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三线制

三线制传感器就是电源正端和信号输出的正端分离,但它们共用一个COM端。
  • NS8C15步进电机驱动器

    简介:1、PWM调制,H桥双极性驱动,最大相输出电流:1.5A。2、2细分、4细分、8细分订制。3、供电电压:DC12V。4、脱机电平。5、光耦隔离。6、自动半电流功能。本驱动器不设置可调整项,电流及细分数分别在1.5A及8细分以下由用户任意订制,以适配不同工况及不同型号的2相步进电机。

    标签: C15 NS8 NS 8C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tuilp1a

  • 单片机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1-1  单片机概述§1-2  数制及数码

    标签: 单片机 基础知识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daxigua

  • LJD-51-XB+多功能单片机控制系统用户手册

    随着单片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MCS-51单片机(如51/52/55)以其优越的性能/价格比再次成为应用的热点。但由于目前单片机外围设计电路较多,许多设计者苦于在开发初期难于选准相应的外围电路,且由于从设计、制板、调试全过程往往需化肥最少3~4周的时间,尤其在调试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并且一次设计往往不能成功,既费时又费钱。为了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在单片机开发初期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我公司特设计了LJD-51单片机控制板,既可以使用户在初期设计时省去许多硬件麻烦,使之专注于软件开发,同时在调试时省时、省钱。该系统适用于科研、开发教学实验初期的设计之用。同时也适用于工控,智能仪表等符合要求的应用场合,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本系统的所有接口原理一般接口资料均能找到,并随机提供测试软件一套。

    标签: LJD 51 XB 多功能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haiya2000

  • DVCC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系统

    第一章   DVCC系列单片机仿真实验统原理和组成第二章   键盘监控命令简介第三章  DVCC微机实验系统软件概述第四章  DOS功能调用实验一   初级程序的调试与执行实验二 编码及数制转换实验三 分支及循环程序设计实验四   排序程序设计及双重循环程序的应用实验五    并行口 8255A应用实验六   8253A定时计数器实验实验七   使用 8259A的单级中断控制实验实验八    存贮器读写实验

    标签: DVCC 单片机仿真 实验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25

    上传用户:waixingren

  • 花样广告灯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基于硬件集实现了8路彩灯控制,应用555定时器设计了频率为1 Hz的时钟电路,为系统提供时钟信号;将74LS161设计成16进制电路,利用其输出的低三位QCQBQA生成自动加1,循环变化的地址信号,为译码器提供3位地址输入;将74LS138设计成8路时分电子开关,控制8路彩灯轮流通断。基于Multisim对设计电路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电路功能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对电路的仿真波形表明,系统彩灯循环周期为8 s,每灯持续点亮时间为1 s。

    标签: 广告灯 仿真 电路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二十八号

  • 基于P82B96的I2C远程IO扩展系统

    NXP半导体(原Philips半导体)于20多年前发明了一种简单的双向二线制串行通信总线,这个总线被称为Inter-IC或者I2C总线。目前I2C总线已经成为业界嵌入式应用的标准解决方案,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各样基于微控器的专业、消费与电信产品中,作为控制、诊断与电源管理总线。多个符合I2C总线标准的器件都可以通过同一条I2C总线进行通信,而不需要额外的地址译码器。

    标签: P82B96 I2C 远程 扩展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ifree2016

  • 单片机基础知识(正德)

    教学目的:1、了解单片机的基础知识。2、了解单片机的发展概况。3、熟悉数制的转换。教学重点:单片机的含义及作用

    标签: 单片机 基础知识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busterman

  • IAP在应用中编程及其应用

    IAP在应用中编程及其应用 LPC2300 系列处理器在出厂时,由厂家在片内固化了一段Boot 代码。Boot 装载程序控制芯片复位后的初始化操作,并提供对Flash 编程的方法。Boot 程序可以对芯片进行擦除、编程。

