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信号<b>测控</b>装置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50)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49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STM32中断与嵌套NVIC快速入门.rar2. 教你如何看懂时序图.rar3. AVR32801: UC3A3 Schematic Chec.pdf4. AT指令简编汇集.pdf5. HT MCU间接寻址的应用.rar6. 基于C8051F020和Zigbee的汽车测试系统设计.rar7. AVR事无巨细系列.pdf8. 基于S3C2440A的银行评价器的设计.rar9. 基于PIC16LF874单片机的电容测量模块.rar10. S52开发板功能说明.pdf11. 基于ARM单片机的自动测高测距小车.rar12. LPC1300片上USB驱动应用与实例.zip13. 基于MSP430单片机F149的GSM电子门匙设计.pdf14. 基于C8051F040的以太网-CAN转换电路设计.rar15.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步进电机加减速的控制方法.rar16. 硬件电路设计之主芯片选型.rar17. 嵌入式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选型手册.rar18. 单片机P0口的片外数据存储器扩展.rar19. LTC4310绝缘双向I2C总线通信方案.rar20. 基于PCI9054的数据转换模块设计.rar21. 单片机Flash存储器坏块自动检测.rar22. 下载烧录快速入门手册.rar23. 基于单片机的住宅电子服务系统.rar24. 基于ATmega8的双轴太阳跟踪器设计.rar25. 单片机通讯电路的抗干扰设计.rar26. 基于ATmega16L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rar27. 基于单总线式无线温度采集系统设计.rar28. 基于P89V51RD2的功率因数测量仪设计.rar29. 基于MC9S12HZ256的总线式汽车数字仪表设计.rar30. 工控软件组态王与单片机多机串口通讯的设计.rar31. 基于AVR的新型防汽车追尾安全装置设计.rar32. 串行时钟PCF8583在微机保护装置中的应用.rar33. 基于C8051F320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rar34. 基于Attiny13的投影仪防盗器设计.rar35.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语音录放系统.rar36. H.264高清编解码器的片上系统MG3500.rar37. 基于C8051F310的山路转弯预防警示系统.rar38. 基于CAN总线的综自通讯规约设计.rar39. 基于AT89S52的机载电气盒测试仪的设计.rar40. 基于PCI9052的PCI局部总线应用.rar41. 基于ISA总线与KH-9300的数据采集系统.rar42. 基于单片机89S52的多功能计数器设计.rar43. 微处理器dsPIC33F在微机保护装置中的应用.rar44. 基于ATmega16的简易示波器设计.rar45.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多功能计数器的设计.rar46. 基于ATmega16的标记机控制系统.rar47. 基于C8051F040的方位角测试系统.rar48. 基于VHDL的微型打印机控制器设计.rar49.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多功能音乐播放器.rar50. 基于PIC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pdf51. 基于C8051F060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rar52. MCS51单片机实验指导.pdf53. 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周兴华.pdf54. 基于CDC3207G的汽车仪表板设计.rar5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吕运朋.pdf56. S3F84B8 8-位CMOS MCU用户手册.pdf57. 基于MSP430F247和TMP275的测温仪.rar58. 单片机现场应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pdf59. 单片机与PLC之间远距离通信的实现.pdf60. iis总线:基于IIS总线的嵌入式音频系统设计.pdf61.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实验讲义--杜晓.pdf62. 2.4GHz PTR4000无线嵌入式模块高速率1Mbps、.pdf63. 自动打铃器.pdf64. “Infineon单片机实验”教学大纲.pdf65. PIC单片机在可编程数码式楼宇对讲系统中的应用.pdf66. Intel 8251的UART功能.pdf67. XL400编程试验51单片机开发板.pdf68. P89V51RD2新型单片机SoftICE模式调试指南.pdf69. 海丰热电公司800立方米水箱单片机控制系统.pdf70. 单片机与CPLD综合应用技术.pdf71. 8-bit 80C51 Flash系列单片机--P89C66.pdf72. 单片机的串行口.pdf73. TM57PE12 8位单片机使用手册.pdf74. PHILIPS P89C5x单片机数据手册.pdf75. HT46R32/HT46R34 A/D+OPA型八位单片机.pdf76. 单片机应用小技巧.pdf77. MSP430F21X1混合信号控制器.pdf78. 4位单片机微控制器MC20P11XX.pdf79. MSP430系列超低功耗单片机基础与教学实验.pdf80. 基于89C51单片机的实验电路板的制作.pdf81. 8位OTP单片机芯片MC10P23XXY管脚与三星9454完.pdf82. 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pdf83. 8位OTP单片机芯片MC10P22XXY.pdf84. 单片机技术概述.pdf85. 基于ATmega48的3相无刷电机的控制方法.rar86. C8051F单片机在远端测控装置中的应用.pdf87.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的多路压力测量仪.rar88. 8位OTP单片机芯片BM22P02.pdf89. MSC1211 SINGLE-CHIP MICROPROCE.pdf90. 8位OTP单片机芯片BL35P02R.pdf91. 8位OTP单片机芯片BL22P02.pdf92. 8位OTP单片机芯片BL35P02.pdf93. HT46R23/HT46C23 8位A/D型OTP/Mask.pdf94. 8位OTP单片机芯片BL22P64.pdf95. 单片机和嵌入式LINUX开发的那点事儿.pdf96. 凌阳8位通用单片机--SPMC65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开发.pdf97. AVR单片机技术培训--李正中.pdf98. AVRISP MKII编程器使用说明.pdf99. CANopen主节点的设计方案.pdf100. SONIX 8BIT单片机26系列I/O型原理及基础课件.pdf

