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标准化

  • 嵌入式智能机器人平台研究

    嵌入式智能机器人平台研究摘 要: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采用的封闭式结构的局限性,在WindowsCE.NET系统基础上,通过剪裁定制 ,去 除冗余的功能,搭建嵌入式智能机器人平台.该智能机器人系统具有移动机器人需要的主要感知模块,并有丰富的 运动控制接口及驱动模块.同时 ,设计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轨迹规划、运动控制、无线网络通信 、图形人机界面等智 能机器人的测试软件和应用模块.该智能机器人平台具有模块化、易扩展、可移植、可定制、硬件体积小、功耗低、实 时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平台;WindowsCE.NET;实时控制;自主机器人;双目视觉;语音识别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快 速发展 ,机器 人技术也得 到了飞速发展.然而 ,现有机器人系统在硬件 和软件 开发方面虽然已经趋于成熟,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它们的硬件多是专用的,软件系统也多采用 Windows 2000或者 WindowsXP系统….这些机器人系统 主要 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 (1)系统的实时性差.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一个实 时性要求非常高的控制系统,作为一般桌面应用的 Windows和 Linux操作系统很难达到高实时性的要 求. . (2)开放性 以及扩展性差.常见的机器人控制系 统存在的一个 问题就是 系统 的冗余大、开放性扩展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60475036) 收稿 日期 :2005—05—16 性差,系统适用于特定的应用 ,不便于在硬件和软件 上进行扩展和剪裁. (3)软件的独立性差.软件结构及其逻辑结构依 赖于处理器硬件 ,难以在不同的系统 间移植. (4)缺少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2 系统概述(System description) 为促进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迫切需要 开发“具有开放式结构 的、模块化 、标准化 的嵌 入式 智能机器人平台”.这种智能机器人平台具

    标签: 嵌入式 智能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2-12

    上传用户:zhaiyawei

  • 5G中的SDN-NFV和云计算.pdf

    5G中的SDN-NFV和云计算.pdf摘 要 通过介绍广义的SDN/NFV和云计算,结合未来5G网络的特点,分析了5G中上述技术的 应用前景和技术定位;结合5G的网络特点和现有网络的部署情况,总结了各技术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运 营商的侧重点。引言 SDN/NFV 和云计算都是起源于 IT 领域的技术。 如今,云计算已经非常成熟,在 IT 领域已经大规模商 用,SDN技术作为新兴的转发技术,也已经被谷歌等互 联网巨头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随着虚 拟化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将更多的专有 设备虚拟化和软件化,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和灵活部署的目的,于是 NFV 的概念诞 生了。本文将结合广义上 3 种技术本身 的特点和未来5G的网络能力要求,分析 各技术在5G架构中的技术定位和前景, 同时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总结未来运营 商在技术研发和业务模式上的侧重点。 1.1 广义的SDN及标准化进程 ONF 在 2012 年 4 月 发 布 白 皮 书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The New Norm for Networks》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2-02-25

    上传用户:jason_vip1

  • 串行通信协议-can总线协议

    CAN 是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的缩写,是 ISO 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CAN总线有两个ISO国际标准:ISO11898 和 ISO11519。ISO11898 定义了通信速率为 125 kbps~1 Mbps 的高速 CAN 通信标准,属于闭环总线,传输速率可达1Mbps,总线长度 ≤ 40米。ISO11519 定义了通信速率为 10~125 kbps 的低速 CAN 通信标准,属于开环总线,传输速率为40kbps时,总线长度可达1000米描述了can通信协议

