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通用多目标的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模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过程,该软件可以以较高的精度(时序上可精确到机器周期,信号上可精确到引脚)模拟各种类型的嵌入式硬件(包括MCU、CPU以及各种外设),从而在通用计算机系统(比如PC)上精确地模拟出一个嵌入式系统环境,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不加修改地在这个环境中运行和调试,并可得到和在真实硬件上完全相同的结果。
上传时间: 2016-04-08
上传用户:ommshaggar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广义定义:任何一个非计算机的计算系统。
标签: 嵌入式系统
上传时间: 2014-12-02
上传用户:Altman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总结,这篇太全面了!(上)[摘要]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1.1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1.2嵌入式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无操作系统阶段、简单操作系统阶段、实时操作系统阶段、面向Internet阶段。 1.3知识产权核(IP核):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具体、接口规范、可在多个集成电路设计中重复使用的功能模块,是实现系统芯片(SOC)的基本构件。 1.4IP核模块有行为、结构和物理3级不同程度的设计,对应描述功能行为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软核、固核、硬核。
标签: 嵌入式
上传时间: 2021-10-28
上传用户:
FreeRTOS是一个嵌入式系统使用的开源实时系统。FreeRTOS小巧,简单,易用。能支持许多不同硬件架构以及交叉编译器。此系统可以免费进行商业应用,被大量公司与科研公司用于嵌入式产品的开发。支持的处理器架构:ARM7,ARM9,COLTEX-m3、AVR、PIC等。嵌入式系统:一个专门设计用来做一些简单事情的计算机系统,如电视遥控器,车载GPS,电子手表,或者起搏器这类。嵌入式系统比通用计算机系统更小更慢,通常也更便宜。如:低端:一个运行速度为25MHz的8位CPU,几KB的内存。高端:一个运行速度为750MHz的32位CPU,一个GB左右的内存,和几个GB的闪存。实时(RT)软实时:按照任务的优先级,尽可能快地完成操作即可。硬实时:硬实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操作。
上传时间: 2022-07-21
上传用户: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技术详解》,该书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嵌入式Linux的系统设计与开发
上传时间: 2013-06-20
上传用户:lksms
近年来,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是发展最快、最引入注目的技术,而ZigBee恰恰是填补了低速率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缺,与其他标准在应用上相得益彰。它专注于近距离传输,成本低、同时入门槛也低,虽然其出现较晚,但目前已经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无线技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传统的抄表方式和无线抄表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抄表系统的方案。论文在研究ZigBee组网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ZigBee开发平台的无线嵌入式抄表系统,编写了相应的软件,完成了相应的调试和分析,并进行了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分析。为了减少系统由于节点路由而造成的功耗损耗过大的问题,本文在组网应用过程中采用Tree+AODVjr的路由算法,从而保持系统能够保持较小功耗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多跳路由,同时以ARM S3C2410为核心实现了基站设计,实现小区电表数据的集中采集,并通过GPRS/GSM模块实现基站和抄表中心的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在此基础上,对抄表系统软件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 通过单点对单点、星形网络数据传输实验,取得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对于协议的特点、系统可靠性和功耗情况有了整体把握,为今后ZigBee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并且采用ZigBee技术具有节约资源、操作方便、可靠性高而且易于管理等特点,基站和系统利用较为成熟的GPRS/GSM网络技术进行通讯,既满足了实时性要求,又降低了成本。
上传时间: 2013-06-27
上传用户:kjgkadjg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是在指令格式、寻址方式、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都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学生主要进行功能实现和验证,缺少自主设计和创新过程。 为改变这种状况,须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采用FPGA芯片作为载体,使用EDA开发工具,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不同的硬件逻辑,再与硬件的输入输出接口线路相连,最终组成一台可用于组成实验教学的完整计算机系统。这期间学生将掌握组成原理实验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如何协作。本实验系统能够让学生完成有关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部件实验和整机实验:部件实验包括加法器、乘法器、除法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控制器、存储器等;整机实验可以独立实现各部件的功能描述。该系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并增强设计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依据EDA技术的开发流程和方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控制模块、内存模块、运算器模块、通用寄存器组及其控制部件、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指令寄存器、时序部件、数据控制部件、状态值控制部件,以及为帮学生调试而专门设计的输出观察部件。在Quartus Ⅱ开发环境下,使用Altera公司FPGA芯片,采用VHDL,语言设计并实现了上述模块。经过仿真测试,所实现的各功能模块作为独立部件时能完成各自功能:而将这些部件组合起来的整机系统,可以执行程序段和进行各种运算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01
