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应用仿真硬件和仿真软件通过仿真实验,借助某些数值计算和问题求解,反映系统行为或过程的仿真模型技术。仿真技术在20世纪初已有了初步应用。如在实验室中建立水利模型,进行水利学方面的研究。20世纪40—50年代,航空、航天和原子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仿真技术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提供了先进的仿真工具,加速了仿真技术的发展。[1]
  • Hyperlynx仿真应用:阻抗匹配

    Hyperlynx仿真应用:阻抗匹配.下面以一个电路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CB仿真软件在设计中的使用。下面是一个DSP硬件电路部分元件位置关系(原理图和PCB使用PROTEL99SE设计),其中DRAM作为DSP的扩展Memory(64位宽度,低8bit还经过3245接到FLASH和其它芯片),DRAM时钟频率133M。因为频率较高,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DRAM的数据、地址和控制线是否需加串阻。下面,我们以数据线D0仿真为例看是否需要加串阻。模型建立首先需要在元件公司网站下载各器件IBIS模型。然后打开Hyperlynx,新建LineSim File(线路仿真—主要用于PCB前仿真验证)新建好的线路仿真文件里可以看到一些虚线勾出的传输线、芯片脚、始端串阻和上下拉终端匹配电阻等。下面,我们开始导入主芯片DSP的数据线D0脚模型。左键点芯片管脚处的标志,出现未知管脚,然后再按下图的红线所示线路选取芯片IBIS模型中的对应管脚。 3http://bbs.elecfans.com/ 电子技术论坛 http://www.elecfans.com 电子发烧友点OK后退到“ASSIGN Models”界面。选管脚为“Output”类型。这样,一样管脚的配置就完成了。同样将DRAM的数据线对应管脚和3245的对应管脚IBIS模型加上(DSP输出,3245高阻,DRAM输入)。下面我们开始建立传输线模型。左键点DSP芯片脚相连的传输线,增添传输线,然后右键编辑属性。因为我们使用四层板,在表层走线,所以要选用“Microstrip”,然后点“Value”进行属性编辑。这里,我们要编辑一些PCB的属性,布线长度、宽度和层间距等,属性编辑界面如下:再将其它传输线也添加上。这就是没有加阻抗匹配的仿真模型(PCB最远直线间距1.4inch,对线长为1.7inch)。现在模型就建立好了。仿真及分析下面我们就要为各点加示波器探头了,按照下图红线所示路径为各测试点增加探头:为发现更多的信息,我们使用眼图观察。因为时钟是133M,数据单沿采样,数据翻转最高频率为66.7M,对应位宽为7.58ns。所以设置参数如下:之后按照芯片手册制作眼图模板。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接收端(DRAM)信号,所以模板也按照DRAM芯片HY57V283220手册的输入需求设计。芯片手册中要求输入高电平VIH高于2.0V,输入低电平VIL低于0.8V。DRAM芯片的一个NOTE里指出,芯片可以承受最高5.6V,最低-2.0V信号(不长于3ns):按下边红线路径配置眼图模板:低8位数据线没有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而其他的56位都是一对一,经过仿真没有串阻也能通过。于是数据线不加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一点需注意,就是写数据时因为存在回冲,DRAM接收高电平在位中间会回冲到2V。因此会导致电平判决裕量较小,抗干扰能力差一些,如果调试过程中发现写RAM会出错,还需要改版加串阻。

    标签: Hyperlynx 仿真 阻抗匹配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debuchangshi

  • 功率方向元件的MATLAB仿真

    目前,随着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快速发展,环形区域配电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舰船电力推进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此为背景,介绍了环形区域配电技术中的相关保护性问题及其重要性,主要分析了其中的方向性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以及功率方向元件的结构框架,并通过仿真软件MATLAB 7.0b对功率方向元件进行建模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做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功率方向元件能够较好的实现功率方向的判断。

