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国家电网

  • 风力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根据风能的产生、风力发电在我国的利用以及风电机组发电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风电并网对我国电网系统的影响,为促进以后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提高电网接受风电场的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标签: 风力发电 并网 电网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lgd57115700

  • 车联网作用下的电网调节新形势

    本文将首先介绍车联网的运作方式,以及用户可以从车辆的电网服务中获得的利益。再以IEEE-30 节点的输电网络为例,从频率稳定的角度分析电动汽车作为负荷存在于电网之中,对风力发电接入水平的促进。最后讨论一下车辆作为分布式电源对电网构成的隐忧。

    标签: 车联网 电网 调节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zsjinju

  • 电网现场作业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设计

    为了改变目前电网现场作业管理的变电巡检、变电检修试验、输电线路巡检检修等管理系统各自独立运行,信息不能共享,功能、效率受限,建设和维护成本高的现状,提出了采用B/S+C/S构架模式,将各现场作业管理模块和生产MIS(管理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现场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做到各子系统和生产MIS软硬资源共享,做到同一数据唯一入口、一处录入多处使用。各子系统设备人员等基础信息来源于生产管理系统,各子系统又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作业数据、缺陷信息的重要来源。经过研究试用成功和推广应用,目前该系统已在江西电网220 kV及以上变电站全面应用。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tus that the substation field inspection system, substation equipments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system, power-lin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are running independent with each other. They can?蒺t share the resource information which accordingly constrains their functions and efficiency, and their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are high.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field standardized work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B/S+C/S mode, integrating all field work management systems based on MIS and share the equipments and employee?蒺s data of MIS,the field work data of the sub systems are the source information of MIS, by which the same single data resouce with one-time input can be utilized in multiple places. After the research and testing, this system is triumphantly using in all 220kV and above substations in Jiangxi grid.

    标签: 电网 信息化 管理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1-15

    上传用户:han_zh

  • 熔断器在公共电网中的电缆保护的历史和未来

    熔断器在公共电网中的电缆保护(从变压器下端至终端用户上端)的历史和未来:配电网络的安全仅需考虑短路故障发生时的保护不需过多考虑过电流不需过多考虑过载不需远程控制不需经常操作不需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需手动调整概述:1866年当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发电机时,德国建立了发电厂。(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了第一个灯泡,金米勒公司成立于1897年)电网:一百多年来德国的电网一直采用熔断器作为保护手段,并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六十年前整个欧洲制定了标准,都采用了同样的保护手段。

    标签: 熔断器 保护 电网 电缆

    上传时间: 2014-01-03

    上传用户:cange111

  • 基于智能电网的高级计量构架(AMI)系统

    摘要:文章在介绍构建高级计量构架(AMI)主要技术内容的基础上,对A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解释。AMI系统通过网络将电网、用户、发电及能量存储等各部分有效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在使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的同时。它也将大大提升电力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电力公司通过开发和实施AMI系统。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并迈向智能电网。

    标签: AMI 智能电网 计量 构架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hwl453472107

  • 地方电网直流电源系统应用维护初探

    摘要:对丽江电网内的直流电源装置的设计选型、施工安装及运行维护进行分析、对今后地方电网中电站、变电站的直流电源装置的设计选型及维护管理提出建议。

    标签: 电网 直流电源 系统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2-16

    上传用户:lnnn30

  • 基于ARM的10kV配电网控制与保护技术研究

    深入研究了我国10kV配电网特点和馈线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以基于FTU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集中式保护为主、基于FTU的重合闸保护为辅的馈线自动化方案,不论通信是否正常,都能实现线路故障区段的自动隔离和非故障区段的供电恢复,设计并制作了基于ARM的馈线自动化终端....

    标签: ARM 10 kV 配电网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zm7516678

  • 电力行业标准--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前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满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需要,指导全国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作,使之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根据原能源部司局电供[1991]131号文和原能源部电力司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的若干意见》,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负责,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总结了北京、上海、长沙、南京、沈阳、广州、武汉、福州、重庆、昆明、乌鲁木齐、辽阳、包头供电局(电业局)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方面的经验,由北京供电局具体起草了本技术导则。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北京供电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宁岐、陈光华、关诚、伍秋熹、牛益民。

    标签: 电力行业 标准 城市 低压配电网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水口鸿胜电器

  • 与电网电压同步的正弦波发生电路设计

    目前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通常是采用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其中的ip-iq算法需要用到与电网电压同步的正余弦信号,即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标准正余弦信号。该信号的获取可以采用锁相环加正余弦函数发生器的方法,也可采用软件查表的方法。本设计采用全硬件电路完成,即通过锁相环加正弦函数发生器的方法,可自动实时跟踪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不占用微处理器的软、硬件资源,大大降低了谐波检测算法编程的复杂度。

    标签: 电网电压 同步的 正弦波发生 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wxnumen

  • 矿区供电

    淮南煤矿区地跨淮河两岸,辖有大通、田家庵、谢家集、八公山、潘集5个行政区,人口106.30万,是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淮南供电始于民国19年(1930年)4月,当时仅有1台7.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供九龙岗矿场地面照明。民国25年,九龙岗东西两矿,有1路1.70公里的2.3千伏送电线相联,各装1台10千伏安变压器。民国27年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淮南,在大通、九龙岗两区建矿采煤,掠夺煤炭资源,民国32年,建成下窑(田家庵)发电所,架设经大通至九龙岗22千伏同杆(铁塔)双固路输电线,和大通、九龙岗2个变电所,以3.3千伏向矿井配电。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6年4月,淮南路矿公司架设田家庵至八公山22千伏输电线。至此22千伏线路全长37.10公里,变电所4个,降压变压器11台,总容量7500千伏安。民国37年售电量1189.60万千瓦·时,主要供煤矿用电。建国后,先后对谢一、谢二、谢三矿和李咀孜矿进行勘探建井。1954年,原22千伏线路和变电所升压为35千伏供电。1958年起以110千伏电压供电。至1972年,发展成为工商业区和政治文化中心的东部地区,也升压为110千伏供电。1975年淮河北岸潘集矿区开始建设,负荷中心北移,由田家庵电厂出线跨越淮河至潘集矿区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同时投运。1978~1982年间,淮南矿区又先后建成田家庵电厂经西山变电所至淮河北岸芦集变电所的220千伏系统。1985年,田家庵、洛河电厂装机总容量达90.10万千瓦,市内供电网相应加强,全矿区已形成主要由田家庵电厂110千伏母线和220千伏西山变电所、芦集变电所3点分片供电,以220千伏和110千伏高压配电网联合供电的格局。同时,一些大型厂矿都有自备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并向附近中小企业转供电,形成东部田家庵、大通两区,中部望峰岗地区,西部谢集、八公山两区,淮河北岸潘集区组成的4个公用中低压配电网络。1985年,全市最高负荷19.55万千瓦,供电量16亿多千瓦·时。其中,煤炭工业最高负荷9.34万千瓦,用电量4.99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标签: 矿区供电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fandes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