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资源下载|资源专辑|精品软件
登录|注册

ns

  • GOLD4P USBHUB分析--双电源切换

    本文主要介绍在GOLD4P上实现的独有的无间断双电源切换功能,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有谁家的USB HUB在产品上实现了ns级的无缝双电源切换功能。要讲清这个问题,得先从这个问题的最基本说起。

    标签: GOLD4P USBHUB 双电源切换

    上传时间: 2014-03-30

    上传用户:gengxiaochao

  • 2009-201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研究领域:电源管理IC、功率IC  涉及厂商:Fairchild、ST、ns、Onsemiconductor、Linear和Maxim等  报告推荐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行业不景气的双重冲击,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出现超过10%的大幅下滑,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也首次出现负增长。虽然整体市场明显下滑,但分领域来看,汽车电子类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依然实现正增长,而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则由于下游整机出口下滑的拖累导致相关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出现大幅衰退。整体来看,2009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虽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负增长,但下半年以来市场的明显复苏以及人们对节能、绿色以及低碳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依然充满希望。  为了全面而准确的反映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地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推出《2009-2010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研究年度报告》,将帮助业界厂商、投资者和相关政府机构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发展规律。  深入、翔实的市场研究数据。基于对行业产品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品结构、应用结构等多个角度的市场数据,明晰市场发展方向。  全面、深刻的品牌竞争分析。从市场格局、竞争策略、SWOT分析等多个维度分析企业,评点市场领先要素。  科学、完整的未来发展预测。建立在各重点细分市场上的建模校验,并与相关产业环节进行关联分析,确保给出有价值的趋势分析与定量预测结果。  本报告全面总结了2009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了其推进因素和市场特点,并对主要厂商进行了客观综合的评价,通过大量的调研访谈和详实准确的数据支撑,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报告主要为客户提供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目前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及特点  按产品细分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情况  按应用领域细分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情况  主要厂商分析  未来各个细分市场的预测  报告框架

    标签: 2009 2010 电源管理 报告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dysyase

  • 2006-2007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研究领域:电源管理芯片、功率IC、功率器件  涉及厂商:TI、ns、Fairchild、Onsemiconductor等  报告推荐  和往年一样,在下游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节能需求的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刺激下,2006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为了全面而准确的反映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顾问特此推出了《2006-2007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研究报告》。  本报告全面总结了2006年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的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了其推进因素和市场特点,并对主要厂商进行了客观综合的评价,通过大量的调研访谈和详实准确的数据,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报告主要为客户提供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目前国内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及特点  按产品细分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情况  按应用领域细分的电源管理芯片市场情况  主要厂商评价  未来各个细分市场的预测  报告框架  主要结论  重要发现架

    标签: 2006 2007 电源管理 报告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nem567397

  • Flyback变换器各主要器件设计推算

    一、变压器Np、ns、Lp的计算二、如果要计算气隙长度Lg三、开关管Vce、Ic的计算(非连续)五.输出整流二极管Id、Vd的计算Flyback输出滤波电容设计流过输出电容C的纹波电流Ic=I2- Io   其中:I2为次级线圈电流   Ic的有效值可由下式计算:Icrms=[Ton/3T(I2p^2-I2pIo+Io^2 )+(Toff/T)*           Io^2]^1/2          其中I2p=2io/(1- δmax)   此为输入电压最低、输出功率最大时状态。

    标签: Flyback 变换器 器件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aesuser

  • 基于LMD18200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LMD18200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推出的专用于运动控制的H桥组件。同一芯片上集成有CMOS 控制电路和DMOS 功率器件, 峰值输出电流高达6A ,连续输出电流达3A ,工作电压高达55V ,还具有温度报警和过热与短路保护功能。主要应用于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工业机器人和各种数控设备都需要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

    标签: 18200 LMD 直流 电机驱动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海陆空653

  • SN65LBC170,SN75LBC170,pdf(TRIP

    The SN65LBC170 and SN75LBC170 are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designed forbidirectional data communication on multipointbus-transmission lines. Potential applicationsinclude serial or parallel data transmission, cabledperipheral buses with twin axial, ribbon, ortwisted-pair cabling. These devices are suitablefor FAST-20 SCSI and can transmit or receivedata pulses as short as 25 ns, with skew lessthan 3 ns.These devices combine three 3-state differentialline drivers and three differential input linereceivers, all of which operate from a single 5-Vpower supply.The driver differential outputs and the receiverdifferential inputs are connected internally to formthree differential input/output (I/O) bus ports thatare designed to offer minimum loading to the buswhenever the driver is disabled or VCC = 0. Theseports feature a wide common-mode voltage rangemaking the device suitable for party-lineapplications over long cable runs.

