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型号:SGL8022W 产品品牌:SGL/希格玛 封装形式:DIP8 SOP8 产品年份:新年份 联 系 人:许先生 联 系 QQ:1918885898 联系手机:18898582398 希格玛大陆总代理,原装现货最有优势!工程服务,技术支持,让您的生产高枕无忧。 单通道直流LED 灯光控制触摸芯片 概述 ● SGL8022W 是一款用于LED 灯光亮度调节及开关控制的单通道触摸芯片。使用该芯片可以实现LED 灯光的触摸开关控制和亮度调节。具有如下功能特点和优势: 灯光亮度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选择范围宽,操作简单方便。可在有介质(如玻璃、亚克力、塑料、陶瓷等)隔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功能,安全性高。应用电压范围宽,可在2.4~5.5V 之间任意选择。应用电路简单,外围器件少,加工方便,成本低。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EFT 可以达到±2KV 以上;近距离、多角度手机干扰情况下,触摸响应灵敏度及可靠性不受影响。 特性 ● TI 触摸输入对应SO 灯光控制输出。共有四种功能可选,由OPT1 和OPT2 管脚上电前的输入状态来决定。具体如下: 1)OPT1=1,OPT2=1 对应:不带亮度记忆突明突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 2)OPT1=0,OPT2=1 对应:不带亮度记忆渐明渐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 3)OPT1=1,OPT2=0 对应:带亮度记忆渐明渐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 4)OPT1=0,OPT2=0 对应:LED 三段触摸调光功能 ● 不带亮度记忆突明突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如下: 初始上电时,灯为关灭状态。点击触摸(触摸持续时间小于550ms)时,可实现灯光的亮灭控制。一次点击触摸,灯亮;再一次点击触摸,灯灭。如此循环。灯光点亮或关灭时,无亮度缓冲。且灯光点亮的初始亮度固定为全亮度的90%。 长按触摸(触摸持续时间大于550ms)时,可实现灯光无级亮度调节。一次长按触摸,灯光亮度逐渐增加,松开时灯光亮度停在松开时刻对应的亮度,若长按时间超过3 秒钟,则灯光亮度达到最大亮度后不再变化;再一次长按触摸,灯光亮度逐渐降低,松开时灯光亮度停在松开时刻对应的亮度,若长按时间超过3 秒钟,则灯光亮度达到最小亮度后不再变化。如此循环。 点击触摸和长按触摸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意使用,相互之间功能不受干扰和限制。 不带亮度记忆渐明渐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是在不带亮度记忆突明突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的基础上,在点击触摸开灯和关灯时,通过使灯光由一个较低亮度缓慢平滑过渡到开灯初始亮度,在点击触摸关灯时,使灯光由当前亮度缓慢平滑降低直至关灭,从而达到亮度缓慢变化的视觉缓冲效果,起到保护眼睛和视力的效果。 带亮度记忆渐明渐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是在不带亮度记忆渐明渐暗的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亮度记忆功能。即在AC220V 电源不断电的情况下,每次点击触摸关灯时的亮度会被记忆,下次点击触摸开灯时会以此亮度作为初始亮度。在AC220V 电源掉电的情况下,重新上电后的第一次点击触摸开灯,初始亮度固定为全亮度的50%。LED 三段触摸调光功能, 初始上电时,灯为关灭状态。 每次点击触摸,灯光亮度按低亮度->中两度->高亮度->灭依次循环变化。 ● 此篇产品叙述为产品功能简介,如需要完整产品PDF资料可以联系许先生QQ:1918885898索取! 应用范围 ● 各种消费性产品 ● 取代按钮按键 此资料为产品概述,可能会有错漏。如需完整产品PDF资料可以联系许先生索取QQ:191 888 5898 ●●●●●●●●●●●●●●●●●●●●●●●●●●●●●●●●●●●●●●●●●●●●●●●●●●●●●●●●●●● 产品型号:SGL8022K 产品品牌:SGL/希格玛 封装形式:DIP8 SOP8 产品年份:新年份 联 系 人:许先生 联 系 QQ:1918885898 联系手机:18898582398 希格玛大陆总代理,原装现货最有优势!工程服务,技术支持,让您的生产高枕无忧。 两通道触摸按键控制芯片 概述 SGL8022K是一款两触摸通道带两个逻辑控制输出的电容式触摸芯片。具有如下功能特点和优势:可通过触摸实现各种逻辑功能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可在有介质(如玻璃、亚克力、塑料、陶瓷等)隔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功能,安全性高。应用电压范围宽,可在2.4~4.5V之间任意选择。应用电路简单,外围器件少,加工方便,成本低。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EFT可以达到±2KV以上;近距离、多角度手机干扰情况下,触摸响应灵敏度及可靠性不受影响。 特点 ● LO1与LO2在上电后的初始输出状态由上电前OSC的输入状态决定。OSC管脚接VDD(高电平)上电,上电后LO1与LO2输出高电平;OSC管脚接GND(低电平)上电,上电后LO1与LO2输出低电平。 ● TI1触摸输入对应LO1逻辑输出,TI2触摸输入对应LO2逻辑输出。 ● 按住TI1或TI2,对应LO1或LO2的输出状态翻转;松开后回复初始状态。 ● 此篇产品叙述为功能简介,如需要完整产品PDF资料可以联系许先生索取 QQ:191 888 5898 应用范围 ● 各种消费性产品 ● 取代按钮按键 ●●●●●●●●●●●●●●●●●●●●●●●●●●●●●●●●●●●●●●●●●●●●●●●●●●●●●●●●●●● 产品型号:SGL8022S 产品品牌:SGL/希格玛 封装形式:DIP8 SOP8 产品年份:新年份 联 系 人:许先生 联 系 QQ:1918885898 联系手机:18898582398 希格玛大陆总代理,原装现货最有优势!工程服务,技术支持,让您的生产高枕无忧。 量大价优,保证原装正品。您有量,我有价! 概述 ● SGL8022S是一款两触摸通道带两个逻辑控制输出的电容式触摸芯片。具有如下功能特点和优势:可通过触摸实现各种逻辑开关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可在有介质(如玻璃、亚克力、塑料、陶瓷等)隔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功能,安全性高。应用电压范围宽,可在2.4~4.5V之间任意选择。应用电路简单,外围器件少,加工方便,成本低。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EFT可以达到±2KV以上;近距离、多角度手机干扰情况下,触摸响应灵敏度及可靠性不受影响。 特点 ● LO1与LO2在上电后的初始输出状态由上电前OSC的输入状态决定。OSC管脚接VDD(高电平)上电,上电后LO1与LO2输出高电平;OSC管脚接GND(低电平)上电,上电后LO1与LO2输出低电平。 ● TI1触摸输入对应LO1逻辑输出,TI2触摸输入对应LO2逻辑输出。 ● 每一次触摸TI1或TI2,对应LO1或LO2的输出状态翻转一次。如此循环。应用范围 各种消费性产品 取代按钮按键 此资料为产品概述,可能会有错漏。如需完整产品PDF资料可以联系许先生索取QQ:191 888 5898 ●●●●●●●●●●●●●●●●●●●●●●●●●●●●●●●●●●●●●●●●●●●●●●●●●●●●●●●●●●● 产品型号:SGL8022WS 产品品牌:SGL/希格玛 封装形式:DIP8 SOP8 产品年份:新年份 联 系 人:许先生 联 系 QQ:1918885898 联系手机:18898582398 希格玛大陆总代理,原装现货最有优势!工程服务,技术支持,让您的生产高枕无忧。 单通道直流LED调光触摸芯片 概述 ● SGL8022WS 是一款专用于LED 灯光开关控制及亮度调节的单通道触摸芯片。使用该芯片可以方便地实现LED 灯光的触摸开关控制和分档及无级亮度调节。具有如下功能特点和优势: 灯光亮度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选择范围宽,操作简单方便。可在有介质(如玻璃、亚克力、塑料、陶瓷等)隔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功能,安全性高。 应用电压范围宽,可在2.4~5.5V之间任意选择。 应用电路简单,外围器件少,加工方便,成本低。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EFT可以达到±2KV以上;近距离、多角度手机干扰情况下,触摸响应灵敏度及可靠性不受影响。 特点 ● 工作电压:2.4~5.5V ● 工作频率:4MHz ● 触摸输入:一路(TI) 选项输入:两路(OP1/OP2) 控制输出:一路(SO) 控制输出PWM频率:20KHz 功能描述: TI触摸输入对应SO灯光控制输出,通过调制PWM输出信号的占空比控制LED灯的开关和亮度变化,PWM信号的频率固定为20KHz左右。共有四种功能可选,由OPT1/OPT2管脚上电前的输入状态来决定。具体如下: 1)OP1 & OP2全部悬空: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的LED触摸无级调光2)OP1接地,OP2悬空: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的LED触摸无级调光3)OP1悬空,OP2接地:LED三段触控调光,【高->中->低->灭】循环4)OP1 & OP2全部接地:LED三段触控调光,【低->中->高->灭】循环以下为详细功能说明: ● 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的LED触摸无级调光功能如下:初始上电时,SO输出全低电平,LED灯不亮。短按触摸(触摸持续时间小于550ms),可实现灯光的开关亮灭控制。一次短按触摸,灯亮;再一次短按触摸,灯灭。多次短按,依此循环。灯光点亮或关灭时,无亮度缓冲。且每次开灯的亮度固定为最高亮度,对应输出PWM信号的高电平占空比为100%。 长按触摸(触摸持续时间大于550ms),可实现灯光无级亮度调节。一次长按触摸,灯光亮度逐渐降低,松开时停在当时的亮度,若长按时间超过3秒钟,则灯光亮度达到最低后不再变化;再一次长按触摸,灯光亮度逐渐升高,松开时停在当时的亮度,若长按时间超过3秒钟,则灯光亮度达到最高后不再变化。多次长按,依此循环。最低亮度的PWM信号占空比为2%,最高亮度为100%。灯不亮的情况下,长按触摸也可开灯。此种情况下,按键按下后首先以最高亮度亮灯,若超过550ms后仍未松开,则开始向下无级调光。点击触摸和长按触摸可在任何时候随意使用,相互之间功能不受干扰和限制。 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的LED触摸无级调光功能是在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的LED触摸无级调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亮度记忆功能。