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以最佳统计理论为方法,将载体上的某些或全部的导航设备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提高导航信息精度,扩大单一导航设备或系统的功能,这样的系统通称为组合导航系统。 本文以某校研制的综导显控台为工程背景,在对综导显控台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RM-Linux平台的综导显控台的设计方案。在对系统软硬件平台给出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应用软件设计的思想和基本原则,然后对应用软件的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完成了系统的相关软件设计。研究了基于ARM-Linux平台的综合导航显控台的CAN总线、串口通信、以太网接口通信技术并完成了相应的软件。 本文对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技术作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原理及特点。深入研究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Linux及linux环境下应用程序的开发,包括linux下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符合硬件环境的系统引导程序Bootloader和文件系统的、Linux内核的裁剪和移植、嵌入式GUI的开发。依照软件工程学的一般流程对综导显控台从分析、设计、实现进行完整的论述。最后从系统运行的情况来看本论文所设计的基于ARM-Linux的综导显控台基本上满足了用户系统的要求,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实时性。
上传时间: 2013-07-05
上传用户:1406054127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测控系统。论文阐述了嵌入式测控系统的特点。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SOC硬件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以及目前较前沿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构建一个既能进行本地多传感器信息采集又能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具有人机交互界的嵌入式测控系统进行了架构设计,即采用ARM+Linux架构。 论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核心板设计和应用底板设计。其中核心板又包括微处理器的设计和存储器的设计;对于应用板,介绍了基于CS8900A的网络模块的设计,基于RS232和RS485的串行总线设计,以及基于ZigBee的无线模块设计。同时,本论文详细的介绍了系统的软件设计。结合本系统所采用的U-Boot介绍了嵌入式Bootloader设计,并针对本系统的板级硬件对U-Boot进行了移植。结合本系统采用的Linux操作系统介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并对Linux进行了板级移植。在分析研究嵌入式文件系统的特点的基础上,确定Cramfs作为本系统的根文件系统,并结合现有的开源软件Busybox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根文件系统命令集。 在本系统硬、软件平台上,研究了终端应用层上的开发。并完成了在终端上的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QT的移植,并且为系统开发出相应的I/O和A/D设备驱动驱动程序。 论文在最后介绍了本系统的一个简单应用,即利用QT图形库和多线程编程技术,在现有的硬件平台上设计出了一个温度和湿度的无线数据采集程序。显示直观,界面友好,体现了本平台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07-06
上传用户:martinyyyl
在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军事技术、商业文化艺术、娱乐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PDA因其小巧,功能强大,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对嵌入式Linux的PDA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ARM和Linux的PDA软硬件平台的开发。硬件平台的内核模块采用ARM920T核的S3C2410X嵌入式处理器,外部包含64M的SDRAM和64M的NAND Flash,硬件平台还集成了液晶、触摸屏等人机接口和嵌入式GPS模块,同时提供了USB主机、SD卡扩展接口。该平台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较完备,整体性、可扩充性强,还可以作为其他嵌入式系统硬件开发的良好平台和有益借鉴。 在此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和解决了Linux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图形用户接口移植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和难题。论文首先研究了硬件平台下引导Linux启动的Bootloader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然后,给出了Linux2.4内核和YAFFS文件系统的启动分析和移植到硬件平台的整个过程。并且,在Linux内核驱动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LCD帧缓冲显示设备Framebuffer、触摸屏、USB驱动程序的开发。最后,实现了图形化用户接口Qt/E在嵌入式Linux平台上的移植。通过Linux操作系统和图形化用户接口Qt/E等软件平台的实现,为PDA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图形化操作系统支持,从而大大减少了PDA产品的开发难度和开发周期。 