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分区操作系统

  • 模拟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一、设计目的 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原理的基础上

    模拟实现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一、设计目的 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C程序设计语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模拟实现操作系统的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功能,一方面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根据已有原理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行系统软件开发和针对实际问题提出高效的软件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二、各功能模块分析实现 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来描述存储空间: 对于未分配出去的部分,用空闲分区链表来描述。

    标签: 分区 存储管理 模拟 方式

    上传时间: 2014-08-27

    上传用户:jackgao

  • DBR简介,DBR区(D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的意思

    DBR简介,DBR区(D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的意思,通常占用分区的 第0 扇区共512 个字节(特殊情况也要占用其它保留扇区,我们先说第0 扇)。

    标签: DBR RECORD BOOT DOS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a673761058

  • 自己编程实现多引导 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用户相信你一定安装过操作系统

    自己编程实现多引导 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用户相信你一定安装过操作系统,当你用久了一个操作系统,你可能会安装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但你往往希望保留现在的操作系统。比如当你有了一个windows98,你可以在上面再安装windows2K或是windowsXP,这是因为Windows的NTloader可以认识比自己更早的操作系统,所以能够给你保留先前的操作系统。但是如果你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windows2K或是windowsXP你要在硬盘上再装个WINDOWS98甚至一些怀旧派人士想在上面安装一个DOS6.22,此时又该怎么办呢?你往往会用到第三方软件,比如V communications,.inc的System Commander系列,PowerQuest Corporration的BootMagic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这些软件的将硬盘分区设置为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主分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C”盘,或是多“C”盘),把不同的操作系统安装到不同的主分区,通过激活不同的分区来实现多重引导,其优点是安全稳定,一旦一个操作系统瘫痪,一点不影响其他操作系统,个人认为值得推荐。 本文不是一篇多操作系统实现的经验介绍,因此有关BootMagic等第三方软件的使用我就不再浪费篇幅来介绍,我要给大家分析的是此类软件的实现原理。

    标签: 编程实现 用户 操作系统 计算机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change0329

  • :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实现主存分配和回收。 [提示]: (1) 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需要的主存空间大小来分割分区的。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

    :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实现主存分配和回收。 [提示]: (1) 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需要的主存空间大小来分割分区的。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容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分配,否则,作业无法装入。假定内存大小为128K,初始状态见右图。空闲区说明表格式为:起址——指出空闲区的起始地址;长度——一个连续空闲区的长度;状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未分配”状态,另一种是“空表目”状态。 (2) 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分配。运行时,输入一系列分配请求和回收请求。 用c语言模拟实现操作系统内存分配回收过程的源码

    标签: 分区 方式 分割 分配

    上传时间: 2016-02-03

    上传用户:jkhjkh1982

  • 可变分区内存管理 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原理的基础上

    可变分区内存管理 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C程序设计语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模拟实现操作系统的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功能,一方面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根据已有原理通过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行系统软件开发和针对实际问题提出高效的软件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标签: 分区 内存管理 计算机 存储管理

    上传时间: 2016-02-12

    上传用户:jqy_china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动态分区存储地址转换,使用VC++开发。

    标签: 操作系统

    上传时间: 2014-12-01

    上传用户:zq70996813

  • 1.模拟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2.内容要求: ⑴ 自定义内存管理策略对应的数据结构; ⑵ 随机产生一组申请和收回进程及要求分配和收回内存的大小

    1.模拟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2.内容要求: ⑴ 自定义内存管理策略对应的数据结构; ⑵ 随机产生一组申请和收回进程及要求分配和收回内存的大小,实现内存分配和收回算法(可以采用多种分配算法),计算内存利用率; ⑶ 显示内存分区管理的分配和收回过程。

    标签: 内存管理 收回 模拟操作 内存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lijianyu172

  • 2008年操作系统实验3存储管理的代码。 主存的分配与回收。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

    2008年操作系统实验3存储管理的代码。 主存的分配与回收。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下,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及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

    标签: 2008 存储管理 操作系统 实验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lifangyuan12

