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阵波束形成,阵元数为16,扫描角度360度
标签: 波束形成
上传时间: 2019-06-04
上传用户:yuer1995
智能天线技术是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可以看作是将一组传感器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空间的不同位置上而构成的阵列,该传感器阵列将接收到的空间传播信号经过适当的自适应信号处理后,提取所需的信号源和信号的属性...
标签: 智能天线 自适应波束 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5-26
上传用户:LYNX
《最佳阵列处理》一书中第六章的例程,主要是波束形成算法。
标签: 阵列
上传时间: 2016-01-15
上传用户:gut1234567
有限次快拍下阵列自适应信号处理,基于LMS的波束形成算法
标签: 阵列 信号处理
上传时间: 2014-01-15
上传用户:253189838
《最优阵列处理》一书第七章的MATLAB例程,包括各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标签: MATLAB 阵列
上传时间: 2017-06-16
上传用户:yph853211
《最优阵列处理》一书第六章的MATLAB例程,包括各种最优波束形成算法的仿真。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变形金刚
传统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算法不能抑制和导航信号同一方向的窄带干扰并且输出信干噪比不理想。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加权波束的改进STAP抗干扰算法。这种新的算法能有效地抑制窄带和宽带干扰,并提升了输出信干噪比(SINR)。
标签: STAP 加权 波束形成 抗干扰
上传时间: 2013-11-05
常模信号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信号,而专门应用于常模信号的常模算法[1]具有复杂度较低、实现起来比较简单、对阵列模型的偏差不敏感等显著的优点。因此,常模算法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常模算法在多用户检测领域[2]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不仅如此,常模算法在其他领域也是备受瞩目,如常模算法在盲均衡以及波束形成等领域的应用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除此之外,常模算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应用于常模信号,也可应用于多模信号[3]等。 本文对常模算法在多用户检测领域的应用以及FPGA[4]实现作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共分六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相关背景和本文的结构;第二章首先对常模算法作了理论分析,并改进了传统的2-2型常模算法,我们称之为M2-2CMA,它在误码率性能上有一些改善;之后在MATLAB平台上搭建了仿真平台,分析了常模算法在多用户检测中的应用;第三章研究了相关文献,简单介绍了FPGA概念及其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并对VerilogHDL以及Quartus软件做了简要介绍;第四章则详细介绍了常模算法的FPGA实现,用一种基于统计数据的方法确定了数据位长及精度,提出了其实现的系统框图,并详细阐述了各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同时给出了最后的报告文件以及最高数据处理速度;第五章则在MATLAB平台和QuartuslI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借助于平台分析了2-2型常模算法移植到FPGA平台后的性能,对不同的精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做了讨论,也统计了不同信噪比、多址干扰下的误码率性能。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
标签: FPGA 模 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6-23
上传用户:hzy5825468
一种新的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近场声源定位和语音分离算法,它结合双波束二维定位和近场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技术在阵列近场范围内实现声源定位和语音分离。
标签: 麦克风阵列 声源定位 分离算法 语音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王小奇
几种music算法,用于波束形成,很好用的
标签: music 算法
上传时间: 2016-06-23
上传用户:lunsha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