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1-26
上传用户:清山绿水
为了提高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刀具管理水平,对刀具的自动识别与追踪技术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Data Matrix二维码用于刀具的自动识别与追踪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优化了刀具资源管理过程,诸如减少刀具的加工准备时间等,加强了企业底层资源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降低了企业用刀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和综合竞争力。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huaidan
为解决高校项目评审的网络化问题,在考虑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和评审结果再利用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的高校项目评审系统的功能要求和体系结构,设计了后台数据库和功能模块。采用公共数据采集技术和专家反评估方法,实现了基于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公共数据共享和基于评审历史数据的专家反评估,解决了项目评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集成问题和评审专家反评估问题。应用结果表明了系统的实用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米卡
为了给用户提供有效信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对Internet上的网页信息进行获取和过滤,设计了一个基于XML的Web信息筛选器。系统利用了XML作为中间数据的数据交换技术将Microsoft.NET技术、数据库技术与XML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Web服务程序。采用在Web服务和客户端应用程序之间使用基于XML的存储和访问技术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的实现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XML的Web服务,进行解析并过滤多余的信息,将解析后有用的信息结果返回给请求数据的客户端,实现为用户提供特定信息的服务。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上善若水
系统主控部分采用SPCE061A单片机,存储器采用SPR4096。系统采用两种方案进行设计,一种是基于SPCE061A的MicIN的录音,一种是SPCE061A的LineIN的录音,都得到了不错的效果。本文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过程。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cjf0304
第一章 虚拟仪器及labview入门 1.1 虚拟仪器概述 1.2 labview是什么? 1.3 labview的运行机制 1.3.1 labview应用程序的构成 1.3.2 labview的操作模板 1.4 labview的初步操作 1.4.1 创建VI和调用子VI 1.4.2 程序调试技术 1.4.3 子VI的建立 1.5 图表(Chart)入门 第二章 程序结构 2.1 循环结构 2.1.1 While 循环 2.1.2 移位寄存器 2.1.3 For循环 2.2 分支结构:Case 2.3 顺序结构和公式节点 2.3.1 顺序结构 2.3.2 公式节点 第三章 数据类型:数组、簇和波形(Waveform) 3.1 数组和簇 3.2 数组的创建及自动索引 3.2.1 创建数组 3.2.2 数组控制对象、常数对象和显示对象 3.2.3 自动索引 3.3 数组功能函数 3.4 什么是多态化(Polymorphism)? 3.5 簇 3.5.1 创建簇控制和显示 3.5.2 使用簇与子VI传递数据 3.5.3 用名称捆绑与分解簇 3.5.4 数组和簇的互换 3.6 波形(Waveform)类型 第四章 图形显示 4.1 概述 4.2 Graph控件 4.3 Chart的独有控件 4.4 XY图形控件(XY Graph) 4.5 强度图形控件(Intensity Graph) 4.6 数字波形图控件(Digital Waveform Graph) 4.7 3D图形显示控件(3D Graph) 第五章 字符串和文件I/ 5.1 字符串 5.2 文件的输入/输出(I/O) 5.2.1 文件 I/O 功能函数 5.2.2 将数据写入电子表格文 5.3 数据记录文件(datalog file) 第六章 数据采集 6.1 概述 6.1.1 采样定理与抗混叠滤波器 6.1.2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6.1.3 模入信号类型与连接方式 6.1.4 信号调理 6.1.5 数据采集问题的复杂程度评估 6.2 缓冲与触发 6.2.1 缓冲(Buffers) 6.2.2 触发(Triggering) 6.3 模拟I/O(Analog I/O) 6.3.1 基本概念 6.3.2 简单 Analog I/O 6.3.3 中级Analog I/O 6.4 数字I/O(Digital I/O) 6.5 采样注意事项 6.5.1 采样频率的选择 6.5.2 6.5.3 多任务环境 6.6 附:PCI-MIO-16E-4数据采集卡简介 第七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7.1 概述 7.2 信号的产生 7.3 标准频率 7.4 数字信号处理 7.4.1 FFT变换 7.4.2 窗函数 7.4.3 频谱分析 7.4.4 数字滤波 7.4.5 曲线拟合 第八章 labview程序设计技巧 8.1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8.2 属性节点 8.3 VI选项设置 第九章 测量专题 9.1 概述 9.1.1 模入信号类型与连接方式 9.1.2 信号调理 9.2 电压测量 9.3 频率测量 9.4 相位测量 9.5 功率测量 9.6 阻抗测量 9.7 示波器 9.8 波形记录与回放 9.9 元件伏安特性的自动测试 9.10 扫频仪 9.11 函数发生器 9.12 实验数据处理 9.13 频域分析 9.14 时域分析 第十章 网络与通讯 第十一章 仪器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15070202241
在多径加高斯白噪声环境下,对比了OFDM-CPM系统与OFDM-QPSK系统的误码率特性,研究了调制指数对OFDM-CPM系统误码率的影响,以及卷积码对OFDM-CPM系统误码率的改善。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lili123
DAC34H84 是一款由德州仪器(TI)推出的四通道、16 比特、采样1.25GSPS、功耗1.4W 高性能的数模转换器。支持625MSPS 的数据率,可用于宽带与多通道系统的基站收发信机。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各设备商基站射频拉远单元(RRU/RRH)多种制式平台化的要求,目前收发信机单板支持的发射信号频谱越来越宽,而中频频率一般没有相应提高,所以中频发射DAC 发出中频(IF)信号的二次谐波(HD2)或中频与采样频率Fs 混叠产生的信号(Fs-2*IF)离主信号也越来越近,因此这些非线性杂散越来越难被外部模拟滤波器滤除。这些子进行pcb设计布局,能取得较好的信号完整性效果,可以在pcb打样后,更放心。这些杂散信号会降低发射机的SFDR 性能,优化DAC 输出的二次谐波性能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tsfh
《Verilog HDL程序设计与实践》系统讲解了Verilog HDL的基本语法和高级应用技巧,对于每个知识点都按照开门见山、自顶向下的方式来组织内容,在介绍相关知识点之前,先告诉读者其出现的背景、本质特征以及应用场景,让读者不仅掌握基本语法,还能够获得深层次理解。从结构上讲,《Verilog HDL程序设计与实践》以Verilog HDL的各方面开发为主线,遵照硬件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思路进行详细讲解,并穿插介绍ISE开发工具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具备很强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silenthink
随着系统设计复杂性和集成度的大规模提高,电子系统设计师们正在从事100MHZ以上的电路设计,总线的工作频率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50MHZ,有一大部分甚至超过100MHZ。目前约80% 的设计的时钟频率超过50MHz,将近50% 以上的设计主频超过120MHz,有20%甚至超过500M。当系统工作在50MHz时,将产生传输线效应和信号的完整性问题;而当系统时钟达到120MHz时,除非使用高速电路设计知识,否则基于传统方法设计的PCB将无法工作。因此,高速电路信号质量仿真已经成为电子系统设计师必须采取的设计手段。只有通过高速电路仿真和先进的物理设计软件,才能实现设计过程的可控性。传输线效应基于上述定义的传输线模型,归纳起来,传输线会对整个电路设计带来以下效应。 · 反射信号Reflected signals · 延时和时序错误Delay & Timing errors · 过冲(上冲/下冲)Overshoot/Undershoot · 串扰Induced Noise (or crosstalk) · 电磁辐射EMI radiation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tzrdc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