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STD一1553B是一种集中控制式、时分指令/响应型多路串行数据总线标 准,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活性,已经成为现代航空机载系统设备互联的最有效的解 决方案,广泛的应用于飞机、舰船、坦克等武器平台上,并且越来越多的应用到 民用领域。完成1553B总线数据传输功能的关键部件是总线接口芯片11][41。 在对M几STD一1553B数据总线协议进行研究后,参考国外一些芯片的功能结 构,结合EDA技术,本论文提出了基于FPGA的1553B总线接口芯片的设计方案。 在介绍了总线控制器BC、远程终端RT的结构和功能后,给出了基于FPGA的BC、 RT的具体模块设计,通过工作方式选择可以配置接口工作在哪种终端模式。每个 终端的设计都给出了详细的逻辑结构、设计流程和功能仿真结果分析,最后通过 EDA工具的优化及综合后,在XIL刀呵X巧rtex一4上得以实现。 通过在标准1553B接口板和本设计实验板对接搭建的测试环境中进行各项功 能测试,表明此设计可以在BC胭汀两种模式下工作,能处理多种消息格式并且具 有较强的检错能力,能应付总线上传输的各种消息格式,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提 出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上传时间: 2014-01-04
上传用户:www240697738
安装删除驱动程序C++调试通过源代码,删除添加WINDOWS系统设备
上传时间: 2016-05-14
上传用户:shus521
PC817光电耦合器广泛用在电脑终端机,可控硅系统设备,测量仪器,影印机,自动售票,家用电器,如风扇,加热器等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使之前端与负载完全隔离,目的在于增加安全性,减小电路干扰,简化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21-07-01
上传用户:xiangshuai
本论文是依托“985”工程超宽带全中频比幅比相测向系统研制项目,在原有经典雷达接收机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测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测向要求,采用四通道一次变频超外差设计方案,基于MC和MMC器件分模块设计了一个雷达接收机,并对该接收机的频率源进行了研制论文首先针对该接收机系统的指标要求,进行了系统的变频分析以及链路的指标分配和核算,对接收机进行了系统级设计和功能模块规划。下变频电路是整个接收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论文选用双平衡混频器,并对下变频电路中各个功能模块,包括耦合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混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和中频滤波电路以及其本振信号功分电路和测试信号功分电路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在此基础上,还完成了下变频电路的结构布局和电磁兼容设计。频率源已成为雷达接收机系统的乃至整个雷达系统十分关键的技术。论文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和锁相环(PLL)相结合的频率合成方案,完成了频率合成器,包括DDS、PLL以及其基于ARM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和测试对接收机及其频率源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状态正常,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1世纪进入高技术兵器时代,武器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化武器中最为突出的是精确制导和无人机,其精确的探测技术是由一个建立在一定体制上的测向系统完成,因而现代电子战对测向系统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众多的测向体制中,比幅比桕测向具有系统设备少、易实现、通道的致性好及抗干扰性高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于电子侦察设备。在这样一个测向系统中,雷达接收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雷达(RADAR)词源于美国海军在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个保密代号,它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英文缩写,即用无线电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在空间的位置,因此雷达也称为“无线电定位”。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从探测目标中提取诸如目标距离,角坐标(方位角和俯仰角),而且还包括测量目标的速度,以及从目标回波中获取更多目标反射特性等方面的信息。
标签: 接收机
