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介绍了MOTOTOLA单片机系统的一些实例系统和技巧。 MOTOROLA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功能强、可靠性高、功耗小等特点。本书系统地介绍它的吕位到32位单片机着重介绍M68HC05的F、T、D系列M68HC11,M68HC16(916Y1、916X1、Y1、Z2、Z1)等型号]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开发方法以及它的外围接口芯片,如直流无刷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过零检测、场效应大功率管驱动电路等专用芯片的应用实例。本书还列举大量在模糊控制、家用电器、通讯、传感器智能仪器、控制等方面应用和应用系统设计详解。内容新颖,文字简炼,注重实用,便于自学。 读者对象:大、中专院校和培训班学生、研究生及科研、工程技术人员。 MOTOROLA单片机(MCU)将各种存储器和子系统都集成在芯片内,同时外围集成电路芯片配套齐全。在通讯、家用电器、智能仪器、自动化等广大领域,采用单片机控制后,由于价格低、体积小、功能强、品种多、功耗低、硬件电路连接简单、开发方便等诸多特点,将有利于促使)"品向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相应单片机技术将会逐年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并积累丰富的应用经验。为了促进单片机开发和应用,我们编著这本书。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ABC677339
MOTOROLA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功能强、可靠性高、功耗小等特点。本书系统地介绍它的吕位到32位单片机着重介绍M68HC05的F、T、D系列M68HC11,M68HC16(916Y1、916X1、Y1、Z2、Z1)等型号]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开发方法以及它的外围接口芯片,如直流无刷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过零检测、场效应大功率管驱动电路等专用芯片的应用实例。本书还列举大量在模糊控制、家用电器、通讯、传感器智能仪器、控制等方面应用和应用系统设计详解。内容新颖,文字简炼,注重实用,便于自学。 读者对象:大、中专院校和培训班学生、研究生及科研、工程技术人员。 MOTOROLA单片机(MCU)将各种存储器和子系统都集成在芯片内,同时外围集成电路芯片配套齐全。在通讯、家用电器、智能仪器、自动化等广大领域,采用单片机控制后,由于价格低、体积小、功能强、品种多、功耗低、硬件电路连接简单、开发方便等诸多特点,将有利于促使)"品向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相应单片机技术将会逐年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并积累丰富的应用经验。为了促进单片机开发和应用,我们编著这本书。
上传时间: 2013-10-25
上传用户:sjb555
单片机适用于电子玩具、工业控制、民用电器、机电一体化产品、航天航海等众多领域,而单片机的应用开发不单是软件的开发,其开发语言和硬件密切相关。所以只有开发者对单片机的内部结构非常了解,才能编好软件。而单片机的开发应用还涉及到硬件扩展接口和各类传感器,更重要的是必须尽可能地了解各学科中适应单片机完成的控制项目以及控制过程。 掌握单片机的应用开发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必须掌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方面的知识,还必须学习单片机原理、硬件结构、扩展接口和编程语言。初次开发时由于没经验,可能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项目。这时,你会得到较大的收获和积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计方面的积累; 2)软件设计方面的积累; 3)设计经验方面的积累。 硬件开发是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基础,软件的开发是建立在硬件之上,软硬件设计的巧妙结合是项目开发质量保证的关键。在单片机硬件开发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上传时间: 2014-12-26
上传用户:daijun20803
介绍了用单片机C 语言实现无功补偿中电容组循环投切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举例说明。关键词:循环投切;C51;无功补偿中图分类号: TM76 文献标识码: B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lication of C51 in the controlling of capacitorsuits cycle powered to be on and off in reactive compensation.it illustrate thefondamental principle and algorithm with example.Key words: cycle powered to be on and off; C51; reactive compensation 为提高功率因数,往往采用补偿电容的方法来实现。