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P3射频接收发组件比前一代提供了更完整的兼容性等改进。适用于低成本、高性能的902-928MHz频带的无线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的收发。所有HP3系列模块都具有8位串行通信功能,目前也新增了高达100位的。引脚和封装兼容所有前几代,但其总的物理尺寸也有所减少。现存贴片式和直插式两种。理想情况下,HP3收发组件能够确定一个长达1000英尺可靠的传输模拟和数字信号的信道。如同所有的Linx模块,HP3无需调整或补充射频元件(天线除外),即使没有经验的射频工程师也能自如运用。【关键词】HP3射频收发封装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已经是最为迫切发展的热门行业。而现代通信正向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方向发展。无线收发系统的设计成为了现代通信领域里的一大高端课题,无论短距离无线收发还是远距离无线收发都有待进一步发展。本收发系统有主要由TXM-900-HP3,RXM-900-HP3两芯片构成,之所以选择这两款芯片是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低廉,而且无需复杂的外部电路应用简单等诸多优点。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两款芯片,从而了解本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
本论文描述了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以射频技术为核心,基于复旦微电子公司FM1702SL模块设计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计。然后介绍了Type A型常用的卡片Mifarel IC S50以及对应读卡器的设计方法和电路(使用专用的射频读卡集成芯片FM1702),并详细描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和原理,给出了天线的设计规范,并根据课题要求详细介绍了设计的一款Type A型读卡器的射频模块的实现方案。最后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重点介绍了FM1702的主要特性(如防冲突、三重验证等)以及与Mifarel非接触IC卡通信等一些重要软件模块,并展示了实际测试的结果并证明了该读写器完成了基本功能,运行稳定可靠。关键词:STC89C52;FM1702:Mifarel;IC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大幅提高,目前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带来了大量随之而来的交通问题。毫米波调频连续波雷达(FMCW)结合了毫米波和调频连续波雷达的优点,分辨率高及易小型化使其在车在雷达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出色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24GHz车载雷达射频前端的搭建,结合ADS仿真确定了发射组件与接收组件形式,并为射频系统提出指标。射频前端工作频率为24GHz-24.5SGHz,发射采用单级震荡式,发射功率要求达到10dBm:接收采用零中频接收,选取基带信号带宽1MHz,灵敏度-90dBm;发射接收天线增益皆为20dB左右,主副瓣差距15dB以上。使用UMS公司的CHV2421-QDG.CHR2421-QEG作为发射接收组件,Avago公司的ADF4158用于锁相环,ADP3300用于3.0V供电,通过单个组件的设计调试,确定整板的设计,将24GHz车载雷达收发组件布置在同一电路板上,最终满足指标要求。完成了24GHz-24.5GHz天线的设计,采用了阵列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形式,实现了车载雷达对天线高增益且小型化的要求。这些工作最终组成了24GHz车载雷达射频前端。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为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信息传输中起连接作用的关键元件-射频同轴连接器呈现向小型化、高频率、大功率和高可靠性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通信基站用射频连接器,在电压驻波比、射频泄漏、功率容量等方面还有较高的要求。本课题首先就射频连接器设计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重点就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传输线的工作状态做出了阐述。目前国内对射频连接器的s参数仿真技术研究较少,有鉴于此论文对射频连接器的Ansoft HFSS仿真进行了研究,诸如电K度,反射损失,插入相位及如何通过评估TDR降低s,,不连续电容及电感的补偿等。由于SMA连按器使用范围广,其结构具有一定的通用参考价值,论文在上述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和设计了标准尺寸的SMA射频连接器中心导体常用的倒扣和滚花补偿尺寸,使回损提高了10-15B,对于SMA系列连接器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实际参考价值。在Ansoft HFSS中,不仅对s参数仿真进行了研究。还采用专门用于功率仿真的模块Ephysics,研究了不同的负载和散热条件,仿真射频连接器的温度分布,找出系统耐热薄弱点以便分析改进。
标签: 射频连接器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商用化的快速推进与蓬勃发展,以及通信系统日益增长的高速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目前世界各国已将研究重点转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长期演进(LTE)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研究技术方向,具有高速率、高系统容量、良好兼容性、应用更多先进技术等特点。基站收发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别是LTE基站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基站重要功能组成部分之一。收发机的射频性能直接决定了基站通信质量以及能否正常运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基站与其他通信设备之间是否互相影响与相互间是否造成干扰也是收发机射频应用部分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课题将通过完成基站射频收发机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包括频分双工(FDD)LTE基站射频系统测试与调试,对射频收发模块关键技术指标与电路进行研究,对收发链路重要参数进行说明,并分析测试原理与意义,介绍测试系统与平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点。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1)介绍FDD LTE基站收发模块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比如收发射频链路,数字预失真等。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fliang