另外,在开发实现的PDA软硬件平台的基础上给出了—个地图的显示以及实现放大、缩小等功能的程序,为综合应用了PDA平台软硬件资源提供了—个有用的实例。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xcvbnm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1]。广泛应用于军事,信息家电,无线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移动计算平台等诸多领域,是当今热门的计算机开发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数字高清电视逐渐普及,在各大卖场,对销售过程中展示设备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据调查,在中国现有的高清播放系统普遍存在价格昂贵,损耗高,寿命短及外部接口少等缺陷,导致无法普及。 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设计了一种以嵌入式处理器ARM系列32位嵌入式EM8623芯片为硬件平台,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linux为系统软件平台的高清播放系统。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既是一种处理器架构,又是公司的名称,该公司主要设计处理器架构,并将其技术授权给其他芯片厂商。该处理器架构具有外型小,性能高等特点,多用于便携式通讯工具,多媒体数字式消费类仪器和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本课题在充分考虑系统实用性和开发成本的基础上,采用EM8623芯片为CPU,片外扩展FLASH和SDRAM存储器。 uclinux系统从Linux2.0/2.4内核派生而来,虽然是为了支持没有MMU(虚拟内存管理单元)的处理器而设计,但保留了操作系统的所有特性,为硬件平台更好地运行提供了保证,也降低了软件设计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灵活性,缩短了开发周期。 该高清播放系统具有工作时间长,性能稳定等特点,采用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综合编程方法,ASM,C,C++多种语言混合编程方式实现,使系统具有很高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基于ARM的高清播放系统在现场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实际要求。而且由于该高清播放系统外接接口丰富(包括常见的HDMI,S-Video,VGA,YPbPr,YCbCr),连接使用方便,所以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可广泛应用于电视销售柜台,化妆品展示柜台,联网广告机等领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564708051@qq.com
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操作系统之一,Linux不仅在服务器领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且正在嵌入式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专家预测,Linux将是未来最主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之一,将广泛应用在各种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中。因此,产生并逐渐形成了嵌入式Linux这项技术。然而,面对嵌入式系统多样化的硬件平台以及多样化的应用,如何更快更好地建立基于Linux的软件平台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正是针对这个问题,以Linux相关的基础软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引导加载程序、Linux与处理器相关的代码、文件系统以及设备驱动的基础上,对基于ARM的Linux软件平台进行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主要内容为:在理解ARM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uboot源码,详细研究ARM处理器在上电后的启动过程和加载引导Iinux的过程;分析并总结Linux与处理器相关的接口,以中断控制器、定时器以及串口为主,提出了移植Linux到新型处理器的思路和方法;研究Iinux文件系统的内容、制作和使用;分析Linux的设备驱动体系结构以及设备驱动的调用方式;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STMP36xx这款处理器,设计并实现引导加载程序,完成Linux的移植、配置、编译,解决Linux启动过程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制作根文件系统和实现NandFlash、LCD的驱动,完整地搭建起以Linux为核心的软件平台,并进行了应用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嵌入式系统会使用很多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因此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准则解决移植带来的问题。本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为Linux在新型处理器上的移植提出了一个准则,根据该准则可以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地将Linux应用到不同的处理器上,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将项目实践贯穿于理论研究之中,涉及到Linux平台关键技术的分析、相关工具的使用以及开发经验的分享,对学习嵌入式Linux和设计嵌入式Linux系统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指导价值。此外,成功移植的STMP36xx已经初具规模,可以通过二次开发以形成完善的嵌入式产品。
