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34)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讲述了如何用C语言编写八位嵌入式MCU程序,内容涉及数据类型和变量,函数库,优化和测试嵌入式C语言程序等,书中穿插有样例工程..2. 一款液晶RT240128GB的以8080方式控制的底层驱动源代码程序,非常难得,放血奉献!.3. 嵌入式开发的书籍.4. ARM应用程序开发.5. 基于DD的数字移相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EDA技术在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中的应用.6. 44B0中,bootloader初始化用到的函数库.7. plc s7-200 modbus 例程.8. NXP ARM7串口通讯程序.9. 生态系统仿真实验.10. 这是基于U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开发的脑中报警程序代码.11. 基于ARM的LED显示程序.12. ARM芯片LPC2131的一个小程序.13. ARM芯片LPC2131的一个中断时钟小程序.14. ARM芯片LPC2131的一个完整的中断时钟程序.15. 三星s3c2460开发板完整原理图 SMDK2460A_416_CPUbd_Schematic SMDK2460A_496_Schematic.16. 未写入字模程序和字符显示程序段.17. Intel StrataFlash® Embedded Memory(P30).18. atmel-at89c52中文资料,atmel应用者的资料。Yy.19. 这个Demo程序是应用在FreeRTOS上的PIC24应用Demo.20. PLC、DCS、FCS三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差异.21. 德国倍福电气有限公司(TwinCAT)PLC编程手册.22. 基于80C51单片机源码公开的Small RTOS v1.20.3-,C-C++,单片机开发/SCM 内含单片机源码rtos随想曲,Small RTOS 下dp-51例子 最新版.23. 使用Embeded Visual C++开发通讯终端及应用实例代码分析(Level 200).24. 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 编程与设计 分十二章节 介绍软件和硬件设计及集成方法.25. 之前在 embedded linux 上写 keypad driver 参考的源代码,有写 keypad driver 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26. 他人的PCI设计经验.27. TI的DM355原理图.28. ZLG DP-668 开发板原理图 对应我上传的程序.29. usb转换成串口的最新电路图共大家设计参考.30. 用M16驱动步进电机 ,实现三种驱动方式: 单四拍驱动、双四拍驱动、单双八拍驱动.31. MC系列单片机浮点运算子程序.32. 合众达 TI 5502 开发板 原理图.33. MSP430F133控制 TH7122发射的C程序原代码,IAR C.34. MSP430F133 控制TH7122的原理图和印制板图.35. TH7122 的MSP430F133接收程序,10.7MHz中频,IAR C.36. steve maguire 编著的。并不时向大多数书一样从最基本的c语法讲起。而是从自己多年的编程经验总结.37.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用C++开发嵌入式系统的书。书中给出了一些开发例程。.38. Bpline曲线生成.39. vod 项目软件源代码.40. 嵌入式开发中主机与开发之间通信的tftp软件.
