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辐射强度

  • 基于ARM的IC卡机房管理终端设计

    目前,许多高校在机房管理上使用了IC 卡,其中少数机房是使用接触式IC卡,众所周知,接触式IC 卡在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高抗干扰性和工作距离方面不及非接触式IC 卡,因此很多接触式IC 卡基本已被非接触式IC 卡取代。 经过调研发现,使用IC 卡的机房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是每个机房中配置了1个IC 卡读写终端和1 台监控机。IC 卡读卡终端只是一个普通的读卡器,只负责读取卡内信息,并通过串口等通信方式将IC 卡信息传输给监控机,读卡终端本身没有信息存储功能,实际的计费管理完全是通过监控计算机控制,监控计算机向中心服务器端定时或实时传输刷卡信息。由于整个系统要占用一台微机,而且中间的信息传递、计费环节都要由它来完成,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漏洞: 1) 可靠性不高由于读卡设备与监控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只是暂时保存在监控计算机中,如果监控计算机遭到病毒袭击或者出现硬件故障,将出现无法挽回的后果。而且由于学生信息都保存在监控计算机中,因此存在着人为伪造、篡改和徇私舞弊行为的极大可能。 2) IC卡的特点未完全体现IC卡除了能标识身份外,还有电子钱包功能,能对其进行充值和扣款,但是上述方法基本上IC卡只用做标识身份,实际的每次扣款,都是由监控计算机和中心服务器来完成,基本与读卡设备无关。 3) 不方便学生上机和收费管理学生每次上机刷卡,都要由监控计算机连接中心服务器端,由中心服务器端读出学生信息,进行核对,而且对学生的扣款需要额外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计时和计费处理,显得比较繁琐。 鉴于以上问题,为提高机房管理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并及时处理机房发生的故障,采用机房计费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如果能在读卡终端设备中完成计费的大部分功能,并且增加存储功能,这样就可以减少监控计算机的负担,甚至读卡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与中心服务器通信,不仅能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充分利用了IC 卡的功能,还降低了财务统计和计算带来的麻烦。 目前已经应用于机房管理的解决方案主要有3种方式,即:软硬件结合控制方式、帐号方式和门禁方式。鉴于设计要求,并且考虑到安全、可靠、简单等因素,如果在软硬件结合控制方式中,把更多的任务交由读卡终端,比如由读卡终端来存储数据、计费管理,同时如果读卡终端能实现TCP/IP 通信,那么监控计算机的任务就大大降低,甚至可以由读卡终端直接与中心服务器通信。就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安全风险。本论文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一点来进行的。 本系统要求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实时性要好,另外考虑到性价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将μC/OS-II 操作系统移植到ARM7 上作为开发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考虑到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要采用的硬件的性能以及实现的成本有关。从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出发,结合本论文研究的应用对象,决定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此种方案可以描述为嵌入式TCP/IP协议栈+嵌入式操作系统+微控制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RM7的IC 卡机房管理终端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在ARM7的基础上实现了μC/OS-Ⅱ操作系统的移植和TCP/IP协议栈的嵌入,能够正确读写IC 卡信息,增加了SD 卡存储功能,完成计费操作,实现液晶显示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或串口直接与服务器通信。 本文详细介绍了整个机房管理系统终端的硬软件设计,给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在ARM7 处理器上的详细移植过程,介绍了一种TCP/IP协议栈和基于套接字的编程方法,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多卡操作的防冲突机制。 同目前大多数机房管理系统相比,该系统有如下特点: 1) 由于使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反应时间,任务管理和调度更加方便有效。 2) 由读卡终端来进行计费操作,降低了服务器端的工作压力,同时降低了安全风险。 3) 增加了数据存储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有利于数据的查询和故障的恢复。 4) 增加了对无效卡、注销卡和欠费卡的判断与处理,对恶意操作或者有意或者无意的逃费操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5) 以太网通信克服了以往串口通信的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慢等缺点,使得通信更加方便、高效,并且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和控制。

    标签: ARM IC卡 机房管理 终端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09

    上传用户:浅言微笑

  • st产品资料

    STM推出一款全新数字信号输出三轴加速传感器。新产品的最大可测量值达到24g,相当于一级方程式赛车(F1)在强劲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的5倍左右。LIS331HH拥有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性能组合,包括10g以上量程,紧凑的尺寸,高分辨率,低功耗,以及嵌入式智能功能,可在广泛的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中实现高精确度的运动测量。 在±6/±12/±24g的全量程范围内,意法半导体最新的MEMS加速传感器LIS331HH的输出数据极其精确。LIS331HH的中g传感能够测量高强度震动,检测剧烈碰撞事件,不会丢失任何信息。在与游戏相关的应用中,中g检测器可提升用户界面体验,增加以前感受不到的真实程度

