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无线信道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Suzuki信道模型的结构原理,介绍了利用正弦波叠加法构成高斯序列,从而建立Suzuki信道数学模型的方法,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Suzuki模型同时符合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的特点,且可以验证Suzuki信道模型能够仿真平坦衰落信道
上传时间: 2016-05-15
上传用户:嘻嘻嘻嘻
多入多出(MIMO)传输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小尺寸间隔下天线阵元间的互耦效应则是有可能影响MIMO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首先研究分析了一种接近实际电波传输环境的、收发端皆存在散射体的双散射MIMO信道传输模型,然后将天线互耦效应引入此MIMO传输系统;接下来通过建立多天线系统等效互耦效应网络模型,推导了互耦效应影响下空间相关系数和信道容量表达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双散射环境下天线阵元互耦对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双散射环境下,互耦效应将降低MIMO系统信道容量。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leyesome
针对Ka频段卫星通信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引入SAM模型和新的影响因子,包括雨滴大小、云雾及大气吸收等,分析了降雨及多因子对信道的影响,建立了Ka频段卫星通信信道仿真模型,并基于OPNET平台进行仿真。此模型能够更好地提供清晰的数学表达式,对卫星信道的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wpwpwlxwlx
为了解决电子侦察接收机中同时到达信号的接收问题,从传统的低通滤波器结构出发,给出了一种无盲区高效数字信道化接收模型。信道化之后进行瞬时幅度和相位差提取。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该信道化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搭建信道化接收机的硬件平台并对实际系统测试,验证了瞬时幅度及相位差测试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fanboynet
信道仿真源代码,主要是原来仿真信道的模型,包括fadeing等^-^
上传时间: 2015-05-16
上传用户:trepb001
无线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研究,讲述了无线信道的模型和关键参数,对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做了深入分析
上传时间: 2016-03-05
上传用户:wxhwjf
实现了信道编码,包括内编码(维特比),外编码,内译码,外译码,实现了近似的信道传输模型,并计算出信噪比等指标
标签: 信道编码
上传时间: 2014-02-08
上传用户:无聊来刷下
IEEE 802.16信道仿真模型。信道仿真模型
上传时间: 2016-04-22
上传用户:计算机网络
特点: 精确度0.1%满刻度 可作各式數學演算式功能如:A+B/A-B/AxB/A/B/A&B(Hi or Lo)/|A|/ 16 BIT类比输出功能 输入与输出绝缘耐压2仟伏特/1分钟(input/output/power) 宽范围交直流兩用電源設計 尺寸小,穩定性高
上传时间: 2014-12-23
上传用户:ydd3625
特点(FEATURES) 精确度0.1%满刻度 (Accuracy 0.1%F.S.) 可作各式数学演算式功能如:A+B/A-B/AxB/A/B/A&B(Hi or Lo)/|A| (Math functioA+B/A-B/AxB/A/B/A&B(Hi&Lo)/|A|/etc.....) 16 BIT 类比输出功能(16 bit DAC isolating analog output function) 输入/输出1/输出2绝缘耐压2仟伏特/1分钟(Dielectric strength 2KVac/1min. (input/output1/output2/power)) 宽范围交直流两用电源设计(Wide input range for auxiliary power) 尺寸小,稳定性高(Dimension small and High stability)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54165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