上传时间: 2013-07-28
上传用户:eeworm
无桥PFC -2019-10-08 11:34 VIENNA整流器 -2019-10-08 11:34 UC3854 -2019-10-08 11:34 (核心详细设计文件)PFC设计 3.3KW Mathcad -2019-10-08 11:34 (核心)三相维也纳(Vienna)主拓扑原理、控制及仿真 -2019-10-08 11:34 (核心)TI维也纳PFC -2019-10-08 11:34 自己总结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pdf 1.6M2019-10-08 11:34 整流电路的PFC.pdf 3.8M2019-10-08 11:34 在线式三相UPS设计与仿真.doc 2.9M2019-10-08 11:34 在电源设计中加入PFC.pdf 677KB2019-10-08 11:34 在PFC整流桥和BOOST电感不能加电解电容.png 92KB2019-10-08 11:34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中铁氧体磁心电感器的设计.doc 503KB2019-10-08 11:34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APFC).pdf 3.3M2019-10-08 11:34 应用于UPS的三相PWM整流技术研究.pdf 957KB2019-10-08 11:34 一种新型无桥BoostPFC电路.pdf 1.9M2019-10-08 11:34 一种实用的BOOST电路_UC3842升压设计.pdf 2.4M2019-10-08 11:34 一个500W单相APFC主电路的设计lc参数.pdf 144KB2019-10-08 11:34 新型PFC变换器的研究及高精度直流电源研制.pdf 3.1M2019-10-08 11:34 谐波、谐波电流、谐波电压三者的意义与区分.pdf 170KB2019-10-08 11:34 相差控制的Boost三电平变换器工作模式分析-谷鑫.pdf 1.5M2019-10-08 11:34 无桥PFC原理图及实例.pdf 940KB2019-10-08 11:34 无桥PFC原理图.pdf 129KB2019-10-08 11:34 无桥BoostPFC技术的研究.pdf 1.4M2019-10-08 11:34 无桥BoostPFC电路的主要参数设计.pdf 1.3M2019-10-08 11:34 无桥Boost-PFC电路的EMI分析.doc 657KB2019-10-08 11:34 数字控制的单周期PFC整流器的设计与分析.pdf 2.6M2019-10-08 11:34 邵革良-高性价比PFC电源设计及其电感技术.pdf 3.8M2019-10-08 11:34 三相整流桥PFC电路拓扑的分析及控制-陈贤明.pdf 1.3M2019-10-08 11:34 三相维也纳 (Vienna) 主拓扑原理、控制及仿真(上).pdf 2.5M2019-10-08 11:34 三相维也纳 (Vienna) 主拓扑原理、控制及仿真 (下).pdf 3.3M2019-10-08 11:34 三相四线制UPS前置PWM整流器研究.pdf 4.5M2019-10-08 11:34 三相逆变器DSP控制技术的研究.pdf 2.5M2019-10-08 11:34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pdf 2.5M2019-10-08 11:34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技术的研究.pdf 3.2M2019-10-08 11:34 三相变流器作为PFC和APF时的主电路参数选择方法的研究.pdf 1.6M2019-10-08 11:34 三相PWM大功率整流控制系统的研究.pdf 1.6M2019-10-08 11:34 三类高频链AC_AC变换器比较研究.pdf 1.5M2019-10-08 11:34 三电平BOOST双向变换器.pdf 480KB2019-10-08 11:34 三电平Boost变换器软开关技术的研究-冯海兵.pdf 2.1M2019-10-08 11:34 平均电流控制PFC过零畸变原因分析.pdf 1018KB2019-10-08 11:34 利用交错式_BCM_提高PFC级的效率.pdf 247KB2019-10-08 11:34 金属磁粉芯PFC电感分析和设计.pdf 3.2M2019-10-08 11:34 交流电源系统中的电流谐波产生原因及危害分析.ppt 663KB2019-10-08 11:34 交错式PFC_升压功率级.pdf 541KB2019-10-08 11:34 交错式BCM_PFC控制器建立可变输出电压的升压型PFC转换器.pdf 645KB2019-10-08 11:34 交错并联BoostPFC变换器设计.pdf 1.9M2019-10-08 11:34 交错并联Boost-PFC升压电感研究.pdf 241KB2019-10-08 11:34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一种双向开关型无桥PFC研究.pdf 1.2M2019-10-08 11:34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三开关三电平Boost型P....pdf 3.6M2019-10-08 11:34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IR1150S在无桥PFC电路的应用.pdf 1.1M2019-10-08 11:34 基于UCC28070-2KW功率因数校正PFC的应用设计.doc 679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54控制的CCM-Boost-PFC变换器设计.pdf 247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54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pdf 491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54的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pdf 462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43的PFC CCM模式Boost变换器设计.pdf 363KB2019-10-08 11:34 基于UC3842控制芯片的Boost变换器的设计.pdf 1001KB2019-10-08 11:34 基于ST L6562的120W