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是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汽车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交通违章、约束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保障车辆行驶安全以及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鉴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多种不同结构,不同领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的设计与研究的基础上,将现今领先的GPRS通信技术与人机对话技术应用在传统的汽车行驶记录仪上,以达到能够有效地记录数据并与用户实时互动等多项功能。 本记录仪的设计是基于Samsung公司出产的ARM9 s3c2410的处理器,相应的操作系统是广泛采用的Linux操作系统。本文在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相关背景和现状之后,提出了本课题需要完成的目标。接下来,论文阐述了记录仪的整体系统结构,同时详细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及其结构。接下来,在介绍了各个模块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通信模块的设计,并将现今领先的GPRS技术应用于记录仪的通信环节。在介绍了硬件模块的各个方面之后,论文进入了软件设计部分的阐述。在软件部分中,本文先介绍了本系统的软件流程。并在此流程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系统采用的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剪裁,移植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本系统所采用的Bootloader-vivi。在软件设计的部分,论文还详细研究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界面设计应用软件平台MiniGUI,并重点阐述了MiniGUI在PC上位机环境下的配置和编译工作,以及在交叉编译环境下的编译工作等复杂的环节。最后,是通过串口线将系统与连接板相互交叉进行同步编译,同步测试,并展示出最后的完成结果。 本论文在结束处对本课题已完成的部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总结,并将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小结。同时还对系统性能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的可行性建议。关键词:汽车行驶记录仪,s3c2410,Linux,MiniGUI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玉箫飞燕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在这个社会上无处不在。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产品的灵魂,一定要依据产品的需要安装合适的操作系统,以便于可以更好的编写应用程序。 本研究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QQ2440开发板。操作系统移植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开发板开发应用程序,本文将Linux2.6版本内核移植到QQ2440开发板,使开发板可以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文章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特点、ARM体系结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重点描述了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论文在Linux操作系统移植研究中,首先,进行了移植环境的设计和搭建,建立交叉编译环境,配置网络文件系统NFS。然后,对Linux2.6版本内核和vivi进行配置和编译并以yaffs文件系统为例,介绍了yaffs根文件系统映象的制作。最后,介绍了一种解决内核实时化的方法。在论文的最后,给出了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概念与结构以及开发流程,并进行了UART2串口以及LCD显示屏驱动的开发。全文详细的描述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的流程,在基于QQ2440开发板上给出了bootloader、内核以及文件系统移植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解决Linux内核实时化的一种算法并进行了驱动程序的开发。
上传时间: 2013-06-04
上传用户:LouieWu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电子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脑的形态也不再局限于以前的PC机,各式各样的嵌入式系统出现在了众多的行业和应用中,其中ARM和Linux结合的产品在市场上最受青睐。ARM由于其低功耗、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成为众多公司产品开发的主流硬件。而Linux则因其开放的源代码,可裁剪的内核,便利的开发环境,各硬件平台的通用性,逐渐成为嵌入式开发的主流操作系统。本课题的嵌入式MP3设计就是基于ARM和linux平台的。 本课题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选用zq2410开发板为目标平台,linux作为目标操作系统,在这样的软硬件环境下研究实现MP3播放器。 文章首先综述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介绍了ARM处理器及其特点,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模式以及如何搭建交叉开发环境,然后介绍了所选硬件平台zq2410目标板的各种资源,在系统软件开发中,介绍Uboot、Linux的裁剪和移植,根文件系统的制作以及核心驱动程序的开发,应用程序开发中,介绍了MP3的原理,移植Madplay MP3播放器,最后成功对Madplay播放器实现了综合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mygdala
