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标准C语言和MCS-51单片机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单片机的C语言设计与应用的基本问题,是一本重在原理与应用、兼顾理论的实用教程。
上传时间: 2014-01-04
上传用户:gaojiao1999
文件较大,存在网盘中,下载文件获取分享链接及提取码第1章单片机基础主要介绍了单片机的发展状况、体系结构,同时对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及编程环境进行了简单描述。第2章C语言编程基础主要介绍了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和程序控制语句。第3章C语言高级编程主要介绍了函数、数组、指针以及结构体等内容,同时对各部分进行了说明,分别列举了相应的示例。第4章C51程序设计主要介绍了C51对标准C语言的扩展、C51函数库和C程序基本结构。第5章 Windows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2主要介绍了uVision2中各个菜单栏的作用,通过创建程序流程和调试流程详细介绍各菜单的使用以及仿真功能的应用。第6章C51编译器主要介绍了预处理的方法、C51编译器控制指令和C51的高级配置文件。第7章C51的典型资源编程主要介绍了C51典型资源的编程方法,包括中断系统设计、定时/计数器的使用、I/O口的使用和扩展存储器的方法等,最后还给出了一个使用多种资源的完整例程。第8章单片机通信主要介绍了单片机通信的相关内容,包括串口通信、单片机点对点通信、单片机多机通信、单片机I'C总线通信、单片机与计算机的互连等。第9章C51单片机的工程开发实例通过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单片机工程开发的一般方法。第10章 C51单片机典型模块实例主要以实例的形式,介绍了单片机典型模块的开发方法。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许多现行教材的宝贵经验,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有错误或是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合泰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指南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lhw888
学单片机 必看
上传时间: 2014-12-25
上传用户:372825274
TLC2543是TI公司的12位串行模数转换器,使用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技术完成A/D转换过程。由于是串行输入结构,能够节省51系列单片机I/O资源;且价格适中,分辨率较高,因此在仪器仪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TLC2543的特点 (1)12位分辩率A/D转换器; (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10μs转换时间; (3)11个模拟输入通道; (4)3路内置自测试方式; (5)采样率为66kbps; (6)线性误差±1LSBmax; (7)有转换结束输出EOC; (8)具有单、双极性输出; (9)可编程的MSB或LSB前导; (10)可编程输出数据长度。 TLC2543的引脚排列及说明 TLC2543有两种封装形式:DB、DW或N封装以及FN封装,这两种封装的引脚排列如图1,引脚说明见表1 TLC2543电路图和程序欣赏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lock=P1^0; sbit d_in=P1^1; sbit d_out=P1^2; sbit _cs=P1^3; uchar a1,b1,c1,d1; float sum,sum1; double sum_final1; double sum_final; uchar 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wei[]={0xf7,0xfb,0xfd,0xfe};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b) //50us { unsigned char a; for(;b>0;b--) for(a=22;a>0;a--); } void display(uchar a,uchar b,uchar c,uchar d) { P0=duan[a]|0x80; P2=wei[0]; delay(5); P2=0xff; P0=duan[b]; P2=wei[1]; delay(5); P2=0xff; P0=duan[c]; P2=wei[2]; delay(5); P2=0xff; P0=duan[d]; P2=wei[3]; delay(5); P2=0xff; } uint read(uchar port) { uchar i,al=0,ah=0; unsigned long ad; clock=0; _cs=0; port<<=4; for(i=0;i<4;i++) { d_in=port&0x80; clock=1; clock=0; port<<=1; } d_in=0; for(i=0;i<8;i++) { clock=1; clock=0; } _cs=1; delay(5); _cs=0; for(i=0;i<4;i++) { clock=1; ah<<=1; if(d_out)ah|=0x01; clock=0; } for(i=0;i<8;i++) { clock=1; al<<=1; if(d_out) al|=0x01; clock=0; } _cs=1; ad=(uint)ah; ad<<=8; ad|=al; return(ad); } void main() { uchar j; sum=0;sum1=0; sum_final=0; sum_final1=0; while(1) { for(j=0;j<128;j++) { sum1+=read(1); display(a1,b1,c1,d1); } sum=sum1/128; sum1=0; sum_final1=(sum/4095)*5; sum_final=sum_final1*1000; a1=(int)sum_final/1000; b1=(int)sum_final%1000/100; c1=(int)sum_final%1000%100/10; d1=(int)sum_final%10; display(a1,b1,c1,d1); } }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shen1230
介绍430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一本书,挺详细的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7891
从单片机应用开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以MCS-51系列为核心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和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中断和定时器/计数器,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单片机的系统扩展,MCS-51单片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以及PIC单片机简介。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include<iom16v.h> #include<macros.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int a,b,c,d=0; void delay(c) { for for(a=0;a<c;a++) for(b=0;b<12;b++); }; uchar tab[]={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13788529953
本文提出了一种交流信号过零检测的电路, 即捕获交流信号的零点, 并借助MSP430 单片机内部的16 位定时器A ( Timer A) 的脉冲捕获功能便能得到该交流信号的周期进而能得到它的频率。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MSP430 单片机以及 整流桥、光电耦合器、三级管等器件构成; 而软件部分主要是基于MSP430 单片机的C 语言程序, 包括系统的初始化、定时器 的设置等。该系统的实验结果和电路仿真吻合较好,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气温达上千万的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基于FPGA及单片机K实现时码终端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可用于对国际通用时间格式码IRIG码(简称B码)的解调,以及产生各种采样、同步频率信号,也可作为其它系统的时基和采样、同步信号的基准。关键词:单片机;IRIG-B格式码;FPGA;解调;控制;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2-16
上传用户:CSUSh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