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对比度的提取

  • 散射中心的提取

    上传的为关于散射中心提取的文献资料,对散射中心提取方面的研究具有帮助

    标签: 散射

    上传时间: 2019-03-05

    上传用户:zsy0321

  •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振动测试分析系统.rar

    电机是现代生产中的重要电气设备,电机的故障会对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监测电机的运行状态。同时,不断提高的环保标准要求控制电机的噪声。测试和分析电机的振动为电机的故障诊断和电机的噪声控制提供了途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电机振动测试分析系统。 过去20多年来,虚拟仪器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工程测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仪器,虚拟仪器技术具有性能高,扩展性强等诸多优势。LabVIEW是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中最常用的一个。 本文在虚拟仪器的基础上开发了电机振动测试分析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机振动测试分析平台的建立,以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配合数据采集卡,加速度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建立了电机振动信号采集与处理的虚拟仪器系统,完成振动信号的采集、显示、处理、数据管理等一系列功能; 2.电机振动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傅里叶变换、时频分析、小波分析等在电机振动信号处理中的优缺点,着重研究了独立分量分析等新技术在电机内部振动信号处理上的应用,针对电机振动的特性,给出了各种信号处理方法的参数优化: 3.电机故障诊断的研究,针对电机故障特征量的提取和选择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建立了基于振动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电机故障诊断,实例证明了支持向量机在电机故障诊断上的有效性; 4.针对电机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不易获得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多层分类器,是一种较有应用价值的新方法。

    标签: 虚拟仪器 电机振动 测试

    上传时间: 2013-06-24

    上传用户:黄华强

  • 基于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的心音信号分析研究.rar

    心音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包含心脏各个部分如心房、心室、大血管、心血管及各个瓣膜功能状态的大量生理病理信息。心音信号分析与识别是了解心脏和血管状态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针对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分析方法问题和分类识别技术难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心音构成的分析、心音信号特征向量的提取、正常心音信号(NM)和房颤(AF)、主动脉回流(AR)、主动脉狭窄(AS)、二尖瓣回流(MR)4种心脏杂音信号的分类识别。本文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a)心音信号采集与预处理。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带有录音机功能的听诊器实现对心音信号的采集。通过对心音信号噪声分析,选用小波降噪作为心音信号的滤波方法。根据实验分析,选择Donoho阈值函数结合多级阈值的方法作为心音信号预处理方案。 b)心音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文中采用5种时频分析方法分别对心音信号进行了时频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时频分析方法与待分析心音信号的特性有密切关系,即需要在小的交叉项干扰与高的时频分辨率之间作综合的考虑。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锥形核时频(ATF)分析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分布能较好地反映心音信号的时频结构,其性能优于一般锥形核分布(CKD)以及Choi-Williams分布(CWD)、谱图(SPEC)等固定核时频分析方法,从而选择自应锥形核时频分析方法进行心音信号分析。 c)心音信号特征向量提取。根据对3M Littmann() Stethoscopes[31]数据库中标准心音信号的时频分析结果,提取8组特征数据,通过Fihser降维处理方法提取出了实现分类可视化,且最易于分类的心音信号的2维特征向量,作为心音信号分类的特征向量。 d)心音信号分类方法。根据心音信号特征向量组成的散点图,研究了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选取方法,同时,基于分类的目的 性和可信性,本文提出以分类精度最大为判断准则的核函数参数与松弛变量的优化方法,建立了心音信号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模型,选取标准数据库中NM、AF、AR、AS、MR每类心音信号的80组2维特征向量中每类60组数据作为支持向量机的学习样本,对余下的每类20组数据进行测试,得到每类的分类精度(Ar)均为100%,同时对临床上采集的与上述4种同类心脏杂音信号和正常心音信号中每类24个心动周期进行分类实测,分类精度分别为:NM、AF、MR的分类精度均为100%,而AR、AS均为95.83%,验证了该方法的分类有效性。 e)心音信号分析与识别的软件系统。本文以MATLAB语言的可视化功能实现了心音信号分析与识别的软件运行平台构建,可完成对心音信号的读取、预处理,绘制时-频、能量特性的三维图及两维等高线图;同时,利用MATLAB与EXCEL的动态链接,实现对心音信号分析数据的存储以及统计功能;最后,通过对心音信号2维特征向量的分析,实现心音信号的自动识别功能。 本文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心音信号特征向量提取的方法以及多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两方面。 综上所述,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心音信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采用自适应锥形核时频分析方法提取心音信号特征向量,根据心音信号特征向量组成的散点图,建立心音信号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并对正常心音信号和4种心脏杂音信号进行了分类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分类结果,但由于用于分类的心脏杂音信号种类及数据量尚不足,因此,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采集更多种类的心脏杂音信号,进一步提高心音信号分类精度,使本文研究成果能最终应用于临床心脏量化听诊。 关键词:心音信号,小波降噪,非平稳信号,心脏杂音,信号处理,时频分析,自适应,支持向量机

