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庭信息系统是集自动化、计算机、通信技术于一体的“3C”系统,它将各种家电产品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对家电设备进行集中或异地控制和管理,以及能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以控制终端为突破口作为对家庭信息系统的研究,将有可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课题开发的智能家庭信息系统是以实际项目为背景,对基于网络的嵌入式家庭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传统智能家居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短距无线网络的现代智能家居系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接着对智能家居控制的系统构架以及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基于IEEE802.15.4的ZigBee技术是目前最适合无线家居控制系统的无线标准,并对该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 论文充分考虑到家庭信息化网络的现状和家庭内部各信息家电的互连、集中控制、远程访问与控制的需求,以及低成本实现的实际需要,及设备互连对传输带宽和使用灵活性等特点的需要,设计了以无线ZigBee技术组成家庭网络体系总体结构,避免了在家庭内部布线的缺陷,且满足了功耗低,成本低,网络容量大等要求。 设计了新型无线通讯模块,该模块主控芯片采用8位低功耗微控制器ATMEGA64及CHIPCON公司推出的首款符合2.4 GHZ IEEE802.15.4标准的射频收发器CC2420来实现ZigBee模块,它可以降低无线通讯的成本和提高无线通讯的可靠性,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嵌入其它设备。 论文采用了免费、公开的linux操作系统,并给出了在Linux上的开发流程。 最后,论文具体分析了无线ZigBee协议、ZigBee组网技术以及它们在将来的广泛应用。深入地研究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设计了远程客户端访问和控制家用电器的界面,并给出了部分软件设计流程图。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gent
当今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嵌入式系统在很多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这些产业。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同样也影响到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论文综述了当前开放式数控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几种主流开放式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了利用ARM处理器和Windows CE操作系统开发一个基于ARM-WinCE嵌入式数控系统的原型系统的想法。 论文论述了如何构建ARM-WinCE数控系统基于S3C2410开发板的硬件平Z口-x和基于Windows CE.Net的软件平台;在ARM微处理器上构建了基于Windows CE的数控操作系统内核,并利用VIVI Boot Loader把定制的映像加载到S3C2410开发板中去。 本文重点针对ARM处理器芯片,利用流接口驱动程序结构实现了蓝牙串口驱动程序的开发,实现了ARM-WinCE数控系统中机床控制器和移动控制器的蓝牙通信;研究了如何利用S3C2410处理器的PWM定时器和Windows CE的中断机制进行数控系统的实时控制。
标签: ARMWindowsCE 嵌入式 数控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klin3139
随着Intemet网络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真技术有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PC传真需利用传真软件进行传真,其功能受到传真软件的限制,而IP传真需投入的通信基础设施较大。无线传真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的特性,可快速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无线通信的优势,使用户真正拥有自己的“移动办公室”,是当前无线通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课题在对传真通信相关基础理论以及GSM无线网络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基于G3传真的GSM网络无线传真接入终端。在本课题的设计中,建立了两段级联的传真线路,分别是主处理器与对端传真机之间的传真线路(通过T32协议实现)和主处理器与本地传真机之间的传真线路(通过T31协议实现),本课题依据T30规定的呼叫控制流程完成了这两条传真线路间的协议转换(T.32协议和T3l协议的转换),并结合GSM网络延时长、干扰大的特性进行了时延处理。同时解决了无线传真接入终端中涉及到的手机本地号段的存取算法,并在设计本课题嵌入式软件的同时抽样出基于ARM技术的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即类似于嵌入式操作系统但比操作系统简化的一个系统框架)。 通过本课题研制出的基于ARM的GSM网络G3无线传真接入终端,利用现有的G3传真机就可在GSM网络中实现无线传真业务。目前该无线传真接入终端已在北京、西安、深圳等地的商用网络上取得了成功的测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tedo811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著名学者、现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陈难先教授等人使用无穷级数的Mobius反演公式解决了一系列重要的应用物理中的逆问题,例如费米体系逆问题、信号处理等,开创了应用、推广数论中的Mobius变换解决物理学中各种逆问题的巧妙方法,其工作在1990年得到了世界著名的《NATURE》杂志的整版专评与高度评价。华侨大学苏武浔、张渭滨教授等则把Mobius变换的方法应用于几种常用波形(包括周期矩形脉冲,奇偶对称方波和三角波等)的傅立叶级数的逆变换运算,得到正、余弦函数及一般周期信号的各种常用波形的信号展开;并求得了与各种常用波形信号函数族相正交的函数族,以用于各展开系数的计算与信息的解调;而后把它们应用到通信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通信系统,即新型Chen-Mobius通信系统。 在新型通信系统中,把这种正交函数族应用于系统的相干调制解调中,取代传统通信系统中调制解调所采用的三角正交函数族。正是这种正交函数族使得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大大提高,保密性加强,而且正交函数族产生很方便。 本文从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两个方面对Chen-Mobius通信系统进行了验证。