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音频方案,USB声卡方案1. 描述ATE1133是一颗包含音频编解码器、HIFI级单麦克风输入和立体声耳机输出解决方案。内部集成多个模块,包括高速&全速USB Host/Device收发器(PHY),ARM??Cortex?-M4?32-bit?MCU内核主频96MHZ,16bit ADC采样率:48、96KHZ、16bit DAC采样率:48、96KHZ,支持标准安卓耳机线控按键控制,支持美标CTIA带耳机插拔检测。它非常适用于USB C型桌面拓展坞、数据音频HUB、视频会议、Type-c耳机、C型音频转接头、USB话务耳机、USB车载AUX音频线等应用。此外还支持上位机Windows PC端软件界面在线调试仿真和更新片内flash闪存。2.特点·符合USB 2.0全速运行·符合USB AUDIO & HID设备类规范·支持Headset模式·支持Microphone模式·支持Speaker模式·支持硬件设置三种模式切换·支持左右声道平衡·麦克风Audio-ADC参数: 采样率:48、96KHZ 位宽:16Bit THD+N=0.005% SNR≥98 Bias电压:3V·立体声耳机输出Audio-DAC参数: 采样率:48、96KHZ 位宽:16Bit THD+N=0.003%(RL=32Ω) RL输出摆幅=1.6V 直驱16/32Ω耳机,最大功率35mW·内置低功耗ARM核心,全速运行功耗=3.3V@18ma,功耗0.06mW·支持线控耳机模式:上一曲、下一曲、播放/暂停、点按音量加减、长按音量连续加减·芯片单电源供电:3.3~5V-MAX·32针脚QFN32 4X4 封装
上传时间: 2022-03-22
上传用户:shjgzh
MS9123 是一款单芯片 USB 投屏器,内部集成了 USB2.0 控制器和数据收发模块、视频 DAC 和音 视频处理模块,MS9123 可以通过 USB 接口显示或者扩展 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显示信息到 更大尺寸的显示设备上,支持 CVBS、S-Video 视频接口
上传时间: 2022-03-25
上传用户:
AXP221 是一款高度集成的电源系统管理芯片,针对单芯锂电池 ( 锂离子或锂聚合物 ) 且需要多路电源转换输出的应用,提供简单易用而又可以灵活配置的完整电源解决方案,充分满足多核应用处理器系统对于电源相对复杂而精确控制的要求 。
上传时间: 2022-04-08
上传用户:
目前cPU+ Memory等系统集成的多芯片系统级封装已经成为3DSiP(3 Dimension System in Package,三维系统级封装)的主流,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市场前景,SiP作为将不同种类的元件,通过不同技术,混载于同一封装内的一种系统集成封装形式,不仅可搭载不同类型的芯片,还可以实现系统的功能。然而,其封装具有更高密度和更大的发热密度和热阻,对封装技术具有更大的挑战。因此,对SiP封装的工艺流程和SiP封装中的湿热分布及它们对可靠性影响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是在数字电视(DTV)接收端子系统模块设计的基础上对CPU和DDR芯片进行芯片堆叠的SiP封装。封装形式选择了适用于小型化的BGA封装,结构上采用CPU和DDR两芯片堆叠的3D结构,以引线键合的方式为互连,实现小型化系统级封装。本文研究该SP封装中芯片粘贴工艺及其可靠性,利用不导电胶将CPU和DDR芯片进行了堆叠贴片,分析总结了SiP封装堆叠贴片工艺最为关键的是涂布材料不导电胶的体积和施加在芯片上作用力大小,对制成的样品进行了高温高湿试验,分析湿气对SiP封装的可靠性的影响。论文利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对SiP封装进行了建模,模型包括热应力和湿气扩散模型。模拟分析了封装体在温度循环条件下,受到的应力、应变、以及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比较了相同的热载荷条件下,改变塑封料、粘结层的材料属性,如杨氏模量、热膨胀系数以及芯片、粘结层的厚度等对封装体应力应变的影响。并对封装进行了湿气吸附分析,研究了SiP封装在85℃RH85%环境下吸湿5h、17h、55和168h后的相对湿度分布情况,还对SiP封装在湿热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经过168小时湿气预处理后,封装外部的基板和模塑料基本上达到饱和。模拟结果表明湿应力同样对封装的可靠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实验结果也证实了,SiP封装在湿气环境下引入的湿应力对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论文还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超薄多芯片SiP封装进行了建模,对其在温度循环条件下的应力、应变以及可能的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采用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四层芯片、四层粘结薄膜、塑封料等9个封装组件的厚度变化对芯片上最大应力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主要的影响因子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更优化的四层芯片叠层SiP封装结构。
标签: sip封装
上传时间: 2022-04-08
上传用户:
TMS320F28027 DSP为控制芯片设计的中小功率投切无冲击UPS+软硬件设计源码本文重点研究UPS主电路中蓄电池投切时的实现方法和蓄电池升压电路的实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UPS系统,给出了系统框图,分析了各个部分的功能,并对其中重要的环节—蓄电池的投切和升压电路做详细分析。2)仿真研究。利用PSIM仿真软件搭建起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蓄电池的投切和蓄电池升压电路给出仿真结果。通过结果说明该方法正确性。3)硬件实验。以TMS320F28027 DSP为控制芯片,搭建硬件实验平台,给出了实验结果和结论。1. 系统方案 详细说明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用模块的形式指出系统设计的各个关键点,并指出其中使用的关键算法当市电正常时,蓄电池不给逆变器提供能量,通过硬件关断此通道;通过一级Boost升压电路,逆变器输出正弦波经滤波器滤波后供给负载。当市电出现故障时或市电的电能质量在UPS要求的范围之外时,整流桥停止工作,蓄电池输出电压经过两级Boost升压电路将电压抬升至略低于单级Boost输出电压,经逆变器开始给负载提供能量。当输出短路或蓄电池的电压低于允许值时,UPS停止工作,以防止损坏逆变器或者蓄电池。当输出过载时,如果过载是瞬时的,则可以通过控制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如果过载时间比较长,则就需要通过转换开关由UPS转到市电给负载供电。
标签: tms320f28027 dsp
上传时间: 2022-05-05
上传用户:trh505
功能设计:1、风扇调速模式; A、3档调速,低中高风速 B、智能感知控制模式 根据环境温度和人体感应控制风扇启动以及风速大小和摇头功能。 首先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检测当前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25度时,此时又通过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感应到有人时,风扇自动启动。温度越高风扇风速越大。温度>32度时风速最大,当温度小于25度时,风扇自动关闭待机。 当风扇人体感应检测到人离开10分钟后,风扇自动停止待机。当检测到人时再重新启动。当夜间0点至早7点除外,无论是否有人都不关机。2、 摇头功能3、 定时时间功能,最长8小时。以分钟计:0,10,20,30,40,50,60,90,120,180,240,300,360,420,480。4、支持红外遥控器和风扇本身按键(开机键,功能键,风速模式切换键,摇头按键,定时按键),按键使用赛元的触摸按键资源。5、OLED液晶屏信息显示 当前环境温度、湿度显示:利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房间温湿度,当风扇待机时,任意按键后显示。 风扇启动后显示风速模式和大小,是否摇头标志以及房间当前检测温度。 风扇启动后当设置了定时关机时间后,会显示定时时间倒计时。 利用BaseTime定时器定时1秒实现了实时时间和日期,通过按键设置并在OLED上显示。
上传时间: 2022-05-18
上传用户:
便携式榨汁机方案说明ZW3264果汁杯主控功能:果汁杯控制IC SOP-14。1.(7.4V/2000mAh倍率>5C)两串锂电池2.触摸双击开,触摸单击关。3.带载启动40S后自停。空载启动5S后自停。4.工作LED蓝灯指示,堵转或低电压LED红灯指示。5.Micro usb 5V输入-IC升压充电。6.充电LED红灯亮,充满LED蓝灯亮。带过冲过放保护。7.霍尔开关-Hall感应。(杯体与底座扣到位-霍尔检测 )8.休息功能(禁止堵转情况下连续操作按键,正常榨汁一次完成需要休息5秒)。9.全方位保护特性:堵转保护,空转保护,低压保护,电池不平衡保护,重负载保护,电池过充过放保护。10.马达转速:18000-24000/分钟。
标签: 榨汁机
上传时间: 2022-05-20
上传用户:fliang
这是国产芯片芯恒的一个串口通信模拟键盘鼠标的芯片的通信协议,不容易搞到,官网没有,有需要的下载来看
上传时间: 2022-05-24
上传用户:
HX612触摸IC的测试程序,单片机是STC15W408,键值从串口发出。
上传时间: 2022-05-29
上传用户:默默
感应加热技术是20世纪初才开始应用于工业部门的,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和利用涡流对工件进行加热,是制造业和材料加工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感应加热电源在金属熔炼、铸造、锻造、透热、淬火、弯管、烧结、表面热处理、钎焊以及晶体生长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微机技术和IGBT器件的发展,新型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以中频串联谐振感应加热电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片机C8051f300和脉冲输出芯片SG3525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和限频保护电路的设计。实现了感应加热电源的数字化控制,为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技术基础。 论文先介绍了感应加热电源的基本原理以及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动态。针对30kW/10kHz-30kHz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然后通过对感应加热电源中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串联谐振逆变电路与并联谐振逆变电路的优缺点,选择了更适合中频感应加热电源的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在确定了设计方案后,详细分析了电源的主电路结构并进行了系统各组成部分器件的参数计算和选取。 论文在分析和对比了感应加热电源的各种调功方式后,选择了PWM调功对感应加热电源进行恒流调节。论文是以单片机80C51f330为控制核心的硬件控制平台,包括频率、占空比可调并通过数码管显示、保护电路、驱动电路、显示电路等外围电路。在此基础上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完成了样机,并进行了整机调试,可以达到顺利加热。 通过实测波形的分析,实验限频电路可以很好的使电源工作在感性状态,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很好,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硬件电路可靠,程序运行良好。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