本文首先介绍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接着对比分析了现如今主流的接收机技术:超外差式、零中频式、低中频式及数字中频式结构,介绍了各结构的拓扑结构并对比了相互之间的优缺点,然后根据B1导航信号的特征参数要求,确定本文接收机所采用低中频结构的技术指标。结合选择的芯片参数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利用系统仿真软件ADS对接收机前端链路进行行为级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模块设计了接收机前端系统的各功能电路,主要有多级低噪声放大器、选频滤波电路、本振电路、混频器电路以及系统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针对卫星导航信号接收机前端必须具备高灵敏度、强选择性以及一定动态范围的特点,需要平衡设计低噪声放大器噪声性能与单级增益,以及折中接收机前端镜像频率抑制性能与信道的选择性。利用仿真软件辅助设计了电路原理图与印刷电路板版图,对其PCB贴片后进行测试与调试。最后将调试好的模块级联成系统,测试射频前端系统的性能并加以册NWL.Clogin.com最终实现的接收机射频前端5V电压供电,接收信号中心频率1561.098MHz,链路最大增益为122dB,系统噪声小于2dB.中频信号中心频率46.1MHz,带宽为4.3MHz,纹波在1.5dB内,带外抑制与镜像抑制都大于30dB,端口驻波比小于2.0,测试结果基本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1引言由于环境温度、湿度、油污等外界条件对诸如预付费水表、预付费燃气表、预付费热量表等接触式卡表的影响明显,卡座磨损、腐蚀,以及潮气、灰尘等大大缩短了对卡表的使用寿命,因此非接触卡表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这里给出了一种基于射频器件MFRCS22"的智能仪表设计,提高了智能仪表的使命寿命。2 MFRC522简介2.1 MFRC522的特点MFRC522采用串行通信方式与主机通信,可根据用户需求,选用SPIPC或串行UART工作模式,有利于减少连线,缩小PCB板面积,降低成本。MFRC522主要特点如下:高度集成的调制解调电路,采用少量外部器件,即可将输出驱动级接至天线;支持ISO/EC 14443 TypeA接口和MIFARE通信协议;支持多种主机接口:10 Mbitls的SPI接口;PC接口,快速模式的速率为400 Kbit/s,高速模式的速率为3400 Kbitls;串行UART,传输速率可以高达1 228.8 kbits,取 RS232 口;特有的发送器掉电机制可关团内部天线驱动器,即关闭RF场,达到低功耗;内置温度传感器,在过热时自动停止RF发射;独立的多组电源供电,避免相互干扰,优化EMC特性和信号退构性能;25 V-3.6 V的低压、低功耗,采用5 mmx5mmx0.85 mm的超小型HVQFN32封装。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作为一项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被喻为21世纪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它基于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原理和电磁场的传输特性,通过无线信号进行双向通信,自动识别目标物体并提取相关信息,实现了对静止或移动的待识别物品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a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发源于雷达原理,到今日已经走过了59年的光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快的发展,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条形码未来替代品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必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科技。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系统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等四个工作频段。目前最被看好的超高频段是未来商用市场规模最大的频段,也是技术上最难实现的频段,国内外的相关科研人员也在集中探讨此频段的技术难点。根据电子标签工作供能的不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系统又可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而超高频无源RFID系统的设计更是国内外目前研究热点中的热点。本文主要关注的是超高频无源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研究.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1)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的总体设计,设计了射频IC读卡器的电路原理图,给出了PCB板,读卡器主要由射频天线、读卡模块、RS485通信接口及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能读写Philips公司的Mifare非接触式智能射频卡,读卡距离约10cm.当没有卡进入读卡能量范围时,系统显示时钟,当有卡进入时则读卡内数据并将卡号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2)深入研究RFID天线的EMC过滤器、接收电路以及天线匹配电路等构成,结合本设计采用了线圈天线,并从品质因素Q和调谐频率两方面设计读写器天线,设计优化了天线耦合电路.(3)针对设备组网应用要求,门禁终端通信采用RS485总线,同时结合门禁读卡器研究了RS485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RS485接口与PC机组成通信网络系统。读卡器平时可独立工作,PC机会每隔一定时间访问读卡器,用PC机上的时钟统一校准读卡器上的时钟,并读取存储器内的读卡数据,以便读卡器中的数据得到及时处理.(4)设计单片机的包看门狗、液品显示、数据存储和实时时钟等在内的外围模块电路,采用串口设计如SPI.PC等,从而节约了单片机的vo接口.同时结合门禁系统设计门禁控制电路,完成设备的选材。(5)根据射频识别门禁系统总体设计要求,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方法,根据MF RC500的特性,系统地对MF RC500芯片的操作流程进行研究,设计主程序的流程图和各个模块子程序,使用Cs1语言开发了读写器的底层控制软件,并完成程序的调试,证明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本文所研究的电压可调谐带通滤波器是射频选频网络中一个重要部件,它具有带宽小、中心频率调谐范围大,阻带抑制度高、频率调谱范围内带宽和滤波曲线变化很小、结构小型化等特点。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首先从滤波器网络设计理论入手,在耦合谱振器带通滤波器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从低通原型滤波器到耦合谐振器可调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并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进行公式推导得到频率变化和可调滤波器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公式。2,针对可调滤波器的设计,详细研究分析了可变电容二极管在谐振回路中)的特性、介绍LC调谐滤波器的电路设计以及微带线理论3,滤波器的设计是工作的重点,包括基本电路结构的设计、梳状线滤波器的近似等效模型,利用ADS仿真软件进行的优化设计和滤波器的测试工作三部分。前两部分工作主要是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推算并利用软件得出实际滤波器的各个部件更精确的值。针对所设计可调谱带通滤波器调谐频率范围宽的特点,在仿真过程中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例如改进的优化方法。第三部分的工作主要是对加工好的滤波器进行测试,并进行调试,最后分析了滤波器的某些性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存在的原因以及对该课题的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标签: 射频电调谐滤波器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