    标签: 170 LBC SN TRIP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ytulpx

  • P87LPC762/P87LPC764 OTP单片机原理

    PHILIPS半导体针对Atmel、Microchip、ns、ST系列单片机及时推出了51LPC系列OTP单片机。P87LPC762/764是一种80C51改进型MCU,增加了用户想要的WDT看门狗,I2C总线,二个模拟量比较器可组成8位A/D及D/A转换器,上电复位检测,欠压复位检测,保证I/O口驱动电流达到20mA,运行速度为标准80C51的二倍,而且温度范围达到了工业级标准(-40~+85),单片机本身的可靠性即电磁兼容特性极好,同时MCS-51系列已有的特点P87LPC76x也都具备,而且,它还继承了PHILIPS半导体的低功耗特性及彻底的不可破译性,更详细的性能请用户静下心来阅读这本使用指南。

    标签: LPC 87 762 764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ggwz258

  • DA与AD转换

    计算机应用中,有时需处理的信息不是数字量,而是一些随时间连续变化的模拟量,甚至是一些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模拟量的存储处理困难。首先将非电的模拟信号变成与之对应的模拟电信号,这要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完成。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均是数字量(电脉冲信号)1和0,必须把要处理的模拟电量转换成数字化的电信号,这需要模拟(Analog)与数字(Digital)转换电路。数字到模拟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 D/A) D/A转换电路是模拟电路加上电子开关。D/A转换电路的核心是一个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特性:(Operation Amplifier)    K->无穷大, V和->0  传递函数:V0 = -Vi * R0/Ri    Ii->0,  I和=If梯形R-2R电阻网络D/A转换器Ki受一个8位二进制代码控制   某位为1,对应开关K倒向右边;   某位为0,对应开关K倒向左边。Ki不论倒向哪边,均为接地VA-VH 的电位为:     VREF,1/2VREF,..1/128VREFVO= -VREF *(1/2K7+1/4K6+…+1/256K0)V0= -(0-255/256)VREF 8位D/A转换器DAC0830系列器件国家半导体公司(ns)产品,0830、0831、0832。R-2R梯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双缓冲结构。单电源、低功耗、电流建立时间1uS。与微计算机接口方便。8位D/A转换器DAC0830系列器件ILE:        输入锁存允许;  WR1#:       加载IN REG;  WR2#:        加载DAC REG;    XFER#:       IN REG传到DAC REG;  Iout1,Iout2: 外接OA输入;  Rfb:         反馈电阻接OA输出;  VREF:        参考电源,控制输出电压变化范围。

