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l 使用笔记:在Memory窗口上输入address_type:address才能看到正确地址的变量debug~perfermance analyzer加入要察看的模块名称,然后view~perfermance analyzer window 可以察看各个模块运行时间①Display address_type:address B:Bit address C:Code Memory Bx:Code Bank D D:80H 命令可以查看特殊寄存器 data D I:0 命令可以查看内部RAM数据iData; D X:0 命令可以查看外部RAM数据xData; ②R1 //显示R1 register ~R1 //显示变量R1 R1 = R7 //对寄存器Rx操作R1 = --R7 R1 = 0x20 ③main //显示main()的开始地址d main //显示main()的代码④向RAM.ROM中写数据Enter data_type address_type:address expr,expr.... data_type:int char double float long E char data:0x20 1,2,3,4 //向data区0x20开始的地址写1,2,3,4 变量放在RAM的30H,要把定义放在main前面!另外特别注意,内部RAM通常供C程序存放中间变量等,所以一定要看看编译后的程序中是否存在存储单元冲突的情况,比如如果程序中 使用了别的寄存器组的话,08-1FH单元就不能用了unsigned long data i _at_ 0x30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dongqiangqiang
基于89C2051单片机的热表通讯模块的开发:介绍了利用89C2051 单片机开发某热表的通讯模块,并将其应用于实验用主从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实现了工控机同多个热表的串行通讯。阐述了串行通讯规程,利用单片机的普通I/ O 端口实现串行口功能的方法,从而解决了该单片机在实际的串行通讯应用中串口资源少的问题。通讯模块通过RS - 485 通讯方式实现了热表与工控机的远距离通讯。在充分利用单片机端口资源的基础上完成了工控机与多台单片机通讯。关键词:单片机;串行通讯;普通I/ O 端口;RS - 485 ;多机通讯
上传时间: 2014-04-16
上传用户:tb_6877751
微处理器基础知识-天津大学:微处理器基础知识微处理器的选取原则单片机概述典型单片机系列概述PIC单片机简介微处理器选取原则硬件原则字长功耗存储容量功能模块配置开发设备软件原则指令系统开发环境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l银幕海
本文介绍了一个以嵌入式USB 主机接口芯片SL811HS 为核心,采用U 盘为存储介质的单片机低功耗海量存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仪器的便携化,从而,为便携仪器或嵌入式系统的外挂式海量存储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近几年,随着Flash Memory 非易失存储技术的发展,基于USB 接口的闪存即U 盘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从理论上讲,以U 盘作为便携式采集存储系统的存储载体完全能够满足长时间采集海量数据的要求。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U 盘主要应用于PC 机系统中。以单片机等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中,尚缺少与U 盘的直接接口技术。因此将单片机技术与U 盘存储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利用单片机直接读写U 盘,并通过总线方式与嵌入式系统的其它部分实现命令和数据的通信,从而实现便携仪器或者嵌入式系统的外挂式海量存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以Cypress 公司的SL811HS 为代表的嵌入式USB 主机接口芯片为这种方案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无聊来刷下
