件 4.8仿真调试 4.8.1调试功能概述 4.8.2开发系统仿真调试命令 4.8.3开发系统仿真调试操作 4.8.4开发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凤临西北
传统教学用实验箱缺少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硬件的环节,偏重软件设计,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不足。为此,引入了模块化思想,将系统按功能分成6个模块,设计了创新实验板系统,采用串口通信原理,实现宿主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问题。该系统要求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材、独立设计并焊接实验板,编程之前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连线。该系统使学生参与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实现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全部过程,有效地弥补传统实验箱在硬件教学上的不足,全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franktu
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TLC2543的特点 (1)12位分辩率A/D转换器; (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μs转换时间; (3)11个模拟输入通道; (4)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 (5)采样率为66kbps; (6)线性误差±1LSBmax; (7)有转换结束输出EOC; (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 (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 (10)可编程输出数据长度。 TLC2543的引脚排列及说明 TLC2543有两种封装形式:DB、DW或N封装以及FN封装,这两种封装的引脚排列如图1,引脚说明见表1 TLC2543电路图和程序欣赏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lock=P1^0; sbit d_in=P1^1; sbit d_out=P1^2; sbit _cs=P1^3; uchar a1,b1,c1,d1; float sum,sum1; double sum_final1; double sum_final; uchar 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wei[]={0xf7,0xfb,0xfd,0xfe};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b) //50us { unsigned char a; for(;b>0;b--) for(a=22;a>0;a--); } void display(uchar a,uchar b,uchar c,uchar d) { P0=duan[a]|0x80; P2=wei[0]; delay(5); P2=0xff; P0=duan[b]; P2=wei[1]; delay(5); P2=0xff; P0=duan[c]; P2=wei[2]; delay(5); P2=0xff; P0=duan[d]; P2=wei[3]; delay(5); P2=0xff; } uint read(uchar port) { uchar i,al=0,ah=0; unsigned long ad; clock=0; _cs=0; port<<=4; for(i=0;i<4;i++) { d_in=port&0x80; clock=1; clock=0; port<<=1; } d_in=0; for(i=0;i<8;i++) { clock=1; clock=0; } _cs=1; delay(5); _cs=0; for(i=0;i<4;i++) { clock=1; ah<<=1; if(d_out)ah|=0x01; clock=0; } for(i=0;i<8;i++) { clock=1; al<<=1; if(d_out) al|=0x01; clock=0; } _cs=1; ad=(uint)ah; ad<<=8; ad|=al; return(ad); } void main() { uchar j; sum=0;sum1=0; sum_final=0; sum_final1=0; while(1) { for(j=0;j<128;j++) { sum1+=read(1); display(a1,b1,c1,d1); } sum=sum1/128; sum1=0; sum_final1=(sum/4095)*5; sum_final=sum_final1*1000; a1=(int)sum_final/1000; b1=(int)sum_final%1000/100; c1=(int)sum_final%1000%100/10; d1=(int)sum_final%10; display(a1,b1,c1,d1); } }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shen1230
msp430开发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子虚乌有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计算机控制技术,特别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近年来在模糊控制应用技术开发中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全书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其理论的完整性基础上,更加强调基实用性。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具体应用实例三个层次,首先简要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然后重点介绍了当前流行的Motorola系列单片机和Toshiba系列单片机及其在工程和家用电器模糊控制中的应用实例,详细叙述了模糊控制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法。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资料新颖、技术先进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移植性。特别适合从事单片机应用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做为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有仪表类的老师和学生的参考书,对家用电器领域的维修人员也大有裨益。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baby25825
专题要点: 1、单片机与ARM等新处理器的价格比较2、带操作系统与不带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的区别2.1驱动开发的区别2.2应用程序开发的区别3示例演示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gxm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