    标签: 时频 分析方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eixiao99

  • 基于FPGA的TS流复用器及其接口的设计与实现.rar

    在数字电视系统中,MPEG-2编码复用器是系统传输的核心环节,所有的节目、数据以及各种增值服务都是通过复用打包成传输流传输出去。目前,只有少数公司掌握复用器的核心算法技术,能够采用MPEG-2可变码率统计复用方法提高带宽利用率,保证高质量图像传输。由于目前正处广播电视全面向数字化过渡期间,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对复用器的研究开发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复用器及其接口技术进行研究并设计出成形产品。 文中首先对MPEG-2标准及NIOS Ⅱ软核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复用器中的部分关键技术:PSI信息提取及重构算法、PID映射方法、PCR校正及CRC校验算法,给出了实现方法,并通过了硬件验证。然后对复用器中主要用到的AsI接口和DS3接口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了设计方法,并通过了硬件验证。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对复用器整体功能进行详细分析,并划分软硬件各自需要完成的功能。给出复用器的整体方案以及ASI接口和DS3接口设计方案。 ●在FPGA上采用c语言实现了PSI信息提取与重构算法。 ●给出了实现快速的PID映射方法,并根据FPGA特点给出一种新的PID映射方法,减少了逻辑资源的使用,提高了稳定性。 ●采用Verilog设计了SI信息提取与重构的硬件平台,并用c语言实现了SDT表的提取与重构算法,在FPGA中成功实现了动态分配内存空间。 ●在FPGA上实现了.ASI接口,主要分析了位同步的实现过程,实现了一种新的快速实现字节同步的设计。 ●在FPGA上实现了DS3接口,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兼容式DS3接口设计。并对帧同步设计进行改进。 ●完成部分PCB版图设计,并进行调试监测。 本复用器设计最大特点是将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进行合理划分,硬件平台及接口采用Verilog语言实现,PSI信息算法主要采用c语言实现。这种软硬件的划分使系统设计更加灵活,且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可同时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整个项目设计采用verilog和c两种语言完成,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20,在Quartus和NIOS IDE两种设计平台下设计实现。根据此方案已经开发出两台带有ASI和DS3接口的数字电视TS流复用器,经测试达到了预期的性能和技术指标。

    标签: FPGA TS流 复用器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gdgzhym

  • 基于ARM的GPS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GPS技术自从被用于民用之后就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途不同的GPS设备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对便携式定位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手持式设备的功能日益强大,在手持式设备中扩展GPS功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课题选择ARM9平台为系统硬件基础,嵌入式Linux为操作系统,并采用Trolltech公司Qt/Embedded为应用程序开发平台,研究可用于手持终端设备的GPS定位系统的嵌入式实现方案。 本文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首先从GPS定位系统应用现状出发,阐述了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然后介绍了GPS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定位原理。接着,详细介绍了GPS定位系统硬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包括开发板的系统资源、GPS模块性能指标和NMEA-0183格式导航电文。紧接着介绍了GPS定位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方法,分析了Bootloader的启动过程、嵌入式Linux的特点以及内核的移植和根文件系统的创建过程,以及QT/Embedded和相关工具的配置。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完成了GPS定位数据的提取,制作了可用于GPS定位的地图并编写图形软件,最后,将程序移植到开发板上运行及调试。 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程序运行的结果,分析了GPS定位误差的来源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在总结本课题完成的工作之后,分析了系统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日后相应的改进工作。

