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直接读取SD卡扇区数据 FPGA代码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zzzzzz
飞思卡尔的PCB布局布线应用笔记,很值得学习的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aa7821634
通过以太网远程配置Nios II 处理器 应用笔记 Firmware in embedded hardware systems is frequently updated over the Ethernet. For embedded systems that comprise a discrete microprocessor and the devices it controls, the firmware is the software image run by the microprocessor. When the embedded system includes an FPGA, firmware updates include updates of the hardware image on the FPGA. If the FPGA includes a Nios® II soft processor, you can upgrade both the Nios II processor—as part of the FPGA image—and the software that the Nios II processor runs, in a single remote configuration session.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chaisz
怎样使用Nios II处理器来构建多处理器系统 Chapter 1. Creating Multiprocessor Nios II Systems Introduction to Nios II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 . . . . . . . . . . . 1–1 Benefits of Hierarchical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 . . . . . . . . . . . . 1–2 Nios II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Multiprocessor Tutorial Prerequisi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Hardware Designs for Peripheral Sharing . . . . . . . . . . . .. . . . . . . . 1–3 Autonomous Multiprocesso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Multiprocessors that Share Peripher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Sharing Peripherals in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1–4 Sharing Memo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The Hardware Mutex Cor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Sharing Peripher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Overlapping Address Spa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Software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Multiple Processors . . .. . . . . 1–9 Program Memo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Boot Address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3 Debugging Nios II Multiprocessor Designs . . . . . . . . . . . . . . . . 1–15 Design Example: The Dining Philosophers’ Problem . . . . .. . . 1–15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quirements . . . . . . . . . . . . . . . .. . . 1–16 Installation No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Creating the Hardwar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Getting Started with the multiprocessor_tutorial_start Design Example 1–17 Viewing a Philosopher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8 Philosopher System Pipeline Bridges . . . . . . . . . . . . . . . . . . . . . 1–19 Adding Philosopher Sub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 Connecting the Philosopher Subsystems . . . . . . . . . . . . .. . . . . 1–22 Viewing the Complet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7 Generating and Compiling the System . . . . . . . . . . . . . . . . . .. 1–28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lo25643
Nios II 系列处理器配置选项: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Nios® II Processor parameter editor in Qsys and SOPC Builder. The Nios II Processor parameter editor allows you to specify the processor features for a particular Nios II hardware system. This chapter covers the features of the Nios II processor that you can configure with the Nios II Processor parameter editor; it is not a user guide for creating complete Nios II processor systems.
上传时间: 2015-01-01
上传用户:mahone
NiosII软核处理器是Altera公司开发,基于FPGA操作平台使用的一款高速处理器,为了适应高速运动图像采集,提出了一种基于NiosII软核处理的步进电机接口设计,使用verilog HDL语言完成该接口设计,最后通过QuartusII软件,给出了实验仿真结果。
上传时间: 2015-01-02
上传用户:妄想演绎师
介绍了外置式USB无损图像采集卡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它用于特殊场合的图像处理及其相关领域。针对图像传输的特点,结合FPCA/CPLD和USB技术,给出了硬件实现框图,同时给出了PPGA/CPLD内部时序控制图和USB程序流程图,结合框图和部分程序源代码,具体讲述了课题中遇到的难点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qw12