即在电源不断电的情况下,每次短按触摸关灯时的亮度会被记忆保存,下次触摸开灯时会以此亮度作为初始亮度。开灯后第一次调光的方向由之前记忆的亮度值来决定,若记忆亮度值大于50%,则向下调光;若记忆亮度值小于50%,则向上调光。初始上电或断电后重新上电,第一次开灯的初始亮度固定为100%最高亮度,第一次调光的方向固定为向下调光。 ● LED三段触控调光,【高->中->低->灭】循环 ● 初始上电时,SO输出全低电平,LED灯不亮。 ● 第一次触摸,灯光为高档亮度;第二次触摸,灯光为中档亮度;第三次触摸,灯光为低档亮度;第四次触摸,灯灭。多次按键,依此循环。高中低三档亮度对应的输出PWM信号占空比分别为100%、40%、10%。 ● LED三段触控调光,【低->中->高->灭】循环 ● 初始上电时,SO输出全低电平,LED灯不亮。 ● 第一次触摸,灯光为低档亮度;第二次触摸,灯光为中档亮度;第三次触摸,灯光为高档亮度;第四次触摸,灯灭。多次按键,依此循环。低中高三档亮度对应的输出PWM信号占空比分别为10%、40%、100%。 ●此资料为产品概述,可能会有错漏。如需完整产品PDF资料可以联系许先生索取QQ:191 888 5898 ●●●●●●●●●●●●●●●●●●●●●●●●●●●●●●●●●●●●●●●●●●●●●●●●●●●●●●●●●●● 产品型号:SGL8023W 产品品牌:SGL/希格玛 封装形式:DIP8 SOP8 产品年份:新年份产品 联 系 人:许先生 联 系 QQ:1918885898 联系手机:18898582398 希格玛大陆总代理,原装现货最有优势!工程服务,技术支持,让您的生产高枕无忧。 单通道直流 LED 灯光亮度调节及开关控制的单通道触摸芯片 概 述 ● SGL8023W 是一款用于LED 灯光亮度调节及开关控制的单通道触摸芯片。使用该芯片可以实现 LED 灯光的触摸开关控制和亮度调节。具有如下功能特点和优势: 灯光亮度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选择范围宽,操作简单方便。可在有介质(如玻璃、亚克力、塑料、陶瓷等)隔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功能,安全性高。应用电压范围宽,可在2.4~5.5V 之间任意选择。应用电路简单,外围器件少,加工方便,成本低。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EFT 可以达到±2KV 以上;近距离、多角度手机干扰情况下,触摸响应灵敏度及可靠性不受影响。 特 点 ● TI 触摸输入对应SO1 以及SO2 灯光控制输出。SO2/OPT2 为输入输出功能复用管脚,既可以用作调光输出SO2,也可以用作选项输入OPT2。共有六种功能可选,由OPT1/OPT2/OPT3管脚上电前的输入状态来决定。芯片管脚有内部上拉,悬空为1,接GND 为0,具体如下: 1)OPT1=1,OPT2=1,OPT3=1: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单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 2)OPT1=1,OPT2=1,OPT3=0: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单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 3)OPT1=1,OPT2=0,OPT3=1: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双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 4)OPT1=1,OPT2=0,OPT3=0: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双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 5)OPT1=0,OPT2=0,OPT3=1:LED 三段触控调光,顺序低->中->高->灭 6)OPT1=0,OPT2=0,OPT3=0:LED 三段触控调光,顺序高->中->低->灭 以下为详细功能说明: ● 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单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如下: ● TI 触控输入对应SO1 一路LED 输出。初始上电时,灯为关灭状态。 ● 点击触摸(触摸持续时间小于550ms)时,可实现灯光的亮灭控制。一次点击触摸,灯亮;再一次点击触摸,灯灭。如此循环。灯光点亮或关灭时,无亮度缓冲。且灯光点亮的初始亮度固定为最高亮度。 ● 长按触摸(触摸持续时间大于550ms)时,可实现灯光无级亮度调节。一次长按触摸,灯光亮度逐渐增加,松开时灯光亮度停在松开时刻对应的亮度,若长按时间超过3 秒钟,则灯光亮度达到最大亮度后不再变化;再一次长按触摸,灯光亮度逐渐降低,松开时灯光亮度停在松开时刻对应的亮度,若长按时间超过3 秒钟,则灯光亮度达到最小亮度后不再变化。如此循环。 ● 点击触摸和长按触摸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意使用,相互之间功能不受干扰和限制。 ● 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单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是在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单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亮度记忆功能。