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谱探测是激光侦查、激光告警、污染物检测等领域中采用的重要技术。通过对来袭激光的光谱特征进行识别,可以为光电对抗提供依据。本文在分析和研究现有激光光谱探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非扫描M-Z干涉法来获取激光信号的相干图,并对该图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从而实时获得激光光谱的技术。 在研究中,由M-Z干涉具形成的激光干涉条纹经CCD相机转换后以时间序列依次输出电信号,该时间序列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用FPGA实现。论文依据告警系统响应时间和信噪比的要求,确定了探测器阵列的结构类型和有关参数;设计了CCD相机和FPGA的接口电路;编写了数据传输和存储模块。 在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实现上,首先确定了采用基2按时间抽取的方法作为实现算法;应用型号为XC3S400的FPGA芯片,依靠ISE8.1软件开发平台,用硬件语言编写了精度为10位,序列长度为512点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程序,并将所有程序成功下载到FPGA的配置芯片中。 此外,论文还设计了显示、电压转换、FPGA配置电路。最后,对设计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模块进行了测试,将FPGA运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PGA计算结果达到应有的精度,运行速度可以满足激光光谱的实时探测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8-04
上传用户:hzy5825468
三维彩色信息获取系统目的是获取对象的三维空间坐标和颜色信息。它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信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维信息获取技术的意义和实时可重构三维激光彩色信息获取系统总体方案。该方案合理划分了系统的图像处理任务,充分地利用了拥有的硬、软件资源。阐述了基于FPGA处理器的硬件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和系统工作时序。 本文还研究了图像处理系统中的数字逻辑设计,总结出了较完整、规范化的设计流程和方法,介绍了从图像处理算法到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规范化映射方法,总结了在视频系统中的高级设计技巧,包括并行流水线技术和循环结构的硬件实现方式等。 为了说明提出的设计方法,本文分析了基于自适应阈值的结构光条纹中心的方向模板快速检测算法的硬件实现。该算法是把自适应阈值法与可变方向模板法相结合,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计算简单、数据存储量小、实现速度快的特点,此外,该方法有利于硬件快速实现。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实用的、有效的。 本文的重点在于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实时可重构三维激光彩色信息获取系统中视频图像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该集成电路是实现系统快速算法的核心,使用现场可编程器FPGA器件EPlK50实现提取激光线、提取人头轮廓线和提取中心颜色线算法;该集成电路还要实现系统所需的控制逻辑。控制部分包括将视频采集输出端口信号转化为RGB真彩色信号的数据锁存模块、各FIFO缓存器的输入输出控制模块和系统需要的其它信号控制模块。提出提取轮廓线快速算法,即由FPGA处理器与主机交互式共同快速完成提取人头正侧影轮廓线算法。该专用集成电路研制是整个实时可重构三维激光彩色信息获取系统实现的关键。
标签:
上传时间: 2013-07-23
上传用户:lguotao
激光打标是一种利用高能量的激光束在打标物体表面刻下永久性标识的技术。与传统的压刻等方法相比,激光打标具有速度快、无污染、质量高、性能稳定、不接触物体表面等优点。激光打标是目前工业产品标记的先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标记方法。传统的基于ISA总线、PCI总线或者USB总线的激光打标控制器增加了激光打标机的成本和体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ARM+FPGA架构的嵌入式系统方案,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激光打标系统的组成,激光打标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激光打标机的原理。根据激光打标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提出了ARM+FPGA的总体设计,并简要讨论了ARM和FPGA的特点和优势。ARM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打标内容的输入和变换处理,打标机参数的设置和控制打标。FPGA的作用是接收、存储和转换打标数据,然后产生控制信号去控制激光打标设备。然后,详细讨论了激光打标机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ARM控制单元电路、FPGA控制单元电路和数模转换模块等。为了使控制器能够长时间可靠稳定地工作,还采取了隔离技术等许多抗干扰措施。完成了 FPGA中各个模块的程序设计,利用Quartus Ⅱ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调试了控制器的功能。本文所设计的嵌入式激光打标控制器发挥了ARM和FPGA各自的优势。经过在实际打标系统中的测试,证明本次设计的激光打标机控制器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取得了满意的打标效果。关键词:ARM,FPGA,激光打标,FIFO,CO2激光器,扫描振镜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hewenzhi
·关键词:关键字: 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换能器,测距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Ultrasonic generator ; Ultrasonic wave transducer ;Range finder 简 介: 摘要: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
上传时间: 2013-06-14
上传用户:wpt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后视镜控制系统电路。在检测到物体后自动调整后视镜
上传时间: 2013-07-19
上传用户:euroford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与超声波结合的倒车报警系统的设计过程,本系统采用NE555和CX20106A构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电路,通过单片机与数码管实现测距计算与实时显示,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按键设置倒车报警距离,当达到设定的报警距离时系统将进行语音报警。另外系统设置了分段指示灯(倒车安全、注意倒车、倒车危险),提高了倒车安全系数。经测试,该系统在10~250 cm范围内能实现准确测距,且通过数码管实时显示倒车距离,并进行声光报警。本系统弥补了中、低端汽车报警系统不能实现准确测距和实时显示倒车距离的问题,具有集成度高、测量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能满足驾驶员在实际倒车中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11-28
上传用户:ABCDE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波将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对超声波传感器测距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微机接口、超声波换能器、以及超声波在介质的传播特性等知识,采用以STC89C52 单片机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微型化数字显示超声波测距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最后通过硬件和软件实现了各个功能模块。为了保证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取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就超声波的传播特性,超声波换能器的工作特性、超声波发射、接收、超声微弱信号放大、波形整形、速度变换、语音提示电路及系统功能软件等做了详细说明.实现障碍物的距离测试、显示和报警,超声波测距范围30CM-300CM,精度在十厘米左右。这套系统软硬件设计合理、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良好,经过系统扩展和升级,可以用于倒车雷达、建筑施工工地以及一些工业现场,例如:测量液位、井深、管道长度等场合。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学检查、日常生活、无人驾驶汽车、自动作业现场的自动引导小车、机器人、液位计等。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lixinxiang
本文详细介绍了ADS7852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并给出了它与89C51及TCD2901D的连接电路图。说明了双目测距的原理并给出了测距的求解公式。利用ADS7852的特点解决了双目测距中激光光斑面积、信号捕捉和测量精度三者之间的矛盾。给出了硬件原理框图和软件流程图。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songrui
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倒车后视系统的硬软件设计。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结合图像采集和超声波测距技术,以车载电视为显示平台显示障碍物的准确信息。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mqien
设计一种应用于某全地形ATV车载武器装置中的中控系统,该系统设计是以TMS320F2812型DSP为核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其硬件部分进行系统设计,能够完成对武器装置高低、回转方向的运动控制,实现静止或行进状态中对目标物的测距,自动瞄准以及按既定发射模式发射弹丸和各项安全性能检测等功能。通过编制相应的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调试,验证了该设计运行稳定。 Abstract: A central control system applied to an ATV vehicle weapons is designed. The system design is based on TMS320F2812 DSP as the core, uses modular design for its hardware parts. The central control system can complete the motion control of the level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rotation direction, to achieve a state of static or moving objects on the target ranging, auto-target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target and the projectile and the launch of the security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other funct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software and to carry out system testing to verify the stability of this design and operation.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jshailingz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