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实时监测

  • 电池保护板与上位机串口通信协议

    此份协议适用于电池保护板(简称保护板)、数据存储板(简称存储板)和上位机软件之间的通信,数据通信方式通过串口进行。协议的内容主要有查询和设置保护板各项信息和指标,接收保护板和存储板电压数据等。保护板的工作是实时监测电池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同时对各类超标进行相应的控 制 。如均衡、过压、欠压、过流保护等。出于功耗的考虑,保护板一般是处于睡眠状态,差不多每 1S~2S 唤醒一次,进行一次处理,同时自动发送“电池电压、保护标志、均衡路数 ” ,之后进入睡眠状态。发送“电池电压、保护标志、均衡路数 ” 这个操作不受上位机控制,是保护板自动发送的。

    标签: 电池 BMS保护板 上位机 串口通信

    上传时间: 2021-10-24

    上传用户:d1997wayne

  • IDAQ-8098-SW用户手册

           IDAQ-8098 控温模块是专为精确控温应用而设计的,采用多 CPU 方案实现采集和 PID 控制分开工 作,采用 Modbus 通信协议,通过 RS-485 通信接口下载控温参数,并实时监测被控温区实时温度、控温 状态和数字量输入输出状态,还可以控制控温的启停等功能。启动控温后,模块能够按照设定的控温参数 自动工作,无须其他设备干预,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控制系统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IDAQ-8098 控温模块完全实现系统的温度采集和控制,有效减少了技术部门在该功能上的开发和调试 时间,使产品能够快速占领市场。       ◆ 多 CPU 工作方式,采集热电偶信号和 PID 控制完全分开协同式工作 ◆ 控温方式:增量 PID 加模糊控制,自适应 PID 控制(保存自适应的最佳参数供下次使用) ◆ 8 个控温通道各自独立 PID 控制,对应于 8 个通道的热电偶输入 ◆ PID 采样周期可达 500ms ◆ 控温精度最高能达到±0.5℃ ◆ 五种脉宽输出指示五种控温状态(不控温、加热、恒温、预警和报警) ◆ 可通过 RS-485 串口远程监视工作状态 ◆ 可和 PLC 挂接通讯,组合成最完美最经济最可靠的 IO 控制和被控温区温度控制系统◆ 有效分辨率:16 位 ◆ 通道:8 路差分 ◆ 输入类型:输入类型:热电偶,PT100,0~20mA,0-10V,-20-+20mV,-78-+78mV,-312-+312mV,0-5000mV ◆ 热电偶类型与温度范围: J -200 ~ 1200℃ K -200 ~ 1370℃ T -200 ~ 400℃ E -200 ~ 1000℃ R -50 ~ 1760℃ S -50 ~ 1760℃ B 0 ~ 1820℃ PT100 温度范围:-200 ~ 660℃ ◆ 隔离电压:3000Vdc ◆ 故障与过压保护:最大承受电压±35V ◆ 采样速率:20 采样点/ 秒(总共) ◆ 输入阻抗:20M ◆ 精度:±0.1%( 电压输入) ◆ 零漂移:±3uV/℃

    标签: PID温控模块

    上传时间: 2021-12-09

    上传用户:

  • 论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猪体温检测与关键测温部位识别63页

    论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猪体温检测与关键测温部位识别63页摘要 实现猪体温测量自动化有利于实时监测猪的健康状况、母猪发情和排卵检测等 生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猪的红外热图像,引入化学计量学建模 方法建立体表温度、环境温度与直肠温度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同时提出两种关键测 温部位的自动检测方法。主要结论总结如下: (1)建立了母猪体表温度、环境温度与母猪体温之间的一元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 究发现, 9个身体区域提取的体表温度与直肠温度呈正相关(产O.34~0.68),其中, 基于耳根区域体表温度平均值建立的一元回归方程效果最优,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与 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66和0.420C。全特征模型相比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更 好的预测效果,RP和RMSEP分别为0.76和O.370C。此外,应用特征选择方法LARS. Lasso确定了7个重要特征建立简化模型,其校正集和预测集的R分别为0.80和 0.80,RMSEs分别为0.30和0.350C。 (2)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生猪主要测温部位(眼睛和耳朵区域)的直接分割。利用 python构建了四种不同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CN一1 6s、FCN.8s、U.Net一3和U. Net.4。对比分析4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U-Net.4网络结构的分割 效果最优,平均区域重合度最高为78.75%。然而,当计算设备的计算力不够时,可 以选用U.Net一3模型以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 (3)提出猪只眼睛及耳根区域关键点的识别方法,将猪只主要测温部位的检测问题 转变为主要测温部位的定位问题。设计具有不同深度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A.E,得 出架构E最优。且当Dropout概率设置为0.6时模型效果最好,验证集平均误差和 预测集平均误差分别为1.96%和2.65%。测试集单张猪脸关键点的预测误差小于5% 和10%的比例分别为89.5%和97.4%。模型能够很好的定位猪脸关键点,用于猪只 体温测量。 本文采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母猪体表温度,通过化学计量学建模为非接触母猪直 肠温度测量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方法,同时提出两种关键测温部位的自动检测方 法,有助于实现母猪体温测量自动化,为生猪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标签: 红外热成像技术

