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ultisim 10仿真软件对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运用直流工作点对静态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设定;利用波特图示仪分析了电路的频率特性;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研究表明,Multisim 10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功能,可以缩短设计周期,保障操作安全,方便调试、节省成本和提高设计质量等。
上传时间: 2014-12-23
上传用户:dianxin61
共发射单级放大电路 1.掌握其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 2.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及其对电路参数的影响。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破晓sunshine
(1)介绍了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和现状,对现有的主要诊断方法以及近年来先进的神经网络理论和技术以及数据融合技术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论述(2)对神经网络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神经网络的分类和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详细说明在电路故障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BP神经网的设计、训练和测试方法,并对一个两级RC耦合放大器电路例进行了测试、神经网络训练和诊断。(3)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的概念、优缺点、基本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然后对于数据融合具体方法,着重研究了 Bayes统计融合方法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融合方法以及模糊集理论融合方法。最后采用基于待定系数法的隶属度构造法以及模糊融合的方法对实例电路进行了故障诊断。(4)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包含元件直流特性信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和包含元件交流特性信息的不同频率激励下输出电压峰值与输出电压峰值的比值两类信息进行数据融合诊断的方法,保证故障信息量的同时降低了获取难度,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通过模糊变换将两类故障信息通过两个神经网络诊断得出的故障求属度进行决策层的数据融合,较好的解决了了单神经网络诊断信息量不足,由于电路元件互相影响而产生的故障诊断不确定性的问题以及待融合故障信息隶属度获取困难的问题,使得诊断准确率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本文提出的基于数据融合和神经网络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模拟电路的故障进行准确实时快速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关健词:模拟电路;数据融合;神经网络;模糊集理论
标签: 数据融合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
本文主要是基于氮化锌(GaN)器件射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在s波段频率范围内,应用CREE公司的氮化稼(GaN)高电子迁移速率品体管(CGH40010和CGH40045)进行的宽带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功放匹配电路。在2.7GHz~3.5GHz频带范围内,对中间级和末级功放晶体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设置其静态工作点,继而进行宽带阻抗匹配电路的设计。本文采用双分支平衡渐变线拓扑电路结构,使用AD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优化,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匹配电路。具体指标如下:通带宽度为800MHz,在通带范围内的增益dB(S(2,1)>)10dB、驻波比VSWR1<2.VSWR2<2,3dB输出功率压缩点分别大于40dBm46dBm,效率大于40%.其次,设计功放偏置电源电路。电路要求是负电压控制正电压并带有过流保护功能,借助Orcad模拟电路仿真软件,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源电路。最后,分别运用AutoCAD和Altium Designer Summer 08制图软件,绘制了功率放大电路和偏置电源电路的印制电路板,并通过对硬件电路的调试,最终使得整体电路满足了设计性能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基于LTspice的射极跟随器仿真实验1,实验要求与目的(1)进一步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深入理解静态工作点的作用。(2)调节电路的跟随范围,使输出信号的跟随范围最大。(3)测量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4)测量电路的频率特性。2·实验原理在射极跟随器电路中,信号由基极和地之间输入,由发射极和地之间输出,集电极交流等效接地,所以,集电极是输入/输出信号的公共端,故称为共集电极电路。又由于该电路的输出电压是跟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所以又称为射极跟随器。3.实验电路射极跟随器电路如图 1所示。4.实验步骤(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按图 1连接电路,输入信号由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幅度为 1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要注意使信号不失真输出。(2)跟随范围调节。增大输入信号直到输出出现失真,观察出现了饱和失真还是截止失真,再增大或减小信号,使失真消除。再次增大输入信号,若出现失真,再调节信号使输出波形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此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最佳工作点,输入信号是最大的跟随范围。最后输入信号增加到28 v,电路达到最大不失真输出如图 2所示。最大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如图 3所示。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1.创建一个新项目:激活Design Manager,在菜单File中选择New Workspace,然后填入项目名称expl。2.输入网单文件:在Tools菜单中选择TextEdit,输入如下所示的网单文件。3.保存文件:将文件命名为expl.cir。4.对电路进行模拟:在Tools菜单中选择PspiceA/D,再在PspiceA/D的File菜单中选择Open,打开已保存过的输入文件expl.cir。