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中,为了获取各种参数和数据,确定各机器人基站的相对位置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安全和节省成本,对传感器网络采用了时延差定位算法和频分复用传输模式,即可获得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相对位置。定位系统的搭建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并采用了水声换能器进行电-声转换和声-电转换。通过测试,该定位系统利用测试发射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得到水下机器人传感器网络的相对位置,且满足一定的定位精度。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hebanlian
为了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中三维定位和灾害预警监测,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和无线传感的矿山实时定位预警系统,硬件包括无线射频标识模块、实时三维定位模块、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灾害预警模块、灾害分析模块和地面远程控制主机。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平台铺设灵活性强,监控范围广泛,可以三维全方位监控,有效提高矿山安全监测效率。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363186
描述了GPS与手持终端串口通信的方法,并在WinCE6.0操作系统下提取GPS的定位信息,采用NMEA-0183 通信协议中的RMC数据格式进行解析。简述了GIS概念,并介绍了GPS在GIS方面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kinochen
介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软件接收机的基本结构和优点,系统地实现了GPS软件接收机。该结构的硬件部分实现中频信号采样模块,软件部分实现可设置12通道的中频信号处理模块、信号捕获和跟踪、导航电文存储及转换,并针对伪距定位算法部分实现了单点静态定位,考虑的误差源主要包括卫星钟误差、对流层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差。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x4587
在论述了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定位技术应用、定位系统分类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所采用的各种定位方法及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制,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各种环境因素,提出了在实际网络中采用定位技术应考虑的问题和提高定位精度应解决的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603100257
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问题日益突出,对于有效的抗干扰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STFT(短时傅立叶变换)算法进行了修正,提出一种时间窗的改进方法。该算法的实质就是时间窗通过位移和压缩变换得到新的窗函数族,克服了原窗函数缺陷。改进的STFT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与传统的抗干扰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zhaoq123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研究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文中创新的将跳时技术与现有导航系统相结合,提出基于直扩/跳时(DS/TH)混合扩频的导航卫星系统方案。并分别在4种卫星导航干扰模式下,对此方案进行了抗干扰性能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33 dB误码率为10-4时,该方案抗干扰性能比传统导航信号至少提高17 dB,尤其对于抗脉冲干扰,其性能可以改善20 dB左右。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GeekyGeek
提出了一种基于PIC16F877A微控制器和CC2500射频收发器芯片的低功耗、低成本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无线射频识别)局域定位系统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定位工作原理、主要硬件电路模块及定位算法的设计和实现。采用基于序列号对时隙数运算的排序算法有效解决了多标签识别碰撞的问题,基于射频辐射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和圆周定位算法实现了基于RFID多标签系统的平面定位。实验测试表明,这种射频定位方法能够实现一定精度下的无线局域定位的功能。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weareno2
为解决现Z-Stack定位程序代码量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inyOS的CC2430定位方案。在分析TinyOS组件架构基础上,设计实现盲节点、锚节点与汇聚节点间的无线通信以及汇聚节点与PC机的串口通信。在此基础上实现PC对各锚节点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寄存器值的正确读取,确定实验室环境下对数-常态无线传播模型的具体参数,并采用质心算法来提高定位精度。实验显示,在由四个锚节点组成的4.8×3.6 m2矩形定位区域中,通过RSSI质心定位算法求得的盲节点坐标为(2.483 1,1.018 5),实际坐标为(2.40,1.20),误差为0.199 6 m,表明较好地实现对盲节点的定位。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whymatalab2
地面站是卫星导航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接收、发射信号,监控卫星以及与地面通信网络通信交换等功能,地面站的大天线对星跟踪是卫星通信开展的基础。针对卫星地面站的重要性,介绍了CAPS(中国区域定位系统)位于北京的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对星跟踪系统,利用该天线对准亚太I号卫星时的方位角、俯仰角以及系统AGC电平值分析了亚太I号卫星的运动轨迹,亚太I号卫星的漂移幅度在不断的增大。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gengxiao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