    上传时间: 2022-02-13

    上传用户:jiabin

  • 基于STM32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设计

    文章设计了一种由晾晒设备端和手机 APP 移动端组合而成的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 晾晒设备端以 STM32F103C8T6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单片机连接传感器,对外界环境进行信息采集,实现对天气的实时监测,并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自动驱动步进电机,以调整晾晒位置;手机 APP 移动端,可与单片机进行通讯,手动控制晾衣杆升降,以进行衣物的晾晒与收取。 此外,手机 APP 移动端设有天气预报提示以及衣物收取提醒的功能,降低人们对天气、衣物晾晒情况的关注度,并达到较好的衣物晾晒效果。

    标签: stm32 智能晾衣架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5-09

    上传用户:

  •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牛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本文将设计一台四白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同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书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化工等连续性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专用机床是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的有效办法;程控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机械是有效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办法。但除切削加工本身外,还有大量的装卸、搬运、装配等作业,有待于进一步实现机械化。机器人的出现并得到应用,为这些作业的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业机器人”(Industrial Robot):多数是指程序可变(编)的独立的自动抓取、搬运工件、操作工具的装置(国内称作工业机器人或通用机器人)。机器人是一种具有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工作程序固定的自动化装置。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容易的优势,但功能较少,适应性较差。目前我国常把具有上述特点的机器人称为专用机器人,而把工业机械人称为通用机器简而言之,机器人就是用机器代替人手,把工件由某个地方移向指定的工作求以操纵工件进行加.

    标签: 工业机器人 机械手

    上传时间: 2022-05-28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 基于STM32的温室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针对目前我国已经存在的温室控制系统成本高、网络化不足以及测量环境因子单一等问题,文中开发了一套基于STM32的温室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温室内的控制器以及MFC编写的控制软件实现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多个环境因子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STM32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实时显示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等。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采用DHT11、MG811以及BH1750传感器进行环境因子的测量,设备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继电器通断来控制温室内的加热系统和光照系统等执行设备,STM32通过ENC28J60接入网络实现远程控制,显示模块实现各个环境因子的实时显示,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外接SD卡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存储。在STM32的程序设计中采用了库函数的开发方式设计了测量程序、显示程序以及控制程序。通过在STM32中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的运行,移植LwIP协议使STM32可以接入网络,实现控制的网络化。在VC6.0平台下利用MFC设计了控制软件,控制软件和STM32之间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和命令的传输。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温室内的多个环境因子进行远程监测和对执行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在控制软件设计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相关的操作函数封装到类中,便于对系统进行升级,采用多线程的方法解决了多个任务同时运行的状况。将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可以对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  为了对系统进行测试,在文中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温室并将控制器安装在温室内。经过测试,文中设计的温室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远程实时监测,数据每秒更新一次。当上述的环境因子超过控制软件上设置的上下限范围时,系统会报警,此时可以在控制软件上控制执行设备的通断来调节该因子使其到达设置的范围内。

    标签: stm32 温室远程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温度传感器的远程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厂房、农业温室、仓库和智能建筑等领域对温度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对温度监控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工业环境和户外环境中,通过传统的检测难度大,且无法远程传输数据以便进行实时监测。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在对STC89C52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TC35i模块功能研究基础上,应用VB程序开发出集群计算机房环境信息检测系统,改变传统温度检测的方法和思路,利用本系统数据信息检测、传输的优势,解决集群计算机房的远程实时温度监测问题,为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温度监测数据。  本论文研究设计使用温湿度传感器DHT11,对计算集群计算机房的环境温度等信息进行多点、实时采集,通过单片机串口和TC35i模块串口之间的通信,把从单片机读取的数据,传输到接有短信猫模块的上位机中,最后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以供查询,同时,可还以将监测点的信息数据,发送到指定的用户手机上,实现实时远程监控集群计算机房的环境温度。  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外温度监控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在结合集群计算机房温度实际检测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论证,并选择合适的实现路线进行相应的研究;从理论上明确实验依据,遵循各个硬件模块的工作原理及主要芯片的技术参数,采用模块化设计,按设计需求设计外围工作电路,对系统的各组成模块进行集成。然后,根据实验方案调整系统的软件编程思路,对相应的程序进行说明并论述相应的编程技巧。为实现集群计算机房中环境温度的高精度测量,我们对软件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论文中对此也进行了相应的介绍。论文还介绍了系统的电路设计仿真和软件设计及调试,并对其中遇到的问题和所采用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相应的说明。本论文中设计的环境温度监测控制系统在测试过程中,能有效地完成机房的环境温度监测,实现实时无线传输,达到了预期目的。

