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动控制

  • 基于输入输出参数的光伏电池最大功率控制的比较

    根据观测对象的不同,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可以分为基于输入参数和基于输出参数两种。为了深入分析两种控制方法的动、静态特性,本文以Boost 拓扑为最大功率跟踪电路,选用简单有效的扰动观测方法,利用开关平均法建立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求解占空比扰动至输入、输出观测对象之间的小信号传递函数,对比分析了基于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MPPT 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结果利于合理选择最大功率控制方法,优化系统参数,指导占空比扰动步长和扰动观测周期的选取。

    标签: 输入输出 参数 光伏电池 最大功率控制

    上传时间: 2014-01-02

    上传用户:VRMMO

  • 基于C8051F的OLED控制电路的设计

    设计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可用于128×64的单色OLED点阵显示屏。结合OLED显示屏特性和驱动芯片SSD1303的功能特性,该系统实现了OLED显示屏的文字和图片的动静态显示。并提出了一种相对简单的软件实现显示的方法,和通过字模提取软件提取所需显示代码的方法。

    标签: C8051F OLED 控制电路

    上传时间: 2014-12-01

    上传用户:15527161163

  • 单片机89C51在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该文介绍89C51 单片机在直流电机转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方法、硬件结构等。本系统采用霍尔元器件测量电动机的转速,用89C51 单片机对直流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用DAC0832 芯片实现输出模拟电压值来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4]。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1]。

    标签: 89C51 单片机 中的应用 直流调速

    上传时间: 2013-12-29

    上传用户:rishian

  •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检测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标签: PLC 电梯控制系统 检测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yuanyuan123

  • 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检测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标签: PLC 电梯控制系统 检测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lili123

  • 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电路

    电工电机拖动

    标签: 电力拖动 控制电路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朗朗乾坤

  • 通过CAN总线,按内燃液传摆式动车组网络CAN总线通信协议与ECM通信 2. 通过RS485总线,按EKE机箱CPU的RS485协议议与EKE机箱CPU通信 3. 通过RS422总线,按ES

    通过CAN总线,按内燃液传摆式动车组网络CAN总线通信协议与ECM通信 2. 通过RS485总线,按EKE机箱CPU的RS485协议议与EKE机箱CPU通信 3. 通过RS422总线,按ESW公司倾摆装置RS422协议与倾摆控制装置通信

    标签: CAN 485 CPU EKE

    上传时间: 2014-01-15

    上传用户:wendy15

  • 】通过建立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状态反馈控制配置系统极点设计倒立摆系统的 控制器,实现其状态反馈,从而使倒立摆系统稳定工作。之后通过MA TLAB 软件中Simulink 工具对倒立摆的运动进

    】通过建立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状态反馈控制配置系统极点设计倒立摆系统的 控制器,实现其状态反馈,从而使倒立摆系统稳定工作。之后通过MA TLAB 软件中Simulink 工具对倒立摆的运动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可使系统稳定工作并具有良 好的动静态性能

    标签: Simulink TLAB 倒立摆系统 状态

    上传时间: 2015-12-13

    上传用户:秦莞尔w

  • 电动机拖动simulink模型

    电动机拖动simulink模型,调节pi控制器的参数模拟控制效果,另附程序运行结果图

    标签: simulink 电动机 模型

    上传时间: 2015-12-23

    上传用户:wfl_yy

  • 混合动力汽车( HEV) 控制系统一直是电动车的核心控制部分。论文介绍了其控制系统具有多任务、实时性的特点, 开发了一套基于Freescale MC9S12DP256 控制器与CAN 总线设计的混合动

    混合动力汽车( HEV) 控制系统一直是电动车的核心控制部分。论文介绍了其控制系统具有多任务、实时性的特点, 开发了一套基于Freescale MC9S12DP256 控制器与CAN 总线设计的混合动力汽车管理系统, 提出了在软件开发中引入嵌入式 实时操作系统μC /OS—II , 并重点详述了μC /OS—II 在该系统中的移植与应用。经过理论和实验证明, 该控制系统实时性 强、可靠性高。

    标签: Freescale HEV 256 CAN

    上传时间: 2014-01-25

    上传用户:wab1981