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包检测技术(DPI)已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重点。基于硬件实现模式匹配的DPI技术凭借其更强的处理能力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CAM模式匹配的方法实现DPI,规则表项按字节分别存储在TCAM(三态内容寻址存储器)中,输入字符按不同字节与TCAM中内容进行匹配,提高了DPI中模式匹配的处理速度。针对该技术功耗大的缺点,提出BF(Bloom Filter)和TCAM相结合的两级模式匹配技术,BF可将较少可疑包转发给TCAM处理模块,从而降低了系统功耗,大大提高了系统处理速度。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huyiming139
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了保障奥运会的网络信息安全,净化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从即日起至2008年9月20日,我司将对所有接入的网站进行网络信息安全的彻底排查。
标签: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nanfeicui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全球性信息化浪潮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彰显。因此,一些企业、机关、科研机构为了防止数据的泄密,常常需要利用网络数据包的截获与还原技术来监视从本单位传出的数据。 然而,在一个大型局域网中,对大量的网络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可能需要通过多机协作技术来实现。本文首先对TCP/IP协议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多机协作和数据包采集技术,然后以Java为工具,实现了基于Socket的网络数据多机协作采集的有关技术和核心算法。
标签: Internet
上传时间: 2017-01-27
上传用户:zhliu007
网络安全的解决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涉及到诸多因素,包括技术、产品和管理等。本文主要研究了信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信现代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问题是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其基础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构作与评估。
标签: 网络安全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a673761058
基于FPGA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网络包头的分类是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 文章首先介绍了FPGA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接着介绍入侵检测系统以及FPGA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分析了几种比较出名的网络包分类算法,包括软件分类方法、TCAM分类算法、BV算法、Tree Bitmap算法以及端口范围分类算法。 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包分类的基本框架图,实现框架图中的各个基本功能模块。在实现过程中,提出了一类结合三态内容可寻址内存(TCAM)和普通存储器(RAM)的网络包包头分类方案。我们将检测规则编号并位图化,使用RAM存储与包头结构相关的规则位图,通过TCAM上的数据匹配操作,快速关联待分析的网络数据包与入侵检测规则。文章还讨论了网包头分类方法的优化算法,将优化算法与未优化算法在速度和空间上进行比较。此外,还讨论了对Snort的规则库进行整理和规则化的问题。 最后,对所设计的包头分类匹配模块在Quartus II进行仿真评估,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一些分类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本设计在匹配速度和更新速度上有优势,但消耗了较多的存储空间.
上传时间: 2013-07-17
上传用户:gonuiln
以数字体育一卡通网络安全为研究背景,介绍了虚拟专用技术在一卡通支付网关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不同类型虚拟专用网分析,改进了传统的一卡通安全机制和实现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一卡通网络支付安全问题。通过系统部署后的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lnnn30
计算机信息的保密显得越来越重要。数据保密变换,或密码技术,是对计算机信息进行保护的最实用和最可靠的方法。现阶段计算机硬盘以及其他大容量存储介质代替了纸张成为信息存储的主要方式,随之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电子文档的信息安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电子文档的安全问题发生在两个场合:动态的传输途中、静态的存储形式.对于电子文档的传输安全,可以通过数据加密技术先加密再传输、保证电子文档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要完成的工作: 1. 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一个了解。 2. 对各种加密与解密的算法做深入的理解。 3. 选择合适的算法编写程序。 4. 调试程序。 这个是源代码的打包哦!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zhichenglu
Java语言拥有三大特征:平台无关性、网络移动性和安全性,而Java体系结构对这三大特征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证,本文着重介绍Java体系结构对支持信息安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上传时间: 2015-11-21
上传用户:风之骄子
这是一个网络嗅探器, 可以十分方便同学们学习,可以用作信息安全课程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ve3344
入侵检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网络安全策略,它结合防火墙等静态防护技术,实现了网络系统安全的动态检测和监控。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仍存在着快速性和准确性的问题。因此,智能技术在入侵检测技术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分析了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并深入分析了统计方法、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多种检测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4-11-23
上传用户:wfl_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