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滤波器是统计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没有充足的信息来设计固定系数的数字滤波器,或者设计规则会在滤波器正常运行时改变,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自适应滤波器。凡是需要处理未知统计环境下运算结果所产生的信号或需要处理非平稳信号时,自适应滤波器可以提供一种吸引人的解决方法,而且其性能通常远优于用常规方法设计的固定滤波器。此外,自适应滤波器还能提供非自适应方法所不可能提供的新的信号处理能力。 本论文从自适应滤波器研究的重要意义入手,介绍了线性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算法及设计方法,对几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或最小平方误差准则的自适应滤波器算法进行研究,最终基于一改近的LMS算法设计复数自适应滤波器,并以VHDL语言编写在maxplus平台上进行仿真测试。
上传时间: 2013-07-11
上传用户:W51631
随着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重要,FPGA的测试技术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研究。基于FPGA可编程的特性,应用独立的测试(工厂测试)需要设计数个测试编程和测试向量来完成FPGA的测试,确保芯片在任何用户可能的编程下都可靠工作。 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XilinxXC4000E系列FPGA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详细研究FPGA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基于“分治法”的基本思路对FPGA的测试理论和方法做了探索性研究。 研究完成了对可编程逻辑模块(ConfigrableLogicBlock)及其子模块的测试。主要基于“分治法”对CLB及其子模块进位逻辑(CLM)、查找表(LUT)的RAM工作模式等进行了测试划分,分别实现了以“一维阵列”为基础的测试配置和测试向量,以较少了测试编程次数完成了所有CLB资源的测试。 研究完成了对互连资源(ConfigrableInterconnectResource)的测试。基于普通数据总线的测试方法,针对互连资源主要由线段和NMOS开关管组成的特点及其自身的故障模型,通过手工连线实现测试配置,仅通过4次编程就实现了对其完全测试。 在测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能对FPGA器件进行实际测试的测试平台。基于硬件仿真器的测试平台通过高速光纤连接工作站上的EDA仿真软件,把软件语言描述的测试波形通过硬件仿真器转化为真实测试激励,测试响应再读回到仿真软件进行观察,能够灵活、快速的完成FPGA器件的配置和测试。该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软硬件协同在线测试FPGA。在该平台支持下,我们成功完成了对各军、民用型号FPGA的测试任务。 本研究成果为国内自主研发FPGA器件提供了有力保障,具有重大科研与实践价值,成功解决了国外公司在FPGA测试技术上的垄断问题,帮助国产FPGA器件实现完全国产化。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wangyi39
相位激光测距是一种高精度的距离测量技术,随着电子器件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这种测距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嵌入式技术的相位激光测距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FPGA技术,实现了调制信号产生、信息控制与处理三个模块的整合,解决了传统相位激光测距所难以克服的弱点。 文中阐述了激光测距和调制信号源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测距精度的因素,指出应用DDS技术可以实现宽带、高精度的调制信号输出,说明了引起DDS输出信号杂散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分析了应用FFT运算实现信号相位提取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采用这种检相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测相精度与灵敏度。提出了基于FPGA嵌入式系统的相位式激光测距机的整体设计,并就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介绍了激光测距系统的外围电路和基于QuartusⅡ集成软件平台的部分硬件电路的设计,并对其中的设计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总结提出了对系统今后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思路。
上传时间: 2013-06-28
上传用户:cc111
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与传统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相比,基于FPGA和CPLD实现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可嵌入性,能够方便地实现系统的集成与功能扩展。 FFT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蝶形处理器、存储单元、地址生成单元与控制单元。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蝶形处理器内引入流水线结构,提高了FFT的运算速度。同时,流水线寄存器能够寄存蝶形运算中的公共项,这样在设计蝶形处理器时只用到了一个乘法器和两个加法器,降低了硬件电路的复杂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FFT的运算速度,本文在深入研究各种乘法器算法的基础上,为蝶形处理器设计了一个并行乘法器。在实现该乘法器时,本文采用改进的布斯算法,用以减少部分积的个数。同时,使用华莱士树结构和4-2压缩器对部分积并行相加。 本文以32点复数FFT为例进行设计与逻辑综合。通过设计相应的存储单元,地址生成单元和控制单元完成FFT电路。电路的仿真结果与软件计算结果相符,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 另外,本文还对设计结果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在乘法器内加入一级流水线寄存器,使FFT的速度能够提高到当前速度的两倍,这在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wpt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很多信号处理过程中的核心算法。本文先总结了快速傅立叶变换的一些常用算法,并综合种种因素,采用了基2按频率抽取算法作为实现算法,然后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以DSP处理器这两种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最后以FPGA芯片XCS200为硬件平台,以ISE6为软件平台,利用VHDL语言描述的方式实现了512点16Bit复数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系统,并进行了仿真、综合等工作。仿真结果表明其计算结果达到了一定的精度,运行速度可以满足一般实时信号处理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08
