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全国<b>大学生电子</b>设计竞赛

  • M68HC11单片机大学优秀应用设计汇编

    《M68HC11单片机 大学优秀应用设计汇编》内容提要: 本书收集和整理了16篇1995年举办的"摩托罗拉M68HC11单片机大学优秀应用设计竞赛"获奖的优秀设计,包括一等奖1份、二等奖2份、三等奖3份、优秀奖10份。这些优秀设计绝大多数是针对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利用M68HC11单片机的特点进行的。作品涉及到能源、交通、金融、工业自动化、电子仪表、教学等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高校M68HC11单片机教学和应用的水平。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理工科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技术人员参考. 《M68HC11单片机 大学优秀应用设计汇编》图书目录:

    标签: M68 68 11 HC

    上传时间: 2014-12-25

    上传用户:songrui

  • 09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

    给需要的人哦!

    标签: 大学生电子 竞赛题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tdyoung

  • 电子时钟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时钟设计,时间可调

    标签: 电子时钟

    上传时间: 2014-08-20

    上传用户:sy_jiadeyi

  • 电子时钟设计(完美实现最终版)

    单片机关于电子时钟的设计

    标签: 电子 时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han_zh

  • 基于AVR单片机Mega16的电子时钟设计

    Mega16是一款采用先进RISC精简指令,内置A/D的8位单片机,可支持低电压联机 Flash和EEPROM 写入功能;同时还支持 Basic和C 等高级语言编程。用它设计电子时钟不仅成本低,硬件简单,而且很容易实现系统移植。介绍了如何利用AVR系列单片机Mega16及1602字符液晶来设计电子时钟的方法,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原理及部分语言程序。 Abstract:  ?Mega16 is a high-performance,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use of advanced RISC concise instructions, built-in A/D 8-bit microcontrollers, the on-line support for low-voltage Flash, EEPROM write function. Except Mega16 also support the Basic, C, and other high-level language programming.The electronic clock which is deisgned by Mega16 is not only low-cost, simple hardware, but easy to achieve system migration.The design method of electrioic clock based on the AVR Mega16 and character LCD1602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nd the corresponding circuit electrionic and some language program are given.

    标签: Mega AVR 16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zl5712176

  • 基于ATmega48单片机的可调交流电子负载的设计

    介绍一种无极可调交流电子负载设计的新方法,由ATmega48单片机输出PWM波,通过上位机设定不同的占空比控制场效应管的通断时间,即改变流过场效应管的平均电流。根据电流的大小,可以等效为相应的负载,并将采集的电流值显示在上位机上。文中对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其设计原理。   Abstract:  A new type electronic load is introduced.Due to ATmega48 microcomputer output PWM wave.The different duty is set ratio through PC to control FET turn-on time.We can equivalent homologous load according the current and display the current at PC.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ing are analysed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is explained and the output is also given.

    标签: ATmega 48 单片机 交流电子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虫虫虫虫虫虫

  •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济南大学)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发展异常迅猛。单片机芯片的产量以每年27%以上的速度递增。实际证明单片机技术已经成为90年后最活跃的新一代电子应用技术。在我国,近几年来,单片机的开发和应用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用单片机开发的各种产品已经或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在本科生、大专生、中等专业、职业高中等不同层次上开设了单片机课程,在职技术人员也由于工作需要,迫切希望掌握单片机的开发和应用技术。为此我们济南大学控制学院相关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开发生产了这套WSC—51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重点面向教学,它集实验和开发于一体,不仅能大大提高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对科技开发人员、参加大学生电子竞赛的同学学习单片机,应用单片机技术也是一种经济、实用、方便的开发工具。本书是WSC—51系列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的学生用实验指导书,该系统可以为学生开发21个基本实验和9个应用实验,该系统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充分提高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图自己搭接线路,利用原理框图自己编程,这样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书提供了六个硬件接口实验供学生选做,每个实验都详细说明了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原理,并给出的实验框图和实验原理图,要求学生学会如何编写实验程序。需要说明的是在WSC-51单片机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课题组相关老师的大力帮助,同时本人所带的几届毕业设计的学生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对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忽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单片机实验 指导书 大学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l银幕海