而电容器的容量是由实时功率因数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来决定的,实时功率因数小于标准值时,需投入电容组,实时功率因数大于标准值时,则需切除电容组。投切方式的不合理,会对电容器造成损坏,现有的控制器多采用“顺序投切”方式,在这种投切方式下排序在前的电容器组,先投后切;而后面的却后投先切。这不仅使处于前面的电容组经常处于运行状态,积累热量不易散失,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使后面的投切开关经常动作,同样减少寿命。合理的投切方式应为“循环投切”。这种投切方式使先投入的运行的电容组先退出,后投的后切除,从而使各组电容及投切开关使用机率均等,降低了电容组的平均运行温度,减少了投切开关的动作次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hopy
拿到这本教程您首先就会想,什么是IAP教学法?是不是一种什么全新的教学方法?当然不是,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其实这只是我杜撰的一个新名词,意思就是InApplicationsProgram(在应用中编程),当然这只是针对单片机教学,说法是否正确,还得您说了算。 至于为什么要提这种说法,那我倒想说几句。大家都知道,学习电子技术是一件非常无聊和枯燥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就是因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要一个人记住那些空洞而有无聊的理论知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我们总算熬过来了,不管如何,也多多少少的学习了一些电子基础知识。 接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掌握些什么知识呢,凡涉足此行的朋友都知道,那就是单片机。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为单片机很难学,而实在是我们身边很难找到一本专为单片机入门者而编写的教材。翻一下传统的单片机教材,都好象是为已经懂单片机的人而写的,一般总是以单片机的结构为主线,先讲硬件原理,然后是指令,接着讲软件编程,再是系统扩展和外围器件,最后举一些实例(随便说一点:很多书中的实例都是有错误的),很少涉及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如果按照此种学习方法,想进行产品开发,就必须先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掌握了才可以进行实际应用。孰不知,单片机不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那样,只要搞懂了电路原理,再按照产品要求设计好相应的电路就可以了。它是一种以简单的硬件结构,复杂而有灵活的软件系统来完成设计的通用性产品,不同的设计者只会使用其不同的功能,几乎没有人会把它的全部指令都使用起来,所以学习使用单片机只能靠循序渐进的积累,而不可能先把它全部掌握了再去做产品开发(当然天才就例外了*_*)。 基于以上原因,本人想尝试一种全新的单片机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以单片机的应用为蓝本,结合基本的工业控制系统和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不分先后顺序,将各条指令贯串于一个又一个的实验中,通过所见即所得的实验来讲解各种指令的编程方法,顺便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使您尽快地熟悉单片机应用的基本步骤,掌握软件编程的基本方法。
上传时间: 2014-02-27
上传用户:shen_dafa
摘要:单片机教学的改革和改进,其要点是,淡化系统知识传授,强化动手训练和兴趣启发,鼓励自主探索.把单片机的系统知识积累留给学生将来的实践,现在单片机课程的任务只是诱导学生兴趣,激活他们自主投入.关键词:单片机;课程;改革;兴趣;实践
标签: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4-01-27
上传用户:xja31415
问题的提出我公司有多台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包装机,有电子秤控制和机械秤控制2种方式。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机械秤原理的先天不足,直接影响称重的准确性。一是秤杠杆支点(俗称秤刀子)会磨损,影响杠杆的灵活性;二是用于探测杠杆动作的接近开关,随使用次数增多,电参数会发生变化,且接近开关的寿命总是有限的;三是由于接近开关的动作距离,总是存在个体的不同,每次更换时,调准袋重总是一件麻烦事。对于电子秤:1)有的秤没有很好解决抗干扰问题,会出现电子秤死机现象,需人工复位;2)有的秤没有很好解决每袋都能自动清零问题,皮重会出现随时间积累,直接影响袋重,需每隔一定时间人工重新整定。正是基于以上秤存在称重不稳、故障多等缺点,我们提出在原有机械包装机的基础上,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秤控制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windwolf2000