PFC线路设计与实现.pdf 471KB2019-10-08 11:34 基于SG3525的直流升压电源的设计与仿真.pdf 1.3M2019-10-08 11:34 基于SG3525的DC_DC直流变换器的研究.pdf 1.4M2019-10-08 11:34 基于SG3525的BOOST变换器设计.pdf 998KB2019-10-08 11:34 基于L6562类芯片的单级PFC变压器设计.pdf 363KB2019-10-08 11:34 基于IR1150的无桥Boost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研究.pdf 1.2M2019-10-08 11:34 基于Buck_Boost的AC_AC变换器设计.pdf 1.2M2019-10-08 11:34 基于6561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doc 1.3M2019-10-08 11:34 功率因数校正(PFC)功能的实现.pdf 7.9M2019-10-08 11:34 各种电路拓朴的同步整流技术.pdf 6.9M2019-10-08 11:34 高压直流通信电源中高频开关整流模块.pdf 640KB2019-10-08 11:34 改进的三相boost型双管PFC变换电路的研究.pdf 3M2019-10-08 11:34 峰值电流控制的单相BOOSTPFC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pdf 1.1M2019-10-08 11:34 电流滞环法控制BOOST-PFC电路的设计与分析.Stamped.pdf 169KB2019-10-08 11:34 电流谐波.docx 13KB2019-10-08 11:34 电流临界连续时PFC电路分析.pdf 97KB2019-10-08 11:34 低输入电感电流纹波二次型Boost PFC变换器.pdf 384KB2019-10-08 11:34 单周期控制无桥Boost+PFC变换器研究.pdf 11.1M2019-10-08 11:34 单周期控制的双向半桥AC_DC变换器.pdf 1.1M2019-10-08 11:34 单周期控制单相Boost结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研究和应用.pdf 1.8M2019-10-08 11:34 单周期控制Boost PFC电路的研究与分析.pdf 2.1M2019-10-08 11:34 单周期控制boost PFC变换器的研究.pdf 1.2M2019-10-08 11:34 单相PFC变换器的电流过零畸变问题研究.pdf 280KB2019-10-08 11:34 单级PFC高频变压器设计及参数计算详解.pdf 405KB2019-10-08 11:34 带PFC的电感箝位移相全桥软开关电路的研究.pdf 14.2M2019-10-08 11:34 采用UC3854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原理与应用.pdf 1.1M2019-10-08 11:34 采用PFC电路抑制彩色显示器谐波电流.pdf 129KB2019-10-08 11:34 采用Boost的PFC电路输出电压纹波分析及输出滤波电容值的确定.Stamped.pdf 90KB2019-10-08 11:34 UPS电感损耗计算方法(PFCBOOST升压电感逆变LC滤波电感).pdf 2.4M2019-10-08 11:34 UPS不间断电源毕业设计.pdf 671KB2019-10-08 11:34 UC3854参数PFC设计.pdf 1.8M2019-10-08 11:34 SG3525在Buck直流变换器中的应用.pdf 1M2019-10-08 11:34 SG3525在BOOST直流变换器中的应用.pdf 859KB2019-10-08 11:34 PWM整流器在UPS系统中的应用研究.pdf 2.6M2019-10-08 11:34 PFC电感设计方法-铁氧体算法-V1.pdf 127KB2019-10-08 11:34 PFC电感计算解析.doc 309KB2019-10-08 11:34 PFC电感计算.doc 115KB2019-10-08 11:34 PFC电感计算(周洁敏).ppt 2M2019-10-08 11:34 PFC电感.pdf 1.4M2019-10-08 11:34 PFC的数字设计总结.pdf 333KB2019-10-08 11:34 PFC+LLC设计的600W开关电源调试全过程以及电源经验讨论.pdf 4.2M2019-10-08 11:34 PFC 回路とAC-DC 変換器.pdf 1.5M2019-10-08 11:34 P PFC基于移相全桥PWM变换器的开关电源设计 中南.pdf 2.9M2019-10-08 11:34 P 6KW+PFC电路的研究与设计 北工大.pdf 1.7M2019-10-08 11:34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随着“节能环保”概念的提出,以解决电力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目的的新能源利用方案得到迅速的推广,使得分布式发电备受关注,即将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发电形式。带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及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致使电能质量下降,如何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回馈至电网的同时有效改善电能质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起电能变换作用的逆变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篇主要以电压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对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参数的选择、并网实验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根据带有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谐波治理思路,即将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源滤波技术结合到分布式逆变电源中,设计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用开关函数法建立了并网逆变器小信号数学模型,确定了以PI闭环调节为核心的复合控制策略,同时为了使输出电流控制达到更好的效果,采用电网电压前馈补偿方法抵消电网电压扰动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id-iq谐波电流检测算法能精确检测和分离所需要的有功和谐波分量;基于DSP的软件锁相控制算法能实现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 其次对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分块设计:对逆变系统的A/D转换电路、逆变驱动电路、PWM信号发生电路等电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说明。