    标签: 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6-11

    上传用户:bluedrops

  • 基于蓝牙技术的汽车OBDⅡ接口

    OBD(On-Board Diagnostics),即随车诊断系统,可以通过汽车上安装的随车诊断装置,实时监测汽车的运行状况。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汽车OBD 1随车诊断系统,统一了故障诊断接口和故障代码的设置及含义。随车诊断系统的不足之处是只能提供某一特征故障的故障代码与某些故障数据,不能对维修人员给以更具体的指导。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将专家系统与随车诊断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集故障代码与故障数据的采集、逻辑判断与维修指导为一体的,并具备用户经验知识库扩充功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能方便地指导维修人员较迅速、准确地找出电控汽车故障原因,从而提高汽车维修效率。[1]目前,OBD11随车诊断系统的连接器采用SAEJ1962标准的16引脚插座,数字信号主要采用ISO9141和SAEJ 1850规定的电平信号编码,读取诊断信息必须通过专用的OBD 11电缆及接口。利用蓝牙技术,将OBD11接口的电平编码进行无线电传输,不仅方便了OBD11随车诊断系统的信息交换,也将大大扩展OBD11随车诊断系统的应用领域。

    标签: 随车诊断系统 obd 蓝牙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 基于通用MCU的智能SFP光模块设计

    1、引言SFP光模块的数字诊断监测主要是对光模块的供电电压、模块温度、偏置电流、接收光功率、发射光功率等5个模拟参量和各种监控信号实时监测。通过分析数字化测量结果判断光模块的通信工作状况,这有利于光通信链路的维护目前大部分设计方案是采用MAXIM公司的DS1859,该芯片完全兼容SFF-8472协议,功能齐全,软件编程简便,但是该芯片价格比较贵,同样很多空间已固定,不灵活,扩展性不好,对于以后版本的升级不方便。本方案采用一片MCU,EEPROM,数字控制电位器(DCP)替代DS1859,使用软件编程达到满足SFF-8472协议要求,用FLASH存储A2H地址内容以及内外部校准相结合的新校准思想,具有性价比高,可靠性好,扩展性好,校准快速简便等优点本文首先介绍五个模拟量的一种新校准原理,接若分析DDM系统的控制器MCU、限幅放大器、激光驱动器、存储单元、DCP的原理与作用,然后给出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2、参量校准原理根据SFF-8472协议,光模块的供电电压等五个模拟参量有内部校准和外部校准两种方式,内部校准的参数固化在程序里面,虽然可以通过外部界面设置改变,但是不同型号激光器PD响应度不一样,内部校准就很不灵活。外部校准,克服了内部校准的缺点,但是,由于要测量slope和offet两个参数,需人工手调,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测量效率低下。而使用内外部校准相结合的校准方式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

    标签: mcu 光模块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 BMS的主动均衡和被动均衡详解.

    BMS定义·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其作用是对锂离子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容量、电池SOC荷电状态计量、电池与车体的绝缘状态等多种电池参数以CAN通讯的方式与车控电脑实时进行信息交换,确保电池的能量发挥到极致,使驾驶者能够随时掌握电池的工作状态,以保证电池的安全。BMS不仅是数字化智能电池系统的中枢神经,也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SOC:State of Charge,电池(组)荷电状态;·SOH:State of Health,电池健康度BMS功能·1)电池工作状态监控:主要指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对电池的电压,温度,工作电流,电池电,绝缘阻抗,继电器状态等一系列电池相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或计算,并根据这些参数判断目前电池的状态,以进行相应的操作,防正电池的过充或过放。·2)电池充放电管理:在电池的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根据环境状态,电池状态等相关参数对电池的充电或放电进行管理,设置电池的最佳充电或放电曲线(如充电电流,充电上限电压值,放电下限电压值等),实现电池过充,进蔽,垃流,是流,短路等保护3)单体电池间均衡:即为单体电池均衡充电,使电池组中各个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状态。均衡器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

    标签: bms 主动均衡 被动均衡

    上传时间: 2022-07-02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