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叠层设计

  • PCB设计工具pcb artist 1.5下载

    pcb artist完全集成、图表捕捉功能程序经过特别设计,不需要非常正规的培训,或者很深入的应用PCB工具的经验。 PCB Artist拥有完整的图表捕捉工具,非常容易使用,而且软件有实用教程,指导用户完成整个过程。下一步是确定PCB,包括创建示意图。同样,另一个向导帮助您定义PCB参数,如印刷电路板层,跟踪大小和数量。接下来,需要确定PCB的布局,其中包括Autoplacement和AutoRouting,确保PCB有最佳的发挥作用的机会。软件甚至可以生成一个零件清单,这完全取决于您的设计情况。 最后一步是检查PCB的实际工作情况。程序会自动检查您的最终设计方案,包括间距尺度、不完整网络和连接检查。然后开发商会让您提交给他们设计方案,用于制造,当然这只是个可选方案。 对新手来说,这是个极好的PCB设计软件,但是需要高级电路板设计软件的用户会觉得软件的功能还是比较有限。

    标签: artist PCB 1.5 pcb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haojiajt

  • 射频电路PCB的设计技巧

    针对多层线路板中射频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根据本人在射频电路PCB设计中的经验积累,总结了一些布局布线的设计技巧。并就这些技巧向行业里的同行和前辈咨询,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得到认可,是该行业里的普遍做法。多次在射频电路的PCB设计中采用这些技巧,在后期PCB的硬件调试中得到证实,对减少射频电路中的干扰有很不错的效果,是较优的方案。

    标签: PCB 射频电路 设计技巧

    上传时间: 2013-10-26

    上传用户:arnold

  • 4层电路板布线指南说明

    此文档详细说明了关于4层板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标签: 4层电路板 布线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ddddddd

  •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检测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标签: PLC 电梯控制系统 检测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lili123

  • Allegro印制电路板设计610

    Cadence Allegro印制电路板设计610,作为Allegro系统互连设计平台的一个600系列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高性能印制电路板设计套件。通过顶尖的技术,它为创建和编辑复杂、多层、高速、高密度的印制电路板设计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约束驱动的设计环境。它允许用户在设计过程的任意阶段定义、管理和验证关键的高速信号,并能抓住今天最具挑战性的设计问题。Allegro印制电路板设计610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缩短设计周期,让你的产品尽快进入量产。

    标签: Allegro 610 印制 电路板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hj_18

  • 基于FPGA 的千兆以太网的设计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Xilinx最新的EDK9.1i和ISE9.1i等工具的设计使用流程,最终在采用65nm工艺级别的Xilinx Virtex-5 开发板ML505 上同时设计实现了支持TCP/IP 协议的10M/100M/1000M 的三态以太网和千兆光以太网的SOPC 系统,并对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关键词:FPGA;EDK;SOPC;嵌入式开发;EMAC;MicroBlaze 本研究采用业界最新的Xilinx 65ns工艺级别的Virtex-5LXT FPGA 高级开发平台,满足了对于建造具有更高性能、更高密度、更低功耗和更低成本的可编程片上系统的需求。Virtex-5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EMAC)模块提供了专用的以太网功能,它和10/100/1000Base-T外部物理层芯片或RocketIOGTP收发器、SelectIO技术相结合,能够分别实现10M/100M/1000M的三态以太网和千兆光以太网的SOPC 系统。

    标签: FPGA 千兆以太网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DE2542

  • EMI设计原则

    印刷电路板PCB 的一般布局原则在一些相对难懂的文件中得到总结一些原则是特殊适用于微控制器的然而这些原则却被试图应用到所有的现代CMOS 集成电路上这个文件覆盖了大部分已知和已经发表的使用在低噪声无屏蔽环境的布局技术研究是针对两层板的假设最大可接受的噪声水平为30dB或更大比FCC 第15 部分更严格这个噪声水平看起来是欧洲和美国汽车市场能接受的噪声上限这个文件并不总是解释给出技术中的为什么因为它的意图只是作为参考文件而不是作为辅助教育文件要提醒读者的是即使在原先的设计中并没有使用一种给定的技术而电路仍然具有可以接受的性能并不代表这种技术没有用处随着时间的推移集成电路芯片的速度和集成度也在提高每一种隔离和减小噪声的方法都会得到使用.

