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天线的DOA估计MUSIC算法,只有几行简单的代码
上传时间: 2016-05-08
上传用户:exxxds
一篇关于天线的博士论文 《阵列天线综合方法研究》
上传时间: 2014-09-01
上传用户:firstbyte
几个关于阵列天线的仿真程序,运行环境为matlab,需要用到阵列信号处理工具箱,运行极了一看见结果。
上传时间: 2016-07-21
上传用户:CHINA526
设计了一个工作在S波段矢量阵列的天线单元,利用HFSS软件进行优化和仿真。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E面和H面的交叉极化电平分别小于-26 dB和-23 dB,两个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2 dB。该数据满足组成矢量阵列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朗朗乾坤
阵列信号处理是当前信号处理的热门方向,为信号处理带来极大的方便,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各通道不一致问题将会给阵列信号处理带来影响,很多文献中介绍过关于自适应幅相误差校正的理论及方法,但实现起来都比较耗费资源和时间,且效果有待实践验证。提出一种工程上可实现且计算量较小的通道校正方法-查表法。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对特定来向的有用信号进行较为准确的校正。
上传时间: 2014-01-12
上传用户:fxf126@126.com
介绍电磁带隙结构的概念,综述目前电磁带隙结构的类型和研究进展,电磁带隙结构所具有的抑制表面波特性能大大提高天线增益,降低阵列天线单元间的互扰,而且增大了带宽;作为覆层的电磁带隙缺陷结构能极大提高天线的方向性和辐射效率,突出表现在口径天线方面;同时同相反射特性使得减小天线体积成为可能,电磁带隙结构的这些特性及其未来的发展展趋势为高性能天线研究提供新的设计思想。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569342831
研究了通过用偶极子构成对数周期阵列天线,并把这个原理用于微带天线线性阵列,带宽可以达到几个倍频程。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lixqiang
波束形成就是从传感器阵列重构源信号。(1)、通过增加期望信源的贡献来实现;(2)、通过抑制掉干扰源来实现。经典的波束形成需要观测方向(期望信源的方向)的知识。盲波束形成试图在没有期望信源方向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信源的恢复。 波束形成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各阵元输出进行加权求和,在一时间内将天线阵列波束“导向”到一个方向上,对期望信号得到最大输出功率的导向位置即给出DOA估计。 虽然阵列天线的方向图是全方向的,但阵列的输出经过加权求和后,却可以被调整到阵列接收的方向增益聚集在一个方向上,相当于形成了一个”波束”。这就是波束形成的物理意义所在。
上传时间: 2014-01-14
上传用户:Yukiseop
《雷达天线技术》辐射单元、阵列天线、相控阵天线、天线测试技术
上传时间: 2017-12-21
上传用户:VESON
随着敌对人为干扰的日益增多和电磁环境的日益恶劣,抗干扰逐渐成为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必备能力之一。传统的单天线多延迟系统仅从时域抗干扰,抑制干扰能力有限。利用阵列天线,增加空域自由度,通过空域—时域级联或空时联合处理能够显著增强导航信号接收机的抗干扰性能。多个天线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即不同的阵形,会使得导航接收机具有不同的空域抗干扰性能。针对多种阵形对空域抗干扰性能的影响差异,开展了基于L阵、十字阵、均匀圆阵和带圆心圆阵的自适应抗干扰性能研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原因,通过对比仿真,发现带圆心的圆阵具有所选阵形中最优的输出信干噪比,进一步推广到空时自适应抗干扰,也具有同样的结论。结合工程实现,基于FPGA完成空时抗干扰硬件模块设计,用Matlab产生的量化数据作为激励,对硬件模块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与非自适应空时波束形成结果相比,实验验证了模块的有效性;与Matlab仿真处理的结果相比,验证了模块的正确性。多种阵形自适应抗干扰性能差异的研究对于一定孔径和阵元个数条件下的阵列布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空时抗干扰硬件模块是抗干扰系统的核心,所做工作对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thi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