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远端控制

  • SM2082单通道LED恒流驱动控制芯片

    钲铭科电子SM2082是单通道LED 恒流驱动控制芯片, 芯片使用本司专利的恒流设定和控制技术,输出电流由外接 Rext 电阻设置为5mA~60mA,且输出电流不随环境温度和芯片 OUT 端口电压而变化。本芯片系统结构简单,外围元件极少,方案成本低。芯片间输出电流偏差<±4%,可与LED 共用PCB板,封装形式:TO252-2、SOT89-3

    标签: 2082 LED SM 单通道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GHF

  • LK1628 LED驱动控制专用电路

    LK1628是一种带键盘扫描接口的LED驱动控制专用电路,内部集成有MCU数字接口、数据锁存器、LED驱动、键盘扫描等电路。且在输入端口内置上拉,可在应用方案中省去外部上拉电阻。采用CMOS工艺,VDD供电为5V,超强的输入端口干扰能力,输入端口内置上拉电阻,显示模式:4位×13段—7位×10段,按键扫描:10×2位。辉度调节电路(占空比8级可调),串行接口(CLK,STB,DI/O),振荡方式:内置RC振荡,内置上电复位电路,ESD HBM:﹥8KV,SOP28的封装形式。

    标签: 1628 LED LK 驱动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YUANQINHUI

  • 基于dsPIC30F3010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分析了dsPIC30F3010外围电路,逆变及其驱动电路,反电动势检测电路,电流采样与过流保护电路,开发了主程序和中速事件处理程序, 并给出了电机正常运行时端电压的波形。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控制电机顺利起动,而且实现了电机正确的换相和正常运行,证明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

    标签: dsPIC F3010 3010 30F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ikemada

  • 基于AVR的智能教学无人车控制系统设计

    针对市场上大多数教学无人车设计采用单片机单一控制导致其功能扩展性弱、灵活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Atmega128单片机和无线通信的智能教学无人车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PC机控制部分和无人车控制部分,通过PC控制端软件可以经无线通信模块实现对无人车的准确运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无人车在遇到干扰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货物运输、环境勘察、敌我识别、打击等功能,控制效果理想。

    标签: AVR 智能教学 无人车 控制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4-12-25

    上传用户:dapangxie

  • 基于ATmega8515L的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娱乐 机 器 人作为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发展为一种产业。舞蹈机器人是娱乐机器人的一种,它集软件和硬件于一身,而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在机器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 文针 对 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研究其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和关键算法。在分 析 了 机器人性能要求和相关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上下位机的控制结构,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输数据和指令,从而实现机器人的遥控。硬 件 设 计过程中,以提高集成度、减小体积、提高性价比为设计原则,将各部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利用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上下位机之间的远程通信;通过端口扩展,解决I/0资源紧张问题:采用CPLD对机器人驱动轮的脉冲进行反馈检测,并加上四倍频环节,提高了检测精度;通过工2C总线扩展存储器,满足存放大量舞蹈动作数据的要求。软 件 设 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在上位机设计友好的人机界面,以方便用户设置控制参数和指令,实现舞蹈动作的可视化编辑。机器人行走过程中,采取数字PID算法,通过闭环反馈控制,实现机器人行走路径的准确定位,并结合同步补偿算法,可较好的解决机器人的直线行走问题。为 了 使 机器人的舞蹈动作更好地表现音乐的内涵,提出一种基干音乐特征识别的策略,在音乐特征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等智能手段,通过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自动匹配、同步演示等方法,从而最终实现舞蹈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标签: ATmega 8515L 8515 舞蹈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macarco

  • 单片机控制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仪的研制

    摘要:研制以89C55单片机为核心的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仪,应用MAX5576芯片对热电偶温差电动势实现冷端补偿和AD转换,通过可控硅调相方式控制加热温度,LCD屏显示各项实验参数和曲线。本文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关键词:热电偶;温度测量;功率控制;单片机

    标签: 单片机控制 仪的研制 导体导热 实验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athjac