    标签: 电控 发动机 教程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66)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65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C8051F35X单片机内部Flash存储器的擦写方法.pdf2. 学51单片机之数码管部分.pdf3. 单片机在汽车驾驶模拟器中的应用.pdf4. 学51单片机之C51基础知识.pdf5. 学51单片机之单片机基础知识.pdf6. PIC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教材.pdf7. 学51单片机之LED部分.pdf8. NiosII培训教程与实验材料.rar9. Keil C51语言使用技巧及实战(周立功).pdf10. STM32F10xxx USB开发工具包.pdf11. 教你写Makefile.pdf12. 怎样写testbench-xilinx.pdf13. 学单片机之中断部分部分.pdf14. 代码优化的文档.pdf15. 学单片机之定时器部分.pdf16. Nios 的用户定义接口逻辑实例.rar17. 学单片机之串口通信.pdf18. Avlon总线规范参考手册.pdf19. AVR单片机与GCC编程.rar20. 数字信号处理.doc21. 为何选用SAMSUNG S3C44B0进行开发.doc22. 各类开发实用电路图.rar23. linux 中断和设备驱动.rar24. 基于C语言的MCS-51系列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rar25.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光电检测研究.pdf26.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流量控制系统.pdf27. 基于AT89C51的腰椎牵引仪的设计.pdf28.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测控系统设计.pdf29.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二氧化碳测量系统.pdf30. usb调试助手.rar31. 基于PIC单片机的螺杆空压机控制器.pdf32. 基于PIC单片机的蓄电池检测及均衡系统.pdf33. AVR Terminal.EXE34. 闪速8 AD转换器TLC5510与单片微机的接口技术.pdf35. 基域C8051F020芯片的多功能计数器设计.pdf36. MCU51的串口调试工具.rar37. 基于单片机的楼宇供暖节能系统的设计.pdf38.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近红外水分分析仪设计.pdf39. 可编程计数器陈列PCA原理及应用设计.pdf40. 基于单片机控制多路PZT的驱动电路设计.pdf41.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深水监测装置.pdf42. 74系列选型参考资料.pdf43. 基于DS1820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pdf44. 基于单片机的热电偶测温系统的设计.pdf45. 基于单片机的车速控制技术的研究.pdf46. 基于C8051F410的精确信号模拟电路设计.pdf47. 简述单片机测控通用系统.doc48. 基于ATmega128的泥浆压力脉冲信号仿真器.pdf49. 基于芯片ADE7755单相电能计量电路的设计.pdf50. 32位嵌入式CPU中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pdf51. 基于ADS1253的色谱仪数据采集系统设计.pdf52. 用单片机实现流水灯的控制设计.pdf53. 基于SMBus的双单片机多通道ADC.pdf54. 基于单片机的人体腰椎复位研究.pdf55. 用stm32设计的rtc万年历程序.rar56. 基于PIC单片机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pdf57. 基于SPCE061A的智能语音处理系统设计.pdf58. 串口利用定时器中断接受不同的帧.rar59. 基于SMS的单片机无线监控系统设计.pdf60. STM32的SD卡驱动及液晶驱动源代码资料.rar61. 基于单片机的资料库温和湿度监控系统.pdf62. I2C的模拟驱动资料下载.rar63.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烟雾测控系统设计.pdf64. FREERTOS的官方移植文档.rar65. 基于单片机的粮库多点测温系统的设计.pdf66. 强人写的UCOS_II,V2.52.rar67. SPCE061A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pdf68. 飞思卡尔S12系列单片机系统硬件设计.rar69.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远程控制系统设计.pdf70. MC9S08FL16 DEMO资料.pdf71. WORKBENCH学习指导资料.pdf72. M52235EVB-K2e 开发板资料.rar73. AVR应用经验解析.pdf74. M52221 DEMO板资料.rar75. DSP系列56F800 DEMO开发板资料.rar76. DSP 56f800 DBUM开发板资料.rar77. SD协议介绍.doc78. CML-5282开发板资料.rar79. 单片机C51编程规范教程.doc80. IIC总线协议中文版.pdf81. Freescale MC9S12C64介绍及编程练习.rar82. freescaler开发板资料及原理图.rar83. PIC16F877的外围功能模块资料.pdf84. HCS12中断原理分析 ppt.rar85. PIC16f877快速入门教程.pdf86. DEMO9RS08KB12开发板资料及原理图.rar87. Freescale HCS12微控制器资料 ppt.rar88. 单片机语言C51程序设计.pdf89. 基于SPCE061A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pdf90. HCS12微控制器MC9S12DP256使用指南 ppt.rar91. 单片机常用的程序30例.rar92. 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库实验(七).doc93. DEMOLL16_Lab_code使用资料.rar94. FSL08系列单片机开发及C语言编程简介.pdf95. 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库实验(六).doc96. HCS12X系列存储器配置操作指南.pdf97. MC9S08QG8英文资料 pdf.pdf98. 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库实验(五).doc99. 基于XGATE进行Manchester译码的方法.pdf100. FREESCALE单片机的C编程教程.pdf