    标签: AD转换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lu2767

  •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3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3) 目录  第一章 单片机的综合应用技术1.1 8098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技术1.2 87C196KC单片机的DMA功能1.3 MCS?96系列单片机高精度接口设计1.4 利用PC机的8096软件开发系统1.5 EPROM模拟器及其应用1.6 MCS?51智能反汇编软件的设计与实现1.7 MCS?51系列软件设计与调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8 PL/M语言在微机开发系统中的应用特性1.9 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中的断点产生1.10 C语言实型数与单片机浮点数之间数据格式的转换1.11 微机控制系统初始化问题探讨1.12 MCS?51中断系统中的复位问题1.13 工业控制软件的编程原则与编程技巧1.14 CMOS微处理器的功耗特性及其功耗控制原理和应用1.15 基于PLL技术的A/D、D/A转换器的设计1.16 智能仪器监控程序的模块化设计1.17 用软件逻辑开关实现单片机的地址重叠使用1.18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与8031单片机接口电路及编程1.19 nsC810及其在各种微处理机中的应用1.20 MC146818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1.21 交流伺服系统中采用8155兼作双口信箱存储器的双微机结构1.22 实用汉字库芯片的制作 第二章 新一代存储器及逻辑器件2.1 新一代非易失性记忆元件--闪烁存储器2.2 Flash存储器及应用2.3 随机静态存储器HM628128及应用2.4 非挥发性随机存储器NOVRAM2.5 ASIC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2.6 GAL器件的编程方法及其应用2.7 第三代可编程逻辑器件--高密EPLD辑器件EPLDFPGA设计转换 第三章 数据采集、前向通道与测量技术 3.1 温度传感器通道接口技术 3.2 LM135系列精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3.3 仪表放大器AD626的应用 3.4 5G7650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5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电荷放大器组件 3.6 普通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应用 3.7 高线性光耦合型隔离放大器的研制 3.8 一种隔离型16位单片机高精度模拟量接口3.9 单片16位A/D转换器AD7701及其与803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3.10 双积分型A/D转换器与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的新方法3.11 8031单片机与AD574A/D转换器的最简接口3.12 8098单片机A/D转换接口及其程序设计3.13 提高A/D转换器分辨率的实用方案3.14 用CD4051提高8098单片机内10位A/D转换器分辨率的方法3.15 单片机实现16位高速积分式A/D转换器3.16 434位A/D转换器MAX133(134)的原理及应用3.17 AD574A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8 CC14433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9 高精度宽范围数据采集系统的温度补偿途径 3.20 缩短ICL7135A/D采样程序时间的一种方法 3.21 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式自动增益控制 3.22 自动量程转换电路 3.23 双积分型A/D的自动量程切换电路 3.24 常用双积分型A/D转换器自换程功能的扩展3.25 具有自动量程转换功能的单片机A/D接口3.26 混合型数据采集器SDM857的功能与应用3.27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传输接口3.28 SJ2000方向鉴别位移脉宽频率检测多用途专用集成电路3.29 多路高速高精度F/D专用集成电路3.30 数控带通滤波器的实现及其典型应用 第四章 控制系统与后向通道接口技术4.1 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4.2 自动控制技术的新发展--模糊控制技术4.3 模糊控制表的确定原则4.4 变结构模糊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4.5 新型集成模糊数据相关器NLX1124.6 功率固态继电器的应用4.7 双向功率MOS固态继电器4.8 SSR小型固态继电器与PSSR功率参数固态继电器4.9 JGD型多功能固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4.10 光电耦合器在晶闸管触发电路中的应用4.11 一种廉价的12位D/A转换器AD667及接口4.12 利用单片机构成高精度PWM式12位D/A4.13 三相高频PWM模块SLE45204.14 专用集成电路TCA785及其应用4.15 单片温度控制器LM3911的应用4.16 工业测控系统软件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 第五章 人机对话通道接口技术5.1 廉价实用的8×8键盘5.2 单片机遥控键盘接口5.3 对8279键盘显示接口的改进5.4 用单片机8031的七根I/O线实现对键盘与显示器的控制5.5 通用8位LED数码管驱动电路ICM7218B5.6 利用条图显示驱动器LM3914组成100段LED显示器的方法5.7 液晶显示器的多极驱动方式5.8 点阵式液晶显示屏的构造与应用5.9 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图形程序设计5.10 DMF5001N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和8098单片机的接口技术5.11 8098单片机与液晶显示控制器HD61830接口5.12 利用PL/M语言对点阵式液晶显示器进行汉字程序设计5.13 语音合成器TMS 5220的开发与应用5.14 制作T6668语音系统的一些技术问题5.15 单片机、单板机在屏显系统中的应用 第六章 多机通讯网络与遥控技术6.1 用双UART构成的可寻址遥测点装置--兼谈如何组成系统6.2 IBM?PC微机与8098单片机的多机通讯6.3 80C196单片机与IBM?PC机的串行通讯6.4 IBM?PC与MCS?51多机通讯的研究6.5 