利用DSP主控芯片TMS320LF2407A内部的SCI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实现了逆变器的人机交互功能,利用其内嵌的CAN控制模块实现了逆变器的并机通信功能;同时在TI DSP2000的运行环境下给出控制系统的主程序和周期中断子程序流程。 最后开发了以功率器件IPM构成的三相PWM变流桥主电路的多功能逆变电源实验平台和相关配套辅助电路,完成了逆变电源的输出有功功率及消除谐波的实验并给出了装置样机的实物图以及实验波形图。验证了逆变器工作原理分析的正确性和系统设计思路的可行性。 本文所做工作拓宽了带有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谐波治理的思路,对推动我国节能供电、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改善电网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amandacool
在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双馈电机变速恒频(VSCF)发电是通过对转子绕阻的控制来实现的,而转子回路流动的功率是由发电机运行范围所决定的转差功率,因而可以将发电机的同步转速设定在整个运行范围的中间。如果系统运行的转差率范围为±30%,则最大转差功率仅为发电机额定功率的30%,因此交流励磁变换器的容量可大大减小,从而降低成本。该变换器如果加上良好的控制策略,则系统运行将具有优越的稳态和暂态运行性能,非常适用于风能这种随机性强的能源形式。本文对变速恒频双馈机风力发电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如空载柔性并网、带载柔性并网、解列控制、最大功率点跟踪、电网电压不平衡运行、低电压故障穿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根据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运行特点,将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应用在双馈发电机的并网发电控制上。研究了一种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双馈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柔性并网控制策略,在变速条件下实现无电流冲击并网和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建立了交流励磁发电机柔性并网及稳态运行的控制模型,对柔性并网及其逆过程的解列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 提出了一种以向电网输送净电能最多为目标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在不检测风速情况下,能够自动寻找并跟随最大功率点,且不依赖风力机最佳功率特性曲线,提高了发电系统的净输出能力,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对网侧变换器分别进行了幅相控制和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研究。结果表明:幅相控制策略简单实用,可以得到正弦波电流,且波形谐波小,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但响应速度相对较慢;而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具有网侧电流闭环控制,使网侧电流动、静态性能得到提高,实现对系统参数的不敏感,增强了电流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但算法相对复杂。 在电网不平衡条件下,如果以传统的电网电压平衡控制策略设计PWM整流器,会使系统出现不正常的运行状态。为了提高三相PWM整流器的运行性能,本文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情况下三相PWM整流器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研究了消除负序电流和抑制输入功率二次谐波的控制策略,实现了线电流正弦、负序输入电流为零及总无功功率输入为最小的目标。 为了提高VSCF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能力,本文对电网故障时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LVRT)进行了研究,在不改变系统硬件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励磁控制策略来实现LVRT;在电网故障时使电机和变换器安全穿越故障,保持不脱网运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上传时间: 2013-07-09
上传用户:leileiq
