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电机具有可靠性好、结构简单、耐腐蚀、效率好、结构紧凑、价格低廉和体积小等优点,成为工业伺服控制的主要传动装置然而,感应电机又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磁链和转矩的非线性耦合及参数时变,使得感应电机的控制十分复杂,特别是在实际电机控制系统中,还需要考虑硬件和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致使实现高性能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更加困难 本文研究感应电机的高性能控制策略,综述了感应电机高性能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和感应电机模糊控制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实际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器选型中各个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本性能和优缺点在给出三相坐标系和二相坐标系中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之后,从理论上阐述了模糊控制和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针对传统的PI控制器参数整定繁琐,系统鲁棒性差的缺点,论文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感应电机的变频调速,采用CRI推理法,设计了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PI矢量控制器,利用Matlab对基于模糊PI控制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采用两种控制器实现的感应电机调速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的控制性能优于常规的PI调节器 论文对基于ARM的感应电机数字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阐述了采用LPC2214ARM微处理器构成数字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方法,给出了一种高性能感应电机的数字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结构的组成及软件模块的功能,并给出了主要算法的参考代码,为实际电机控制器的选型和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sy_jiadeyi
Cadence OrCAD 10.5, 让PCB的设计进入更细节阶段。与PSpice结合可应用于在Allegro平台上。此套组系为一完整涵盖前端至后端、使用微软视窗平台的流程,可以供印刷电路板(PCB) 设计师透过工具整合与程式自动化改善生产力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22558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能量采集终端。以流行的AT91RM9200 为核心,操作系统采用ARM-LINUX2.4.20 系统,多进程设计,各进程模块并发运行,可极大的提高系统效率。相对于其他同类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y_jiadeyi
·SPWM 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研究生姓名:何中一学科、专业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 究 方 向: 功率电子变换技术指 导 教 师: 邢岩 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自动化学院二ΟΟ五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绪论 ………………………………………………………… 11.1 SPWM 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 ……………………………………………… 11.2 模拟控制方式和数字控制方式………………………………………
上传时间: 2013-06-26
上传用户:adamszq
·【英文题名】 System Research for Asynchronous Motor Speeding Adjustment Feeding by Varible Frequency Converter Base on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作者中文名】 徐大鹏; 【导师】 张润和; 【学位授予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txfyddz
·书 名 电路设计与制板——Protel DXP入门与提高 作 者 老虎工作室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书 号 115-10745-9 系 列 书 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 责任编辑 李永涛 开本 16 出版时间 2003年2月 字数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gyq
R8C系类单片机的最新中文应用手册,比较全面的介绍了瑞萨R8C系列单片机的硬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唐僧他不信佛
·作者: (日)松井信行著、王棣棠译 ISBN: 9787030080004 , 703008000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01 内容提要 :本套丛书系引进欧姆出版社原版翻译版权出版的中文版系列。基本涵盖了应用电子技术进行机械控制这一新兴学科的全部知识。内容简洁、精练、重点突出、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目
上传时间: 2013-07-20
上传用户:mslj2008
不同于一般形式的软件编程,嵌入式系统编程建立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势必要求 其编程语言具备较强的硬件直接操作能力。无疑,汇编语言具备这样的特质。但是,归 因于汇编语言开发过程的复杂性,它并不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般选择。而与之相比, C 语言--一种"高级的低级"语言,则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最佳选择。笔者在嵌入式系 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一次又一次感受到C 语言的精妙,沉醉于C 语言给嵌入式开发带 来的便利。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lyaccounts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与信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性能的变频调速传动取代直流传动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国产变频器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只占20%~30% ,而70%~80% 的变频器国内市场被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领, 这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很不相称。但近年来,我国从事变频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 不久的将来, 国产变频器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越来越大。笔者近年来从事变频器的研究开发, 取得了一些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15736969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