即在电源不断电的情况下,每次点击触摸关灯时的亮度会被记忆,下次点击触摸开灯时会以此亮度作为初始亮度。在电源掉电的情况下,重新上电后的第一次点击触摸开灯,初始亮度固定为最高亮度。 ● 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双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是在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单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基础上将输出由一路LED 扩展为两路LED。 ● TI 触摸输入对应SO1、SO2 两路LED 输出。初始上电时,两路灯均为关灭状态。 ● 第一次点击触摸,第一路灯(SO1 输出驱动)亮;第二次点击触摸,第一路灯灭,第二路灯(SO2 输出驱动)亮;第三次点击触摸,两路灯都灭。 当某一路灯亮时,长按触摸可对此灯亮度进行无级调光。调节方式同上。当两路灯都不亮时,长按触摸会首先点亮第一路灯,然后再对此路灯进行无级调光。 ● 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双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是在不带亮度记忆不带亮度缓冲双输出LED 触摸无级调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亮度记忆功能。即在不掉电的情况下,每次触摸关灯或切换到另外一路灯前的亮度会被记忆保存,下次触摸开灯或切换到此路灯时会以此被记忆的亮度点亮LED。如发生断电的话,则重新上电后第一次触摸开灯或第一次切换到此路灯时亮度,固定为最高亮度。 ● LED 三段触摸调光功能 ● 初始上电时,灯为关灭状态。 ● 每次点击触摸,依OPTION 选择不同,灯光亮度按[低亮度->中亮度->高亮度->灭]依次循环变化,或按[高亮度->中亮度->低亮度->灭]依次循环变化。应用范围 ● 各种消费性产品 ● 取代按钮按键 此资料为产品概述,可能会有错漏。如需完整产品PDF资料可以联系许先生索取QQ:191 888 5898
标签: 8022 SGL 8023 LED WS 单通道 直流 调光 芯片
上传时间: 2020-01-09
上传用户:szqxw1688
主动均衡:均衡电流最大5A,采用高效双向能量转移技术,真正做到过高单体电池的放电能量转移到过低单体电池,能量在单体间高效转移,与传统的被动式均衡方式有本质差异,有效延长了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无线传输: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无线监控系统,用户足不出户就能随时了解电池的运行状况。通过后台软件,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电池组的详细信息:总电压、总电流、SOC、单体电压、电池温度、电池组漏电流等,并提供实时信息查看和历史数据海量下载,有效降低用户维护成本,实现主动维护和管理高性能运算:所有模块均采用32位高性能CPU,系统扩容升级方便,电池保护控制更为精准,采用高精度AD变换器,电流积分周期达到微秒级别。汽车CAN总线:BMS系统内部、外部均采用高速CAN2.0总线,多路CAN总线间电气隔离,大幅提高运行稳定性,产品能够稳定运行于大功率纯电动客车、高压储能等强干扰环境下。汽车线束:
标签: bms
上传时间: 2022-08-09
上传用户:
OpencV是用来实现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的开放源码工作库,是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图形学、信号处理、视频监控、科学可视化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好工具。本书介绍了大约200多个典型的技术问题,覆盖了基于OpenCV基础编程的主要内容,利用大量生动有趣的编程案例和编程技巧,从解决问题和答疑解惑入手,以因特网上最新资料为蓝本,深入浅出地说明了OpenCV中最典型和用途最广的程序设计方法。全书结构清晰、合理,范例实用、丰富,理论结合实践,即使读者只是略懂计算机视觉原理,也能人手对相关理论方法直接进行编码实现。 "基于OPENCV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的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使用OpenCV实现计算机视觉技术 1.1 计算机视觉技术 1.2 什么是OpenCV 1.3 基于OpenCV库的编程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OpenCV的编程环境 2.1 OpenCV环境介绍 2.2 OpenCV的体系结构 2.3 OpenCV实例演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penCV编程风格 3.1 命名约定 3.2 结构 3.3 函数接口设计 3.4 函数实现 3.5 代码布局 3.6 移植性 3.7 文件操作 3.8 文档编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结构 4.1 基本数据结构 4.2 数组有关的操作 4.3 动态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交互 5.1 绘图函数 5.2 文件存储 5.3 运行时类型信息和通用函数 5.4 错误处理函数 5.5 系统函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图像处理 