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匹配算法的的中文分词组件,达到很好的分词准确率
上传时间: 2014-01-19
上传用户:JasonC
Windows 程序设计 chm 中文 书本主旨: 本书是地球上最有名、最受推崇、最多人使用的程式设计用书。 内容简介: 「到Petzold的书中找找」仍然是解决Windows程式开发各种疑难杂症时的灵丹妙药。在第五版的《Windows程式开发设计指南》中,作者身违背受敬重的Windows Pioneer Award(Windows开路先锋奖)得主,依据最新版本Windows作业系统,以可靠的取材资料校定这一本经典之作一再一次深入探索了Win32程式设计介面的根本重心。 本书特色: 基本入门:输出、输入、对话方块 对Unicode的介绍 图形处理:绘图、文字与字体、点阵图形与metafile 系统核心与印表机 声音与音乐 动态连结程式库 多工与多执行绪 多重文件介面 网际网路与企业内网路程式设计 使用对象 ALL
上传时间: 2014-12-06
上传用户:cjl42111
最新版的dhtmlx组件工具组合2.0,包括Combo Box, DataTree, Date等
标签: DataTree dhtmlx Combo Date
上传时间: 2016-12-21
上传用户:2467478207
大名鼎鼎的vim的中文手册 7.1版本 最新版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chens000
电容入门知识 电容就是两块导体中间夹着一块绝缘体构成的电子组件,就像三明治一样。电容是电子设备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件之一。电容的产量占全球电子元器件产品(其它的还有电阻、电感等)中的40 以上。基本上所有的电子设备,小到闪盘、数码相机,大到航天飞机、火箭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上传时间: 2017-06-12
上传用户:三人用菜
PCB 被动组件的隐藏特性解析 传统上,EMC一直被视为「黑色魔术(black magic)」。其实,EMC是可以藉由数学公式来理解的。不过,纵使有数学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数学方程式对实际的EMC电路设计而言,仍然太过复杂了。幸运的是,在大多数的实务工作中,工程师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存在于EMC规范中的学理依据,只要藉由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够明白要如何达到EMC的要求。本文藉由简单的数学公式和电磁理论,来说明在印刷电路板(PCB)上被动组件(passivecomponent)的隐藏行为和特性,这些都是工程师想让所设计的电子产品通过EMC标准时,事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导线和PCB走线导线(wire)、走线(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组件,却经常成为射频能量的最佳发射器(亦即,EMI的来源)。每一种组件都具有电感,这包含硅芯片的焊线(bond wire)、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的接脚。每根导线或走线都包含有隐藏的寄生电容和电感。这些寄生性组件会影响导线的阻抗大小,而且对频率很敏感。依据LC 的值(决定自共振频率)和PCB走线的长度,在某组件和PCB走线之间,可以产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辐射天线。在低频时,导线大致上只具有电阻的特性。但在高频时,导线就具有电感的特性。因为变成高频后,会造成阻抗大小的变化,进而改变导线或PCB 走线与接地之间的EMC 设计,这时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网格(ground grid)。导线和PCB 走线的最主要差别只在于,导线是圆形的,走线是长方形的。导线或走线的阻抗包含电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频时,此阻抗定义为Z = R + j XL j2πfL,没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频率高于100 kHz以上时,感抗大于电阻,此时导线或走线不再是低电阻的连接线,而是电感。一般而言,在音频以上工作的导线或走线应该视为电感,不能再看成电阻,而且可以是射频天线。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PCB 被动组件的隐藏特性解析 传统上,EMC一直被视为「黑色魔术(black magic)」。其实,EMC是可以藉由数学公式来理解的。不过,纵使有数学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数学方程式对实际的EMC电路设计而言,仍然太过复杂了。幸运的是,在大多数的实务工作中,工程师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存在于EMC规范中的学理依据,只要藉由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够明白要如何达到EMC的要求。本文藉由简单的数学公式和电磁理论,来说明在印刷电路板(PCB)上被动组件(passivecomponent)的隐藏行为和特性,这些都是工程师想让所设计的电子产品通过EMC标准时,事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导线和PCB走线导线(wire)、走线(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组件,却经常成为射频能量的最佳发射器(亦即,EMI的来源)。每一种组件都具有电感,这包含硅芯片的焊线(bond wire)、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的接脚。每根导线或走线都包含有隐藏的寄生电容和电感。这些寄生性组件会影响导线的阻抗大小,而且对频率很敏感。依据LC 的值(决定自共振频率)和PCB走线的长度,在某组件和PCB走线之间,可以产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辐射天线。在低频时,导线大致上只具有电阻的特性。但在高频时,导线就具有电感的特性。因为变成高频后,会造成阻抗大小的变化,进而改变导线或PCB 走线与接地之间的EMC 设计,这时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网格(ground grid)。导线和PCB 走线的最主要差别只在于,导线是圆形的,走线是长方形的。导线或走线的阻抗包含电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频时,此阻抗定义为Z = R + j XL j2πfL,没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频率高于100 kHz以上时,感抗大于电阻,此时导线或走线不再是低电阻的连接线,而是电感。一般而言,在音频以上工作的导线或走线应该视为电感,不能再看成电阻,而且可以是射频天线。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极客
2012最新版《逻辑分析仪基础知识》:与许多电子测试和测量工具一样,逻辑分析仪是一种针对特定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案。它是一种通用工具,可以帮助您调试数字硬件、检验设计和调试嵌入式软件。对设计数字电路的工程师来说,逻辑分析仪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逻辑分析仪用于涉及大量信号或挑战性触发要求的数字测量。 我们将首先考察数字示波器及逻辑分析仪的演进。然后,我们将介绍基本逻辑分析仪的构成要素。在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后,我们将介绍逻辑分析仪有哪些重要功能,及其为什么在为特定应用选择适当工具时发挥重要作用。
上传时间: 2014-01-10
上传用户:黄婷婷思密达
本书是国内外业界广泛关注的7卷本《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第2卷的最新版。本卷对半数值算法领域做了全面介绍,分“随机数”和“算术”两章。本卷总结了主要算法范例及这些算法的基本理论,广泛剖析了计算机程序设计与数值分析间的相互联系,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随机数生成程序的重新处理和对形式幂级数计算的讨论。 本书附有大量习题和答案,标明了难易程度及数学概念的使用。 本书内容精辟,语言流畅,引人入胜,可供从事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计算技术诸方面的工作人员参考、研究和借鉴,也是相关专业高等院校的理想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上传时间: 2015-02-25
上传用户:exxxds
QT开发中文文档最新版,是对英文版的详细使用的说明文档,属开源项目
标签: 文档
上传时间: 2014-11-23
上传用户:pkkk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