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TLC2543的特点 (1)12位分辩率A/D转换器; (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μs转换时间; (3)11个模拟输入通道; (4)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 (5)采样率为66kbps; (6)线性误差±1LSBmax; (7)有转换结束输出EOC; (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 (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 (10)可编程输出数据长度。 TLC2543的引脚排列及说明 TLC2543有两种封装形式:DB、DW或N封装以及FN封装,这两种封装的引脚排列如图1,引脚说明见表1 TLC2543电路图和程序欣赏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lock=P1^0; sbit d_in=P1^1; sbit d_out=P1^2; sbit _cs=P1^3; uchar a1,b1,c1,d1; float sum,sum1; double sum_final1; double sum_final; uchar 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wei[]={0xf7,0xfb,0xfd,0xfe};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b) //50us { unsigned char a; for(;b>0;b--) for(a=22;a>0;a--); } void display(uchar a,uchar b,uchar c,uchar d) { P0=duan[a]|0x80; P2=wei[0]; delay(5); P2=0xff; P0=duan[b]; P2=wei[1]; delay(5); P2=0xff; P0=duan[c]; P2=wei[2]; delay(5); P2=0xff; P0=duan[d]; P2=wei[3]; delay(5); P2=0xff; } uint read(uchar port) { uchar i,al=0,ah=0; unsigned long ad; clock=0; _cs=0; port<<=4; for(i=0;i<4;i++) { d_in=port&0x80; clock=1; clock=0; port<<=1; } d_in=0; for(i=0;i<8;i++) { clock=1; clock=0; } _cs=1; delay(5); _cs=0; for(i=0;i<4;i++) { clock=1; ah<<=1; if(d_out)ah|=0x01; clock=0; } for(i=0;i<8;i++) { clock=1; al<<=1; if(d_out) al|=0x01; clock=0; } _cs=1; ad=(uint)ah; ad<<=8; ad|=al; return(ad); } void main() { uchar j; sum=0;sum1=0; sum_final=0; sum_final1=0; while(1) { for(j=0;j<128;j++) { sum1+=read(1); display(a1,b1,c1,d1); } sum=sum1/128; sum1=0; sum_final1=(sum/4095)*5; sum_final=sum_final1*1000; a1=(int)sum_final/1000; b1=(int)sum_final%1000/100; c1=(int)sum_final%1000%100/10; d1=(int)sum_final%10; display(a1,b1,c1,d1); } }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shen1230
公司简介 应广科技成立于2005年2月18日资本额RMB3千万台湾优良IC设计公司主要核心技术:领先全球的平行处理多核心单片机。以轫体取代硬体设计的创新技术与思维。精简的C语言编译器。97个精简指令开发容易,有效缩小程式空间提高工作效率。拥有全球数十项多核心单片机专利技术。经专业测试认证ESD达8千伏特以上。超高抗杂讯能力,超高抗干扰能力。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togetsomething
摘要: 串行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设计成本, 已成为业界首选, 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串行传输接口的设计方案, 改进了Aurora 协议数据帧格式定义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 I/O,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的高速串行传输。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 Rocket I/O; Aurora 协议 为促使FPGA 芯片与串行传输技术更好地结合以满足市场需求, Xilinx 公司适时推出了内嵌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级的小型链路层协议———Aurora 协议。Rocket I/O支持从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双工传输速率, 还具有8 B/10 B 编解码、时钟生成及恢复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适用于芯片之间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Aurora 协议是为专有上层协议或行业标准的上层协议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连协议, 可用于高速线性通路之间的点到点串行数据传输, 同时其可扩展的带宽, 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所需要的灵活性[4]。但该协议帧格式的定义存在弊端,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改进Aurora 协议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统性能,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 的高速串行传输,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smallfish
本课题来源于浙江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基于DSP技术的全数字实时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研制”,通过对相关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和现有产品的研究和分析,完成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并实现了原型系统以进行技术验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比较和研究多种音频、视频编解码标准,提出了适合在资源受限系统中应用的编解码规则,并且利用音视频同步算法和回音消除算法进行优化,使系统更好地满足了音视频传输实时性的需要;2.提出了无线多媒体系统的总体框架,介绍了基于ARM9($3C2410)处理器为硬件平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WLAN为传输媒介的平台构架和环境搭建,其中包括软硬件选型,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Bootloader、Linux内核镜像、文件系统的编译、配置和下载:3.实现了上层应用程序模块化设计,从功能上分为五大模块:音视频采集模块、RTP协议无线传输模块、音视频同步模块、音视频播放,显示模块和回音消除模块,并通过Linux多线程编程技术实现了各个模块的代码化,论文给出了各个模块实现的关键技术和算法流程。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媒体流能在整个系统中得到平稳、实时、同步地处理。本课题所研究的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多媒体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信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息家电、智能小区、远程抄表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对未来嵌入式系统研究和无线多媒体技术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sdfsdfs1
针对软件无线电技术在舰船通信中应用问题,对软件无线电数字接收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了低通采样理论、带通采样理论以及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等,同时对软件无线电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软件无线电数字信道化模型,给出了信道化高效实现结构,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软件无线电数字信道化结构的正确性。该软件无线电信道化模型适用于舰船通信系统中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acwme
文章对美国升级台湾F-16机载多功能雷达的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有源电扫相控阵技术,该技术是提高雷达性能的关键所在。其次对多普勒锐化和合成孔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表明合成孔径技术能更好地提高成像效果。最后分析了升级F-16带来的不足,说明升级不能阻止国家的统一大业。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古谷仁美
摘要: 串行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设计成本, 已成为业界首选, 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串行传输接口的设计方案, 改进了Aurora 协议数据帧格式定义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 I/O,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的高速串行传输。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 Rocket I/O; Aurora 协议 为促使FPGA 芯片与串行传输技术更好地结合以满足市场需求, Xilinx 公司适时推出了内嵌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级的小型链路层协议———Aurora 协议。Rocket I/O支持从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双工传输速率, 还具有8 B/10 B 编解码、时钟生成及恢复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适用于芯片之间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Aurora 协议是为专有上层协议或行业标准的上层协议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连协议, 可用于高速线性通路之间的点到点串行数据传输, 同时其可扩展的带宽, 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所需要的灵活性[4]。但该协议帧格式的定义存在弊端,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改进Aurora 协议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统性能,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 的高速串行传输,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lml1234lml
“多播”亦称“多点传送”(M u l t i c a s t i n g),是一种让数据从一个成员送出,然后复制给其 他多个成员的技术
标签: 多点传送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磊子226
会员管理系统,基于sybase数据库。系统采用多层的B/S结构,分为web页面层、应用外观层、业务规则层、数据访问层。数据与数据的操作分离,用一系列通用数据类对实体进行封装。
标签: 管理系统
上传时间: 2016-06-29
上传用户:天诚24
MIMO指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发射/接收分集和空间复用。传统的多天线被用来增加分集度从而克服信道衰落,具有相同信息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发送出去,在接收机端可以获得数据符号多个独立衰落的复制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接收可靠性。这种技术往往要结合多天线技术,而多天线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上传时间: 2016-07-16
上传用户:sk5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