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低压配电系统中袁存在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叶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曳渊GB50054-95冤过流防护要求的情况遥本文就此进行相关讨论袁提出电气技术人员应及时跟踪标准的颁布袁并对标准能够正确理解尧合理应用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袁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与保护电器有选择配合袁使线路受到保护电器的保护袁这是现行国家标准叶低压配电设计规范曳渊以下简称叶低规曳冤过流防护的规定袁即做到电线电缆与保护电器匹配袁这是每个工程都要遇到的问题遥当前不少人都忽略了这个问题遥根据不同的情况电线电缆与保护电器不匹配大致分成两种袁下面逐一分析遥
上传时间: 2013-12-28
上传用户:digacha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3 电缆型式与截面选择 3.1 电缆导体材质 3.2 电力电缆芯数 3.3 电缆绝缘水平 3.4 电缆绝缘类型 3.5 电缆护层类型 3.6 控制电缆及其金属屏蔽 3.7 电力电缆导体截面 4 电缆附件的选择与配置 4.1 一般规定 4.2 自容式充油电缆的供油系统 5 电缆敷设 5.1 一般规定 5.2敷设方式选择 5.3地下直埋敷设 5.4保护管敷设 5.5电缆构筑物敷设 5.6其他公用设施中敷设 5.7水下敷设 6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6.1 一般规定 6.2 电缆支架和桥架 7 电缆防火与阻止延燃 附录A 常用电力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 附录B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经济电流截面选用方法 附录C 10kV及以下常用电力电缆允许100%持续载流量 附录D 敷设条件不同时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附录E 按短路热稳定条件计算电缆导体允许最小截面的方法
上传时间: 2016-05-31
上传用户:fffvvv
出于提高船载测控通信设备监控系统信息化水平及模拟训练能力,在深入研究船载测控通信设备原理及组成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技术与HLA技术,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开发了船载测控通信设备监控模训综合系统。鉴于设备监控系统与模拟训练系统共同的特性,该系统利用SQL Server的ADO功能、Web服务和XML技术实现数据的汇总与跨网同步,选用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监控系统本地监控终端及模训系统界面,采用Ajax技术架构与VML语言完成数据的Web发布,最终使系统可靠性、接入便捷性、网络数量流量控制及构件重用性均达到最优。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风行天下
实用流量仪表的原理及其应用
标签: 流量仪表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专辑类-测试技术专辑-134册-1.93G 实用流量仪表的原理及其应用-178页-7.0M.pdf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dragonhaixm
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电子技术与控制理论的飞速发展使得柴油机控制能够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并成为柴油机控制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我国内燃机车牵引用的柴油机(12V240ZJ6E),主要研究其电控单体泵的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电控单体泵在实验台上的电子控制,为最终降低内燃机车柴油机在轻载工况下的燃油消耗率并改善其排放打下基础。在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工作: 首先,根据柴油机的燃油喷射原理,深入研究高压燃油在泵-管-嘴系统中的传递规律,分析燃油喷射系统的各种电子控制方式,结合我国内燃机车柴油机改造的现状并参考国内外应用实例,确定采用“电控单体泵系统”方案。针对性地分析电控单体泵的特性,总结出电控单体泵的控制规律。 其次,设计电控单体泵的高速大流量电磁阀驱动模块,其性能直接影响电磁阀的响应特性。通过计算和试验对比的方法获得不同驱动电压、不同续流回路情况时的动态响应,找出最优电路参数和控制参数。用于多缸柴油机的驱动模块可以修正各单体泵喷油特性的差异。 第三,设计凸轮轴转速的测量模块。采集安装于凸轮轴上的测速齿轮的脉冲信号,计算凸轮轴的瞬时转速和相位,并对瞬时转速进行预测,为查找脉谱表以确定喷油定时和喷油量奠定基础。凸轮轴转速的预测方法为“相邻区间+自适应参数修正”。 最后,设计控制电路,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主控芯片。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完成柴油机的转速测量和电磁阀驱动脉冲生成。由于内燃机车上的电磁环境比较恶劣,采用了抗干扰措施。 通过上述工作,掌握了电控单体泵系统的基本特性,完成了电子控制单元主要电路的设计,并实现凸轮轴的测速和电磁阀的控制。电子控制单元在电控单体泵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测速准确、电磁阀驱动及其控制方式合理,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xz85592677