大气能见度(Visibility)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是气象观测的常规项目,它对航海、航空、陆上交通以及军事活动等都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能见度仪,特别是适用于海洋恶劣环境中的便携式、高精度的能见度仪较少,需要研制适合海上测量的能见度仪。 在系统阐述大气能见度检测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研究了能见度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光源的稳定性、微弱信号的相敏检测技术及信号的抗干扰技术等。本系统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电源模块等组成。设计了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的光学系统,并进行了发射光源的调制设计、接收模块中的光电转换电路、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的设计及信号的锁相放大电路的设计等。大气能见度测量属于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在海上更容易受到外界自然光及其它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滤除各种干扰,提取有用的微弱信号是本设计的核心。本文重点研究了光敏检测技术和适合于微弱信号检测的锁相放大技术,设计了以OPT101为核心的光敏检测电路,有效提高了电路的灵敏度和抗干扰,简化了设计;设计了以平衡调制解调芯片AD630为核心的锁相放大电路和由双D触发器SN74HCT74及单稳态触发器M74HC4538B1R组成的移相电路,实验证明,在较大的噪声背景下,该电路可以有效地提取出反映能见度变化的有用信号。锁相放大后的直流信号,经AD处理后输入到微处理器ARM中,经过理论运算最后得到能见度值。为了保证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特别是海上恶劣环境,对系统进行了防盐、雾、水的设计,如对镜头进行镀膜、对PCB板进行了三防处理等。 最后进行了能见度仪样机的研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胡佳明胡佳明
激光测距是随着激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测量技术,因其良好的精确度特性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但传统的激光测距系统大多采用分立的单元电路搭建而成,不仅造成了开发成本较高,电路较复杂,调试困难等诸多问题,而且这种系统体积和重量较大,严重阻碍了激光测距系统的普及应用,因此近年来激光测距技术向着小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旨在找出一种激光测距的集成化方案,将激光接收电路部分集成为一个专用集成电路,使传统的激光测距系统简化成三个部分,激光器LD、接收PD和一片集成电路芯片。 本文设计的激光测距系统基于相位差式激光测距原理,综合当前所有的测相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芯片运用DCM的动态移相功能实现相位差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实现起来方便快捷,无需复杂的过程计算,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测距精度,同时可以大大简化外围电路的设计,使测距系统达到最大程度的集成化,满足了近年来激光测距系统向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的要求,除此,该方法还可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测距误差的影响,降低测距系统对测试环境的要求。本论文的创新点有: 1.基于方波实现激光的调制和发射,简化了复杂的外围电路设计; 2.激光测距的数据处理系统在一片FPGA芯片上实现,便于系统的集成。 在基于DCM的激光测距方案中,本文详细的叙述了利用DCM测相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由相位信息得到距离信息的计算过程,然后将利用不同测尺测得的结果进行合成,并最终将距离的二进制信息转换成十进制显示出来。本文以Xilinx公司Virtex-II Pro开发板做为开发平台,通过编程和仿真验证了该测距方案的可行性。在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情况下,该测距方案的测距精度可以达到3mm,测距量程可达100m。该方案设计新颖,可将整个的数据处理系统在FPGA芯片中实现,为最终的专用集成芯片的设计打下了基础,有利于测距系统的集成单片化。
上传时间: 2013-06-20
上传用户:lili1990
差动自感式电感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主要论述了各个模块的设计,如信号发生器模块、移相模块、调零模块、传感器模块、带通滤波模块、相敏检波模块、低通滤波模块的设计。给出了具体的参数值。当然,由于格式的问题,这里并没有将整个信号调理电路的原理图上传。
上传时间: 2013-06-08
上传用户:奈雁归dxh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课题:波形的合成与分解) 1 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具有产生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再合成为近似方波和三角波功能的电路。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一起学习交流 QQ:853594759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chongchong1234
介绍了MSK信号的优点,并分析了其实现原理,提出一种MSK高性能数字调制器的FPGA实现方案;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分成串/并变换器、差分编码器、数控振荡器、移相器、乘法电路和加法电路等6大模块,重点论述了串/并变换、差分编码、数控振荡器的实现,用原理图输入、VHDL语言设计相结合的多种设计方法,分别实现了各模块的具体设计,并给出了其在QuartusII环境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MSK调制器,设计简单,便于修改和调试,性能稳定。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dvfeng
UCC3895
上传时间: 2014-01-27
上传用户:zchp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