5.检查出错:如果文件中出现了语法错误,PspiceA/D就会弹出错误提示框,并运行Message Viewer,告诉用户错误信息。如果输入文件没有语法错误,PspiceA/D就显示正确模拟的对话框,如图3-3类似,从图中可读出电路标题、元器件个数以及计算中所耗内存信息。6.查看输出文件:在File菜单中选择Examine 0utput,就可以通过Text Editor来浏览输出文件。输出文件中的各节点电压如下所示。由此可得出如下所示的静态工作点参数:Vw=2.9646V,Vow=7.1878-2.1919=4.9959V,Tg=Va/R.=2.1919/2.3=0.953mA。7.观察输出波形:在PspiceA/D的File菜单中选择Run Probe,或者在Design Manager 中选择Tools下的Probe,都可以调出Probe。Probe自动设置横坐标,纵坐标必须通过手动添加。在菜单Trace中选择Add,在Add Traces对话框的Trace Expression中输入V(6)/V(1),测量放大倍数。8.在Probe中,单击Plot菜单下的Add YAxis,增加一个新纵轴。9.单击Trace菜单下的Add,在Trace Expression中输入V(1)/I(V1),测量输入电阻,输出曲线如图2-2所示。
标签: pspice
上传时间: 2022-07-02
上传用户: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采用高磁能积的稀土永磁材料,同时采用电子换向技术去掉了电刷,使得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运行特性优良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工业控制等许多对电机运行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因此,对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永磁电机设计计算中传统的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磁路法,用磁钢工作图计算静态及动态的工作点,这显然不能满足精确性的要求。本文采用了场路结合的方法,首先利用磁路法对电机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电机的参数和性能进行精确分析,采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精确性要求,同时可以缩短设计周期。 本文把有限元方法引入到了对电机性能影响较大的重要系数(如空载漏磁系数、电枢计算长度、计算极弧系数和气隙系数等)及性能参数反电动势、电磁转矩、电感的计算中。以电机内磁场有限元分析为基础的设计结果体现了较高的精确度;同时,由于在大功率、高转速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中,电流受漏感的影响从而改变了电机的性能,因此漏感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推导了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漏电感计算的有限元方法,引入了电机等效电阻系数,并针对电磁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脉动的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多种有效的抑制方法,使电机设计更为合理。最后介绍了电机测试平台的搭建和具体的测试方法,以验证用户关心的电机性能参数在电机设计中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13-06-09
上传用户:mingaili888
本文主要研究变速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的跟踪问题,以使风力机在处于额定风速以下时能够实现最大风能捕获。风力发电系统所采用的功率变流器和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策略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平台,以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为了将风能输送给电网,变速风力机要有变流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和频率都不断改变的电能转换成恒频恒压的电能,再传输给电网。本文采用了变速风力机,永磁发电机,三相AC-DC-DC-AC变流器,变压器等构建了变速风力发电系统。AC-DC-DC-AC变流器用于将永磁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和频率都不断改变的电能传输给电网。鉴于DC-DC直流环节在能量传输中的重要性,本文专门研究了单重Sepic变换器和双重Sepic变换器在变速风力发电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一个先进的变速风力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要对所控制的风力机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不仅与风电系统所采用的变流器的拓扑结构有关,也与自身的控制方式有关。本文在对常用的几种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策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和系统储能的变化率以及风力机转速等相关数据来确定风力机的实际工作点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该策略的实施不依赖于风力机自身的特性,不需要测量风速等。 由于对变速风力机的建模和仿真是理解和验证风力发电系统特性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在Matlab软件的Simulink环境下对所研究的变速风力发电系统作了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充分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变速风力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will
基于ADS软件,选取合适的静态直流工作点,采用负载牵引法得到LDMOS晶体管BLF7G22L130的输出和输入阻抗特性,并通过设计和优化得到最佳的共轭匹配网络,设计出高效率功率放大器。ADS设计仿真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在中心频率2 160 MHz处的效率达到70%,稳定性好、增益平坦度小等优点。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王庆才
LNA的功能和指标二端口网络的噪声系数Bipolar LNAMOS LNA非准静态(NQS)模型和栅极感应噪声CMOS最小噪声系数和最佳噪声匹配参考文献LNA 的功能和指标• 第一级有源电路,其噪声、非线性、匹配等性能对整个接收机至关重要• 主要指标– 噪声系数(NF)取决于系统要求,可从1 dB 以下到好几个dB, NF与工作点有关– 增益(S21)较大的增益有助于减小后级电路噪声的影响,但会引起线性度的恶化– 输入输出匹配(S11, S22)决定输入输出端的射频滤波器频响– 反向隔离(S12)– 线性度(IIP3, P1dB)未经滤除的干扰信号可通过互调(Intermodulation) 等方式使接收质量降低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xaijh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