6.1 边缘检测 6.2 直方图 6.3 Hough变换 6.4 几何变换 6.5 形态学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与识别 7.1 轮廓处理函数 7.2 计算几何 7.3 平面划分 7.4 目标检测函数 7.5 生成与控制贝塞尔曲线 7.6 用OpenCV进行人脸检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图形界面(HighGUI) 8.1 读取和保存图像 8.2 OpenCV中的实用系统函数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视频处理(CvCAM) 9.1 使用HighGUI对视频进行读写处理 9.2 CvCam对摄像头和视频流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十章 OpenCV附加库第一部分 10.1 附加库介绍 10.2 形态学(morhing functions)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OpenCV附加库第二部分——隐马尔可夫模型 11.1 隐马尔可夫模型概述 11.2 隐马尔可夫模型中的基本结构与函数介绍 11.3 隐马尔可夫模型中的函数介绍 11.4 人脸识别工具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核心库综合例程 12.1 检测黑白格标定板内指定矩形区域内的角点 12.2 解线性标定方程组程序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运动与跟踪 13.1 图像统计的累积函数 13.2 运动模板函数 13.3 对象跟踪 13.4 光流 13.5 预估器 13.6 Kalman滤波器跟踪示例 13.7 用Snake方法检测可变形体的轮廓 13.8 运动目标跟踪与检测 本章小结 第十四章 立体视觉第一部分——照相机定标 14.1 坐标系介绍 14.2 透视投影矩阵的获得 14.3 摄像机参数的获取 14.4 径向畸变的校正 14.5 使用OpenCV及CVUT进行摄像机定标 14.6 OpenCV中的定标函数 14.7 CVUT介绍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立体视觉第二部分——三维重建 15.1 极线几何 15.2 特征点匹配 15.3 三维重建 15.4 OpenCV中相关函数介绍 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立体视觉第三部分——三维重建算法 16.1 图像校正 16.2 已校正图像的快速三维重建 16.3 Birchfield算法 16.4 OpenCV中相关函数介绍 本章小结 第十七章 立体视觉第四部分——立体视觉实例 17.1 图像校正实例代码 17.2 基于窗口的稀疏点匹配及三维重建之一 17.3 基于窗口的稀疏点匹配及三维重建之二 17.4 Birchfield算法的OpenCV实现 本章小结 第十八章 常见问题解疑 18.1 安装与编译出错解决方法 18.2 OpenCV库基本技术问题 18.3 OpenCV在Linux下的相关问题 18.4 OpenCV库中的陷阱和bug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huyiming139
电子功能模件是机电产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整个机电产品的工作质量。当前PCB自动测试系统大多为欧美产品,价格相当昂贵,远远超出我国中小电子企业的承受能力。为了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电子设备的竞争力,本课题研发了适合于我国中小企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PCB路内测试系统。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PCB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然后根据本课题面向的用户群和他们对PCB测试的需求,组建PCB内测试系统。本系统基于虚拟仪器设计思想,以PCB上模拟电子器件、组合逻辑电路及由其构成的功能模块等为被测对象,包括路内测试仪、逻辑分析单元、信号发生器、高速数据采集器、多路通道扫描器及针床。其中:路内测试仪对不同被测对象选择不同测试方法,采用电位隔离法实现了被测对象与PCB上其他元器件的隔离,并采用自适应测试方法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逻辑分析单元主要采用反向驱动技术测试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信号发生器能同时产生两路正弦波、方波、斜波、三角波等常用波形。数据采集器能同时采集四路信号,以USB接口与主机通讯。多路通道扫描器采用小型继电器阵列来实现,可扩展性好。针床采用新型夹具,既保证接触性能,又不至破坏触点。 实践表明,本系统能对常用电子功能模件进行自动测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klds