    标签: 串行通信 can总线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3-24

    上传用户:默默

  • STM32F101和STM32F103固件库中文使用手册

      本手册介绍了 32 位基于 ARM 微控制器 STM32F101xx 与 STM32F103xx 的固件函数库。该函数库是一个固件函数包,它由程序、数据结构和宏组成,包括了微控制器所有外设的性能特征。该函数库还包括每一个外设的驱动描述和应用实例。通过使用本固件函数库,无需深入掌握细节,用户也可以轻松应用每一个外设。因此,使用本固态函数库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的程序编写时间,进而降低开发成本。每个外设驱动都由一组函数组成,这组函数覆盖了该外设所有功能。每个器件的开发都由一个通用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编程界面)驱动, API 对该驱动程序的结构,函数和参数名称都进行了标准化。  所有的驱动源代码都符合“Strict ANSI-C”标准(项目于范例文件符合扩充 ANSI-C 标准)。我们已经把驱动源代码文档化,他们同时兼容 MISRA-C 2004 标准(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兼容矩阵)。由于整个固态函数库按照“Strict ANSI-C”标准编写,它不受不同开发环境的影响。仅对话启动文件取决于开发环境。该固态函数库通过校验所有库函数的输入值来实现实时错误检测。该动态校验提高了软件的鲁棒性。实时检测适合于用户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但这会增加了成本,可以在最终应用程序代码中移去,以优化代码大小和执行速度。想要了解更多细节,请参阅 Section 2.5。  因为该固件库是通用的,并且包括了所有外设的功能,所以应用程序代码的大小和执行速度可能不是最优的。对大多数应用程序来说,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之,对于那些在代码大小和执行速度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应用程序,该固件库驱动程序可以作为如何设置外设的一份参考资料,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调整。

    标签: stm32f101 stm32f103

    上传时间: 2022-04-17

    上传用户:

  • 电动汽车ChaoJi传导充电技术白皮书

    2020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编制ChaoJi充电技术白皮书,全面阐述了ChaoJi充电系统、通信协议、连接器等技术方案、未来标准和产业规划等。日本基于同一解决方案同步编制了新一代充电标准CHAdeMO3.0。ChaoJi充电技术是基于国际三种主流直流充电系统和充电接口技术研发的面向下一代的全球统一的充电接口技术,在完全向前兼容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了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传导充电技术路线的升级。  1)解决现有问题。ChaoJi充电系统解决了现有2015版接口设计上的固有缺陷,如公差配合,IPXXB安全设计、电子锁可靠性以及PE断针和人体PE的问题。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电击防护、防火及热安全设计上有了大幅度的改进,提升了充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2)引入新的应用。ChaoJi充电系统已经率先在大功率充电中得到应用,最大充电功率可提升到900kW,解决了一直以来存在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同时为慢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加速了小功率直流充电技术的发展。  3)适应未来发展。ChaoJi充电系统也为今后的技术升级做了充分的考虑,包括具有超大功率的适应能力、支持V2X、信息加密、安全认证等新技术应用,支持未来通信接口从CAN向以太网升级,为千安以上超大功率充电预留了升级空间。  4)兼容性好,不改变现有车桩产品。采用适配器方式解决了新车到老桩充电问题,避免了对原有设备和产业改造的难题,可以实现技术平稳升级。  5)与国际接轨,引领发展。ChaoJi充电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就充电连接器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讯协议、向前向后的兼容方案以及国际标准化等方面与日本、德国、荷兰等专家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信息交换,为ChaoJi充电方案成为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中日将携手积极营造ChaoJi充电技术的产业生态环境,联合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厂家,同步进行充电技术的升级和标准的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新一代ChaoJi充电系统纳入国际标准,使ChaoJi成为具有全球兼容性的通用标准。

    标签: 电动汽车

    上传时间: 2022-04-24

    上传用户:xsr1983

  • STM32F101xx 与 STM32F103xx 固件函数库368页

    本手册介绍了32位基于ARM微控制器STM32F101xx与STM32F103xx的固件函数库。该函数库是一个固件函数包,它由程序、数据结构和宏组成,包括了微控制器所有外设的性能特征。该函数库还包括每一个外设的驱动描述和应用实例。通过使用本固件函数库,无需深入掌握细节,用户也可以轻松应用每一个外设。因此,使用本固态函数库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的程序编写时间,进而降低开发成本。每个外设驱动都由一组函数组成,这组函数覆盖了该外设所有功能。每个器件的开发都由一个通用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编程界面)驱动,API对该驱动程序的结构,函数和参数名称都进行了标准化。所有的驱动源代码都符合“Strict ANSI-C”标准(项目于范例文件符合扩充ANSI-C标准)。我们已经把驱动源代码文档化,他们同时兼容MISRA-C 2004标准(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兼容矩阵)。由于整个固态函数库按照“Strict ANSI-C”标准编写,它不受不同开发环境的影响。仅对话启动文件取决于开发环境。该固态函数库通过校验所有库函数的输入值来实现实时错误检测。该动态校验提高了软件的鲁棒性。实时检测适合于用户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但这会增加了成本,可以在最终应用程序代码中移去,以优化代码大小和执行速度。

    标签: stm32 函数库

    上传时间: 2022-04-26

    上传用户:

  • GJB368A-1994 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

    标准化评审是产品工程研制阶段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评审可以及时总结新产品在该阶段标准化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监督和保证产品标准化大纲的全面实施。评审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结合该阶段产品组织的其它评审同时进行。这个装备维修相关的标准,是非常好用和权威的参考

    标签: GJB368A-1994 装备维修性 通用大纲

    上传时间: 2022-05-06

    上传用户:

  • 汽车电子网络安全标准化白皮书

    经过数十年技术演进,目前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电子控制 等传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极为成熟,车辆信息服务系统、定位导航系 统、电子娱乐系统等车载电子装置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深入,汽车电 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不断扩展丰富。预测显示到2020年每辆汽车上各类 电子装置将超过200个,在实现各类电子装置实时可靠传输数据、提供信 息化服务的同时,汽车电子网络安全防护的理念、方法、技术、政策、标 准等也必须跟上需求发展的步伐。如何建立更为安全可靠的汽车电子系统 架构,满足开放式网络互联环境下的安全需求,部署有效措施防范安全风 险,并形成切实可落地的标准,这一系列难点问题都值得我们加紧研究、 持续关注

    标签: 汽车电子 网络安全

    上传时间: 2022-05-07

    上传用户:

  • 6LoWPAN:无线嵌入式物联网

    内容简介:        物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个巨大的机遇,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现在支持IP的嵌入式设备的数量也正在迅速增加,而6LoWPAN(面向低功耗无线局域网的IPv6)正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技术。        本书详细和完整地介绍了6LoWPAN协议标准本身、应用、相关标准以及网络部署和协议实现上的各种设计。 使读者能全面地领略到基于IPv6的、低功耗的和将来基于移动无线网络的设计、配置和运行。        本书适合物联网行业的研发人员、网络工程师、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院校计算机、电子工程和信息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帮助其对6LoWPAN协议标准的了解,同时有利于推动物联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部分目录:  第1章简介1  1.1无线嵌入式物联网2  1.1.1为什么使用6LoWPAN?4  1.1.26LoWPAN的历史和标准化5

    标签: 6lowpan 无线 嵌入式 物联网

    上传时间: 2022-05-11

    上传用户:1208020161

  • 基于MIPI+CSI-2协议的摄像头芯片数据发送端接口设计

    随着手机摄像头和数码相机性能的提升,增加摄像头设备到平台处理器之间的传输带宽变越来越有必要,传统的DVP接口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科技发展。在这样的大形势下MIPI联盟应运而生,它制定了一个通用的标准来规范高性能移动终端的接口,而它的子协议MIPI CSI-2则完美的解决了摄像头设备与平台处理器之间高速通信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强大、可靠、低功耗的传输方式。MPI CSI-2接口采用差分信号线,确保了高速数据在传输时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其采用的ECC编码和CRC编码则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别错误数据对于整体数据的影响,又由于自身处于MIPI大家族协议之中,它自身也很容易兼容应用MIPI家族协议的其他设备。本文详细的介绍了MIPI CSI-2协议数字部分RTL的实现,模拟部分的实现,以及后续的测试分析。在设计中RTL的设计、纠错以及模块的时序分析在Linux平台上进行。而模拟部分的实现以及整体的动态测试在FPGA平台上进行。通过这样的分工可以更全面的发挥两个平台的长处,更具体的来说,在Linux阶段的设计时充分的利用了modelsim与verdi配合的优势,从而更好的设计代码、分析代码和测试代码。而在综合时又利用Design Compile与Prime time充分的对设计做了资源分析和时序分析,保证了设计的质量。而在FPGA阶段设计时,充分的利用了FPGA灵活而且可以动态测试的优势来验证模块的正确性,此外在FPGA上还可以使用商用接收端来接收最后产生的MIPI数据,这样的验证方法更权威也更有说服力。在设计方法上,在数字部分的RTL设计中充分的应用了模块化的思想,不仅实现了协议的要求,而且灵活的适应了MIPI CSI-2协议在实际应用时的一些变通的需求。而在模拟部分的物理层设计中则大胆的做了尝试和创新,成功的在没有先例参照的情况下自主设计了FPGA下的物理层部分,并且最后成功的被商用接收端验证。总的来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遇到了阻碍和很多难题,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克服了技术上的种种困难,最终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自身的技术提高。

    标签: mipi 摄像头 接口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king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