为了解决一些远程单片机设备不方便升级内部程序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利用单片机系统中现有的数据获取方式来升级单片机内部程序的方法。本文利用凌阳16 位单片机可以自读写片内程序空间的特性,通过在片内驻留BootLoader 程序的方式实现了凌阳16 位单片机片内程序的在需要时的远程升级。单片机获取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本文选取通过串口获取数据进行程序升级为例,并选取常见的凌阳单片机SPCE061A 为例介绍了此方法的设计思路以及实现过程。单片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某些情况下,单片机内部程序的升级在所难免,但是往往需要对单片机产品进行收回才能实现,这样在一些远程设备的程序升级问题上就显得非常不方便。但是有些远程设备本身留有远程通讯的方式:例如某些远程数据传输模块,为了把数据上报总会留有通讯的接口,比如422、485 甚至GPRS 或者局域网接口;又或者某些车载定位设备,为了和监控中心通讯会留有GSM、CDMA 或者GPRS 等通讯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其现有的通讯方式对其内部单片机程序进行升级而不需要收回产品。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来研究这种远程升级单片机程序的方法。由于近年来凌阳科技的单片机,尤其是 16 位单片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选取一种常见的凌阳科技的16 位单片机SPCE061A 为例,来介绍单片机程序远程升级的方法。SPCE061A 里内嵌了32K 字的闪存(FLASH),即可以作为程序存储空间又可以存储数据,并且有自读写任意闪存地址的能力,本文利用这一功能,提出了通过在单片机中驻留BootLoader 程序的方法,来实现单片机程序的远程升级。远程升级的实现,需要单片机自身的响应同时还需要远程服务器提供升级所需的代码。下文将通过这两个方面来分别介绍。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yxgi5
本文档将深入介绍内部时钟源模块(Internal ClockSource, ICS),该模块可以在部分HCS08 系列微控制器中找到。对HCS08 MCU 来说, ICS 模块不但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时钟源,而且对于该系列中更小、更低成本的MCU来说非常经济。ICS 包括锁频环、内部时钟参考、外部振荡器和时钟选择子模块。这些子模块组合可以提供多种时钟模式和频率,以满足任何应用的需要。本应用笔记详细描述ICS 的7 种工作模式、ICS 模块与其他HCS08 MCU 的内部时钟发生器(Internal ClockGenerator, ICG)模块作比较、ICS 模块从不同低功耗模式下恢复的特性及内部时钟参考的校准方法。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zhuoying119
本文介绍了一种PWM模块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方法。
上传时间: 2014-04-11
上传用户:jrsoft
在单片机应用开发中,代码的使用效率问题、单片机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等问题仍困扰着 工程师。为帮助工程师解决单片机设计上的难题,《电子工程专辑》网站特邀Holtek香 港分公司工程部处长邓宏杰先生担任《单片机应用编程技巧》专题讨论的嘉宾,与广大 设计工程师交流单片机设计开发经验。现根据论坛中的讨论归纳出单片机开发中应掌握 的几个基本技巧。一、 如何提高C语言编程代码的效率邓宏杰指出,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必然趋势。他强调:“ 如果使用C编程时,要达到最高的效率,最好熟悉所使用的C编译器。先试验一下每条C语言编译以后对应的汇编语言的语句行数,这样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效率。在今后编程的 时候,使用编译效率最高的语句。” 他指出,各家的C编译器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故编译效率也会有所不同,优秀的嵌入式系统C编译器代码长度和执行时间仅比以汇编语言编写的同样功能程度长5-20%。他说:“对于复杂而开发时间紧的项目时,可以采用C语言,但前提是要求你对该MCU系统的C语言和C编译器非常熟悉,特别要注意该C编译系统所能支持的数据类型和算法。虽然C语言是最普遍的一种高级语言,但由于不同的MCU厂家其C语言编译系统是有所差别的,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功能模块的操作上。所以如果对这些特性不了解,那么调试起来问题就会很 多,反而导致执行效率低于汇编语言。” 二、 如何减少程序中的bug? 对于如何减少程序的bug,邓宏杰给出了一些建议,他指出系统运行中应考虑的超范围管理参数有: 1.物理参数。这些参数主要是系统的输入参数,它包括激励参数、采集处理中的运行参 数和处理结束的结果参数。合理设定这些边界,将超出边界的参数都视为非正常激励或 非正常回应进行出错处理。 2.资源参数。这些参数主要是系统中的电路、器件、功能单元的资源,如记忆体容量、 存储单元长度、堆叠深度。在程式设计中,对资源参数不允许超范围使用。 3.应用参数。这些应用参数常表现为一些单片机、功能单元的应用条件。如E2PROM的擦 写次数与资料存储时间等应用参数界限。 4.过程参数。指系统运行中的有序变化的参数。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chukeey