    标签: ARM GPS 定位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7-06

    上传用户:guobing123

  • 基于ARM的便携式臭氧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臭氧(O3)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强氧化剂,已在医学、卫生、食品、饲养业、养殖业、化工生产、大气净化、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杀菌消毒等行业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应用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使用中,如果臭氧浓度过高会加大设备造价同时对人体有危害,臭氧浓度太小又难以收到满意效果。因此在很多场合必须严格控制臭氧的浓度,以便达到既能杀菌消毒,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目的。目前,臭氧检测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采样后实验室分析,首先进行环境空气的样品采集,然后拿到实验室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分析;一类是自动监测仪器法,利用臭氧自动监测仪进行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测定。然而在对臭氧消毒后空气中臭氧浓度检测的过程中,以上两种方法具有检测周期长、操作步骤复杂、设备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等缺点。因此设计一种检测方法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低功耗、智能化程度高的便携式臭氧浓度检测仪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硬件设计上,首先,为了完成臭氧浓度信号的提取,对臭氧传感器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其次,为了保证传感器稳定可靠的工作,重点设计了恒电位仪电路,同时为了满足后续A/D检测精度的要求,对检测到的电压信号进行了调理;最后,为了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以ARM微处理器LPC2210为核心搭建了系统的硬件平台。 在软件设计上,为了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引入了μC/OS-Ⅱ操作系统。同时为了减少系统功耗尽量缩短CPU的运行时间。当仪器无人操作一段时间后,系统会自动关闭一部分外围器件并且使微处理器处于掉电状态以减少功耗。 在操作的可靠性方面,设计了一键开机功能;同时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设计了电源智能管理模块。

    标签: ARM 便携式 仪的研制 臭氧浓度

    上传时间: 2013-05-21

    上传用户:xiangwuy

  • 基于ARM的数字水印商标检测仪的设计研究

    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数字水印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实际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ARM9(S3C2410X)的数字水印商标检测仪的设计。 为了选择鲁棒性好的数字水印提取算法,论文介绍了用MATLAB对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和基于主要特征方向向量的DCT和DWT相结合的算法的仿真过程,包括三种检测算法在无噪声且无攻击、有噪声、滤波以及RST攻击(旋转、放缩、平移)等情况。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最后选择了基于主要特征方向向量的DCT和DWT相结合的算法作为商标检测仪数字水印的提取算法。 在商标检测仪的软硬件实现过程中,论文首先介绍了检测仪的硬件设计,包括ARM9处理芯片及其外围扩展电路,采集设备,人机接口等部分。然后研究了基于ARM9的关于Bootload启动代码的引导以及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并建立了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为检测仪的设计和研究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软件设计方面,主要介绍了用C语言实现基于主要特征方向向量的DCT和DWT相结合的算法,其中包括小波变换、离散余弦变换、Zigzag排列和相关检测程序等,另外,论文还对数字水印商标检测仪的图像采集、人机交互、终端显示等程序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

    标签: ARM 数字水印 商标 仪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02

    上传用户:tdyoung

  • 基于ARM的GPS定位系统设计

    当前全球定位系统(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广泛应用于舰船导航,航空航天,地理测绘等领域,特别是移动式定位系统对于目前的城市交通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交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介绍了一种车载终端的设计方法。设计采用ARM9内核的S3C2410微处理器构造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实现对GPS定位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并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结合开放式Linux图形软件Qt,可以为后续的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提供数据支持,是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电子产品。它为现代交通运输提供了新颖,可靠,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途径。 车载终端通过将GPS模块的定位信息提取出来,一方面将定位信息在车载终端上显示,一方面又结合车辆的状态信息通过GPRS模块发送出去,该信息通过无线公共网络传输给车辆管理部门。车辆管理部门根据车辆的位置和状态等,结合GIS系统中的地图信息提供GPS数据的差分修正,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实现车辆的有效管理。 本设计从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出发,硬件上设计了ARM处理器、存储器、内存及其外围电路,另外还有GPS模块电路和GPRS模块电路;软件上采用Qt的人机界面完成数据显示与更新,采用PPP拨号脚本完成GPRS模块的拨号,通过Qt多线程编程的方法完成GPS数据的提取和GPRS的信息发送。在硬件和软件之间采用了嵌入式Linux系统,包括启动代码、内核和文件系统等。