  • PCB可测性设计布线规则之建议―从源头改善可测率

    P C B 可测性设计布线规则之建议― ― 从源头改善可测率PCB 设计除需考虑功能性与安全性等要求外,亦需考虑可生产与可测试。这里提供可测性设计建议供设计布线工程师参考。1. 每一个铜箔电路支点,至少需要一个可测试点。如无对应的测试点,将可导致与之相关的开短路不可检出,并且与之相连的零件会因无测试点而不可测。2. 双面治具会增加制作成本,且上针板的测试针定位准确度差。所以Layout 时应通过Via Hole 尽可能将测试点放置于同一面。这样就只要做单面治具即可。3. 测试选点优先级:A.测垫(Test Pad) B.通孔(Through Hole) C.零件脚(Component Lead) D.贯穿孔(Via Hole)(未Mask)。而对于零件脚,应以AI 零件脚及其它较细较短脚为优先,较粗或较长的引脚接触性误判多。4. PCB 厚度至少要62mil(1.35mm),厚度少于此值之PCB 容易板弯变形,影响测点精准度,制作治具需特殊处理。5. 避免将测点置于SMT 之PAD 上,因SMT 零件会偏移,故不可靠,且易伤及零件。6. 避免使用过长零件脚(>170mil(4.3mm))或过大的孔(直径>1.5mm)为测点。7. 对于电池(Battery)最好预留Jumper,在ICT 测试时能有效隔离电池的影响。8. 定位孔要求:(a) 定位孔(Tooling Hole)直径最好为125mil(3.175mm)及其以上。(b) 每一片PCB 须有2 个定位孔和一个防呆孔(也可说成定位孔,用以预防将PCB反放而导致机器压破板),且孔内不能沾锡。(c) 选择以对角线,距离最远之2 孔为定位孔。(d) 各定位孔(含防呆孔)不应设计成中心对称,即PCB 旋转180 度角后仍能放入PCB,这样,作业员易于反放而致机器压破板)9. 测试点要求:(e) 两测点或测点与预钻孔之中心距不得小于50mil(1.27mm),否则有一测点无法植针。以大于100mil(2.54mm)为佳,其次是75mil(1.905mm)。(f) 测点应离其附近零件(位于同一面者)至少100mil,如为高于3mm 零件,则应至少间距120mil,方便治具制作。(g) 测点应平均分布于PCB 表面,避免局部密度过高,影响治具测试时测试针压力平衡。(h) 测点直径最好能不小于35mil(0.9mm),如在上针板,则最好不小于40mil(1.00mm),圆形、正方形均可。小于0.030”(30mil)之测点需额外加工,以导正目标。(i) 测点的Pad 及Via 不应有防焊漆(Solder Mask)。(j) 测点应离板边或折边至少100mil。(k) 锡点被实践证实是最好的测试探针接触点。因为锡的氧化物较轻且容易刺穿。以锡点作测试点,因接触不良导致误判的机会极少且可延长探针使用寿命。锡点尤其以PCB 光板制作时的喷锡点最佳。PCB 裸铜测点,高温后已氧化,且其硬度高,所以探针接触电阻变化而致测试误判率很高。如果裸铜测点在SMT 时加上锡膏再经回流焊固化为锡点,虽可大幅改善,但因助焊剂或吃锡不完全的缘故,仍会出现较多的接触误判。

    标签: PCB 可测性设计 布线规则

    上传时间: 2014-01-14

    上传用户:cylnpy

  •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设计

    基于vhdl的电子时钟设计

    标签: 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fairy0212

  • 基于低频唤醒技术的半主动式电子标签设计

    文中介绍了半主动式电子标签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应用AS3933低频唤醒接收芯片实现了电子标签低频唤醒接收功能。针对低频唤醒接收模块,计算和讨论了其并联谐振电路相关的参数,并给出了电路和程序设计的方案。应用低频唤醒技术的半主动式电子标签可靠的低频通信距离可达3m以上,同时低频唤醒技术显著降低了电子标签的运行功耗。

    标签: 低频唤醒技术 主动式 电子标签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zhf01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