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人与计算机

  • 下位机:基于8051内核双列直插式芯片实现

    下位机:基于8051内核双列直插式芯片实现,自动控制寻迹、小车运行状态显示。上位机:使小车与计算机实现串口通信,用VC编制一个控制界面,可以通过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按扭或则鼠标键实现小车实时控制和加速控制。

    标签: 8051 下位机 内核 直插

    上传时间: 2017-06-08

    上传用户:思琦琦

  • 所谓短信猫

    所谓短信猫,其实是一种工业级级GSM MODEM,通过串口与计算机连接,可以通过AT 指令控制进行短信收发的设备。国内目前应用较多的短信猫,都是以SIEMENS 或WAVECOM 模块为核心组装而成的,与普通手机相比更为稳定高效。

    标签: 短信

    上传时间: 2017-06-25

    上传用户:zm7516678

  • 这个游戏的关卡使用mapwin制作的

    这个游戏的关卡使用mapwin制作的,然后由一个java脚本自动生成的。   一些精灵的动作是使用自己编写的动画编辑器做成的。   这个炸弹人与传统的炸弹人相比,BOSS的能力得到提升,2种大BOSS一个是蜈蚣另一个是蝙蝠,主角就没有创新了就是放置炸弹……

    标签: mapwin

    上传时间: 2017-08-03

    上传用户:tzl1975

  • 号由光电探测器检测后传送到相应的放大电路

    号由光电探测器检测后传送到相应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按原先对光电探测器的编码规则采用多路优先编码器对信号进行编码。最后把编码值以串口的形式传送到计算机,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打靶结果进行各种处理。与计算机之间的串行数据传输由89C2051单片机实现。89C2051单片机的程序,使用keil编译器进行设计和调试完成,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数据的串行传送,实现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 该信号处理系统实现了对信号的

    标签: 光电探测器 传送 检测 放大电路

    上传时间: 2017-09-02

    上传用户:jichenxi0730

  • HA_FLADDER_V57

    FANUC30i系统与计算机通信,计算机能够实现FANUC在线监控

    标签: HA_FLADDER_V57

    上传时间: 2015-11-23

    上传用户:shi_yan

  • 4麦克风阵列会议系统方案

    在疫情下,世界各国都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人民的生活模式和商业模式都因为疫情爆发而需要作出改变,例如减少人流在外的活动和时间,减少社交活动等,以降低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而导致的病毒传播风险。 疫情期间,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已经停止,但社会的商业活动还是一直在进行, 这避免不了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接触。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我们只好使用互联网来保持人与人和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往,从而使商业活动在疫情期间可以继续进行。 目前,最普遍的是使用电脑或手机连接互联网,经过大气电波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和看见对方的影像。这种方式在个人对个人的互联网连接使用是足够,而且效果也不错。但如果在公司对公司的会议中,各有一大群人围在一起进行会议,单纯电脑与电脑或手机与手机的连接,出来的效果恐怕不会好。 首先,传统电脑和手机在原始设计的时候,只针对个人应用,它并没有预计在今天疫情期间,公司之间会广泛的用它来做群组会议的功能。其二,电脑的收音只是固定在特定的方向,会议期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向讲话,它的拾音能力绝对不能满足需求。其三,电脑和手机没有使用专门的语音芯片做语音处理,会议期间会出现杂音,啸叫,拾音不良 … …等等的情况,严重影响会议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选用一个带有专门语音处理功能的外置拾音speaker,对会议的质量会大大提升。本文会对这产品的要求做详细的介绍。

    标签: 麦克风阵列 远场拾音

    上传时间: 2022-04-11

    上传用户:

  • 华为NB-IoT解决方案

    华为NB-IoT解决方案对于物联网标准的发展,华为的推进最早。2014年5月,华为提出了窄带技术NB M2M;2015年5月融合NB OFDMA形成了NB-CIoT;7月份,NB-LTE跟NB-CIoT进一步融合形成NB-IoT;预计NB-IoT标准会在3GPP R13出现,并于2016年6月份冻结。 此前,相对于爱立信、诺基亚和英特尔推动的NB-LTE,华为更注重构建NB-CIoT的生态系统,包括高通、沃达丰、德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Bell等主流运营商、芯片商及设备系统产业链上下游均加入了该阵营。NB-IoT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快、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NB-IoT使用License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等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车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将产生连接,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