    标签: MATLAB 功率 元件 仿真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refent

  • 基于xPC和CVI的实时仿真系统设计实现

    针对在xPC平台下开发的实时仿真系统依赖于MATLAB环境,影响其在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PC Target和LabWindows/CVI的实时仿真系统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设计的仿真系统,实现了独立的宿主机程序,同时利用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了主控台仿真软件。经仿真验证,该系统具备仿真步长1 ms,数据通讯周期20 ms,显示更新周期20 ms的实时仿真能力。仿真系统界面友好且易于操作,为xPC平台下的实时仿真系统在工程实际的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标签: xPC CVI 实时仿真系统 设计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cepsypeng

  • 电容滤波电路工作波形的Multisim仿真分析

    基于探索电容滤波电路工作波形仿真实验技术的目的,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对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波形进行了仿真实验测试,给出了Multisim仿真实验方案,仿真分析了滤波电容选取不同数值时电路工作波形、电路性能的变化情况。结论是仿真实验可直观形象地描述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特性,有利于系统地研究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

    标签: Multisim 电容滤波电路 工作波形 仿真分析

    上传时间: 2015-01-02

    上传用户:Sophie

  • 基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多假目标航迹欺骗研究

    根据半实物仿真的特点和优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多假目标航迹欺骗研究的优势和价值。然后从实现多假目标航迹欺骗的必要条件、航迹欺骗产生的原理、多假目标欺骗的参数匹配、多目标欺骗航迹的数据预算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多假目标航迹欺骗原理,以及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组成、软硬件设计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系统验证了两批假目标预定航迹的真实性和置信度,结果证明这种方式对研究多假目标航迹欺骗技术和战术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标签: 半实物仿真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拢共湖塘

  • JY2X00单片机仿真开发系统用户手册

    非常感谢您使用长沙菊阳微电子有限公司的JY2X00单片机仿真开发系统!JY-E2X00仿真器是采用新一代仿真专利技术开发的单片机仿真产品。由于采用了新一代仿真专利技术,它解决了困扰单片机仿真领域的四大问题:解决了Bondout技术不能仿真增强资源的问题解决了Hooks技术仿真频率低、且不能支持非Philips芯片的问题解决了IAP功能仿真的问题解决了单片机厂家开发多引脚、多功能而担心无仿真芯片的问题

    标签: JY2 X00 JY 2X

    上传时间: 2014-01-15

    上传用户:AbuGe

  •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设计

    针对飞机在地面的快速反应,安全升空和着陆能力,以及飞机刹车系统的性能等问题,将半实物仿真测试技术应用到飞机刹车系统中。建立实物与模型之间的关系,以LabWindows/CVI 2009为仿真开发平台,提出以实物代替模型引入仿真回路,与所建模型形成完整的飞机刹车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与实物仿真相比投资少,效率高,同时又比传统数字仿真更接近实际,是理想的测试手段,为飞机刹车系统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实验平台。

    标签: 飞机 刹车 仿真测试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lht618

  • NI Multisim 10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指出了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NI Multisim 10仿真软件应用在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指出其应用的必要性。并通过实例展示了Multisim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应用。利用Multisim进行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由学期考核结果及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证明了此教学改革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

    标签: Multisim NI 电工电子技术 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zhangxin

  • 基于波包提取技术的传感器组设计二维成像技术

    针对大型构件内部微损伤难以及时发现排除,给生活生产造成安全隐患的现状,基于波包提取技术,利用波包的虚拟时间逆传播,设计了一种新的传感器阵列,并在理论上推导了该传感器阵列二维成像的运算公式,最后利用MATLAB编程模拟仿真了用该传感器阵列进行无损检测时的二维成像结果,结果表明其成像结果的综合精度可以达到98.7%,因此用该传感器阵列进行大型构件内部微损伤的探测对于发现安全隐患、排除安全隐患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标签: 提取技术 传感器 二维 成像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libinxny

  • 几种盲均衡算法的比较及仿真研究

    以新兴的盲均衡技术为理论基础,一些盲均衡算法相继提出。本文以高阶的QAM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针对常模算法、多模算法、加权多模算法存在的缺陷,最终引入一种性能优越的加入动量项的加权多模算法。通过计算机的仿真实验首次对这些算法进行依次比较,所得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动量项的加权多模盲均衡算法在信道均衡上的性能明显优于前面几种算法,它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因此具有实用价值。

    标签: 盲均衡 比较 仿真研究 算法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jkhjkh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