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1、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1)图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图书的书名、出版号、价格、分类、作者、简介、出版社、出版日期、编号、数量等。 (2)图书各种信息的修改与更新; (3)对于入库、借出、归还、报废、丢失等信息的记录、; (4)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图书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本图书按书名详细信息的查询、按借出归还状态查询、按作者查询、按出版社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分类、数量、价格等统计图书信息; (5)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2、数据库要求:在数据库中至少应该包含下列数据表: (1)图书基本信息表; (2)图书分类表、出版社分类表等 (3)图书状态表、图书运行记录表 (4)工作人员表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13215175592
一个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增删改查,还是数据导出功能,数据库用的是SQL Server
标签: 信息管理系统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sclyutian
科研管理系统源码 功能介绍: 登录模块:用户通过用户名、密码,经过验证如果输入正确,则进入系统;否则提示用户输入“用户输入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不能进入系统。 系统管理:包括参数设置,项目类别设置,学院设置,学历学位设置,著作类别设置。 用户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增加用户(用户名,密码以及权限授予),修改用户信息,删除用户信息。 科研管理模块:包括横向项目管理、纵向项目管理、论文管理、著作管理、专利管理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可以实现对科研项目的增加,修改,删除,快速查询,保存等操作。 系统维护模块:实现数据备份和还原。 科研查询模块:选择查询信息类型,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然后选择重新检索和在结果中检索,以进一步缩小查询范围。如果您先查看所有数据,只需选择查询信息类型,然后单击查看所有即可。您可以选择按不同的条件升序或降序排列。同时,本系统还实现了双击数据库表格,显示此条记录的完整信息。
标签: 科研管理
上传时间: 2015-03-13
上传用户:741252406
“互联网+大数据”养老综合利用各种信息通信技术,以互联、移动、开放、共享为特征,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等各个方面,面向老年人、服务单位、政府机构等相关人员和组织,开展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和信息服务。 “互联网+大数据”养老既是一个技术体系,更是一个服务体系。从养老服务的视角观察,根据业务目标、业务主体和业务环境的差别,“互联网+大数据”养老业务可分为3个方面:在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方面,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在老龄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对全社会养老事业开展顶层设计和集中管理,建设覆盖全国和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机构的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在老龄产品和服务产业方面,供应商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升级老龄产品,养老服务机构利用信息化应用和智能化产品升级养老服务,形成依托数据的互联网老龄产业集群;在老年消费者方面,老年人学习和利用互联网,加强自理能力,丰富社会生活,全面提升老龄人口的物质和精神满足感。 “互联网+大数据”养老具有与传统养老体系完全不同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上传时间: 2018-11-01
上传用户:wwr123
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第三波转型,其特点是无处不在的传感和连接,数据在所有的行业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DI作为一家领先的模拟技术公司,专长就是传感、收集、解译,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云端,搭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 为此,ADI智库推出《数据采样系统基础知识》,共10篇技术文章,旨在梳理采样系统设计那些重要的基础知识,例如与现代通信系统应用相关的过采样和欠采样示例等,为广大从事该专业的工程师以及电子工程相关学子提供参考指南。
标签: 数据采样系统
上传时间: 2021-12-01
上传用户:
最新版本的国标,汽车信息安全,规定了车载信息交互系统硬件、通信协议与接口、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的信息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上传时间: 2022-02-09
上传用户:
准确量化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对于理解陆气间相互作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通量观测和模型模拟是目前研究碳水通量的两种主要方法。通量观测精度较高,但观测范围局限、站点分布不均匀,易受环境影响,难以区域扩展;模型模拟可实现不同尺度参量估算,但由于理想化假设、模型参数和驱动数据等限制,导致其模拟结果往往与真实值存在较大偏差。模型-数据融合方法主要是通过参数估计和数据同化两种技术集成观测和模型信息,建立两者相互制约调节的优化关系,以提高模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匹配程度。基于该思路,本研究在地面观测数据、遥感卫星资料以及相关气候环境数据基础上,重点突破全球动态植被模型(Lund-Potsdam-Jena Dynamic Globa Vegetation Model.LPJ-DGVM)敏感参数优化方法,获取适宜中国的参数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引入数据同化算法,将遥感卫星产品信息与模型相融合,在模拟过程中不断校正原有模型模拟轨迹,提高模型适用性。将以上改进的模型推广至中国区域,实现对20002015年中国地区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和敬发(Evapotranspiration,ET的空间格局模拟及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将LP」DGwM中所选出的22个可调参数(涉及光合、呼吸、水平衡异速生长、死亡、建立以及土壤和掉落物分解共七个作用领域)在各自取值范围内随机获得不同的参数组合,结果表明22个参数可引起GPP和ET模拟结果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集中在生长季。所有站点GPP相对不确定性(Relative Uncertainty,RU)基本保持在09-1.25之间,不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异性:ET相对不确定性RU月变化趋势明显,且基本处于0.5以下,明显低于GPP,说明所筛选的22个参数对GP模拟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标签: 数据融合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shjgzh