    标签: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xzt

  • 大电流互感器绕组屏蔽理论与应用研究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向大容量、高电压方向发展,广泛用于大型发电机组测量和保护用的大电流互感器的研制就变得很紧迫。考虑到大电流互感器具有大电流、强电磁干扰和多相运行等特点,在设计大电流互感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屏蔽来自邻相的杂散磁通。传统的屏蔽方案是采用金属屏蔽罩,尽管有效,但设备笨重。本文中,作者对有外层屏蔽绕组的大电流互感器进行了各种研究。 大电流互感器采用绕组屏蔽方式后,如何优化设计屏蔽绕组,使屏蔽绕组能够充分有效地屏蔽杂散磁通对环形铁心的影响呢?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作者主要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先对国内外大电流互感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并成功设计了15000/5A大电流互感器。 2、对精典的电磁场理论和场路耦合法的数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大电流互感器的三维场路耦合有限元分析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和基于场路耦合原理的外部耦合电路。 3、理论分析了杂散磁通对电流互感器铁心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绕组屏蔽杂散磁通理论;通过等值电流法,得到无论三相还是多相电流互感器条件下,中间相的电流互感器所受到的杂散磁通是最为严重的,为大电流互感器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4、为了得到最优化屏蔽绕组,对屏蔽绕组的匝数采用离散化替代连续性,再考虑屏蔽绕组在环形铁心上的位置,共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案;根据三维场路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精确计算出屏蔽绕组中的电流、电流分布、环形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分布和外层绕组的局部最高温升,通过比较多种计算结果,得到大电流互感器屏蔽绕组的最优化方案。 5、最后建立了大电流互感器的等效磁势法和降流回路法两种试验方案模型,通过比较试验方案仿真计算结果和出厂试验结果,证明了仿真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可靠的。 通过对屏蔽绕组进行优化设计后,有效地削弱了杂散磁通,使得大电流互感器轻型化、小型化,节约了大量的铜材料,使得其运输更加方便。

    标签: 大电流 互感器 绕组 应用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olo_cc

  • 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温升计算和振动分析

    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由于启动转矩大、转速高、体积小等一系列的特点,在电动工具、家用电器,尤其是小家电和吸尘器上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论文对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的发热和振动特性进行研究。 在第二章,通过讨论电机的发热理论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建立了数学模型,推导得出一个工程上比较实用的公式,用来计算马达堵转时的温升,还编写了一个电脑程序来仿真计算马达堵转时的温升。 在第三章,讨论了电机转子和支撑组成的振动系统在多自由度和各种情况下的振动。应用杜哈梅积分式和傅立叶分析法将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联系起来,将机械振动问题转化为二阶电路的问题来进行处理。并且提出观点:1.先测量出机械振动的频谱图或电磁噪音的Db-Freq频谱图,再用反傅立叶分解的方法将它们合成,得到周期性的激励的形状。2.由激励(力信号或电信号)所产生的波在弦内进行传播,信号经过衰减,辐射,在边界处反射,然后跟下一列波迭加,直到成为稳定的干扰信号。 在第四章,对样机进行测试,并和电脑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偏差在2.5%以内。

    标签: 单相交流 电动机 温升计算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csgcd001

  • 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研究

    在变强噪音的情况下,语音识别的正确率会迅速下降;当噪声较强并且强度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端点检测是一个难题;提出了两种方法保证噪声较强而且强度不断发生改变情况下的语音识别率:基于LPC距离的端点检测算法

    标签: 噪声环境 语音识别 性能

    上传时间: 2013-07-19

    上传用户:chongcongying

  • 基于ARM的电力线巡检机器人运动控制器的研究

    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巡查输电线路故障的自动装置,巡线中采用机器人技术可以减轻作业强度、降低费用、提高巡检质量。 本文采用PHILIPS公司的32位ARM处理器LPC2210为核心设计了巡线机器人运动控制器;采用NS公司的专用电机驱动芯片LMD18245设计了电机驱动部分;应用ProtelDXP设计了控制器及电机驱动电路的原理图及PCB布线;针对机器人工作在架空输电线路上,存在电磁干扰及雨雪天气的影响,设计了控制器的屏蔽封装,保证了控制器的稳定性;控制器电路结构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从而使硬件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标签: ARM 电力线 巡检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远远ssad