  • 51LPC 微控制器以及三端双向可控硅简介

    通过结合51LPC微控制器和BTA2xx三端双向可控硅Philips半导体使阻性和容性负载的控制更容易这个通用的一对所有控制解决方案覆盖了低功耗高感性的负载如螺线管阀门和同步电机到以主电压供电的高功耗阻性负载如电机和电热器这个两芯片解决方案性能的核心是检测负载电流过零的专利技术使用该技术不需要在负载电路上连接旁路电阻这样不但简化了设计而且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这个简单的微控制器三端双向可控硅的组合向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可编程的解决方法而且电磁干扰最小最小门脉冲持续时间的自动应用可以实现任何负载下的锁定由于使用较低的电源电流因此只需要一个阻性或R-C 的主分支电源附加的增值特性可以更容易地实现遥控软启动错误管理和使用三端双向可控硅监控的负载电流管理将传感器连接到模拟或数字输入也为整个系统提供了智能的闭环控制

    标签: LPC 51 微控制器 三端双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huang111

  • 单片机开发资料

    单片机开发资料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INTE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而性能不错获得了很大的好评。此后在8031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系统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领域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因为性价比不理想并未得到很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单片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且进入主流市场。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目前,高端的32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1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10美元。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而在作为掌上电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更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事实上单片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计算机。现代人类生活中所用的几乎每件电子和机械产品中都会集成有单片机。手机、电话、计算器、家用电器、电子玩具、掌上电脑以及鼠标等电脑配件中都配有1-2部单片机。而个人电脑中也会有为数不少的单片机在工作。汽车上一般配备40多部单片机,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上甚至可能有数百台单片机在同时工作!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PC机和其他计算的综合,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标签: 单片机 开发资料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Aeray

  • 32位嵌入式CPU中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控制协处理器是MIPS体系结构CPU中必需的一个单元模块。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利用一系列特权寄存器记录当前CPU所处的状态,负责异常/中断处理,提供指令正常执行所需的环境。本文论述了一个实现MIPS 4Kc指令集CPU中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的设计,包括对特权寄存器写操作的实现,精确异常处理机制和全定制后端物理设计。关键词:32位嵌入式CPU,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精确异常处理,流水线,全定制MIPS体系结构中的系统控制协处理器简称CP0,它提供指令正常执行所需的环境,进行异常/中断处理、高速缓存填充、虚实地址转换、操作模式转换等操作。单从硬件的角度而言,系统控制协处理器对指令集的作用就相当于操作系统对应用程序的作用一样。

    标签: CPU 嵌入式 协处理器 系统控制

    上传时间: 2014-11-22

    上传用户:daijun20803

  • 基于单片机PWM控制逆变电源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PWM控制逆变电源的设计: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C51 控制SA4828 的逆变电源,它采用IGBT 作为功率器件, IR2110 作为IGBT 的驱动芯片,并采用恒 U/F 的控制策略。关键词:单片机 脉宽调制 逆变电源 本论文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全数字化三相PWM 逆变电源。三相SPWM 发生器是逆变电源的核心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逆变电源的工作状况。鉴于以80C196MC或TMS320LF240 为核心组成的控制电路,能实现电源的全数字化控制,但系统较复杂,软件工作量大,研制周期长。在本设计中,我们选用了AT89C51 控制MITEL 公司的SA4828芯片作为波形发生器。 二、系统结构功率流程:市电输入经输入保护电路滤除噪声后,进行整流、滤波变成直流电压,然后这个直流电压输入到桥式逆变电路。PWM 发生器在单片机的控制下,通过驱动电路对输出脉冲进行调制就可改变输出电压和频率,再经输出变压器隔离后供给负载。主电路中根据磁路集成原理,将变压器和滤波电感集成为一个磁性元件,再在变压器的次级并以适当的电容,组成滤波网络以获得正弦波形输出。整个电路分为五大部分:整流滤波、全桥逆变电路、驱动电路以及将单片机控制PWM 产生器的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另外在输入和输出端还有输入滤波和输出滤波电路。

    标签: PWM 单片机 控制 逆变电源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xyi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