    标签: EMI 设计原则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xiehao13

  • 印刷电路板设计原则

    减小电磁干扰的印刷电路板设计原则 内 容 摘要……1 1 背景…1 1.1 射频源.1 1.2 表面贴装芯片和通孔元器件.1 1.3 静态引脚活动引脚和输入.1 1.4 基本回路……..2 1.4.1 回路和偶极子的对称性3 1.5 差模和共模…..3 2 电路板布局…4 2.1 电源和地…….4 2.1.1 感抗……4 2.1.2 两层板和四层板4 2.1.3 单层板和二层板设计中的微处理器地.4 2.1.4 信号返回地……5 2.1.5 模拟数字和高压…….5 2.1.6 模拟电源引脚和模拟参考电压.5 2.1.7 四层板中电源平面因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5 2.2 两层板中的电源分配.6 2.2.1 单点和多点分配.6 2.2.2 星型分配6 2.2.3 格栅化地.7 2.2.4 旁路和铁氧体磁珠……9 2.2.5 使噪声靠近磁珠……..10 2.3 电路板分区…11 2.4 信号线……...12 2.4.1 容性和感性串扰……...12 2.4.2 天线因素和长度规则...12 2.4.3 串联终端传输线…..13 2.4.4 输入阻抗匹配...13 2.5 电缆和接插件……...13 2.5.1 差模和共模噪声……...14 2.5.2 串扰模型……..14 2.5.3 返回线路数目..14 2.5.4 对板外信号I/O的建议14 2.5.5 隔离噪声和静电放电ESD .14 2.6 其他布局问题……...14 2.6.1 汽车和用户应用带键盘和显示器的前端面板印刷电路板...15 2.6.2 易感性布局…...15 3 屏蔽..16 3.1 工作原理…...16 3.2 屏蔽接地…...16 3.3 电缆和屏蔽旁路………………..16 4 总结…………………………………………17 5 参考文献………………………17  

    标签: 印刷电路板 设计原则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a6697238

  • 现代快恢复二极管设计方法的研究

    基于改善快恢复二极管的的动态特性,通过对二极管的横、纵向参数来进行分析,理论上提出了快恢复二极管的设计方法,并且结合SILVACO-TCAD仿真软件进行验证;得出了现代快恢复二极管应降低阳极浓度、减小基区少子寿命,采用加缓冲层的结论;这种结构极大的改善了快恢复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特性,达到了优化动态特性的目的。

    标签: 恢复二极管 设计方法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xc216

  • 本系统是在asp版《在线文件管理器》的基础上设计制作

    本系统是在asp版《在线文件管理器》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功能更强,效率更高,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三层结构开发,程序逻辑和用户界面彻底分离,可轻松换肤。 2。全部代码采用Ultra Edit编写,不使用任何可视化开发工具,精确控制代码流程,确保代码高效率运行。 3。自行开发自定义控件,不产生任何一丁点的HTML代码冗余。 4。尽可能的减少客户与服务器的交互,降低对服务器资源消耗,减少网络传输。 5。真正多用户系统,可分别为每个用户设置可管理的文件类型,目录等,上传的单个文件大小限制等。 6。各用户环境自由配置,风格自选(如果有多个风格的话),可自由设置每页显示的文件及目录数等。 7。文件与目录翻页分开,即使管理同一目录下的数万个文件也不再出现程序超时现象。 8。功能强大,除了asp版具备的全部功能如上传、下载、编辑、批量复制、移动、粘贴外还具备文件快速过滤搜索,智能修改文件属性。 9。效率极高。经测试,在一太普通PC上对一个包含50000个文件的目录进行浏览管理,任意翻页,执行时间均不超过1秒。过滤或者搜索则更是低至仅0.3秒的执行时间。而windows资源管理器打开目录或者asp版翻至最后一页都需要6.5秒甚至更长时间。

    标签: asp 文件管理

    上传时间: 2015-04-01

    上传用户:kr7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