上传时间: 2013-06-01
上传用户:sa123456
嵌入式测控系统和测控装置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系统、智能楼宇监控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嵌入式测控系统监控对象的多样性,因此通用性不是很强,传统的设计方法都是从底层的硬件设计开始,再设计专用的软件,导致设计周期长,重复工作多,成本增加。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为通用型测控平台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本文提出了一种嵌入式测控平台的设计思路。采用主板和扩展板相结合的模块化设计,使嵌入式测控系统可以在一个标准化平台上进行构建。平台主板选用基于32位ARM7TDMI-S内核的微控制器LPC2292作为核心,加上以太网芯片、CPLD以及其它外围电路,构成了一个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小系统。扩展功能模块包括ZigBee无线通信、USB、A/D、D/A、液晶触摸屏等模块,通过层叠式结构与主板连接。测控开发平台在功能、电路、结构上实现了可裁剪、可扩展,能满足大多数嵌入式测控系统的需求。 在实现嵌入式测控开发平台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嵌入式测控平台引入了Nucleus Plus实时操作系统来完成系统资源的管理和任务的调度。文中提出了启动代码模版的概念,简化了移植操作系统的工作,提高了效率。 基于ARM的嵌入式测控开发平台为开发各种智能化、小型化现代测控系统提供了可重用、高性能、图形化、网络化软硬件基础平台和高效的开发模式。从而,大大缩短了软、硬件开发的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在测控开发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测控系统的实例,研制了气门弹簧负荷计算机自动分选系统的现场级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6-16
上传用户:kkchan200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成为了当前信息行业最热门的焦点之一。ARM以其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成为目前主流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而在数码产品中广泛使用,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数码相框产品得到推广,数码相框通过一个液晶的屏幕显示数码照片而非纸质照片,数码相框比普通相框更灵活多变,也给现在日益使用的数码相片一个新的展示空间。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uC/OS—Ⅱ凭借其小内核、多任务、丰富的系统服务、容易使用以及源码公开等特点被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广泛用在各种嵌入式设备开发中。uC/FS嵌入式文件系统由于稳定性,可移植性以及与uC/OS—Ⅱ内核的相兼容被广泛用在基于uC/OS—Ⅱ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中。NAND Flash存储器由于其大容量数据存储、高速存取速度、易于擦除和重写、功耗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嵌入式系统的程序存储载体中。 本论文的硬件工作平台是艾科公司研发的数码相框芯片方案ARK1600,该平台集成了嵌入式系统设计所需的相关硬件模块。本论文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在该平台上实现NAND Flash存储设备驱动的系统级方案,即在ARK1600平台上通过构建uC/OS—Ⅱ操作系统以及uC/FS文件系统来实现NAND Flash设备驱动挂接。本论文是在Windows环境下通过ARM ADS实现代码的编译,通过Multi—ICE进行前期调试以及USB—Debug进行后期的系统整合调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具体涉及以下三个的方面:首先研究了ARM相关构架以及uC/OS—Ⅱ操作系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移植uC/OS—Ⅱ操作系统到ARK1600平台,分析ARK1600硬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BootLoader的相关概念,并重点阐述了NAND BootLoader程序设计与实现过程;其次在文件系统方面,本论文成功移植uC/FS嵌入式文件系统到ARK1600平台,在移植的过程中采用了动态文件缓冲区算法提高了该文件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最后重点讨论了NAND Flash驱动在ARK1600的实现,主要分析了NAND Flash的数据存储结构,并从物理层,逻辑层和文件系统接口层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NAND Flash驱动程序的实现,并在NAND Flash逻辑层驱动实现时通过采用坏块处理表算法实现了NAND的磨损均衡问题。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xcy122677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流8位MCU(微控制器)的通用架构,通过比较分析主流国际MCU半导体供应商的MCU产品,结合作者在德国英飞凌公司的项目实践,分析了英飞凌XC866系列8位MCU的架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MCU芯片的系统集成方法,以及组成模块的架构和功能。 