采用EEPROM 工艺设计通用阵列逻辑器件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深圳市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裴国旭 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工艺可广泛运用于各种消费产品中,像微控制器、 无线电话、数字信号处理器、无线通讯设备以及诸如专用芯片设计等诸多应用设备中。0.18μmEEPROM 智能模块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快速增长的IC 卡市场,如手机SIM 卡、借记卡、信用卡、身份证、智能卡、USB 钥匙以及其他需要安全认证或需时常更新和编写资料的应用设备中。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baba
Hyperlynx仿真应用:阻抗匹配.下面以一个电路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CB仿真软件在设计中的使用。下面是一个DSP硬件电路部分元件位置关系(原理图和PCB使用PROTEL99SE设计),其中DRAM作为DSP的扩展Memory(64位宽度,低8bit还经过3245接到FLASH和其它芯片),DRAM时钟频率133M。因为频率较高,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DRAM的数据、地址和控制线是否需加串阻。下面,我们以数据线D0仿真为例看是否需要加串阻。模型建立首先需要在元件公司网站下载各器件IBIS模型。然后打开Hyperlynx,新建LineSim File(线路仿真—主要用于PCB前仿真验证)新建好的线路仿真文件里可以看到一些虚线勾出的传输线、芯片脚、始端串阻和上下拉终端匹配电阻等。下面,我们开始导入主芯片DSP的数据线D0脚模型。左键点芯片管脚处的标志,出现未知管脚,然后再按下图的红线所示线路选取芯片IBIS模型中的对应管脚。 3http://bbs.elecfans.com/ 电子技术论坛 http://www.elecfans.com 电子发烧友点OK后退到“ASSIGN Models”界面。选管脚为“Output”类型。这样,一样管脚的配置就完成了。同样将DRAM的数据线对应管脚和3245的对应管脚IBIS模型加上(DSP输出,3245高阻,DRAM输入)。下面我们开始建立传输线模型。左键点DSP芯片脚相连的传输线,增添传输线,然后右键编辑属性。因为我们使用四层板,在表层走线,所以要选用“Microstrip”,然后点“Value”进行属性编辑。这里,我们要编辑一些PCB的属性,布线长度、宽度和层间距等,属性编辑界面如下:再将其它传输线也添加上。这就是没有加阻抗匹配的仿真模型(PCB最远直线间距1.4inch,对线长为1.7inch)。现在模型就建立好了。仿真及分析下面我们就要为各点加示波器探头了,按照下图红线所示路径为各测试点增加探头:为发现更多的信息,我们使用眼图观察。因为时钟是133M,数据单沿采样,数据翻转最高频率为66.7M,对应位宽为7.58ns。所以设置参数如下:之后按照芯片手册制作眼图模板。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接收端(DRAM)信号,所以模板也按照DRAM芯片HY57V283220手册的输入需求设计。芯片手册中要求输入高电平VIH高于2.0V,输入低电平VIL低于0.8V。DRAM芯片的一个NOTE里指出,芯片可以承受最高5.6V,最低-2.0V信号(不长于3ns):按下边红线路径配置眼图模板:低8位数据线没有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而其他的56位都是一对一,经过仿真没有串阻也能通过。于是数据线不加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一点需注意,就是写数据时因为存在回冲,DRAM接收高电平在位中间会回冲到2V。因此会导致电平判决裕量较小,抗干扰能力差一些,如果调试过程中发现写RAM会出错,还需要改版加串阻。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debuchangshi
PCB设计问题集锦 问:PCB图中各种字符往往容易叠加在一起,或者相距很近,当板子布得很密时,情况更加严重。当我用Verify Design进行检查时,会产生错误,但这种错误可以忽略。往往这种错误很多,有几百个,将其他更重要的错误淹没了,如何使Verify Design会略掉这种错误,或者在众多的错误中快速找到重要的错误。 答:可以在颜色显示中将文字去掉,不显示后再检查;并记录错误数目。但一定要检查是否真正属于不需要的文字。 问: What’s mean of below warning:(6230,8330 L1) Latium Rule not checked: COMPONENT U26 component rule.答:这是有关制造方面的一个检查,您没有相关设定,所以可以不检查。 问: 怎样导出jop文件?答:应该是JOB文件吧?低版本的powerPCB与PADS使用JOB文件。现在只能输出ASC文件,方法如下STEP:FILE/EXPORT/选择一个asc名称/选择Select ALL/在Format下选择合适的版本/在Unit下选Current比较好/点击OK/完成然后在低版本的powerPCB与PADS产品中Import保存的ASC文件,再保存为JOB文件。 问: 怎样导入reu文件?答:在ECO与Design 工具盒中都可以进行,分别打开ECO与Design 工具盒,点击右边第2个图标就可以。 问: 为什么我在pad stacks中再设一个via:1(如附件)和默认的standardvi(如附件)在布线时V选择1,怎么布线时按add via不能添加进去这是怎么回事,因为有时要使用两种不同的过孔。答:PowerPCB中有多个VIA时需要在Design Rule下根据信号分别设置VIA的使用条件,如电源类只能用Standard VIA等等,这样操作时就比较方便。详细设置方法在PowerPCB软件通中有介绍。 问:为什么我把On-line DRC设置为prevent..移动元时就会弹出(图2),而你们教程中也是这样设置怎么不会呢?答:首先这不是错误,出现的原因是在数据中没有BOARD OUTLINE.您可以设置一个,但是不使用它作为CAM输出数据. 问:我用ctrl+c复制线时怎设置原点进行复制,ctrl+v粘帖时总是以最下面一点和最左边那一点为原点 答: 复制布线时与上面的MOVE MODE设置没有任何关系,需要在右键菜单中选择,这在PowerPCB软件通教程中有专门介绍. 问:用(图4)进行修改线时拉起时怎总是往左边拉起(图5),不知有什么办法可以轻易想拉起左就左,右就右。答: 具体条件不明,请检查一下您的DESIGN GRID,是否太大了. 问: 好不容易拉起右边但是用(图6)修改线怎么改怎么下面都会有一条不能和在一起,而你教程里都会好好的(图8)答:这可能还是与您的GRID 设置有关,不过没有问题,您可以将不需要的那段线删除.最重要的是需要找到布线的感觉,每个软件都不相同,所以需要多练习。 问: 尊敬的老师:您好!这个图已经画好了,但我只对(如图1)一种的完全间距进行检查,怎么错误就那么多,不知怎么改进。请老师指点。这个图在附件中请老师帮看一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请指出来,本人在改进。谢!!!!!答:请注意您的DRC SETUP窗口下的设置是错误的,现在选中的SAME NET是对相同NET进行检查,应该选择NET TO ALL.而不是SAME NET有关各项参数的含义请仔细阅读第5部教程. 问: U101元件已建好,但元件框的拐角处不知是否正确,请帮忙CHECK 答:元件框等可以通过修改编辑来完成。问: U102和U103元件没建完全,在自动建元件参数中有几个不明白:如:SOIC--》silk screen栏下spacing from pin与outdent from first pin对应U102和U103元件应写什么数值,还有这两个元件SILK怎么自动设置,以及SILK内有个圆圈怎么才能画得与该元件参数一致。 答:Spacing from pin指从PIN到SILK的Y方向的距离,outdent from first pin是第一PIN与SILK端点间的距离.请根据元件资料自己计算。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Div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