  • c实现的操作系统主要管理功能模拟

    c实现的操作系统主要管理功能模拟,包括内存管理,进程管理,分区管理等等

    标签: 操作系统 功能模拟

    上传时间: 2014-01-09

    上传用户:helmos

  • 操作系统考研习题精析

    一.传送控制方式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1)程序控制方式; 由用户进程来直接控制内存或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它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也不需要多少硬件支持。缺点是:CPU和外围设备只能串行工作;设备之间的不能并行工作;无法发现和处理由于设备或其他硬件所产生的错误。 (2) 中断控制方式; 中断控制方式是利用向CPU发送中断的方式控制外围设备和CPU之间的数据传送。它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CPU的利用率且能支持多道程序和设备的并行操作。缺点是:由于数据缓冲寄存器比较小,数如果发生中断次数较多,将耗去大量的CPU处理时间;在外围设备较多时,由于中断次数的急剧增加,可能造成CPU无法响应中断而出现中断丢失的现象;如果外围设备速度比较快,可能会出现CPU来不及从数据缓冲寄存器中取走数据而丢失数据的情况。 (3) DMA方式; 在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进行数据传送。它的优点:除了在数据块传送开始时需要CPU的启动指令,在整个数据块传送结束时需要发中断通知CPU进行中断处理之外,不需要CPU的频繁干涉。它的缺点:在外围设备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多个DMA控制器的同时使用,会引起内存地址的冲突并使得控制过程进一步复杂化。 (4) 通道方式。 使用通道来控制内存或CPU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通道是一个独立于CPU的专管输入/输出控制的机构,它控制设备与内存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它有自己的通道指令,这些指令受CPU启动,并在操作结束时向CPU发中断信号。该方式的优点是进一步减轻了CPU的工作负担,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工作程度。缺点是增加了额外的硬件,造价昂贵。 二.文件系统的定义及功能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磁盘上组织文件的方法。也指用于存储文件的磁盘或分区,或文件系统种类。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称为文件管理系统,简称文件系统。 功能:1.文件管理 2.目录管理 3.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4.文件的共享和保护 5.提供方便的接口 三.网络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1.拟机中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并在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中建立一个ftp服务,通过服务器中的iso文件安装linux操作系统。 2.访问ftp站点,将linux安装镜像拷入ftp文件目录中。   3.一个虚拟机,选择安装linux系统,在dvd中导入安装引导文件(iso文件),并对虚拟机进行相关配置。 4.虚拟机,在启动命令中输入linux askmethod,进入linux安装的引导画面。 5.安装介质时,在实验中选择ftp安装方式。 6.链接ftp服务器后,进入正式安装步骤,选择相应的选项直至安装完成。 四.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期间,系统内部或外部设备发生了某一急需处理的事件,使得CPU暂时停止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待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来被中断处,继续执行被中断的过程。(1)保存现场(2)转中断处理程序进行中断处理(3)中断返回 五.引入设备独立性,可使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的物理设备,显著改善资源的利用率及可适应性;还可以使用户独立于设备的类型。 实现独立性:在应用程序中应使用逻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当应用程序用逻辑设备名请求分配I/O 设备时,系统必须为它分配相应的物理设备,并在逻辑设备表LUT中建立一个表目。 六.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FIFO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 2、1、4、3、5、4、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在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并比较所得结果。 答: 操作系统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M=3 M=4 操作系统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操作系统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M=3时,采用FIFO页面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为9次,缺页率为75%; M=4时,采用FIFO页面置换算法的缺页次数为10次,缺页率为83%。   由此可见,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而增加了缺页次数,提高了缺页率,导致系统页面替换非常频繁,大部分机器时间都用在来回进行调整调度上,只有一小部分时间用于进程的实际运算,这种现象被称为是抖动现象。 七. 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作业J的逻辑地址空间为4页(每页2048B),且已知该作 要求画出地址变换图,求出逻辑地址4865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解:由题意可知,页大小为2048 字节,则逻辑地址4865页号及页内位移为: 页号P为:4685/2048=2 页内位移W为:4685-2048*2=769 其地址变换过程如图

    标签: 操作系统

    上传时间: 2015-11-30

    上传用户:wanglin_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