    标签: ARM GPS 定位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夜月十二桥

  • 基于ARM的T波交替检测技术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现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T波交替(T-wavealtemans,TWA)作为一种非稳态的心电变异性现象,是指心电T波段振幅、形态甚至极性逐拍交替变化。大量研究表明,TWA与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等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已成为一种无创独立性预测指标。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微伏级的TWA已经可以被检出,并且精度越来越高。本文以T波交替检测为中心,基于ARM给出了T波交替检测技术原理性样机的硬件及软件,实现实时监护的目的。 在TWA检测研究中,需要对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即信号去噪和特征点检测。小波分析以其多分辨率的特性和表征时频两域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成为我们选取的心电信号自动分析手段。文中采用小波变换将原始心电信号分解为不同频段的细节信号,根据三种主要噪声的不同能量分布,采用自适应阈值和软硬阈值折衷处理策略用阈值滤波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同时基于心电信号的特征点R峰对应于Mexican-hat小波变换的极值点,因此我们使用Mexican-hat小波检测R峰,通过附加检测方案确保了位置的准确性,并根据需要提出了T波矩阵提取方法。 随后文章介绍了T波交替的产生机理及研究进展,分别从临床应用和检测方法上展现了目前TWA的发展进程,并利用了谱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移动平均修正算法分别从时域和频域对一些样本数据进行T波交替检测。在检测中谱分析法抗噪能力较强,但作为一种频域检测方法,无法检测非稳态TWA信号,而相关分析法受呼吸、噪声影响较大,数据要求较高,因此可以在谱分析检测为阳性TWA基础上,再对信号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克服自身算法缺陷,确定交替幅度和时间段。最后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讨论研究,从而降低检测误差。 文章还设计了T波交替检测技术原理性样机的关键部分电路和软件框架。硬件部分围绕ARM核的Samsung S3C44BOX为核心,设计了该样机的关键电路,包括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外部存储电路、通信接口电路等)。其中在采集模块中针对心电信号是微弱信号并且干扰大的特点,采用了具有高共模抑制比和高输入阻抗的分级放大电路,有效的提取了信号分量:A/D转换电路保证了信号量化的高精度。利用USB接口芯片和删内部异步串行通讯实现系统与外界联系。系统软件中首先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然后给出了心电信号分析及处理程序设计流程图及实现,使它们共同完成系统的软件监护功能。

    标签: ARM 检测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7-27

    上传用户:familiarsmile

  • 基于ARM的车载定位终端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机动车辆的数量不断的增加,造成了交通事故日益增多、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车载定位终端是嵌入式技术、ARM处理器技术、GPS技术、GPRS无线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智能交通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现代交通运输提供了新颖,可靠,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途径。 本文先通过对GPS卫星定位理论,卫星数据处理的深入研究,对GPRS移动通信技术规范的细致分析以及ARM嵌入式硬件系统、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实践,提出一套基于GPRS无线通信技术的车载定位终端的设计方案。车载定位终端将GPS模块传输过来的定位信息提取出来,一方面将定位信息显示在界面上,一方面通过GPRS模块将车辆信息发送给车辆监控中心。本设计采用ARM920T核的S3C2410A微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然后设计相应的外围电路,加上GPS模块电路和GPRS模块电路,构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软件设计采用宿主机/目标机的开发模型,在构建好交叉编译环境后,向处理器上移植Bootloader和Linux操作系统。然后用Qt应用软件,采取多线程编程的方法完成GPS数据的提取、车辆信息发送和人机界面的实现。最后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硬件平台。

    标签: ARM 车载定位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hangliming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