上传用户:cylnpy
采用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实现的宽频带放大器在雷达系统及其他相关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详细讨论了基于FPGA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实现的自动增益控制宽带视频放大器的设计及实现方法。首先给出了自动增益控制宽带放大器取样反馈、数字控制部分的多种实现方案,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及性能指标要求进行了方案论证。接着,分别介绍了模拟通道部分、数字取样模块、FPGA逻辑控制模块及数模转换模块,包括它们的芯片选择、实现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最后,对FPGA逻辑控制模块进行了功能分解,并以XilinxISE和Modelsim为开发平台完成了其子模块的程序设计及相关阶段的仿真。 本文实现的电路板可对带宽达40M的信号进行平稳的放大并输出较平坦的信号波形。同时,该电路板具有自动增益及固定增益选择能力。当选择自动增益方式时,增益的改变通过增益同步脉冲触发,触发脉冲可由系统内部周期产生或外部提供。
上传时间: 2013-06-05
上传用户:acon
本文对于全并行Viterbi译码器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将用FPGA实现的译码器嵌入到某数字通信系统之中。 首先介绍了卷积码及Viterbi译码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卷积码的纠错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接着介绍了Viterbi译码器各个模块实现的一些经典算法,对这些算法的硬件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并利用FPGA实现,而后在QuartusⅡ平台上对各模块的实现进行仿真以及在Matlab平台上对结果进行验证。最后给出Viterbi译码模块应用在实际系统上的误码率测试性能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误码率达到了工程标准的要求,从而验证了译码器设计的可靠性,同时所设计的基于FPGA实现的全并行Viterbi译码器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
上传时间: 2013-07-30
上传用户:13913148949
本文首先对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几种扩频调制方式:BPSK调制方式、QPSK调制方式、CCK调制方式、MBOK调制方式进行了介绍,并从误码率、处理增益、频带利用率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重点讨论了MBOK调制方式的优越性能。然后研究了MBOK调制方式的扩频和解扩方案,包括高速数据进行串并转换、扩频、伪码同步、解扩等。最后,以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开发系统为平台,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并进行了软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dancnc
本文探索了自主系统CPU设计方法和经验,同时对80C51产品进行了必要的改进。 文章采用XILINX公司的Virtex-ⅡPro系列FPGA芯片,在相关EDA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进行基于FPGA的8051芯片的设计。在已公开的8051源代码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程序存储器、指令存储器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定时器、串行收发器的软件编写,VerilogHDL语句共6000余行(见附录光盘)。在设计中笔者特别的注意了源代码中组合逻辑循环的去除,时序设计中合理确定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保证了工作频率的提高(工作频率由12MHz提高到约30MHz),串行收发器的下载实验验证了该模块频率的提高。对设计高频CPU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利用Modelsim进行了功能仿真和后仿真,利用Synplify进行了综合,仿真和综合结果达到了设计的预期要求,并为下载和组成系统作了准备工作(设计了外围电路的PCB板图)。
上传时间: 2013-06-28
上传用户:梧桐
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和研制工作中,合成孔径雷达模拟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440MHz带宽线性调频信号,采样频率500MHz高分辨合成孔径雷达视频模拟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模拟器的几项主要技术进行分析,在对点目标回波信号模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点目标原始回波数据进行模拟并做了成像验证,从而为硬件实现提供了正确的信号模型;针对传统的“波形存储直读法”方案,即在计算机平台上用模拟软件产生原始回波数据并存储,再通过计算机接口实现数据传输,最后完成数模转换产生视频信号这一过程,分析指出该方案在实现高分辨率时的速度和容量瓶颈。 针对具体的设计要求,围绕速度和容量问题,本文着眼于高分辨率SAR模拟器的FPGA实现研究,指出FPGA实时生成点目标原始回波数据是其实现的核心;针对这一核心问题,充分利用现代VLSI设计中的流水线技术与并行阵列技术以及FPGA的优良性能和丰富资源,在时间上采用同步流水结构、空间上采用并行阵列形式,将速度和容量问题统一为数据的高速生成问题;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思想,该方案不需要大容量存储器单元,大大减少模拟器复杂度;对原始回波数据实时生成模块的各主要单元给出了结构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FPGA可以满足课题设计要求;同时,对该模拟器片上系统的实现、增强人机交互性,给出了人机界面的设计思路。 分析指出了点目标原始回波数据实时生成模块通过并行扩展即可实现多点目标的原始回波数据实时生成;最后对复杂场景目标模拟器的实现进行了构思,指出了传统方案在改进的基础上实现高分辨率视频模拟器的可行性。本文首次提出以FPGA实现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回波数据实时生成的思想,为国内业界在此方向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探索,对于国内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阿四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