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用电容器对电网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同时,谐波对电网造成的不利影响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考虑谐波的影响因素,而单纯进行无功补偿的时代已经过去,对负载系统进行无功补偿的同时,必须兼顾对谐波治理。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784533221
针对于目前CMOS电流控制电流传输器(CCCII)中普遍存在的温度依赖性问题,提出一个新的温度补偿技术。这种技术主要使用电流偏置电路和分流电路为CCCII产生偏置电流,其中偏置电路中的电流和μC'OX成正比。基于0.5μm CMOS工艺参数,运用HSPICE仿真软件,对提出的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归海惜雪
由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与热端(又称测量端)、参比端(又称冷端)的热电势有关,只有参比端温度t1 为零或恒定不变,热电势才是热端温度的单值函数(见图1)。如果不补偿的话,则热电偶的参比端温度与仪表接线端温度t2间的温差t1-t2越大,测量误差也越大。由于大多数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所以造成的测量误差大致等于上述温差。以K 分度号的镍铬-镍硅热电偶为例,当t1=50℃,t2=20℃时,如热端温度为1000℃,则显示温度仅969℃,误差达31℃。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哈哈hah
工业上普遍需要测量各类非电物理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角度等,都需要转换成模拟量电信号才能传输到几百米外的控制室或显示设备上。这种将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称为变送器。工业上最广泛采用的是用4~20mA电流来传输模拟量。 采用电流信号的原因是不容易受干扰。并且电流源内阻无穷大,导线电阻串联在回路中不影响精度,在普通双绞线上可以传输数百米。上限取20mA是因为防爆的要求:20mA的电流通断引起的火花能量不足以引燃瓦斯。下限没有取0mA的原因是为了能检测断线:正常工作时不会低于4mA,当传输线因故障断路,环路电流降为0。常取2mA作为断线报警值。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diets
为拓展单相光伏并网无功补偿功能,实现单相并网系统无功和谐波电流的精确检测和补偿,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瞬时无功与谐波电流检测及补偿方法。该方法以瞬时无功理论为基础,推导出单相并网逆变器瞬时无功控制规律,可以简便、快速地分离所需电流分量;并结合无差拍理论,给出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单相并网逆变器的脉宽调制(PWM) 算法,可以对瞬时谐波及无功电流进行补偿。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单相光伏并网系统,使光伏并网系统除提供有功功率外,同时兼备无功与谐波补偿功能,增强了光伏并网功能。
上传时间: 2014-04-15
上传用户:yanyueshen
在三相PWM 整流器的功率管驱动信号中加入死区时间可防止电压直通,但这会对变换器的电压电流波形产生影响,称之为死区效应。为此,详细描述了死区时间内变换器的工作过程,提出了三相PWM 整流器的死区电压效应和电流效应,并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结合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引入了死区效应空间矢量的概念,统一并从本质上解释了死区的两种效应。为了克服死区效应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两种补偿措施,并详细介绍了利用DSP 的数字实现方法,这两种措施均不需要改变硬件电路,也不会增加控制器的复杂度和负担。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补偿措施的有效性,还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Aeray
文章针对LDO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内部动态频率补偿电路,使LDO线性稳压器的稳定性不 受负载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的影响,其单位增益带宽也不随负载电流变化而改变,大大提高了瞬态响应特性; 采用Hynix 0.5 1TI CMOS工艺模型对电路进行仿真;此外,该电路在实现动态频率补偿的基础上又加人了 系统的过流保护功能,当负载电流大于限制电流时,LDO不能正常工作;当负载电流小于限制电流时,又自动 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黑漆漆
TSC系列可控硅动态无功功率补偿器采用大功率可控硅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对多级电容器组进 行快速无过渡投切,克服了传统无功功率补偿器因采用机械触点烧损,对电容冲击大等缺点。对各 种负荷均能起到良好的补偿效果。 TSC-W型补偿器采用的三相独立控制技术解决了三相不平衡冲 击负荷补偿的技术难题,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199311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应用在我国10~35kV电网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是电网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虽然在高压侧发生了故障相电压降低和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引起中性点位移,但线电压仍然是对称的且故障电流小,对供电设备不致造成危害,用户仍可继续工作。但单相接地故障有可能发展成为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或其他形式的故障,为保证设备及人员安全,应及时找出接地故障线路以便迅速处理。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副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的三相电压互感进行检测。为了寻找故障线路,值班员通常采取轮流拉闸的办法来确定具体的故障线路。这种方法,会给安全运行及用户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机型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在不对线路拉闸停电的情况下找到故障线路,因此与传统检测方案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dddddd55
通过分析一起500 kV 输电线路地线掉线事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线路设计及绝缘子缺陷产生过大感应电压,加速了绝缘子的老化导致掉线。针对目前输电线路设计、运行的不足和潜在安全隐患,提出防止地线掉线、改进防雷性能的对策,并结合实际对保护OPGW 光缆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54165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