本论文在详细研究MIL-STD-1553B数据总线协议以及参考国外芯片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新兴的EDA技术和大规模可编程技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FPGA的1553B总线接口芯片的设计方法。 从专用芯片实现的具体功能出发,结合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给出了总线接口的总体设计方案,考虑到电路的具体实现对结构进行模块细化。在介绍模拟收发器模块的电路设计后,重点介绍了基于FPGA的BC、RT、MT三种类型终端设计,最终通过工作方式选择信号以及其他控制信号将此三种终端结合起来以达到通用接口的功能。同时给出其设计逻辑框图、算法流程图、引脚说明以及部分模块的仿真结果。为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其中相当部分模块进行复用。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自顶向下、码型转换中的全数字锁相环、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等关键技术。本设计使用VHDL描述,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专门的综合软件对设计进行了综合优化,在FPGA芯片EP1K100上得以实现。通过验证证明该设计能够完成BC/RT/MT三种模式的工作,能处理多种消息格式的传输,并具有较强的检错能力。 最后设计了总线接口芯片测试系统,选择TMS320LF2407作为主处理器,测试主要包括主处理器的自发自收验证,加入RS232串口调试过程提高测试数据的直观性。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上传时间: 2013-06-04
上传用户:ayfeixiao
蓝牙(Bluetooth)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先进国家研究发展最快的短程无线通信技术之一,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短距离无线控制装置、近距离移动无线控制设备、机器人控制、办公自动化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局部范围内无线数据传输的领域中。在我国,由于对蓝牙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开发的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蓝牙数据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一套开放性应用标准。 在无线音频传输领域内,传统的基于模拟调制方式的无线音频传输由于抗干扰能力较差,传输的音频质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国内市场上的蓝牙音频产品仅支持单声道语音传输。所以,对基于蓝牙技术的高品质多通道音频传输技术的研究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在无线音频传输领域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以嵌入式蓝牙技术与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为研究开发课题,参考国外蓝牙技术协议标准,利用功能模块单元与嵌入式技术,目标是研制一种基于嵌入式开发应用的高品质双声道蓝牙无线音频传输系统。本系统通过对双声道线性模拟音源的数字化MP3编解码处理,结合基于嵌入式应用的简化后的HCI层蓝牙应用协议,实现了蓝牙信道带宽内的高品质双声道音频信号点对点的传输。 在硬件设计上,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发送端和接收端由音频处理模块、控制传输模块和无线模块三部分构成。其中,音频处理模块以MAS3587音频处理芯片为核心,负责音频信号的AD采样、MP3压缩和解压缩以及DA还原等工作;控制传输模块以MSP430F169为核心,负责MP3数据帧的高速传输以及蓝牙接口协议控制;无线模块采用蓝牙单芯片解决方案(集成蓝牙射频、基带和链路管理等),负责MP3数据帧的射频发送和接收。模块与模块之间采用工业标准接口方式连接。音频处理模块和控制传输模块之间采用DMA方式的通用并口(PIO);控制传输模块与蓝牙模块之间采用DMA方式的通用异步串口(UART)。 在软件设计上,系统主要由蓝牙协议解释、传输控制和芯片驱动三部分构成。在蓝牙协议解释上,系统采用了基于HCI层的ACL数据包透明传输方式;在传输控制上,采用了基于通用并口(PIO)和异步串口(UART)的DMA方式高效率批量数据传输技术;芯片驱动主要指对MAS3587的基本配置。 对目标系统的测试实验采用了目前流行的音频测试虚拟仪器软件Adobe Audition 1.5。实验项目包括扫频测试、音乐测试、听觉测试、距离测试以及抗干扰测试等。实验结果表明,输入音源在经过MP3编码、发射、接收及MP3解码后,音频质量基本上没受影响,实际双声道音质接近于CD音质,而无线传输的可靠性远高于模拟无线音频传输,几乎没有断音与错音,充分体现了嵌入式蓝牙无线技术的优势。
上传时间: 2013-05-27
上传用户:稀世之宝039