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数字水印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实际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ARM9(S3C2410X)的数字水印商标检测仪的设计。 为了选择鲁棒性好的数字水印提取算法,论文介绍了用MATLAB对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和基于主要特征方向向量的DCT和DWT相结合的算法的仿真过程,包括三种检测算法在无噪声且无攻击、有噪声、滤波以及RST攻击(旋转、放缩、平移)等情况。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最后选择了基于主要特征方向向量的DCT和DWT相结合的算法作为商标检测仪数字水印的提取算法。 在商标检测仪的软硬件实现过程中,论文首先介绍了检测仪的硬件设计,包括ARM9处理芯片及其外围扩展电路,采集设备,人机接口等部分。然后研究了基于ARM9的关于Bootload启动代码的引导以及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并建立了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为检测仪的设计和研究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软件设计方面,主要介绍了用C语言实现基于主要特征方向向量的DCT和DWT相结合的算法,其中包括小波变换、离散余弦变换、Zigzag排列和相关检测程序等,另外,论文还对数字水印商标检测仪的图像采集、人机交互、终端显示等程序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
上传时间: 2013-07-02
上传用户:tdyoung
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有大量分布广泛的现场数据需要远程采集传输。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已经在实现自动化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还存在采集通道少、速率低、数据传输方式不灵活,操作复杂,对测试环境要求较高等问题。如何建立起新一代灵活、高效、高速、多通道、实用性强、覆盖面广、适应复杂监测环境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和生态的恶化越来越明显,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国家环保部于2008年制定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标准》。本文在分析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依照该标准,研究了一种多种信号标准兼容,多种采集通道可选的环境监测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课题来源于济南大陆机电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项目编号:W0624)。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分析研究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重要意义。调研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环境监测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特点。 (2)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标准》为依据,分析了环境监测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特殊功能需求,制定了系统技术参数。为解决系统核心板与功能板架构存在的接口防震性差,系统不稳定等问题,提出功能主板与扩展接口板的系统架构。选用ARM9处理器S3C2440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3)以开发达到环保标准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为目标,进行了系统硬件设计制作。分析了系统的地址空间。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扩展接口分配和地址空间分配,避免了总线等硬件资源的冲突。基于系统功能主板的总线扩展接口和GPIO扩展接口扩展了开关量采集单元、开关量输出单元、串口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人机交互单元等功能单元等电路。设计制作了印制电路板。 (4)研究嵌入式linux开发过程,分析嵌入式linux驱动与应用程序架构。构建了交叉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对环境监测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特定功能单元进行软件开发。主要进行了总线操作、模拟量采集、RS-232串口数据传输、GPRS数据传输、智能仪表的RS-485通讯等驱动应用程序开发。
上传时间: 2013-07-10
上传用户:klds
智能绣花机是当代最先进的绣花机械,广泛应用于刺绣行业,国产绣花机着重于中低端产品的开发,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高性能绣花机的需求日益增大。本文在详细分析智能绣花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绣花机的功能需求与当前嵌入式领域的最新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DSP为处理器的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制定了系统总体方案和具体实验方案,设计了信息处理和机电控制分离的结构。 (2)研制了基于S3C2410X为核心的主控制模块,设计了用于外围扩展的FLASH、SDRAM、USB数据存储、以太网通信、UART接口、LCD触摸屏显示器等硬件电路。 (3)研制了基于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机电控制模块,设计了绣框电机和主轴电机等硬件控制模块。 (4)设计了基于CY7C027的双口RAM通信模块,实现ARM和DSP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 (5)采用虚拟机技术建立了ARM的Linux交叉编译环境和DSP的CCS共存的系统开发环境,节约了使用资源。 (6)研究了DST绣花花样文件存储格式以及解码方法,采用MiniGUI编程实现了一个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简要介绍SVPWM技术的DSP实现。
上传时间: 2013-06-24
上传用户:xg262122
21世纪是“信息世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家居环境要求也日益增高。如何将信息产业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构建一个舒适和谐的家居环境,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家庭电子电器类产品具有单个控制的特点,无法进一步构成网络,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智能家居”概念的提出,改变了这种这种状况。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将相对独立的电器产品“智能”地连接在一起,提供全方位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内部及外部实现信息畅通,从而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以ARM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家庭网关无线接入方案,能通过手机短信息对控制节点进行远程控制,实时获得当前图像信息和家居环境的各项物理参数。