    标签: 滚动码

    上传时间: 2013-05-21

    上传用户:eeworm

  • 矿用隔爆型高压开关智能综合保护系统的研究.rar

    随着采煤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矿用隔爆型高压开关智能综合保护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随着微机保护的发展,一些新的保护原理和方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得到实际应用。然而这些新方法在改善保护性能的同时也对微机保护装置的计算精度、速度和寻址空间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也对构成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微机保护设计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和单片机双CPU 结构的微机保护系统,并应用于高压开关装置当中DSP 作为主CPU 芯片主要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保护等功能,8051 作为从CPU 主要完成键盘处理、液晶显示处理和通讯等人机对话功能。此双核结构具有并行工作,分工明确的优点,既保证了继电保护的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又实现了实施测量的高精度。 本文首先根据矿井高压电网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了矿井高压电网常见故障的电气特征,并参照相关标准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原理和动作指标,尤其是针对矿井供电系统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情况,采用了“基于零序功率方向型”的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然后分析了交流采样、直流采样方法的优缺点,确定了高压防爆开关保护系统的采样方式。 保护系统的硬件是实现保护原理的平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保护功能的实现。本微机保护系统是基于DSP 和单片机的双CPU 微机线路综合保护测控装置,DSP 的采用大大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数据处理速度,双CPU 结构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另外,该装置不仅可以完成继电保护功能,而且紧随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需要,还可以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讯的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讯一体化。