上传时间: 2022-03-29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学硕士) 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PC机技术共同构成检测 技术的基础,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作为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前提,在整个数字化 系统中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核磁共振这样复杂的系统设备,实现自动化测 试显得尤为必要,又因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特殊性,对数据的采集有特殊要求, 需要根据各种脉冲序列的不同要求设置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根据待采信号的不 同带宽来设置采样率,将系统成像的数据采集下来进行处理,最后重建图像和显 示。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采集技术开发专门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数据采集卡。 该采集卡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对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进行了研 究,并完成了实物设计。软件方面以FPGA为核心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卡的接口控 制以及数据处理。通过Altera的GXB IP核对数据进行捕捉,同时根据实际需要 设计了传输协议,由数据处理模块将捕捉到的数据通过CIC滤波器进行抽取滤 波,然后将信号存入DDR2 SDRAM存储芯片中。在传输接口设计上采用PCIE 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模式,并利用FPGA的IP核资源完成接口的逻辑控制。 硬件部分分为FPGA外围配置电路、DDR2接口电路、PCIE接口电路等模 块。该采集卡硬件系统由Flash对FPGA进行初始化,通过FPGA配置PCIE总 线,根据FPGA中PCIE通道引脚的要求进行布局布线。DDR2接口电路模块依 据DDR2芯片驱动和接收端的电平标准、端接方式确定DDR2与FPGA之间通 信的各信号走线。针对各个模块接口电路的特点分别进行眼图测试,分析了板卡 的通信质量,对整个原理图布局进行了设计优化。 通过测试,该数据采集卡实现了通过CPLD对FPGA进行加载,并在FPGA 内部实现了抽取滤波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各种接IsI和控制逻辑以及通过大容量 的DDR2 SDRAM缓存各种数据处理结果正确。经系统成像,该采集卡采集下来 的数字信息可通过图像重建准确成像,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程实现打下了良 好的成像基础。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fliang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99)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嵌入式arm练习程序,很适合初学者的程序.2. 这是功能非常强大的USB接口芯片cy68013a的中文文档..3. 希姆通sim300的官方user guide.4. MPC850  SCC  HDLC自环通信.5. XMODEM 是一种适合在两个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的简单协议。嵌入式系统调试环境经常利用此协议或其变体.6. S12开发包相关的codewarriorSCI.7. S12开发包相关的codewarrior工程LED00.8. S12开发包相关的codewarrior工程范例Can.9. S12开发包相关的codewarrior工程范例print.10. 5分鐘學會使用CPLD,5分鐘學會使5分鐘學會使用CPLD,用CPLD,5分鐘學會使用CPLD.11. 详细讲解 MF RC500 的功能与应用.12. 兼容ALTERA公司的USBBlaster下载线的原理图和PCB文件。非常珍贵.13. 飞利浦公司的芯片.14. 嵌入式系统教学讲稿 大家可以共享下.15. 一个很不错的24c02远程序,忘大家 共同学习 交流,.16. 基于ARM920T嵌入式通信控制系统设备驱动开发.17. LED显示屏基本点路原理介绍,给大家看看.18. INTEL HEX文件格式规范及在嵌入工系统中应用分析.19. Keil MDK for ARM 破解文件.20. 开发u盘的源代码及工具,不支持声音播放。.21. 核共振数据采集PCB.22. psos(pSOSystem)开发详细介绍.23. GPS定位信息液晶显示器的C程序 能显示经纬度.24. ARM7(LPC2131) + FreeRTOS, 基于 Codesourcery gcc, 共10个任务, 仅占 2k RAM.25. 本频率计采用数据选择器实现对任意周期信号的频率、周期、脉宽、占空比、自检等不同功能输入电路的选择.26. 软件用户界面设计讲座(林锐).27. Keil环境下Wiggler和H-JTAG使用简明教程(一) v1.0.28. nucleus 源码 nucleus 源码.29. 一种A/D转换芯片,功能强大,适合于多种场合.尤其对嵌入式系统应用最为广泛..30. 读写串行EEPROM芯片AT24C02实例, 稍微改动也可以读写其他型号的串行I2C总线EEPROM.31. CS5460A芯片与其在功率测量的一种应用.32. ARM7开发全部源代码.33. 《c语言嵌入式系统编程修炼之道》.34. IAR开发环境下LPC2138利用定时器输出方波示例!.35. 嵌入式系统的构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试用教材.36. 单片机实例.37. 16_64点阵滚动显示.38. 1602和4×4键盘做的输入法.39. 485多机通讯.40. LPC2294 AD转换主程序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7-27
上传用户:eeworm
SDH&WDM同步数字体系设备与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程控数字通信系统基础电源设备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eeworm
新型电信电源系统与设备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机顶盒设备GUI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