半双工方式传送的单片机多机通信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6.6 单片机与IBM/PC机通讯的新型接口及编程6.7 用光耦实现一点对多点的总线式通讯电路6.8 用EPROM作为通讯变换器实现多机通讯6.9 ICL232单电源双RS?232发送/接收器及其应用6.10 DTMF信号发送/接收电路芯片MT8880及应用6.11 通用红外线遥控系统6.12 8031单片机在遥控解码方面的应用 第七章 电源、电压变换及电源监视7.1 用于微机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供电方法7.2 80C31单片机防掉电和抗干扰电源的设计7.3 可编程基准电压源7.4 电源电压监视器件M81953B7.5 检出电压可任意设定的电源电压监测器7.6 低压降(LDO?Low Drop?Out)稳压器7.7 LM317三端可调稳压器应用二例7.8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扩流应用 第八章 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8.1 数字电路的可靠性设计实践与体会8.2 单片机容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3 微机测控系统的接地、屏蔽和电源供给8.4 ATE的抗干扰及接地技术8.5 微处理器监控电路MAX690A/MAX692A8.6 电测仪表电路的实用抗干扰技术8.7 工业镀锌电阻炉温度控制机的抗干扰措施8.8 一种简单的抗干扰控制算法 ? 第九章 综合应用实例9.1 蔬菜灌溉相关参数的自动检测9.2 MH?214溶解氧测定仪9.3 COP840C单片机在液晶线控空调电脑控制器中的应用9.4 单片机在电饭煲中的应用9.5 用PIC单片机制作电扇自然风发生器 第十章 文章摘要 一、 单片机的综合应用技术1.1 摩托罗拉8位单片机的应用和开发1.2 ns公司的COP800系列8位单片机1.3 M68HC11与MCS?51单片机功能比较1.4 8098单片机8M存储空间的扩展技术1.5 80C196KC单片机的外部设备事件服务器1.6 一种多进程实时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7 开发单片机的结构化高级语言PL/M?961.8 应用软件开发中的菜单接口技术1.9 单片机用户系统EPROM中用户程序的剖析方法1.10 BJS?98硬件、软件典型实验1.11 FORTH语言系统的开发应用1.12 在Transputer系统上用并行C语言编程的特点1.13 一种软件扩展8031内部计数器简易方法1.14 MCS 51系列单片机功能测试方法研究1.15 用CD 4520B设计对称输出分频器的方法1.16 多路模拟开关CC 4051功能扩展方法1.17 条形码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 新一代存储器及逻辑器件2.1 一种多功能存储器M6M 72561J2.2 串行E2PROM及其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2.3 新型高性能的AT24C系列串行E2PROM2.4 2K~512K EPROM编程卡2.5 电子盘的设计与实现2.6 ns GAL器件的封装标签、类型代码和编程结构间的关系 三、数据采集、前向通道与测量技术3.1 仪器用精密运放CA3193的应用3.2 集成电压?电流转换器XTR100的应用3.3 瞬时浮点放大器及应用3.4 隔离放大器289J及其应用3.5 ICS?300系列新型加速度传感器3.6 一种实用的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3.7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3.8 一种对多个传感器进行调理的方法3.9 两线制压力变送器3.10 小信号双线变送器XTR101的使用3.11 两线长距离频率传输压力变送器的设计3.12 测温元件AD590及其应用3.13 热敏电阻应用动态3.14 一种组合式A/D、D/A转换器的设计3.15 一种复合式A/D转换器3.16 TLC549串行输出ADC及其应用3.17 提高A/D转换精度的方法--双通道A/D转换3.18 模数转换器ICL7135的0~3.9999V显示3.19 微型光耦合器3.20 一种高精度的分压器电路3.21 利用单片机软件作热电偶非线性补偿3.22 三线制RTD测量电路及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3.23 微伏信号高精度检测中极易被忽略的问题3.24 宽范围等分辨率精密测量法3.25 传感器在线校准系统3.26 一种高精度的热敏电阻测温电路3.27 超声波专用集成电路LM1812的原理与应用3.28 旋转变压器数字化检测及其在8098单片机控制伺服系统中的应用3.29 单片集成两端式感温电流源AD590在温度测控系统中的应用?3.30 数字示波器和单片机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3.31 霍尔效应式功率测量研究 四、 控制系统与后向通道接口技术4.1 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实用模糊控制讲座之一)4.2 红绿灯模糊控制器(实用模糊控制讲座之二)4.3 国外模糊技术新产品4.4 交流串级调速双环模糊PI单片机控制系统4.5 时序控制专用集成电路LT156及其应用4.6 电池充电控制集成电路4.7 双向晶闸管4.8 双向可控硅的自触发电路及其应用4.9 微处理器晶闸管频率自适应触发器4.10 F18系列晶闸管模块介绍4.11 集成电路UAA4002的原理及应用4.12 IGBT及其驱动电路4.13 TWH8751应用集锦4.14 结构可变式计算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4.15 单片机控制的音响编辑器 五、 人机对话通道接口技术5.1 5×7点阵LED智能显示器的应用5.2 基于8031串行口的LED电子广告牌5.3 点阵液晶显示控制器与计算机的接口技术5.4 单片机控制可编程液晶显示系统5.5 大规模语言集成电路应用综述5.6 最新可编程语言集成电路MSSIO61的应用5.7 用PC打印机接口扩展并行接口 六、 多机系统、网络与遥控技术6.1 用8098单片机构成的分布式测温系统6.2 平衡接口EIA?422和EIA485设计指南6.3 I2C BUS及其系统设计6.4 摩托罗拉可寻址异步接受/发送器6.5 用5V供电的RS232C接口芯片6.6 四通道红外遥控器6.7 TA7333P和TA7657P的功能及应用 七、 电源、电压变换及电源监视7.1 单片机控制的可控硅三相电源调压稳压技术7.2 集成开关电源控制器MC34063的原理及应用7.3 LM299精密基准电压源7.4 集成过压保护器的应用7.5 3V供电的革命7.6 HMOS微机的超低电源电压运行技术 八、 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8.1 浅谈舰船电磁兼容与可靠性 九、 综合应用实例9.1 8098单片机交流电气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应用9.2 主轴回转误差补偿控制器9.3 FWK?A型大功率发射台微机控制系统9.4 高性能压控振荡型精密波形发生器ICL8038及应用9.5 单片机COP 840C在洗碗机中的应用