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为: 1.调研了国内外智能化家居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目前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特点,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在设计中选用了ARM9 S3C2440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主要由基于ARM的主控模块、GPRS短信发送模块、基于nRF2401的无线(分)节点通信模块几个部分组成。 2.建立了嵌入式系统的平台和开发环境。主要包括嵌入式Linux的裁减、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交叉编译和串口驱动的编写,完成了USB驱动的移植。 3.在组网方式上选择了nRF2401无线射频模块和GPRS模块,完成了周边器件的电路设计,实现了无线模块的相互通信和信息传输。 4.实现了XMODOM协议,将图片和物理信息传送至GPRS模块,并实现了彩信的MMS发送。 本文完成了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进行了调试,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监控系统设计方法是可行的,且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由于采用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符合嵌入式的发展潮流,方便了在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和扩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m7516678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控制器中,目前国外高端绣花机控制器主要采用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而国内绣花机控制器仍以单片机为主,存在绣花色泽单调,数据处理能力欠佳,缺乏图形控制界面等不足。本文在分析了绣花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Linux-2.6的嵌入式绣花机控制器,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绣花机控制器开发平台,建立宿主机开发环境,制作了针对Linux-2.6的交叉编译器,实现了宿主机和目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设计了基于双口RAM的双处理器通信接口。 (2)深入研究了嵌入式系统的引导装载程序vivi、Linux-2.6内核和根文件系统,成功移植了基于S3C2410硬件平台的vivi、嵌入式Linux-2.6操作系统和cramfs根文件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3)对Linux-2.6内核设备驱动程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inux-2.6内核的IIC键盘驱动程序和双处理器通信接口驱动程序。 (4)深入分析了三种主流绣花机花样文件存储格式和解码方法,采用MiniGUI图形系统,设计实现了绣花机控制器的图形控制界面。
上传时间: 2013-07-01
上传用户:jackgao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应用于气象部门能自动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气象信息的设备。数据传输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但有线难以满足自动气象站成本,维护,效率要求,随着通用分线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发展成熟,因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永久在线等特点被选用作为自动气象站的数据传输部分。 本文以基于ARM和Linux及GPRS的自动气象站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原理,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ARM处理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GPRS通讯模块的自动气象站系统。实现了以ARM处理器为主控制器,Linux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存储,并通过GPRS进行数据传输等功能,并验证了它应用在气象领域的可行性。系统以32位高性能微处理器ARMATMEL9263为硬件核心,以BENQ M23为GPRS模块,在分析GPRS组网方案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本课题,的公网固定IP方式组网方案,实现终端设备无线连接到Internet进行气象数据传输。以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为软件平台,在Linux的交叉编译工具和串口环境下进行应用软件开发。通过设计自动气象站系统硬件和软件,实现终端和上位机的连接,很好地解决了终端的网络连接、网络检测和数据收发问题。 课题通过具体实验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成功地实现了远距离气象数据传输,为自动气象站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靠的无线传输模式。
上传时间: 2013-07-01
上传用户:sz_hjbf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一种高精度和高柔性的加工方法,在模具制造、成形刀具加工、难加工材料和精密复杂零件的加工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的开放式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ARM及嵌入式Linux的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系统的开发方案。采用ARM微处理器+AVR单片机接口电路作为电火花线切割数控系统的硬件平台。 通过构建2.6内核版本的嵌入式Linux系统,并将嵌入式GUI解决方案QtopiaCore4移植到该系统,建立了交叉编译环境,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软件原型,并设计了单片机接口电路,使用C语言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数控轴驱动步进电机的控制。 最后,本文建立了数控系统的调试环境,并对开发的数控系统软件进行了联机调试、系统软件测试和实例加工。测试和实例加工结果表明,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数控系统技术途径的可行性,并实现了预期的数控功能。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sh198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