十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获得了空前的应用和发展。随着嵌入式应用系统功能复杂度的提高、对软件产品的非功能约束的特别关注以及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嵌入式软件推出周期的缩短,都使得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中引入了目前较为流行的“面向对象方法(OO)”,.但是目前对该方法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以编程为中心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上,不能很好地保证软件复用和代码的重用,因此难以满足市场对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和开发质量的要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应用面向对象方法的框架技术,对嵌入式系统领域的专有结构组件进行封装,创新性地提出了面向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通用实时框架ARTIC(Abstract real-time contrO1)。ARTIC框架除了具有框架的共有优点一最大限度实现软件重用外,最突出的是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功能和非功能的分离 在应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时,传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关注的重点是软件结构和功能分解,、忽略了嵌入式环境下特殊的非功能性要求。为了在实现系统功能需求的同时,保证软件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的实现,ARTIC框架引入了面向方面的思想,、把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从功能模块中分离出来,为它们单独设计组件。开发人员在应用该框架进行嵌入式软件设计时,只需要关注功能需求的实现,对于实时性、调度等非功能需求的实现可以通过调用ARTIC提供的时间管理模型和任务调度模型直接实现。 2、基于状态机的主动对象设计模式 根据嵌入式系统通常由多个控制线程组成的特点,应用基于状态机的主动对象设计模式,把嵌入式软件系统构建成多个主动对象的缉合。相对于传统的面向对象方法,本文提出的主动对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提供对事件队列、控制线程和表示主动对象动态行为状态机等的封装,并且该模式可以直接支持嵌入式系统的并行性。 ARTIC框架的应用能够帮助嵌入式软件的开发人员快速地开发出高质量的嵌入式软件,除此之外,因为它包含了一个微小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 报包装,在某些场合可以作为一个简易的RTOS使用。为了验证ARTIC的性能,本文将该框架应用于硬币搬送实时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从该系统的应用中充分体现了ARTIC框架的优点。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cxl274287265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发展已经有二十多年,从最初的1200门发展到了目前数百万门至上千万门的单片FPGA芯片。现在,FPGA已广泛地应用于通信、消费类电子和车用电子类等领域,但国内市场基本上是国外品牌的天下。 在高密度FPGA中,芯片上时钟分布质量变的越来越重要,时钟延迟和时钟偏差已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为了消除FPGA芯片内的时钟延迟,减小时钟偏差,主要有利用延时锁相环(DLL)和锁相环(PLL)两种方法,而其各自又分为数字设计和模拟设计。虽然用模拟的方法实现的DLL所占用的芯片面积更小,输出时钟的精度更高,但从功耗、锁定时间、设计难易程度以及可复用性等多方面考虑,我们更愿意采用数字的方法来实现。 本论文是以Xilinx公司Virtex-E系列FPGA为研究基础,对全数字延时锁相环(DLL)电路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电路。 本文作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对电路整体功能分析、逻辑电路设计、晶体管级电路设计和仿真以及最后对设计好的电路仿真分析、电路的优化等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比较DLL与PLL、数字DLL与模拟DLL,深入的分析了全数字DLL模块电路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出了符合指标要求的全数字DLL模块电路,为开发自我知识产权的FPG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先简要介绍FPGA及其时钟管理技术的发展,然后深入分析对比了DLL和PLL两种时钟管理方法的优劣。接着详细论述了DLL模块及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的设计考虑,给出了全数字DLL整体架构设计。最后对DLL整体电路进行整体仿真分析,验证电路功能,得出应用参数。在设计中,用Verilog-XL对部分电路进行数字仿真,Spectre对进行部分电路的模拟仿真,而电路的整体仿真工具是HSIM。 本设计采用TSMC0.18μmCMOS工艺库建模,设计出的DLL工作频率范围从25MHz到400MHz,工作电压为1.8V,工作温度为-55℃~125℃,最大抖动时间为28ps,在输入100MHz时钟时的功耗为200MW,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相应指标。最后完成了输出电路设计,可以实现时钟占空比调节,2倍频,以及1.5、2、2.5、3、4、5、8、16时钟分频等时钟频率合成功能。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yd19890720