    标签: 单片机 应用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lijinchuan

  • 基于多点网络的水厂自动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多点网络的水厂自动监控系统设计Design of MPI Based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in Water Works刘 美 俊(湖南工程学院,湘潭411101)摘要针对水厂工作水泵多、现场离控制站距离远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MPI多点网络的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系统中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主站与从站的通信原理以及系统软件的设计。由于这种系统的主、从站PLC之间采用MPI网络通信,具有运行可靠、性能价格比高的特点,所以适用于中小规模水厂的分布式监控场合。关键词多点网络主站从站监控系统Abstract Ina ccordancew ithth efe atuersof w aterw orks,i. e. ,manyp umpsin o perationa ndth ep umps, farfor mt hec ontrolst ation,th em ethodo fdesigninga na utomati(〕monitoringa ndc ontorlsy stemb asedo nM PIis p resented.Th eo perationalpr incipleo fth esy stemi san alyzed,th ed atac olection,data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ster station and slave station as wel as design and system software are discussed. Because MPI network communicationis used among master station, slave stations and PLC, the system is reliable and high cost-efective. It is, suitable for smal and mediumsized water works for distrbut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Keywords MPI Masterst ation Slaves tation Monitoringa ndc ontorlsy stem 自来 水 厂 的自动控制系统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对组态硬件要求较高,投资较大。相对而言,MPI网是水源地深水泵的工作控制,一是水厂区变频恒压供络速度可达187.5 M bps,通过一级中继器传输距离可水控制,两部分的实际距离通常都比较远。某厂水源达Ikm 。根据水厂的具体情况,确定以MPI方式组地有3台深井泵给水厂区的蓄水池供水。水厂区的成网络,主站PLC为S7-300系列的CPU3121FM,从任务是对水池的水进行消毒处理后,通过加压泵向管站为S7-200系列的CPU222。这样既满足了系统要路恒压供水。选用Siemens公司的S7系列可编程控求,又相对于Profibus网络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成本,制器(PLC)和上位机组成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 这种分布式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系统对深水泵进行远程控制,对供水泵采用变频器进行恒中PLC的物理层采用RS - 485接口,网络延伸选用压控制以保证整个水厂的电机设备安全、可靠地运带防雷保护的中继器,使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了保行。证。MPI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1 多点网络(NWI)监控系统的组成Sie me ns 公司S7系列PLC通常有MP」多点网络与Profibus现场总线网络两种组网方式。Profibus现场总线的应用目前较为普遍,通用性较好,它由Profibus一DP, Profibus一FMS, Profibus一PA组成。Profibus - DP型用于分散外设间的数据传输,传输速率为9.6kbps一12Mbps,主要用于现场控制器与分散1/0之间的通信,可满足交直流调速系统快速响应的时间要求,特别适合于加工自动化领域的应用;Profibus - FMS主要解决车间级通信问题,完成中等传输速度的循环或非循环数据交换任务,适用于纺织、楼宇自动化、可编程控制器、低压开关等;Profibus - PA型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适用于过程自动化的总线类型。

    标签: 多点 网络 系统设计 自动监控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fac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