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能源与汽车工业相结合的产物,燃料电池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汽车家族的后起之秀。随着电子控制单元与车载设备的不断增多,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仪表盘已经不能满足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仪表复杂信息显示的要求。本文以燃料电池汽车为研究背景,设计开发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仪表系统,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运行状态以及模块数据的实时监测、存储与图形化显示。 本文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仪表系统的设计原理,对仪表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系统整体框架与模块划分,提出了基于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的仪表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高性能的S3C44BOX作为底层核心处理器,以RTOS和GUI为中间层构建软件系统平台,在此基础上以实时多任务软件设计方法进行仪表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仪表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包括存储器系统、通信总线、人机交互界面等接口电路的设计。根据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要求,在双面板上实现了基于ARM的燃料电池汽车仪表系统的PCB布线。编写了系统初始化代码,完成了对硬件平台的调试工作。 根据仪表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μC/OS-Ⅱ和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μC/GUI作为本系统的软件平台,完成了两者在仪表系统硬件平台上的移植。针对μC/GUI环境下简体中文汉字的显示问题,给出了一种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μ按照实时多任务软件的开发流程,设计了仪表系统应用程序,包括CAN总线监听任务、数据处理任务、用户界面任务以及历史数据记录任务等,划分了各个任务的优先级,确定了任务之间的通信同步机制,描述了各个任务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重点论述了基于μC/GUI的用户界面任务设计的思路与过程,最后介绍了在硬件平台上进行系统集成、软硬件联合调试以及系统测试的流程。
上传时间: 2013-06-20
上传用户:2780285129
5月1日凌晨发布第一测试版 功能介绍: 1.生成中英文数字混合的字符串的字模数据. 2.可选择字体,大小,并且可独立调整文字的长和宽,生成任意形状的字符。 3.各种旋转,翻转文字功能 4.任意调整输出点阵大小,并任意调整字符在点阵中的位置。 5.字模数据输出可自定义各种格式,系统预设了C语言和汇编语言两种格式,并且可自己 定义出新的数据输出格式;每行输出数据个数可调。 6.支持四种取模方式:逐行(就是横向逐行取点),逐列(纵向逐列取点),行列(先 横向取第一行的8个点作为第一个字节,然后纵向取第二行的8个点作为第二个字节……), 列行(先纵向取第一列的前8个点作为第一个字节,然后横向取第二列的前8个点作为第二个 字节……) 7.支持阴码(亮点为1),阳码(亮点为0)取模 8.支持纵向(第一位为低位)(,倒向第一位为高位)取模 9.输出数制可选16进制或10进制 10.可生成索引文件,用于在生成的大量字库中可快速检索到需要的汉字 11.动态液晶面板彷真,可调节彷真面板象素点大小和颜色 12.图形模式下可任意用鼠标作画,左键画图,右键擦图。 12.旋转,翻转,平移等字符模式下的功能也可用与对BMP图象的处理 版本为pctolcd1.94 5月1日晚上发布第二测试版 更新如下: 1.增加锁定点阵大小功能,例如可锁定24X24点阵大小,然后调节独立调节字点阵的大小 2.增加热键功能,可用光标配合Ctrl,Shift对文字大小和位置修改 3.增加精简输出格式选项 4.把文字输入框换成了文字输入组合框,这样就可以保存历史纪录。 5.输出数据会自动清除以前的数据 6.可隐藏自定义格式,简化操作 7.一些小的BUG修正。 版本为pctolcd2.03 5月3日凌晨发布第三测试版 更新如下: 1.增加了一些小东西,例如演示动画一类的,我懒的一一写了 2.改掉一些可恶的小BUG,例如点阵输入框的自动完成。 3.增加大量文字处理和导入TXT文本文件功能,并且可以去除文本中的空白和重复字符, 可以对文本进行排序,适合于生成小字库。我这里测试是3万多字的TXT文件在2分钟内转成16X16点阵的字库文件。 版本号为pctolcd2.53 由于本软件侧重于对字符的处理,所以在图象方面功能较弱,请见晾。 5月8日发布正式版 正式版已经开始朝着液晶字库生成软件的方向进化了,我在后来的更新中把主要精力也放 在这部分,由于我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同类的软件具备这个功能,也无法得到任何的参考,只能 自己摸索前进,所以如果还有不方便的地方请大家多提意见. 具体更新如下: 1.重写大部分的内核代码以配合汉字库生成的功能,目前这个内核已经进行了反复的测试, 相信稳定性和速度较前一版本有了巨大的提高. 2.去掉那个比较愚蠢的热键区了,因为用处不大 3.增加汉字库生成功能,这是最重要的改进之处,下文将详细介绍. 4.修正许多小BUG,使软件更加成熟些. 5月12日发布完美版 这次发布的PCtoLCD2002完美版与前一版本相比没有增加太多的功能,因为我觉得现有的这些功能已经足够用于生成各种字模的需要了,所以完美版的主要工作是反复测试,精心去除各种BUG,以及调节一些细微之处,目的当然就是追求完美!不过世上不会有真正完美的东西,这个软件也不例外,而且这个软件从头至尾全部是我一个人编写完成,精力有限,难免会顾此失彼,如果大家发现了这个版本中存在的BUG,请及时告诉我。 