首先,利用MATLAB软件构建Chen-Mobius数字通信系统,通过计算机编程,对Chen-Mobius单路、四路和八路的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对该系统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错误概率进行了计算,并绘出了信噪比-错误概率曲线;其次,在QuartusⅡ软件平台上,利用VHDL语言文本输入和原理图输入的方法构建Chen-Mobius数字通信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包括设计综合、引脚分配、仿真验证、时序分析等;再次,在QuartusⅡ软件仿真的基础上,在Altera公司的Stratix GX芯片上,实现了硬件的编程和下载,从而完成了Chen-Mobius数字通信系统的FPGA实现;最后,从MATLAB软件仿真和硬件实现的结果出发,通过分析系统的性能,简单展望了Chen-Mobius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软件仿真得到了Chen-Mobius数字通信系统的信噪比-错误概率曲线,从理论上验证了该系统的强的抗干扰能力;利用FPGA完成了系统的硬件实现,从实际上验证了该系统的可实现性。从两方面都可以说明,Chen-Mobius通信系统虽然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但它却预示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标签: ChenMobius MATLAB FPGA 数字通信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5-19
上传用户:sa123456
近年来,随着控制系统规模的扩大和总线技术的发展,对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设备需要实现从单串口通信到多路串口通信的技术改进。同时,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些设备的串行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因而有必要寻求一种解决方案,以实现技术上的革新。 本文分别对串行通信和基于TCP/IP协议的以太网通信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嵌入式系统一基于APM处理器的多路串行通信与以太网通信系统,来实现F8-DCS系统中多路串口数据采集和以太网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作了如下工作:首先,分析了当前串行通信的应用现状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动态,通过比较传统的多路串口通信系统的优缺点,设计出了一种采用CPID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并结合F8-DCS系统数据量大和实时性高的特点,对串行通讯帧同步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根据课题的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和功能模块划分,并详细介绍了基于ARM7处理器的多路串口通信接口、以太网通信接口以及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的电路设计。在软件设计上,对系统的启动代码、串行通信协议、串口驱动以及多串口与网口间双向数据传输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将上述技术应用于某大型火电厂主机F8-DCS系统I/O通讯网络的测试与分析,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aeiouetla
基于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理论,对非稳定、大信噪比(SNR)变化的通信信号进行有效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实现了通信信号调制方式的分类识别.首先,采用基于多分辨分析框架的Mallat快速算法提取离散细节作为特征采,实验得出db3小波非常适合作为特征提取小波,用小波变换大大压缩了通信信号特征矢量,提取的信号特征矢量64点;然后依据神经网络理论,分别采用BP网络作为分类器对通信信号调制识别分类.从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可知,该方法能很好地完成通信信号调制识别分类任务,使识别正确率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降低了识别分类过程的复杂度,并且为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的DSP实现提供了快速计算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TMS320LF2407 DSP和FPGA的结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数字信号处理板和制作调试电路板.最后,用汇编和C语言编制A/D程序、串口通信程序和应用程序,并在信号处理板上调试和运行.
上传时间: 2013-07-23
上传用户:731140412
MATLAB仿真通信PSK误码分析,主要用来测试SNR从0到10时的系统性能-MATLAB simulation PSK communication error analysis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924484786
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与常规的通信系统相比,具有很强的抗人为干扰、窄带干扰、多径干扰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扩展频谱通信的基本原理,对其数字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详细阐述了扩频理论基础一香农定理;建立了扩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在对伪随机序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本系统的m序列,并对其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频调制方案DQPSK,对其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了接收的同步问题—捕获和跟踪,并且在对数字匹配滤波器原理及其实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数字匹配滤波器的捕获和跟踪方案;采用相关检测的解扩原理,完成了扩频数据的解扩。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lh25584
详细讲述了各种基于LINUX的通信实验,包括GPRS,红外线 ,蓝牙 ,无线网络等
上传时间: 2013-07-07
上传用户:cuicuicui
《CPLD_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建模与设计》,运用VHDL语言详细介绍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建模与设计,如HDB3码的编写
上传时间: 2013-06-11
上传用户:hwl45347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