    标签: 华为 NB-IoT

    上传时间: 2022-04-19

    上传用户:

  • 基于STM32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及实验研究

    以STM32F103C8T6为核心,设计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硬件电路。电路主要包括IR2310构成的PWM驱动电路、IRF3808构成的逆变电路、增量式旋转编码构成的速度反馈电路。控制器具有CAN和RS232通信接口,可与计算机或PLC构成速度或位置伺服系统。利用由xPC目标搭建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对PI参数进行整定。测试了控制器的速度伺服响应性能,给定速度为2400rpm时,控制器响应时间为0.32s。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可靠,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可以满足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机械臂速度控制性能要求。The hardware circuit of Brushless DC motor controller is designed by taking STM32F103C8T6 as the core,which mainly includes PWM driving circuits made up of IR2310,inverter circuit formed by IRF3808,speed feedback circuit composed of incremental rotary encoder and so on.Speed servo control system or position servo control system can be composed of BLDM controller with computer or PLC through CA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or RS232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By using the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 platform built by xPC target,the PI parameters are set up.The Speed servo respons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is tested.When the speed is 2 400 rpm,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controller is 0...

    标签: stm32 无刷直流电机

    上传时间: 2022-05-07

    上传用户:

  •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气象站

    虚拟仪器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凭借着其在智能化程度、处理能力、性价比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研究领域。随着气象事业的逐步发展,气象要素的数据测量也步入自动化。将虚拟仪器和气象站相结合,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在这个系统中,采用了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在硬件部分,设计了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与单片机MSP430F135的接口电路,并利用单片机控制进行数据测量,得到了各要素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和温度补偿,由无线发送模块进行传输。无线接收模块通过RS-232总线与计算机相连接,把接收到的数据送入计算机。在软件方面,利用LabVIEW强大的仪器控制功能,轻松地实现了与硬件进行通信交换数据,并将数据以Excel的格式存储在计算机中。使用LabVIEW开发用户控制界面,提供了系统时间显示和数据显示,并且提供历史数据的查询,用户可以输入日期或通过第三方软件(Excel)进行历史数据的查看。此外系统设计中还具有数据超限提示功能,用户可以在前面板根据自身需要设置超限值,若测量到的数值超过用户定义的值,将在前面板进行警告提示。      该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和高效性等特点,将虚拟仪器技术和气象相结合,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然而虚拟仪器技术与气象测量的结合才刚刚起步,今后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标签: 虚拟仪器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aben