更新说明: 1。界面采用新的字体,不会再有那种难看的黑色粗体字,比以前的要漂亮多了。 2。加入全面的提示帮助,尽量减少普通用户的各种疑惑。 3。修正生成文件的扩展名的一些BUG,不会总是加上FON的扩展名了。 4。修正生成字模数据的一些格式BUG,现在生成的C51格式字模数据基本上可以直接粘贴到源程序中使用而不需要修改了 5。加入新的字模数据格式调整项,允许用户更自由的定制自己需要的数据格式 6。最重要的更新:全面支持保存当前设置功能,用户设置的字模格式,主窗口状态和字库生成窗口选项信息均可保存,下一次打开窗口时不用重新设置。 7。修正了新建图象时会自动跳到图形模式的BUG 8。增加输出紧凑格式数据选项,可以生成不包含空白行的字模数据。 9。完善了每行数据显示个数的功能,可以任意设置每行显示的数据个数,并同时可以设置每行索引数据显示个数。 10。修正了取模说明的一些错误,并改动了格式。 11。现在当用户选择10进制输出时,会自动去掉生成字模数据前的“0x",或后面的“H”,选择16进制时则会自动加上。 12。对各个窗体重新设计以全面适应最大化的需要,如果您觉得当前窗口不够大,可以最大化使用。 13。增加生成英文点阵字库功能,可自动生成ASCII码从0-127的任意点阵字库,使用方法同生成国标点阵字库功能。 14。再次优化代码,去掉各种调试信息,使程序速度再快一些。 15。还有许多细微的调整我记不清了…… 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测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WIN98或WINME下当用户直接生成特大点阵的字模时(例如320*320,1024*768的汉字字模),此时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而WIN98/WINME会有64K的数据容量限制,所以在主窗口中是无法得到全部的字模数据的,这时您需要使用字库生成功能,通过形成一个数据文件才能得到完整的字模数据。 我认为到现在这个软件功能已经很完善了,但可能使用上有点不方便,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 的地方,可以发帖子或发MAIL询问
上传时间: 2013-07-26
上传用户:sssnaxie
提取汉字点阵程序,功能强大,能够1024*1024一下点阵取模
上传时间: 2013-07-10
上传用户:daoxiang126
1.打开功能是专门用于对C语言文件自动提取显示所需要的汉字,进行点阵码数据转换的,在您的C语言程序中,有一点需要特别留意:您的注解中请不要使用双引号,否则会引起提取错误。软件包中的文件ee.c作为一个简单例程供提取测试用。2。提取以后的点阵码可以随意修改点阵数据,使用鼠标的左键为加一点,右键为擦除一点。修改完毕请按旁边的确认键将数据记录到点阵码中,否则您的修改将自动放弃。3。点阵码可以随意平移,请谨慎使用。平移之前请查看一遍所有的字符点阵图,平移有可能会丢失边界点,移出了边界的点阵将被丢弃,不可恢复。平移
上传时间: 2013-06-16
上传用户:tyg88888
介绍了TI的实时操作系统DSP BIOS,华清远见培训资料,内容包括: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需求,DSP/BIOS的组件、线程和内核分析。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gu489
基于UCOS操作系统的TCPIP源代码,包括ARP、CRC、Ethernet,IP、TCP、UDP、PING等。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rx1992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介绍,华清远见培训材料,内容包括:手机操作系统概述、开发平台、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等,入门级资料。
上传时间: 2013-07-07
上传用户:mqien
·目录 第1章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11.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1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21.3 ARM微处理器41.4 嵌入式操作系统51.4.1 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统61.4.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时性101.5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111.6 嵌入式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13第2章 ARM嵌入式开发模式和基本开发流程152.1 ARM嵌入式开发模式152.1.1 在线
上传时间: 2013-07-02
上传用户:wanqunsheng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高清)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c96538289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周航慈 吴光文著,【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技术】,2006年11月第1版。本书详细介绍了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技术,书中介绍的内容以源码开放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为软件运行环境,以ARM7为硬件环境。本书内容深入浅出,为加深理解,列举了很多程序设计实例和实验。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新手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