在工业应用中常用一组传感器对问一个被测量目标在一个过程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然而由于每个传感器位于过程的不同位置,它们将不问程度的受到嗓声的干扰,为了从被嗓声干扰的多传感器测量值中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霱要进“步研究多传感器的融合理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系统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各个传感器的信息,得到对被测参数的最优估计,本文主要研究了以加权的方式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方法,即研究如何对每个传感器进行加权,从而得到对被测参数最优佑计的方法为此本文在介绍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对传感器测量值构成的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利用每个传感器测量值所对应的奇异值,可以估计出对每个传感器权值的最优估计,从而在不要任何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可仅由多传感器的测量值,利用提出的算法得到在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的被测参数的最优估计,此外,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多传感器测量同一过程参数以控制该参数在过程中的不同位置能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分布,此时人们希望利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测量结果,对每一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重建,以获得对每一个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更为准确的估计。为此,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小波降噪和数据融合的传感器数据重建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说明提出算法是有效的,最后,研究了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状态融合问题,研究了加权无气味卡尔曼滤波(UKF)方法,研究表明无气味卡尔曼波波能克服了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在状态融合估计中的不足,可以得到了更准确的状态融合估计结关键词多传感器系统,数据融合,奇异值分解,UKF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aben
本文以某油田数字化改造项目为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扫描作业中会产生精度不符合项目要求的问题,导致后续的维模型精度无法达到要求。本文系统分析了扫描仪的误差来源,采用单边法和交叉双边法的标定实验方案,可以较快、较准确的检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精度,为后续数据获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传统的纹理图片采集方法没有规则,拍摄的图片较多,数据量较大,且有时会遗漏部分场景信息。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前后几次采集的大量纹理图片数据,提出了一种快速、全面的纹理采集方法,提高了采集效率,降低了数据量。通过研究降噪、增强特征等算法,对纹理图片进行处理,获取了较好的模型显示细腻感。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上种不同理贴图方法在模型真实度、内存占用量和操作易程度等力面的影响,得出各个贴图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后续的高质量、快速度的纹理贴图提供了理论依据(3)针对地面激光扫描仪在点云拼接时出现无法识别标靶球的问题,分析研究了大量其它站扫描的点云数据和标靶摆放位置,提出了相应的摆放规则,提高了识别标靶的成功率和点云拼接效率。复杂的曲面类模型在正向建模软件中的操作难度较大,且操作复杂,作者通过转换格式将点云放置在逆向软件中使用曲面拟合建模方法进行三维建模,提高了建模效率。非规則类模型在通过交集、并集和差集操作时会出现模型消失的问题,经过实验和研究,详细提出了其建模步骤,减少了该类问题的出现。团队协同作业的模型整合阶段容易出现材质和模型重复问题,结合项目的建模技术要求提出了相关的模型建模规范,提高了模型整合效率
标签: 数据融合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XuVshu
(1)介绍了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和现状,对现有的主要诊断方法以及近年来先进的神经网络理论和技术以及数据融合技术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2)对神经网络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神经网络的分类和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详细说明在电路故障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BP神经网的设计、训练和测试方法,并对一个两级RC耦合放大器电路例进行了测试、神经网络训练和诊断。(3)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的概念、优缺点、基本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然后对于数据融合具体方法,着重研究了 Bayes统计融合方法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融合方法以及模糊集理论融合方法。最后采用基于待定系数法的隶属度构造法以及模糊融合的方法对实例电路进行了故障诊断。(4)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包含元件直流特性信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和包含元件交流特性信息的不同频率激励下输出电压峰值与输出电压峰值的比值两类信息进行数据融合诊断的方法,保证故障信息量的同时降低了获取难度,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通过模糊变换将两类故障信息通过两个神经网络诊断得出的故障求属度进行决策层的数据融合,较好的解决了了单神经网络诊断信息量不足,由于电路元件互相影响而产生的故障诊断不确定性的问题以及待融合故障信息隶属度获取困难的问题,使得诊断准确率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本文提出的基于数据融合和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模拟电路的故障进行准确实时快速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关健词:模拟电路;数据融合;神经网络;模糊集理论
标签: 数据融合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