学习单片机总结宝典 基于本人学习单片机的痛苦经历,特编写本教程,以此献给广大 的单片机初学者,希望您能从中受益。 作者提示:本教程乃最通俗易懂之单片机教材也,如果您还是看 不懂,请千万不要涉足此行,以免误入歧途,耽误您的前程*_* 拿到这本教程您首先就会想,什么是 IAP 教学法?是不是一种什么全新的教学方法?当然不是, 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其实这只是我杜撰的一个新名词,意思就是In Applications Program(在应 用中编程),当然这只是针对单片机教学,说法是否正确,还得您说了算。 至于为什么要提这种说法,那我倒想说几句。大家都知道,学习电子技术是一件非常无聊和枯燥 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就是因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理论而忽略了实践,要一个人记住那 些空洞而有无聊的理论知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我们总算熬过来了,不管如何,也多多少少的 学习了一些电子基础知识。 接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掌握些什么知识呢,凡涉足此行的朋友都知道,那就是单片机。不过这可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因为单片机很难学,而实在是我们身边很难找到一本专为单片机入门者而编 写的教材。翻一下传统的单片机教材,都好象是为已经懂单片机的人而写的,一般总是以单片机的结构 为主线,先讲硬件原理,然后是指令,接着讲软件编程,再是系统扩展和外围器件,最后举一些实例(随 便说一点:很多书中的实例都是有错误的),很少涉及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如果按照此种学习方法,想 进行产品开发,就必须先把所有的知识全部掌握了才可以进行实际应用。孰不知,单片机不象模拟电路 和数字电路那样,只要搞懂了电路原理,再按照产品要求设计好相应的电路就可以了。它是一种以简单 的硬件结构,复杂而有灵活的软件系统来完成设计的通用性产品,不同的设计者只会使用其不同的功能, 几乎没有人会把它的全部指令都使用起来,所以学习使用单片机只能靠循序渐进的积累,而不可能先把 它全部掌握了再去做产品开发(当然天才就例外了*_*)。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小码农lz
地弹的形成:芯片内部的地和芯片外的PCB地平面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个小电感。这个小电感正是地弹产生的根源,同时,地弹又是与芯片的负载情况密切相关的。下面结合图介绍一下地弹现象的形成。 简单的构造如上图的一个小“场景”,芯片A为输出芯片,芯片B为接收芯片,输出端和输入端很近。输出芯片内部的CMOS等输入单元简单的等效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RH和RL分别为高电平输出阻抗和低电平输出阻抗,均设为20欧。GNDA为芯片A内部的地。GNDPCB为芯片外PCB地平面。由于芯片内部的地要通过芯片内的引线和管脚才能接到GNDPCB,所以就会引入一个小电感LG,假设这个值为1nH。CR为接收端管脚电容,这个值取6pF。这个信号的频率取200MHz。虽然这个LG和CR都是很小的值,不过,通过后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信号的影响。先假设A芯片只有一个输出脚,现在Q输出高电平,接收端的CR上积累电荷。当Q输出变为低电平的时候。CR、RL、LG形成一个放电回路。自谐振周期约为490ps,频率为2GHz,Q值约为0.0065。使用EWB建一个仿真电路。(很老的一个软件,很多人已经不懈于使用了。不过我个人比较依赖它,关键是建模,模型参数建立正确的话仿真结果还是很可靠的,这个小软件帮我发现和解决过很多实际模拟电路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软件比较小,有比较长的历史,也比较成熟,很容易上手。建议电子初入门的同学还是熟悉一下。)因为只关注下降沿,所以简单的构建下面一个电路。起初输出高电平,10纳秒后输出低电平。为方便起见,高电平输出设为3.3V,低电平是0V。(实际200M以上芯片IO电压会比较低,多采用1.5-2.5V。)
标签: 分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zhishenglu
新颖实用的单片机双积分A/D转换电路和软件:摘 要: 通过对双积分A/ D 转换过程及其原理的分析,结合8031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新的A/ D 转换电路. 详细介绍了这种转换电路的硬件原理及工作过程,给出了实用的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框图.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种A/ D 转换电路性能价格比较高,软件编程简单,并且转换速度和精度优于一般的A/ D 转换电路. 这种设计思路为数模转换器(A/ D) 的升级提高指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关键词:单片机; 定时/ 计数器; A/ D 转换; 双积分 双积分A/ D 及定时计数器原理:我们先分析双积分A/ D 转换的工作原理. 如图1 所示,积分器先以固定时间T 对待测的输入模拟电压Vi 进行正向积分,积分电容C 积累的电荷为
上传时间: 2014-01-18
上传用户:hewen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