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串口收发数据,能用RS232口接受数据并显示,还可发送数据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haohaoxuexi
can端口的发数据的测试,可以将该程序考到wince下,用来测试can口的发送数据功能
上传时间: 2016-09-07
上传用户:wpwpwlxwlx
抓取数据包,发送数据包。在Redhat9.0上测试通过。很很简单的实现。适合初学者。
标签: 数据包
上传时间: 2013-12-29
上传用户:GHF
本DSC DEMO包括三部分功能: 1、 作为数据服务中心的功能; 2、 注册功能; 3、 短信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DSC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唯一必须具有的功能,该功能实现了接收DTU数据、向DTU发送数据、维护用户列表等基本功能; 第二个功能和第三个功能是可选的,这两个功能是在DSC的IP地址动态改变时所提供的附加功能,帮助DTU获得DSC的IP地址和服务端口; 注册功能是建立第三方注册服务器,在DSC启动时,将自己的IP地址和服务端口发送到注册服务器,DTU请求上线时,不是直接和DSC联系,而是向注册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其要登录的DSC的IP地址和端口,该功能已基本完成,正在完善中;
上传时间: 2017-01-05
上传用户:wangzhen1990
鹦鹉学舌:单片机与上位机PC的通信程序设计方法: ⑴串口初始化:波特率定为4800 ⑵串口接收数据:串口初始化后处于数据接收状态,当有数据到达串口时,串口将数据接收保存在寄存器中暂存 ⑶串口发送数据:等数据接收完成后,将寄存器中暂存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该数据的来源地。 ⑷实验测试方法:在上位机上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发送一个十六进制数据给单片机,单片机收到数据后立即把这个数据又发回给PC,并在串口调试助手显示。
上传时间: 2017-01-08
上传用户:凤临西北
基于s3c2410芯片的数据采集系统 目标环境:S3C2410芯片、经裁剪后的linux2.6内核、sqlite数据库、cgi库 项目描述:节点端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把数据传给服务器端。 服务器接收数据,并把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 服务器可以通过CGI程序远程控制节点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 该系统还有配套的数据库本地查询系统和基于CGI的网络查询系统。
标签: s3c2410 S3C2410 sqlite linux
上传时间: 2013-12-05
上传用户:a673761058
串口调试程序 1. 发送过程:在发送时必须保证TI=1:即发送缓冲器为空,否则将导致数据发不出去,如果想强制发送可以用:TI=1.具体发送数据:利用printf(“akjdfaklfj”) 函数直接发送即可。 2. 接收过程:在接收时多选用中断方式,这样可以节约CPU的时间,提高效率,
上传时间: 2017-01-26
上传用户:asddsd
nrf2401的发送程序,可以连续发送数据。
上传时间: 2013-11-29
上传用户:lxm
这是一个AT89C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向PC机的串口单向发送数据AF的演示程序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hsj3927
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UART)是一种能同时支持短距离和长距离数据传输的串行通信接口,被广泛应用于微机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像8251、NS8250、NS16550等都是常用的UART芯片,但是这些专用的串行接口芯片的缺点是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难以满足高速率数据传输的场合,而更重要的就是它们都具有不可移植性,因此要利用这些芯片来实现PC机和FPGA芯片之间的通信,势必会增加接口连线的复杂程度以及降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本课题就是针对UART的特点以及FPGA设计具有可移植性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芯片的嵌入式UART设计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状态机的描述形式以及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利用硬件描述语言来编制UART的各个子功能模块以及顶层模块,之后将其集成到FPGA芯片的内部,这样不仅能解决传统UART芯片的缺点而且同时也使整个系统变得更加具有紧凑性以及可靠性。 本课题所设计的LIART支持标准的RS-232C传输协议,主要设计有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线路控制与中断仲裁模块、Modem控制模块以及两个独立的数据缓冲区FIFO模块。该模块具有可变的波特率、数据帧长度以及奇偶校验方式,还有多种中断源、中断优先级、较强的抗干扰数据接收能力以及芯片内部自诊断的能力,模块内分开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缓冲寄存器能实现全双工通信。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利用IP模块复用技术设计数据缓冲区FIFO,采用两种可选择的数据缓冲模式。这样既可以应用于高速的数据传输环境,也能适合低速的数据传输场合,因此可以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利用Synplify Pro综合工具、ModelSim仿真工具、ISE集成的软件开发环境中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综合优化、仿真验证以及下载实现。各项数据结果表明,本课题中所设计的UART满足预期设计目标。
上传时间: 2013-08-02
上传用户:rocketrev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