    标签: 隔爆型 保护系统 高压开关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2007yqing

  • 多路温度与湿度检测系统的研制.rar

    本文针对我国当今大型仓库、大型粮库的监测与控制现状,进行研究开发,采用较为实用和先进的单片微型机控制系统,运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温度、湿度的敏感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级通讯总线的粮库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通讯控制总站以及下位机的设计。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向通讯控制总站发送命令,提取下位机温、湿度数据,下位机实现温、湿度检测;同时可以查看历史检测数据,进行粮情分析和粮库管理等一系列操作。 温湿度的测量和控制系统通常被认为是一项较为简单的控制技术,但是由于湿敏元件的稳定性差,寿命短等问题,实际应用系统中能正常运行的不多,除非建立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本文重点分析了湿敏传感测量的机制,选型和技术措施。在研究了多种湿度传感器性能的基础上选用了合适的湿度传感器,这是本设计的一个重点。本设计还有一个重点,用CPLD设计了一个模拟开关和显示部分。 本设计研制的上位机采用PC机,通过RS-232接口与转换器相连,转换器通过RS-485总线连接下位机,实现监控室与现场的数据通信。每台下位机位于各粮仓内,需要监测256路的温、湿度信号,为了能实现共256路温湿度的数据采集工作,本设计中用CPLD设计了一个模拟开关,每次只采集一路数据送入到单片机中去;另外,本设计的显示部分也独特的选用了CPLD来实现。正常情况下上位机每4小时向下位机发布一次检测信号(同时在任何时刻也可监控某个粮仓的温湿度情况),下位机利用PICl6F877单片机来实现粮仓中128路温度和128路湿度的测控。 该粮仓温、湿度测控系统实用性强,成本低,数据传输效率高,可靠性好。它不仪可以应用于粮库的监控管理,而且也可推广到其他监控领域,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标签: 多路 温度 湿度检测

    上传时间: 2013-05-23

    上传用户:liuwei6419

  • 基于IEC61850的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研究与实践.rar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应用发展十多年来,为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也多少存在着二次接线复杂,自动化功能独立、堆砌,缺少集成应用和协同操作,数据缺乏有效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由变电站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缺乏能够完备实现信息标准化和设备之间互操作的变电站通信标准造成的。 电力工业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供电质量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输配电系统的信息源和执行终端,变电站数字化、信息化的要求越发迫切,数字化变电站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智能开关等智能化一次设备的诞生使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成为可能,高速、可靠和开放的通信网络以及完备的通信系统标准是数字化变电站实现的保障,特别是最新颁布的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的国际标准-IEC 61850为建设数字化变电站提供了全面规范。本文以IEC 61850和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新架构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研制的具体实践,展开专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 IEC 61850的理论分析①揭示了IEC 61850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内在关联。 ②总结了IEC 61850的内涵,通过分析说明IEC 61850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协议,更多意味的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建模方法。 ③归纳了IEC 61850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功能分层的变电站、面向对象的信息模型、功能与通信的解耦、变电站配置语言和面向对象的数据自描述等。 ④从“类”的角度入手分析了IEC 61850信息模型,指出信息模型具备了类的共性和特性。以合并单元为例,对信息模型的属性和服务进行了具体分析。 ◇ IEC 61850的应用研究①从系统和设备两个层面总结了实践IEC 61850的一般步骤。 ②分析了采样值传输(SVC)和通用变电站事件(GSE)2类重要的通信服务。 ③研究了核心ACSI、GOOSE、SMV、GSE管理、GSSE,时间及时间同步等通信模型的特殊通信服务映射。 ④讨论了信息模型实体的构建方法,即如何让设备的实际功能、运行机制和数据能够准确和完备的实现设备对应信息模型的所有细节。IEC 61850没有对实现标准的具体方法作出规定,这给各厂商在技术实现上留出了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但同时我们注意到若仅在“形态”层面上实践IEC 61850,而不顾及IEC 61850的内涵和应用价值,则可能无法实现IEC 61850的预定目标或使IEC 61850的有益效果大打折扣。出于如此考虑,在提出3种可能的构建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从中选择出作者认为最优的方案,并给出了示例。 ◇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CNDS)的研究①在分析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标准以太网存在延时不确定的问题,总结了提高以太网实时性能的主要措施,并从中选择出适用于CNDS的措施。 ②分析了CNDS的特征,特别是与同样基于以太网的一般局域网的区别,针对CNDS在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③提出了过程子网和全站惟一网络2种组网方案。通过分析各自的特点与实现难度,指出过程子网目前较易实现,而全站惟一网络将凭借信息高度共享等优势成为CNDS的最终形态。阐述了VLAN、由交换机实现网络冗余等组网技术在SAS中的应用方法及IED自身通信冗余的实现方法。 ④归纳了CNDS数据流的类型和到达时间规律:建立了简单数据流模型为表征数据流、研究数据流业务特征和分析CNDS性能提供了有用工具;分析了TcP协议及其运行机制,提出了TcP应用于CNDS的优化方法。 ⑤利用OPNET网络仿真技术,建立了EMAC和TCP/IP仿真节点模型,对以太网、TCP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特征等进行了仿真研究;依据CNDS实际承载的功能,建立了过程子网和站级网络的动态仿真模型,围绕网络延时和端到端延时等网络性能指标,对不同组网方式和应用功能下的网络性能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结论和建议,为分析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通用方法。 ◇可接入CNDS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①阐述了一种新架构的、能够无缝接入CNDS并具有多种运行方式的全网络化数字保护平台与试验系统的软硬设计和实现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数字保护的RTOS多任务划分方法。 ②以馈线保护测控装置为例,建立了平台的IEC 61850信息模型。以此为基础,在平台内部实现了利用SMV和GOOSE报文传输采样值和开入/开出信息,即实现了遵循IEC 61850的过程层通信,为平台接入IEC 61850系统和数字化变电站做好了准备。 ③进行了保护测量功能和过程层通信试验,验证了平台的可用性和过程层通信的可靠性,为类似设计方法在间隔层IED上的应用提供了可信依据。