  • 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城市人视角下的大型居住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二、项目立项依据(一)项目研究意义(限300字)1、以“城市人”作为绿色空间品质研究的理论指导,以提高居民对绿色空间的满意度为目标导向直接对标居民需求,为绿色空间的优化提出直观高效的策略,同时为国内各大居住区的区域品质提升提供新思路“城市人”是由加拿大学者梁鹤年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学的关键思想,其深刻内涵是“一个理性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的人”。以人为本的规划应通过优化人居的接触机会去提升“城市人”与其所选人居的匹配程度。在“城市人”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提取绿色空间作为“典型人居空间”的代表,提取“典型城市人”作为绿色空间的需求主体,从需求主体出发,对绿色空间的可达性、复愈性、(韧性还要吗,不要的话这里该删掉了)进行分析,研究当前典型城市人的生活需求是否与典型人居环境是否相匹配,有利于提出符合“典型城市人”空间接触需求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为国内大型居住区绿色空间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参考。2、回天地区作为亚洲最大的居住区 ,以龙泽园街道为示范,优化提升其绿色空间,对北京乃至国内各大社区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回天地区是北京20多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典型超大型居住区以该典型住区为研究范例提出的优化措施可以有效映射到其他各大居住区中,在大型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回天地区因整体规模大、居住人口多而带来的大城市病日益凸显。优化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对缓解大城市病有着重要意义。3、回应“回天计划”,与“回天计划”的规划方案互补,为回天地区区域内绿色空间格局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优化方案《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构建首都北中轴延长线生态发展轴、打造公园化城市街区、改造连通现有公园绿地资源、打造生态绿楔组团、推进绿地与居民社区联通等多种宏观绿色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为回天地区区域内整体绿色空间格局提供了规划方案。本项目则以龙泽园街道内各级生活圈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相较于“回天计划”从更微观的角度着眼于居民对绿色空间满意度的提升,实现区域内绿色空间的优化。同时与“回天计划”的宏观规划相呼应,为“回天地区”绿色空间优化提供更精确的优化方案,为“回天计划”2025年绿色生态生活空间的基本建立出谋划策。(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并附主要参考文献(限1000字)1.“城市人”理论    “城市人”理论是加拿大学者梁鹤年提出的解释空间关系的一套理论。他提出“以人为本”的国土空间规划是通过空间的使用、布局和分配去满足人在生产、生活、生态活动中在空间接触上的物性(追求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群性(以聚居去提升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理性(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的平衡)。并且提到规划聚焦于“城市人”与人居的匹配,匹配的成败是看人居能否满足“城市人”的追求,而“城市人”的追求是基于他对不同接触机会的爱或憎。[1]    对于“城市人”,梁鹤年指出以人为本的“人”就是“城市人”,是以年龄、性别、生命阶段定义。并且“城市人”是空间接触机会的追求者和提供者。    对于“接触机会”,梁鹤年指出“居”是空间接触机会的载体,以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居密度定义。这些变量决定它承载的空间接触机会的质和量。因此,“居”是不同的“人”追求和供给空间接触机会的空间体现、交易之所。人聚的越多、越密,空间接触机会(包括正面与负面)越大(相对追求用的气力)。不同的“人”寻找不同的空间接触,不同的“居”承载不同的空间接触机会。[2]    “以人为本”的规划如何实施?梁鹤年提出,规划肯定会引发出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以人为本的规划就是在处理这些矛盾时,以尊重和满足人的本性为原则:在物性上要聚焦于个人的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的满意度;在群性上聚焦于集体的满意度;在理性上聚焦于整体的满意度。[2]2. 国内外生活圈研究现状    “生活圈”的概念起源于日本,二战后的日本城乡地区差异随经济发展逐步扩大,为缩小这一差距,日本政府逐步开展生活圈建设,在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3]。中国很早就开始了对“生活圈”概念的讨论,但是直到近几年才展开较为完整系统的研究与规划。生活圈的构建目标是根据居民实际生活所涉及的区域,打造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和便捷可达、复合共享的生活模式[4]。     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包含“生活圈”的相关核心期刊的梳理,可以总结出学界对于生活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科学划定某一街道或城市的社区生活圈[5-7]以及如何提出生活圈的营建策略[8]。由此看来,中国学者在生活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对一般类型社区的生活圈规划与构建方法的思考以及策略的探讨,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已建成的大型居住社区面临的生活圈更新与发展的难题。[9]3.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在《风景园林》2021-02期的专栏讨论中,林广思教授将当前国际上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归纳为:1)研究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和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并为优化城市规划与设计出谋划策;2)研究城市绿色空间对于缓解公众精神压力,增强心理健康的作用;3)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4)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公平性和包容性;5)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可持续发展。4. 国内对社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的检索,以“社区生活圈”及“绿色空间”作为检索关键词,得到多篇论文在生活圈视角下对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促进老龄健康、绿色空间对生活圈构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0-18],可见目前国内对于社区生活圈内绿色空间的研究与上述国际热点相接轨,对以社区生活圈为单位的绿色空间优化提升有着多样化的视角,但目前各项研究趋于对绿色空间单一功能的研究与优化,而缺乏对绿色空间多种功能共同作用的重视。并且对居民的绿色空间使用满意度缺乏系统性的分析,从使用者的视角对绿色空间的优化还有待研究。因此对于社区生活圈绿色空间的优化,在以人为本的“城市人”视角下,以居民满意度为研究导向,进行绿色空间的现状研究与优化具有深入的探讨意义。5. “回天计划”实施现状经过《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三年生动实践,截至2020年,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品质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成为大型居住区治理示范。[19]    为了更好地满足回天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着眼于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继“三年计划”后又制定了《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到2025年,回天地区城市治理和优化提升取得显著成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品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城市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多方参与共建美好家园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20]

    标签: 创新

    上传时间: 2022-06-08

    上传用户:cander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