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多线程采集源代码,适合初学者学习多线程和采集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wangdean1101
多点温度采集上位机程序(原程序),这是配合这是配套本人上传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的上位机程序,一整套的东西,通这RS232接收下位机传来的数据,显示和画走势图,还可以控制下位机,通信协议在“Multi-point_temperature _system.rar”
上传时间: 2013-12-09
上传用户:我干你啊
VC33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传时间: 2015-06-18
上传用户:zsuyuhu
基于C8051F的便携式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标签: 数据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ds18b20多路温度采集程序
上传时间: 2022-07-10
上传用户:
该文档为基于DSP和FPGA的多通道信号采集模块设计的总结文档,设计了一种基于 TI DSP TMS320C6713B 和 ALtera Cyclone 系列 FPGA 的数据采集模块,使用FPGA 做多路串行 AD 器件的信号采集控制和数据缓冲,同时利用 DSP 的 DMA 直接接收采样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缓解了 DSP 数据传输的压力,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也提高了整个采集模块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22-08-09
上传用户:
C51系列,485串行通信的源码,构成的总线型多点数据采集系统
标签: C51
上传时间: 2015-12-06
上传用户:6546544
1553B总线是MIL-STD-1553总线的简称,其中B就是BUS,MIL-STD-1553总线是飞机内部时分制命令/响应式多路复用数据总线。1553B数据总线标准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公布的一种串行多路数据总线标准。1553B总线能挂31个远置终端,1553B总线采用指令/响应型通信协议,它有三种终端类型:总线控制器(BC)、远程终端(RT)和总线监视器(BM);信息格式有BC到RT、RT到BC、RT到RT、广播方式和系统控制方式;传输媒介为屏蔽双绞线,1553B总线耦合方式有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1553B总线为多冗余度总线型拓扑结构,具有双向传输特性,其传输速度为1Mbps传输方式为半双工方式,采用曼彻斯特码进行编码传输。
上传时间: 2014-01-18
上传用户:13681659100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38)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看看名字就应该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了吧! 这可是个好东东!我搜索了很久才找到的! 独乐乐.2. 51单片机c语言中断的实现 还有很多例子可以参考。包括常用的中断模块 c语言单片机开发很有用.3. 这是利用C51语言编写的读写AT24C512的程序.4. 这是利用CYPRESS CY7C63723汇编语言编写的读写AT24C512的程序.5. 这个是我参考过的多级菜单.6. 可以用H.264编码解码器源码(c语言).7. Application of Bootstrap Loader in MSP430 With Flash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posal.8. Features of the MSP430 Bootstrap Loader.9. Implementing a Real-Time Clock on the MSP430.10. Experiments for the MSP430 Starter Kit.11. Solid State Voice Recorder Using Flash MSP430.12. Application of Bootstrap Loader in MSP430 With Flash Hardware and Software Proposal.13. Interfacing the DAC8574 to the MSP430F449.14. Interfacing the MSP430 and TMP100 Temperature Sensor.15. Ultrasonic Distance Measurement With the MSP430.16. Implementing a Direct Thermocouple Interface With the MSP430x4xx and ADS1240.17. 24点汉字的C++实现代码.18. TC与BC++用户界面程序设计 《Turbo CBorland C++用户界面程序设计》(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周升锋 李立新 等著)的随书软盘.19. 用VB通过并口控制I2C总线.20. pcb封装详解.21. uClinux 下MicroWindows开发的电机控制平台软件和模拟示波器的双路数据采集系统源码.22. 51单片机PID计算程序.23. 详细的介绍,以及其中库函数的描述说明,用法等.24. 日本人设计的电子热水瓶的全部嵌入式源码,很好的实例.25. 一个极好的192*64LCD的C源代码!.26. 51单片机.27. 自启动vxworks---一个自启动vx程序的开发文档 vx编程指南----vx的一些基本编程介绍和操作手册 tornado ---- tornado使用手册 linux内核分析 ----- l.28. EasyARM 程序 RTC_TEST.29. EasyARM 程序 uart_TEST.30. EasyARM 程序 SPI_TEST.31. EasyARM 程序 I2C_TEST.32. 一个resist的程序.33. 在nios环境下的LCD的包括测试.34. nios 环境下的软件编程.35. nios 的开发程序.36. 单片机与pc机.37. uIP0.9版本.38. lwip1.0.0协议栈tcpip.39. lwip在ucos上的移植.40. 网友张巍提供的tcpip协议栈,是一个成功稳定的以太网接口上的TCP/IP协议程序。里面包括有说明.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本文研究基于ARM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技术。论文完成了ARM+FPGA结构的共享存储器结构设计,实现了ARMLinux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触摸屏控制、LCD显示、正弦插值算法设计以及各种显示算法设计等。同时进行了信号的高速采集和处理的实际测试,对实验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 论文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ARM处理器和FPGA芯片的高速数据采集的硬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基于ARM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 硬件方面,在FPGA平台上,我们首先利用乒乓操作的方式将一路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频率为原来频率1/4的4路低速数据信号,再将这四路数据分别存储到4个FIFO中,然后再对这4个FIFO中的数据拼接并存储在FPGA片上的双端口双时钟RAM中,最后将FPGA的双端口双时钟RAM挂载到ARM系统的总线上,实现了ARM和FPGA共享存储器的系统结构,使ARM处理器可以直接读取这个双端口双时钟的RAM中的数据,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效率。在采样频率控制电路设计方面,我们通过使FIFO的数据存储时钟降低为标准状态下的1/n实现数据采集频率降为标准状态的1/n,从而实现了由FPGA控制的可变频率的数据采集系统。 软件方面,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拓展系统功能,我们移植了ARMLinux操作系统,并在S3C2410平台上设计实现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LCD驱动程序移植、自定义的FPGA模块驱动程序设计、LCD显示程序设计、多线程的应用程序设计。应用程序能够控制FPGA数据采集系统工作。 在前端采样频率为125MHz情况下,系统可以正常工作。能够实现对频率在5MHz以下的信号波形的直接显示;对5MHz至40MHz的信号,使用正弦插值算法进行处理,显示效果良好。同时这种硬件结构可扩展性强,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8路甚至16路缓冲的系统结构,可以使系统支持更高的采样频率。
上传时间: 2013-07-04
上传用户:林鱼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