    标签: 61850 IEC 新型数字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lyy1234

  • 远程血压监控系统.rar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血压是反映人体生理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的血压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另外血压也是重症病人监护的重要指标,准确、及时地监测血压,对于了解病情、诊断疾病和保障危重病人安全都极为重要。因此,研制高性能的血压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以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远程血压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它融合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一体,使电子血压系统实现网络化。本系统将采集到的血压信息经处理后显示到液晶屏上,同时将此信息以TCP/IP的方式发送到网络上,这就是本设计的目的所在。 本论文在开始介绍了人体生理信号的特点及其测量条件之后,详细研究分析了血压测量原理以及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判别。论文的重点放在系统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设计。在硬件方面,以ARM Cortex-M3内核的处理器LM3S8962作为控制器(内部集成有A/D转换器和以太网控制器等),使得硬件系统的设计简单化。整个硬件系统电路由六部分构成:处理器LM3S8962最小系统电路;电源模块:JTAG接口电路:血压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网络接口。其中,血压检测模块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和难点部分,它主要是将袖压的直流部分和交流部分分离出来送到A/D转换器。软件方面,这个部分是第四章的系统软件的设计,首先把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移植到处理器LM3S8962上,然后讲解了应用程序的设计(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A/D转换处理程序设计、液晶显示程序设计和网络通讯程序设计。论文的最后对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做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全文的总结。 关键词:TCP/IP 示波法 舒张压 收缩压 μc/OS-Ⅱ