计算机部件要具有通用性,适应不同系统与不同用户的需求,设计必须模块化。计算机部件产品(模块)供应出现多元化。模块之间的联接关系要标准化,使模块具有通用性。模块设计必须基于一种大多数厂商认可的模块联接关系,即一种总线标准。总线的标准总线是一类信号线的集合是模块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道,通过它,计算机各部件间可进行各种数据和命令的传送。为使不同供应商的产品间能够互换,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总线的技术规范要标准化。总线的标准制定要经周密考虑,要有严格的规定。总线标准(技术规范)包括以下几部分:机械结构规范:模块尺寸、总线插头、总线接插件以及按装尺寸均有统一规定。功能规范:总线每条信号线(引脚的名称)、功能以及工作过程要有统一规定。电气规范:总线每条信号线的有效电平、动态转换时间、负载能力等。总线的发展情况S-100总线:产生于1975年,第一个标准化总线,为微计算机技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IBM-PC个人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ISA)并成为工业化的标准。先后出现8位ISA总线、16位ISA总线以及后来兼容厂商推出的EISA(Extended ISA)32位ISA总线。为了适应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及I/O模块更高吞吐率的要求,出现了VL-Bus(VESA Local Bus)和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适合小型化要求的PCMCIA(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总线,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功能扩展。总线的指标计算机主机性能迅速提高,各功能模块性能也要相应提高,这对总线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总线主要技术指标有几方面:总线宽度:一次操作可以传输的数据位数,如S100为8位,ISA为16位,EISA为32位,PCI-2可达64位。总线宽度不会超过微处理器外部数据总线的宽度。总数工作频率:总线信号中有一个CLK时钟,CLK越高每秒钟传输的数据量越大。ISA、EISA为8MHz,PCI为33.3MHz, PCI-2可达达66.6MHz。单个数据传输周期:不同的传输方式,每个数据传输所用CLK周期数不同。ISA要2个,PCI用1个CLK周期。这决定总线最高数据传输率。5. 总线的分类与层次系统总线:是微处理器芯片对外引线信号的延伸或映射,是微处理器与片外存储器及I/0接口传输信息的通路。系统总线信号按功能可分为三类:地址总线(Where):指出数据的来源与去向。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存储空间的大小。系统总线:数据总线(What)提供模块间传输数据的路径,数据总线的位数决定微处理器结构的复杂度及总体性能。控制总线(When):提供系统操作所必需的控制信号,对操作过程进行控制与定时。扩充总线:亦称设备总线,用于系统I/O扩充。与系统总线工作频率不同,经接口电路对系统总统信号缓冲、变换、隔离,进行不同层次的操作(ISA、EISA、MCA)局部总线:扩充总线不能满足高性能设备(图形、视频、网络)接口的要求,在系统总线与扩充总线之间插入一层总线。由于它经桥接器与系统总线直接相连,因此称之为局部总线(PCI)。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nshark
模块化LED大屏幕显示器的设计:LED大屏幕显示器由于其醒目! 内容灵活多变等特点" 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广告! 信息发布! 交通指示等公共场所" 取得了良好效果LED显示屏主要分为数码显示和点阵显示两大类" 本文只讨论点阵显示$ 目前的627 显示屏基本上都是先由用户提出要求" 生产厂家根据需要订做$ 每次都要重复设计电路和机械结构" 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若用户的需求改变" 改动将十分困难$实际上不论显示屏的大小" 其原理都是相同的"因此完全可以设计出一种标准化% 模块化的LED 显示屏" 针对不同的需要" 只需要简单组合相应的模块即可$ 本文介绍的就是一种模块化的LED 显示屏" 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大小" 并可以脱离计算机独立运行" 还可以实现如闪烁! 滚动显示等特效$ 对整体式显示屏刷新率不足发生闪烁的常见问题" 在这个设计中由于被分割成小模块" 不再成为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fxf12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