数字图像通信的最广泛的应用就是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与以往的模拟电视业务相比,数字电视在节省频谱资源、提高节目质量方面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而与此对应的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标准的建立更是加速了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大规模应用。DVB标准选定MPEG—2标准作为音频及视频的编码压缩方式,随后对MPEG—2码流进行打包形成TS流(transport stream),进行多个传输流复用,最后通过不同媒介进行传输。在DVB标准的传输系统中,无论是卫星传输,电缆传输还是地面传输,为了保障图像质量,使数字节目在传输过程中避免出现因受到各种信道噪声干扰而出现失真的现象,都采用了信道编码的方式来保护传输数据。信道编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一个必需的、重要的环节。 信道编码设计方案的优劣决定了DVB系统的成功与否,本文重点研究了DVB系统中的信道编码算法及其FPGA实现方案,主要进行了如下几项工作: 1)介绍了DVB系统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深入研究了DVB标准中信道编码部分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每个信道编码模块进行工作原理分析、算法分析。 2)根据DVB信道编码的特点,重点对信道编码中四个模块,包括扰码、RS编码、卷积交织编码和卷积编码的FPGA硬件实现算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阐述了每个模块及QPSK调制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模块功能的程序流程。 3)在RS(204,188)编码过程中,利用有限域常数乘法器的特点,对编码器进行了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编码效率,卷积交织器部分采用RAM移位法,实现起来更为简单且节省了FPGA器件内部资源。 4)设计以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为开发平台,利用FPGA芯片EP1C6Q240C8完成了信道编码各模块及QPSK调制的硬件实现,通过Verilog HDL描述和时序仿真来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并给出系统设计中减少毛刺的方法,使系统更为稳定。最终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达到了DVB系统信道编码设计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26
上传用户:allen-zhao123
SATA接口是新一代的硬盘串行接口标准,和以往的并行硬盘接口比较它具有支持热插拔、传输速率快、执行效率高的明显优势。SATA2.0是SATA的第二代标准,它规定在数据线上使用LVDS NRZ串行数据流传输数据,速率可达3Gb/s。另外,SATA2.0还具有支持NCQ(本地命令队列)、端口复用器、交错启动等一系列技术特征。正是由于以上的种种技术优点,SATA硬盘业已被广泛的使用于各种企业级和个人用户。 硬盘作为主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其信息安全问题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在加密时需要实时处理大量的数据,所以对硬盘数据的加密主要使用带有密钥的硬件加密的方式。因此将硬盘加密和SATA接口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和研究,完成基于SATA2.0接口的加解密芯片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SATA2.0的总线协议,其协议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和命令层,并对系统设计中各个层次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本论文对ATA协议和命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并针对设计中涉及的命令和对其做出的修改进行了说明。接着,本论文对SATA2.0加解密控制芯片的系统设计进行了讲解,包括硬件平台搭建和器件选型、模块和功能划分、系统工作原理等,剖析了系统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对系统数据通路的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进行详尽的阐述,并给出各个模块的验证结果。最后,本文简要的介绍了验证平台搭建和测试环境、测试方法等问题,并分析测试结果。 本SATA2.0硬盘加解密接口电路在Xilinx公司的Virtex5 XC5VLX50T FPGA上进行测试,目前工作正常,性能良好,已经达到项目性能指标要求。本论文在SATA加解密控制芯片设计与实现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通用性、可移植性,有一定的理论及经济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IUSH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