    标签: 远程 血压监控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6-17

    上传用户:yph853211

  • 智能断路器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的研究.rar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对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断路器高度智能化,并且更安全和可靠,是电力系统保护的发展要求,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本文在深入研究了智能断路器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核心的系统硬件。DSP是智能断路器测控单元的核心器件,它实现断路器的各种保护、报警、显示与控制功能。CPLD完成状态量的监测,以及各种逻辑信号的输出。两种器件相互配合使得断路器系统更加智能化。研究了断路器测控单元的测量原理及保护算法,并进行了具体的硬件和软件模块的设计,旨在实现断路器的智能保护、远程控制和集中管理。本设计以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LF2407为核心。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信号调理模块设计、信号采样模块设计、保护执行模块设计、CPLD模块设计和输入输出模块设计。并且利用TMS320LF2407本身具有的CAN2.0模块,通过CAN总线实现断路器和上位机的通信,实现遥测、遥调、遥控、遥信等“四遥”功能。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个模块相对独立,完成某个特定功能,便于维护和添加新功能,并且调试灵活方便。文中给出了主程序及各个子程序的流程图,其中子程序有数据采集子程序、FFT计算子程序、液晶显示子程序、短路瞬时保护子程序、过载长延时保护子程序、接地故障保护子程序和短路短延时保护子程序等。并且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断路器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分析了各种干扰的来源,并针对各种干扰采取了对应的软件和硬件的抗干扰措施。最后,为了验证全波傅氏算法能否满足电网数据处理精度的要求,利用MATLAB搭建仿真平台,对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全波傅氏算法能达到系统的要求。

    标签: 智能断路器 关键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BK094

  • 基于USB和FPGA技术的高性能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rar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SB和FPGA的高性能数据采集模块USB12016(USB总线,A/D垂直分辨率为12位,存储容量为16兆)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该数据采集卡包括模拟输入、A/D转换、数据缓存、FPGA控制电路和USB总线接口等,在一张卡上实现了8通道模拟信号调理、采集、处理,并可实现多卡同步触发采集,具有高精度,低噪声,低失真和测试信号范围宽的特点。USB12016配有系统驱动控制程序软件,在Windows9X/2000版本的操作平台下运行,控制面板完全是虚拟仪器软面板,图形化界面十分友好。USB12016是USB接口技术、FPGA技术和嵌入式技术融为一体的结晶,已成功应用于军事测控领域。

    标签: FPGA USB 性能

    上传时间: 2013-06-12

    上传用户:CETM008

  • 基于FPGA的电压电流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rar

    对一些信号的监测尤其是对电压、电流、温度等模拟量的监测有着很广泛的应用,通过监测到的数据,可以对系统相关设置进行及时调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与保证。 系统采用Actel公司先进的模数混合FPGA以及Actel公司的SOPC设计解决方案,单芯片实现以CortexMI处理器为核心的片上监测系统。它可以完成对电压、电流、温度等模拟量的监测,系统模拟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ADC后送给处理器Cortex-MI进行处理,通过串行口,以太网口和OLED,实现与PC主机交互,板上实时显示以及远程主机检测功能。借助于Actel的先进的新型fusion模数混合FPGA器件,单芯片实现可直接对外部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数模混合系统,简化了设计;对电压,电流,温度等模拟量的测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该系统在智能家电,电源监控以及微控制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现有嵌入式设计方法进行比较,确定系统设计目标并选择SOPC方案设计系统; 2.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3.系统软件设计。

    标签: FPGA 电压电流 温度监测

    上传时间: 2013-06-14

    上传用户:tuilp1a

  • 基于FPGA的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rar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机械、医疗、测控及航天等各个领域,而电子测量技术要用到各种形式的高质量信号源,因此任意波形发生器的研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便是基于DDS(DirectDigitalSynthesis)技术进行任意波形发生器研制的。要求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与锯齿波等常规波形,而且能够产生任意波形,从而满足研究的需要。具体工作如下: (一)介绍国内外关于任意波形发生器研究的发展情况,阐述频率合成技术的各种方式与技术对比情况,并选定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进行研制。 (二)介绍系统的硬件设计构成与功能实现,并对系统部件进行逐一细述。选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模块,使用FPGA实现DDS功能作为技术核心,并对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接口技术进行分析。 (三)讲述DDS的工作原理、工作特点与技术指标,并基于FPGA芯片EP1C3T144C8进行设计,通过使用相位累加器与波形ROM等模块,实现DDS功能。同时辅以使能模块与行列式键盘,实现各种波形的灵活输出。 (四)给出系统产生的测试数据,并对影响频谱纯度的杂散与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标签: FPGA 任意波形发生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di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