  • ARM控制的伺服点焊枪的研制

    电极压力是电阻点焊的主要参数之一,电极压力的恒定性、可调性对于保证焊点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气动焊枪,不具备调节电极压力的功能。本文的目的就是研制一种新型的伺服驱动的悬挂式点焊枪,该焊枪能够在焊接的过程中对电极压力进行实时的调节,从而实现复杂的焊接循环,提高焊接质量。 焊枪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装置,以滚珠丝杠为主要传动机构,结构简单紧凑,运动平稳灵活。压力控制系统采用32位的ARM微处理器作为核心,与采用传统的单片机相比,系统的工作频率大幅提高,硬件功能更加强大,更适合电极压力的实时控制。此外,在系统中移植了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层次的、多任务的、消息机制的软件系统,充分发挥了ARM的性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利用伺服焊枪进行了焊接试验,在焊接过程中,伺服电机工作在力矩模式下,采用开环的控制方式,利用电压信号控制电极的压力和速度,通过驱动器的反馈信号检测电极的压力和位置,使用I/O口控制焊接电源。 实验结果证明,本课题研制的伺服焊枪的机械装置的精度和响应速度均能够满足焊接的需要,而且可以实现快速渐进,低速爬行,电极轻接触,快速预压等功能,有助于延长电极寿命和提高焊接效率。而且,使用伺服焊枪进行了低碳钢焊接试验,采用马鞍形的加压方式,与恒定压力条件相比,焊接中飞溅大幅减少,焊点强度和塑性增加,焊接质量有明显提高。

    标签: ARM 控制 伺服 点焊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an2267246

  •  单片机 漏电检测原理

    随着电子仪器、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家用电器的普及,家用电器的用电安全性问题不可忽视。泄漏电流、绝缘电阻、电气强度并称为电气安全性能中的3大电参数。其中泄漏电流,尤其是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是1个最能确切反映实际工作状态的安全电参数;也是一个对人体安全有着直接影响的电参数。因为,当电源线一端接地,人体触及电器外壳的情况下,电器泄漏电流会通过人体流人大地,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因此,漏电检测无论是对家用电器还是对人的自身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漏电的检测,可以根据漏电的情况作出具体的反应,从而保护电路及人身财产安全。

    标签: 单片机 漏电 检测原理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wangyi39

  • 基于XC2S300E芯片的高级加密标准算法的FPGA设计

    加密算法一直在信息安全领域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随着密码分析水平、芯片处理能力和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的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及其变形的安全强度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安全需要,其实现速度、代码大小和跨平台性均难以继续满足新的应用需求.在未来的20年内,高级加密标准(AES)将替代DES成为新的数据加密标准.高级加密标准算法是采用对称密钥密码实现的分组密码,支持128比特分组长度及128比特、192比特与256比特可变密钥长度.无论在反馈模式还是在非反馈模式中使用AES算法,其软件和硬件对计算环境的适应性强,性能稳定,密钥建立时间优良,密钥灵活性强.存储需求量低,即使在空间有限的环境使用也具备良好的性能.在分析高级加密标准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描述了圈变换及密钥扩展的详细编制原理,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描述了该算法的整体结构和算法流程.详细论述了分组密码的两种运算模式(反馈模式和非反馈模式)下算法多种体系结构的实现原理,重点论述了基本体系结构、循环展开结构、内部流水线结构、外部流水线结构、混合流水线结构及资源共享结构等.最后在XILINX公司XC2S300E芯片的基础上,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思想,论述了高级加密标准算法的FPGA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模块划分方法并对各个模块的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圈变换采用内部流水线结构,多个圈变换采用资源共享结构,密钥调度与加密运算并行执行.占用芯片面积及引脚资源较少,在芯片选型方面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标签: S300 300E FPGA 300

    上传时间: 2013-06-20

    上传用户:fairy0212

  • 基于ARM核的热释电红外测温仪的研制

    热释电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利用物体热释电效应而制成的新型红外测温仪器,它以黑体辐射定律作为理论基础,是光学理论和微电子学综合发展的产物。与传统的测温方式相比,具有响应时间短、非接触、不干扰被测温场、使用寿命长、操作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热释电红外测温仪测温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以热释电红外测温仪现阶段的技术作为参考,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ARM内核的高性能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热释电红外测温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和实现方式,给出了硬件原理图和软件的设计流程图。文中还对影响热释电红外测温仪测温精度的因素和软硬件的相关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阐述了红外测温仪的发展现状和分类,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阐述了热释电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并对目前红外测温仪的几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ARM核微处理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本文用到的ARM核芯片LPC2132的功能特点和结构做了详细的介绍;详细分析了系统的功能要求,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对每个部分所完成的功能和设计思路作了说明;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以流程图的方式介绍了各个功能的具体实现;对影响红外测温仪的测温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系统中出现的软硬件干扰问题做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为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对系统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标签: ARM 热释电红外 测温 仪的研制

    上传时间: 2013-07-06

    上传用户:kkchan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