LlN协议是当前广泛应用的车载局部互连协议,作为英飞凌XC866MCU上很关键的一个外围IP,本论文在介绍了MCU架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LlN控制器。LIN协议是UART在数据链路层上的扩展,其关键是LlN协议数据链路层的检测实现。本文给出了一种可靠,高效的协议检测机制,从而使软件和硬件更好配合工作完成协议检测。在完成LlN控制器设计后,本文结合了XC866ADC的架构,介绍了ADC模拟和系统的数字接口概念和实现要点,介绍了如何考虑分析选择合理的数字接口方案。论文最后以XC866的系统架构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FPGA的IP原型验证平台方案,并以LlN控制器作为验证这一平台的IP,在FPGA上成功的实现了验证方案。论文同时介绍了从SOC设计向FPGA原型验证转换时的处理方法及工程经验,介绍了MCU及验证平台的测试平台思想,以及基于FPGA原型和逻辑分析仪实时测试的MCU固件代码覆盖率测试方法。 目前8位MCU在中低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目前发展迅速的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领域。因此对MCU架构的不断研究和提高,对更多面向应用领域的IP的研究和设计,以及如何更快速的实现芯片验证将极大的推动MCU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将产生极大的经济和应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李梦晗
嵌入式系统应用于智能设备、工业控制领域实现各种信号的处理与控制,是近年来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热点。同时,随着以太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控制中过程监控层和现场设备层信号传输网络开始逐步采用以太网,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使整个企业网络呈现高度统一性、开放性和透明性。将嵌入式技术和基于网络的远程监控技术应用于电梯,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本文旨在研制和开发一套应用于电梯的智能多媒体显示与远程监控系统,硬件设计中,在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10X、Flash、SDRAM构成的最小系统核心板外,扩展了串行口、网口、LCD接口等外围硬件资源,设计了RS-232转换成RS-422接口界面的硬件电路板,针对核心板RTC时钟问题,采用PCF8563芯片设计了时钟/日历小板。 软件平台方面,首先分析了系统启动引导程序Bootloader,参照嵌入式Linux内核源代码以及对S3C2410X的支持代码,根据本系统的硬件配置对Linux内核进行裁剪移植,修改了音频驱动和LCD驱动,在内核中添加了对Yaffs文件系统类型的支持。然后准备了根文件系统内容,在其中添加了交叉编译过的Qt/Embedded3.1的库,使用Cramfs、RAMdisk和Yaffs相结合的根文件系统格式。在此基础上,向嵌入式平台移植了Linux下开源的多媒体播放器Mplayer和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设计编写Qt GUI界面和串口数据采集模块,构建了电梯间多媒体显示系统,显示界面划分为串口数据采集显示、动画播放、系统时间、文本信息、滚动字幕、商标图片六个显示区域。使用Boa在ARM平台上构建了嵌入式Web服务器,Web服务器通过HTTP协议与监控端浏览器软件进行信息交互,提供服务器应用程序模块的访问界面和现场设备的信息访问和控制界面,并借助SQLite数据库的支持,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监控端通过Web页面激活服务器的相应应用程序模块,传递信息服务请求和控制命令。将本系统应用与电梯设备,取得了用户的好评。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564708051@qq.com
论文的工作是基于“流媒体网络广播系统”项目。在调研和消化多套国内外相关实验平台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基于ARM9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多功能实时计算机处理系统,并且根据实际需要构建了此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流媒体网络广播系统是当前IT领域比较热门的前沿技术,正是因为这前沿技术使得实际构建出的系统功能强大、体积小、成本低、具有相当强的可扩展性,完全能够取代当前传统广播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同时也更好解决了以往这种结构带来的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系统利用率低等诸多劣势。 本文设计开发了基于AMR-Linux的流媒体网络广播平台,该系统基于SamsLlmgS3C2410处理器,采用嵌入式ARM-Linux操作系统,通过HTTP协议传输流媒体,利用MP3标准实现对音频的解码,从而支持流媒体网络广播功能。本论文设计了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底层软件BootLoader、ARM-Linux操作系统、根文件系统、网卡的驱动程序等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基于ARM-Linux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是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论文的核心内容。流媒体网络广播系统已经经过测试,实际的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是可行的也是可靠的,同传统的广播系统相比,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上传时间: 2013-05-29
上传用户:zhenyus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