    标签: IAP 编程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libinxny

  • 基于EasyFPGA030的I2C总线接口模块

    本实验是基于EasyFPGA030的I2C总线接口模块设计,用EasyFPGA030开发套件通过I2C协议实现对二线制I2C串行EEPROM的读写操作,先把数据写入EEPROM,然后再读取出来显示在数码管上。

    标签: EasyFPGA 030 I2C 总线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tecman

  • 关于PCB封装的资料收集整理.pdf

    关于PCB封装的资料收集整理. 大的来说,元件有插装和贴装.零件封装是指实际零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所指示的外观和焊点的位置。是纯粹的空间概念.因此不同的元件可共用同一零件封装,同种元件也可有不同的零件封装。像电阻,有传统的针插式,这种元件体积较大,电路板必须钻孔才能安置元件,完成钻孔后,插入元件,再过锡炉或喷锡(也可手焊),成本较高,较新的设计都是采用体积小的表面贴片式元件(SMD)这种元件不必钻孔,用钢膜将半熔状锡膏倒入电路板,再把SMD 元件放上,即可焊接在电路板上了。晶体管是我们常用的的元件之一,在DEVICE。LIB库中,简简单单的只有NPN与PNP之分,但实际上,如果它是NPN的2N3055那它有可能是铁壳子的TO—3,如果它是NPN的2N3054,则有可能是铁壳的TO-66或TO-5,而学用的CS9013,有TO-92A,TO-92B,还有TO-5,TO-46,TO-52等等,千变万化。还有一个就是电阻,在DEVICE 库中,它也是简单地把它们称为RES1 和RES2,不管它是100Ω 还是470KΩ都一样,对电路板而言,它与欧姆数根本不相关,完全是按该电阻的功率数来决定的我们选用的1/4W 和甚至1/2W 的电阻,都可以用AXIAL0.3 元件封装,而功率数大一点的话,可用AXIAL0.4,AXIAL0.5等等。现将常用的元件封装整理如下:电阻类及无极性双端元件:AXIAL0.3-AXIAL1.0无极性电容:RAD0.1-RAD0.4有极性电容:RB.2/.4-RB.5/1.0二极管:DIODE0.4及DIODE0.7石英晶体振荡器:XTAL1晶体管、FET、UJT:TO-xxx(TO-3,TO-5)可变电阻(POT1、POT2):VR1-VR5这些常用的元件封装,大家最好能把它背下来,这些元件封装,大家可以把它拆分成两部分来记如电阻AXIAL0.3 可拆成AXIAL 和0.3,AXIAL 翻译成中文就是轴状的,0.3 则是该电阻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间的距离也就是300mil(因为在电机领域里,是以英制单位为主的。同样的,对于无极性的电容,RAD0.1-RAD0.4也是一样;对有极性的电容如电解电容,其封装为RB.2/.4,RB.3/.6 等,其中“.2”为焊盘间距,“.4”为电容圆筒的外径。对于晶体管,那就直接看它的外形及功率,大功率的晶体管,就用TO—3,中功率的晶体管,如果是扁平的,就用TO-220,如果是金属壳的,就用TO-66,小功率的晶体管,就用TO-5,TO-46,TO-92A等都可以,反正它的管脚也长,弯一下也可以。对于常用的集成IC电路,有DIPxx,就是双列直插的元件封装,DIP8就是双排,每排有4个引脚,两排间距离是300mil,焊盘间的距离是100mil。SIPxx 就是单排的封装。等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晶体管与可变电阻,它们的包装才是最令人头痛的,同样的包装,其管脚可不一定一样。例如,对于TO-92B之类的包装,通常是1 脚为E(发射极),而2 脚有可能是B 极(基极),也可能是C(集电极);同样的,3脚有可能是C,也有可能是B,具体是那个,只有拿到了元件才能确定。因此,电路软件不敢硬性定义焊盘名称(管脚名称),同样的,场效应管,MOS 管也可以用跟晶体管一样的封装,它可以通用于三个引脚的元件。Q1-B,在PCB 里,加载这种网络表的时候,就会找不到节点(对不上)。在可变电阻

    标签: PCB 封装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daguo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