两级PID调节液位,流量的原理分析,及其试验数据的分析(毕业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qsbbear
随着空间科学任务的增加,需要处理的空间科学数据量激增,要求建立一个高速的空间数据连接网络.高速复接器作为空间飞行器星上网络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对整个空间数据网络的性能起着重要影响.该文阐述了利用先入先出存储器FIFO进行异步速率调整,应用VHDL语言和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对多个信号源数据进行数据打包、信道选通调度和多路复接的方法.设计中,用VHDL语言对高速复接器进行行为级建模,为了验证这个模型,首先使用软件进行仿真,通过编写testbench程序模拟FIFO的动作特点,对程序输入信号进行仿真,在软件逻辑仿真取得预期结果后,继续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出的实际电路实现了将来自两个不同速率的信源数据(1394总线数据和1553B总线数据)复接成一路符合CCSDS协议的位流业务数据.在实验调试中对FPGA的输出数据进行检验,同时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完全符合设计目标.应用硬件可编程逻辑芯片FPGA设计高速复接器,大幅度提高了数据的复接速率,可应用于未来的星载高速数据系统中,能够完成在轨系统的数据复接任务.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wfl_yy
合成孔径雷达的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可以分成相对独立的几个阶段,即A/D变换和缓存、距离向预处理器、方位向预处理器、距离向压缩处理、转置存储器、方位向压缩处理、逆转置存储器.合成孔径雷达预处理的目的,就是缓解高处理数据率和低传输数据率的矛盾,使得在不太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传输的数据率,有利于后续处理的硬件实现,做到实时处理.论文结合电子所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处理系统,设计开发了基于Xilinx Virtex-E FPGA的星载SAR高速预处理板,该信号处理板处理能力强,结构紧凑,运行效率高;其硬件电路的设计思路和结构形式有很强的通用性和使用价值.论文重点研究了预处理的核心部分—固定系数FIR滤波器的设计问题.而固定系数FIR滤波器的实现问题的重点又是FPGA内部的固定系数FIP滤波器实现问题,针对FPGA内部的查找表资源,我们选择目前流行的分布式算法来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对比于预处理器中其他滤波器设计方案,基于FPGA分布式算法的FIR滤波器的设计,避免了乘累加运算,提高了系统运行的速度并且节省了大量的FPGA资源.并且由于FPGA可编程的特性,所以可以灵活的改变滤波器的系数和阶数.所设计的电路简单高速,工作正常、可靠,完全满足了预处理器设计的技术要求.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高密度存储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个全数字化的机载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研制,已经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而在现有条件下,全数字化的高分辨率星载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研制,将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意义的课题,论文以星载SAR的预处理器设计为例,抛砖引玉,希望对未来全数字化星载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研制起到一定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03
上传用户:lanhuaying
CCSDS组织(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于2005年公布了新的图像压缩标准,该标准算法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比特平面编码方法,支持无损有损压缩编码和精确码率控制并具有较好的抗误码能力和非常高的图像压缩性能,能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多种需求。同时该算法具有较低的算法复杂度,易于低功耗硬件实现,并且对航天图像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在航天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论文主要针对CCSDS图像压缩算法的FPGA硬件实现,在有限的硬件资源下,提出高速高效的CCSDS图像压缩编码器设计方案并在已有的FPGA硬件平台上加以实现。本文首先对CCSDS图像压缩算法的编码原理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提出DWT、BPE和码流组织这三大模块的并行化硬件实现方案,并给出了进行批量仿真测试的仿真平台设计方案。最后在Xilinx VIRTEX-II FPGA平台上经过成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技术指标可满足星载图像压缩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13
上传用户:wanghui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