上传用户:hebmuljb
随着计算机、通信、电子技术的进步,嵌入式系统和以太网技术的融合将成为嵌入式技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由于具有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可以进行多任务操作等优点,在控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选题来自中山大学与北京航天五院合作研制的流体网络系统地面原理样机控制器设计项目。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基于ARM920T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AT91RM9200融合多传感器设计一种可以在地面实验室环境中可靠运行的数据采集与温度控制系统。 本文从嵌入式测控系统的硬件实现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硬件设计上,主控制板以Atmel公司生产的AT91RM9200 CPU为核心,主要包括串口模块、存储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基于SPI串行接口设计的数据采集模块(A/D)、基于I2C接口设计的PID控制信号输出模块(D/A)和采用PIO接口设计的开关控制输出模块等电路,其中后三个模块承担了流体网络回路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关键点的温度控制和多路电磁阀的开关控制等任务,后文将重点介绍。在软件设计方面,主要分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分别为主控制器上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软件和上位机采用Visual C++编写的监控软件。主控制器软件采用多线程进行设计,包括主线程、服务器子线程和数据采集子线程,三个线程同时运行,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上位机和主控制器通过接入以太网中,然后由服务器线程和上位机客户端利用socket套接字实现通信。同时上位机软件也提供形象美观的图形用户界面,配合主控制器实现特定的温度、流量和压力监控。 本论文设计的嵌入式测控系统充分利用了AT91RM9200内嵌的的强大功能模块,包括SPI接口模块和I2C接口模块等,可广泛应用于控制领域。对该系统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良好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hmy2st
嵌入式Linux是将普通Linux操作系统进行剪裁、修改,使之能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一种操作系统。由于兼有Linux和嵌入式系统的优点,以及ARMLinux因其开放的资源特性,嵌入式Linux系统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机会。 在实际的应用系统中,对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如果能对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就可以用软件实现通信协议,降低对硬件的要求,用单芯片实现通信系统,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ARM920T硬件平台,该平台主要面向高性能的用户产品开发。在此平台基础上,本文围绕着Linux内核向ARM平台移植中几个核心技术展开讨论:首先对嵌入式Linux系统体系结构进行了归纳,并详细阐述了与系统移植相关的重要层。接着,给出了启动引导代码Boot Loader和Linux内核初始化部分移植到硬件平台上的整个过程,解决了移植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和难题。最后,在对Linux内核驱动模型深入掌握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QT/Embedded界面的移植。 本文最后讨论了一些当前嵌入式Linux实时优化技术。分析了在成功移植ARM Linux内核基础上,优化ARM Linux的中断系统,降低系统的中断延时。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change0329
近些年来,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工业控制、移动通讯、家用电器以及消费电子设备中。 而数据采样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业设备的监测和控制都离不开数据的采集。但传统的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数据采样模块因为无法或很难完成操作系统的嵌入、文件的管理、各种接口的连接、与Internet的互联、大容量存储器的扩展等功能,所以在许多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数据采集模块。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新设计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板卡式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采用嵌入式Linux内核作为系统的运行、调度的核心,提高了系统的软件可移植性和稳定性;采用基于ARM9核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处理和通信的核心,提高了整个硬件系统的处理能力、控制灵活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并降低了功耗。系统有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为接入Internet提供了可能。 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结构清晰、通用性好、可扩展性强,可为各种嵌入式应用提供一套完整的硬、软件解决方案,在工业测量与控制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chens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